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2714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公务员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docx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打印版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1

1.关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的设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公署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其设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B.区公所是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构,其设立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C.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其设立须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D.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维护本辖区的金融稳定,承办有关业务

  2.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木材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

  A.县林业局  B.林业木材检查站  C.县人民政府  D.县政府法制办

  3.公文的作者是指()

  A.签发人  B.审核  C.发文机关  D.撰写人

  4.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上级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  D.其他系统的

  5.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1.A 【解析】木材检查站是林业局委托行使处罚权的机构,根据行政委托关系理论,受委托机构对外作出处罚行为时应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故应选A。

  2.C 【解析】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成和发布的.所谓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机构,这些组织和机构在法定的职权和业务范围内发布和使用公文.其在发布和使用公文时必须签署机构和组织的名称或法定代理人的名称。

  3.C 【解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

  4.A 【解析】逐级行文:

向直接的上级或者直接下级行文.越级行文:

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多级行文:

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5.A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规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科学理论或知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往的哲学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都曾起过进步作用,为人类的思维增添过真理的颗粒,但是由于它们的理论的立脚点和方法的局限性,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是彻底的,革命的,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2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

  A.科学发展观  B.正确的政绩观  C.正确的执政方式  D.正确的世界观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乡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提高人的道德素质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

  5.“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B【解析】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

正确的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作实绩上的体现。

故选B。

  2.C【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故选C。

  3.B【解析】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意识),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物质转化为精神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

所渭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说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把认识过程第一个飞跃得到的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的东西,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两。

精神转化为物质,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意识转化成物质”是需要条件的。

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因此,“意识可以转化成物质”的论断是正确的。

“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故选B。

  4.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永恒发展。

辩证法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思想,关于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

过程这一范畴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的变化中。

恩格斯曾指出: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每个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生成和灭亡过程的相互衔接以及由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故选A。

  5.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是考查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揭示出来。

“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

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样将干扰项A、C、D项排除,正确答案就是B项。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3

1.法律关系产生的抽象前提条件是(  )。

A.法律主体B.法律事实C.法律客体D.法律规范

  2.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主体是(  )。

  A.国务院B.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

  3.公民赵理在乘车出差途中,因翻车而下落不明,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的期限最早为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

  A.1年B.2年C.3年D.4年

  4.甲公司采取欺诈手段与受到欺诈的乙公司订立了一份合同,则该合同(  )。

  A.是无效合同B.未成立C.是可撤销合同D.效力待定

  5.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每类犯罪划分的依据是犯罪的(  )。

  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一般客体D.复杂客体

1.D [解析]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人们根据法律规定而结成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故选D。

  2.B [解析]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故选B。

  3.B [解析]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推定其死亡,宣告结束失踪人以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之一就是失踪达到法定期间。

《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了两类:

普通期间为4年,从自然人音讯消失之次日起计算;特殊期间的时间为2年,该期间仅适用于因意外事故造成的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情况,期间的开始为意外事故发生之日,故选B。

  4.C [解析]

(1)无效的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

  《合同法》第54条规定了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C。

  5.B [解析]犯罪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依据是犯罪的同类客体,故选B。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4

1.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2.下列哪项仅属国家所有?

(   )

  A.煤矿B.森林C.草原D.滩涂

  3.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可有多少人?

(   )

  A.30B.40C.50D.60

  5.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

  1.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选项A、D是行政处分,而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选项B属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可见只有矿藏仅属于国家所有。

故正确答案为A项。

  3.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故正确答案为B项。

  4.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2个以上50个以下,即最多可有50人。

故正确答案为C项。

  5.上行文,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下行文是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通知基本上是下行文,但也允许主送平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B项。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5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2.文艺复兴起源于(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西班牙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公文格式主要是对载体规格尺寸及区域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编排式样、文字符号的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

  B.简报虽限定阅读范围,但不具有机密性

  C.公文所针对的问题是反复多次适用的,涉及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一般普遍性问题

  D.条例在党的机关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称,用于规定某些规则和准则

  4.以下各项中,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

  A.被委托的组织 B.被委托的个人 C.被授权的组织 D.公务员

  5.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延续有效期申请,在( )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A.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 B.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C.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 D.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10日内

1.B【解析】从群众中来是指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指认识到群众中去。

  2.A【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3.B【解析】简报同样具有机密性。

  4.C【解析】行政主体必须是社会组织,因此BD选项中的被委托的个人和公务员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被授予的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而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职权,由此产生的后果也由委托机关承担。

所以被委托组织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所以应该选C。

  5.C【解析】《行政许可法》第50条第2款: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所以应该选择C。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6

1.毛泽东说: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

”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

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

  2.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痕迹。

”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3.根据我国行政立法体制,( )享有行政规章的制定权。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C.国务院办事机构  D.国务院

  4.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如果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少缴税款

  的,税务机关可以在( )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是指( )。

  A.股东以购买的股票为限B.股东以其财产额为限C.股东以其出资额的收益为限 D.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

1.C【解析】主观意愿要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需要这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需要这样。

  2.D【解析】现实世界靠人类精神是创造不出来的。

  3.A【解析】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其中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具有行政管理智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A,国务院直属机构。

  4.B【解析】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2条: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纳税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故选B。

  5.D【解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7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2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张某获得120票,因而当选

  B.乙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在村委会选举中,李某获得300票,因而当选

  C.丙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设立了秘密写票处

  D.丁村村民胡某在村委会选举期间不能参加投票,书面委托其享有选举权的父亲代为投票

  2.“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_____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A.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不变  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C.城镇化

  D.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3.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事业的社会性,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B.“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l00%

  C.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4%的战略目标

  D.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4.关于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已满七十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答案】A。

解析: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A项中只有200人参加了选举,没有超过半数,因而选举无效,A项错误。

8项中李某获得300票,超过了500名享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半数,必然也超过了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半数,因而有效,B项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3款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

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C项说法正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4款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

D项说法正确。

  2.【答案】B。

解析: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3.【答案】A。

解析: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加大财政投人,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4.【答案】D。

解析:

根据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项错误,应选。

  5.【答案】C。

解析: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又是造炮又是造船,但在甲午战争中依然一败涂地。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8

  1.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

由此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考试大公务员站点

  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扣,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3.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和革命前途相同  B.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指导思想相同  C.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对象和革命动力相同

  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  

  1.A【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业首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这样,生产它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因此,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

试题的题干正好提供了超额剩余价值概念的基本要素,并指出超额剩余价值形成的途径。

故选A。

  2.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一,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权利和义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与发展为条件。

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存在了。

第二,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第三,从产生和发展看。

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

第四,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一般而言.

  在等级特权社会,法律制度往往强调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处于次要的地位。

而在民主法制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由此可知A项是正确的。

B项“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的表述是错误的。

根据上述第一点可知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第四点可知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故选B。

  3.D【解析】革命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领导力量: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故选D。

  4.B【解析】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