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306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山东聊城高唐县第二实验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B.12.35cmC.12.36cmD.12.34cm

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叉鱼

B.

手影

C.

看到地上的书

D.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4.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7.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8.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9.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C.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D.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

10.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11.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交警闻到味道是分子不停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等于600N,竖直向下B.等于600N,竖直向上

C.大于600N,竖直向下D.大于600N,竖直向上

13.下列日常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14.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1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和f不变,p变大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D.F不变,f和p均变大

15.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16.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B.乙液体的密度较小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17.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越宏亮,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18.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

A.是晶体,熔点是0℃

B.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

D.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

19.某同学对凸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他再将该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6cm

B.实验

(2)中,物距u为20cm

C.实验

(2)中,物距u为30cm

D.实验

(2)中,得到的像为放大实像

20.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4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21.将一杯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作用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牛奶对杯子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

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23.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24.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m.

25.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像(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6.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瓶内气体的密度(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利用的方法来(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28.如图所示,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踩上去有凸凹感的黄色带区域,人们须站在黄色区域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黄色区域以内的空气流速,压强,易发生安全事故.

29.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N.

三、作图题

30.如图所示,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31.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32.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重力为10N,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3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3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

35.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8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36.北京时间2014年2月15日,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1500决赛中,中国选手周洋以2分19秒140的成绩夺得金牌.

(1)若周洋的比赛成绩近似看作2分19秒,请计算她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周洋和身上的整套装备的总质量是60kg,每只脚掌的面积是180cm2,每只冰鞋的冰刀和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求当她穿着冰鞋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时(如图所示)对冰面的压强.(g=10N/kg)

37.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N.g取10N/kg.求:

(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液体的密度.

(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第18题【答案】

第19题【答案】

第20题【答案】

第21题【答案】

第22题【答案】

第23题【答案】

第24题【答案】

第25题【答案】

第26题【答案】

第27题【答案】

第28题【答案】

第29题【答案】

第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