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424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_精品文档.doc

神经科基础知识学习系列讲座

Ⅰ.头痛

头痛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应重点掌握接诊头痛病人的方法,主要是询问病史的技巧,并熟悉头痛的临床诊断思路。

要求:

①熟悉头痛的临床意义;②掌握头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一、接待病人详细的病史、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是头痛诊断的基础,病史可提供重要的线索。

1.询问病史应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病程、起病速度、发病时状态、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及缓解因素、头外伤史和头痛家族史等。

(1)部位:

有助于病因诊断,如全头痛常提示脑肿瘤、感染、低颅压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等,一侧头痛多为偏头痛、颞动脉炎、高血压和耳源性、牙源性头痛等,前头痛常为鼻窦炎、痛性眼肌麻痹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头痛可因出血部位而异。

(2)性质及程度:

如典型搏动性头痛主要见于偏头痛,剧烈头痛见于偏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颅内高压症等;中度头痛见于脑肿瘤、慢性脑部炎症等;轻度头胀痛见于紧张性头痛等。

(3)病程:

头痛时间愈长、症状愈波动,功能性头痛可能性愈大;时间愈短、症状愈持续或进行性加重,器质性病变可能性愈大。

(4)起病速度:

急性突发头痛常为偏头痛急性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头痛常为颅内占位性病变、慢性脑膜炎和紧张性头痛等。

(5)伴随症状:

伴呕吐可为偏头痛、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伴眩晕多见于后颅窝病变,头痛与变换体位有关见于脑室内肿瘤、低颅压性头痛等,伴精神症状见于脑炎、额叶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伴动眼神经麻痹见于脑动脉瘤。

(6)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咳嗽使头痛加重见于颅内压增高,坐起使头痛加重见于低颅压性头痛,紧张、睡眠不足诱发头痛加重见于紧张性头痛,压迫颞部动脉可使头痛缓解见于偏头痛和高血压所致的血管性头痛。

2.症状体征

(1)头痛不伴神经系统体征者多为功能性头痛,如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不包括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2)伴脑膜刺激征者多为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伴Brun征(急骤发生的头痛、眩晕、意识障碍和跌倒等)者常见于第四脑室内活瓣性病变,如小的肿瘤、囊虫等。

(4)眼球后及眶周胀痛,出现眼外肌麻痹、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见于痛性眼肌麻痹。

(5)突发一侧头痛,并出现对侧偏瘫者高度提示为脑出血。

(6)慢性头痛伴癫癎发作可能提示为脑囊虫病、脑肿瘤等。

3.辅助检查

(1)神经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对头痛的病因诊断最有意义,可清晰显示颅内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囊虫病,对脑炎、血管畸形等有一定的价值。

MRI检查更有助于确定病变性质,DS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畸形和颅内动脉瘤。

(2)脑脊液检查: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膜炎和颅内高压症有诊断意义。

二、头痛病例的临床诊断思路

例:

患者女性,35岁,入院前2天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后头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1.应主要考虑哪些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偏头痛和慢性脑膜炎。

2.询问病史时应重点了解哪些内容?

应重点了解头痛病史及家族史,感染、发热史。

①无特殊病史,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②以往类似头痛病史及家族史,可能为偏头痛;③发病前有感染、发热史,可能为脑膜炎,但起病相对较慢。

3.神经系统检查最应注意什么体征?

应注意:

①脑膜刺激征:

提示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②眼外肌麻痹:

提示为脑动脉瘤破裂;③无神经系统体征提示为偏头痛。

4.如病人头痛持续存在。

查体颈强(+),右侧眼睑下垂,瞳孔大,眼球外斜视,眼球向上、下、内运动不能,无肢体瘫痪,无家族史,应考虑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蛛网膜下腔出血。

5.如病人有发烧、持续性头痛。

查体颈强(+),无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无家族史,应考虑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脑膜炎。

6.对该病人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CT检查。

7.如首选的检查方法仍不能确定诊断者,还需要做何种检查?

脑脊液检查。

Ⅱ.眩晕眩晕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应重点掌握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要求:

①熟悉眩晕的诊断标准;②掌握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一、眩晕的概念主要应注意与头晕鉴别,眩晕是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头晕是头重脚轻的不稳定感。

二、病因、诊断与鉴别病因较多。

对眩晕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发作特点,进行必要的眼、耳、前庭功能检查,以及血压、心脏和神经系统检查,明确或排除相应疾病。

1.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病变所致)临床最常见,表现旋转感,伴眼震、平衡障碍和前庭功能检查异常。

非系统性眩晕(血液病、心功能不全、感染、中毒等系统疾病引起)较少,表现头晕眼花、眼震等神经系统体征和前庭功能异常。

2.系统性眩晕又分为:

①周围性眩晕:

前庭器官病变(如迷路炎、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Meniere病等)引起;症状重,水平性或旋转性眼震,伴呕吐、耳鸣、耳聋等,突发,持续时间短,改变头位可加重;②中枢性眩晕:

前庭核及中枢联络径路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肿瘤)等,持续时间长,与改变头位无关。

三、眩晕病例的临床诊断思路例1.女性,42岁,29岁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不敢翻身、转头,明显耳鸣,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每年都有1~2次发作,近3年出现耳聋,并逐渐加重,但眩晕发作次数减少。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Meniere病。

例2.男性,25岁,约一周前曾患感冒和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昨日突然出现严重眩晕、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前庭神经元炎。

例3.女性,72岁,糖尿病4年,无高血压病史。

(1)晨起时突发眩晕,恶心、呕吐,不敢转头和翻身,伴有耳鸣,近1年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持续1~2日缓解。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如突然眩晕、左耳鸣,左耳完全性聋。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内听动脉闭塞。

(3)如突然眩晕、眼震、左手共济失调,吞咽困难,饮水呛,左侧Horner征,查体左面部与右侧半身感觉障碍。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左小脑下后动脉血栓。

Ⅲ.昏迷昏迷是临床的危重症,可源于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熟悉昏迷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和临床诊断方法,是神经内科医生的基本功。

要求:

①熟悉昏迷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分级;②掌握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

一、昏迷的概念及临床分级昏迷是指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

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和深昏迷。

浅昏迷表现唤不醒,但疼痛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中度昏迷和深昏迷时这些体征依次改变。

二、病历资料搜集重点寻找病因诊断的证据:

①脑外伤史,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脑卒中、癫癎、脑肿瘤和脑寄生虫病史等;或者慢性肝病、肾病及酗酒史等;②查体包括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等),头外伤或神经系统体征,贫血、黄疸和周身浮肿及心脏、肺部、肝脏和肾脏体征;③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血糖、血离子、心电图和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头部CT/MRI检查、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

三、确定昏迷的病因1.神经系统疾病所致昏迷

(1)临床特征:

①昏迷发生在头痛、呕吐、眩晕、癫癎发作和偏瘫等脑损害症状之后,或脑外伤后;②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③中枢性高热、瞳孔缩小、吐咖啡样物质、呼吸节律和深度改变、明显鼾音等脑干网状结构症状;④偏瘫或四肢瘫、眼位或瞳孔改变、深浅反射不对称,病理征或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体征;⑤脑脊液、脑电图、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可见异常。

(2)定位诊断:

①昏迷伴同侧性偏瘫常见于对侧大脑半球病变,伴脑神经与肢体交叉瘫常见于脑干病变;②昏迷伴精神症状常见于颞叶、额叶、边缘系统和弥漫性脑实质损害;③昏迷伴脑膜刺激征常见于脑膜或蛛网膜下腔病变。

(3)定性诊断:

①急性起病,伴发热、脑膜刺激征,可能为病毒性脑膜炎;并有精神症状可能为脑膜脑炎;②以剧烈头痛突然发病,伴脑膜刺激征,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③慢性病程,头痛进行性加重,伴呕吐,应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如伴发热、脑膜刺激征,可能为慢性脑膜炎、脑脓肿等;④急性起病,昏迷伴局灶性体征可能为重症脑卒中;⑤脑外伤后发生应考虑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脑挫裂伤等;⑥癫癎发作伴昏迷见于癫癎持续状态。

2.内科疾病所致昏迷

(1)临床特征:

①肺性脑病可见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②心脏病可有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气短、紫绀等;③肝性脑病有慢性肝病史、皮肤和巩膜黄染等;④尿毒症可有尿少、浮肿、贫血等;⑤糖尿病昏迷常有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⑥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CO中毒史等。

(2)高度提示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

①尿异常:

尿毒症、糖尿病、急性尿卟啉病等;②休克状态:

低血糖、心肌梗塞、肺梗塞、大出血等;③瞳孔异常伴中毒症状常考虑酒精、安眠药、一氧化碳、有机磷等中毒;④黄疸:

肝性昏迷;⑤紫绀:

肺性脑病;⑥高热:

感染、中暑、甲亢危象等。

Ⅳ.智能障碍智能障碍是一组综合征,可由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引起。

要求:

①了解智能障碍的概念、症状、分类及原因;②熟悉智能障碍诊断方法。

一、智能障碍的概念、症状及分类1.智能障碍是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等至少3项受损。

2.主要症状包括:

①记忆障碍,先为近事记忆损害,再发生远事记忆减退;②思维及判断力障碍;③性格改变;④情感障碍。

3.分类①先天性智能障碍:

如精神发育迟滞;②获得性智能障碍:

如急性脑外伤、代谢障碍、中毒疾病可引起暂时性智能障碍,痴呆是持续性获得性智能障碍,也是最常见的智能障碍。

二、病历资料搜集重点是:

①发病的缓急,脑外伤、感染、中毒、代谢紊乱等;②精神病、抑郁症病史,脑血管病、癫癎等神经疾病及危险因素,慢性肝病、尿毒症及酗酒史等;③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但精神状态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包括意识、定向、记忆、运用、视空间功能、计算及概括能力等,可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等;④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糖、电解质、心电图和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头部CT/MRI、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等。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痴呆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痴呆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

①原发性变性病:

如Alzheimer病、Pick病、Huntington病等;②血管性痴呆:

如多梗死性痴呆、Binswanger病等;③继发性痴呆:

如正常颅压脑积水、代谢、营养障碍、中毒性疾病等。

痴呆的诊断须详细地了解病史,并进行精神量表检查。

2.鉴别诊断①痴呆早期须注意与正常老年人的认知改变鉴别;②与其它精神综合征如抑郁、谵妄、遗忘综合征等鉴别。

Ⅴ.兴奋躁动兴奋躁动是神经疾病、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要求:

①了解兴奋躁动的临床意义;②熟悉兴奋躁动患者的诊断方法。

一、兴奋躁动的概念及常见的疾病1.兴奋躁动是病人的言语和动作明显增多,表现激越、烦躁、不安,甚至有冲动、伤人、毁物等暴力行为。

常使病人饮食和睡眠减少,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或并发感染,或发生外伤可影响家庭安宁、社会安定。

2.临床常见的疾病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表现不协调性兴奋,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慢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等;②癔病:

精神诱因导致爆发性情感障碍,情感色彩浓厚,暗示性强,明显癔病性格,持续时间短;③精神分裂症:

精神活动不协调,语言和动作单调杂乱;④情感性精神病:

躁狂发作表现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⑤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等导致中毒性精神障碍,可出现类躁狂状态,情绪高涨,言语增多,活动也增多,呈阵发性发作。

二、病历资料搜集重点是:

①兴奋躁动发生的缓急,发热、剧烈头痛、呕吐、中毒、中暑和饮酒史;②脑外伤、慢性肝病、肾病、肺部疾病和精神病史;③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浮肿、黄疸等心脏、肝脏体征;④常规实验室检查、头部CT或MRI及脑电图等。

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兴奋躁动的特征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