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224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docx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样本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高职护理专业

开设学期:

第1学期

计划学时:

84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是护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的基础。

本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和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设计思路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的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的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的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和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的学习观点,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交际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识别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

2.理解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所表现出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

3.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4.了解人体胚胎早期的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

5.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知识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结合临床应用,理解结构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恪于职守、热情服务、责任心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3.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善于自主学习、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4.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自身的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体现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及创新能力培养与系统知识传授相结合,设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内容。

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以知识系统、章节结构为主要课程体系,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2.建立”阶段化”的教学结构。

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重知识系统、重章节结构,提出问题;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解决问题;以教师为主,进行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3.采用”问题”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总结并实现知识迁移,达到教学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确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案。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边实验边掌握,边讨论边掌握,注重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类型及学时

授课地点

课型

学时

绪论

第1章细胞与组织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增殖周期

1.2上皮组织

1.3结缔组织

1.4肌肉组织

1.5神经组织

1.6皮肤

 

知识点:

1、正常人体结构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学习方法、以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2、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4.上皮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5.结缔组织的特点与分布。

6.肌肉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

7.神经组织的特点与分布。

要求:

1、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及方位术语;

2、组织切片的常见染色方法;

3、了解结缔组织的特点与分布;

4、了解肌肉组织的特点与分布;

5、熟悉神经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6、熟悉上皮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7、熟悉皮肤的结构

理论

8

10

教室

技能点:

实验1.四种组织观察。

要求:

1.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2.熟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3.了解肌肉组织的特点与分布;

4.熟悉神经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实践

2

实验室

第2章运动系统

2.1骨与骨连接

知识点:

1.骨与骨连接概述。

2.躯干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3.躯干骨的连接。

4.上肢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5.下肢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6.颅的组成;

7.下颌骨、舌骨的形态特点。

8.颅底内、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9.眶、骨性鼻腔的结构及交通10.鼻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要求:

1.掌握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

2.熟悉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的连接。

3.了解眶、骨性鼻腔的结构及交通;鼻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理论

6

8

教室

技能点:

实验2.骨与骨连接的观察

颅骨及连接。

上肢骨及连接。

下肢骨及连接。

要求:

1.掌握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的组成、结构。

2.熟悉各骨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的连接。

实践

2

实验室

2.2骨骼肌

知识点:

1.肌的辅助装置。

2.肌的构造和形态。

3.咀嚼肌、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

4.腹肌、髋肌纤维走行及作用。

5.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的位置及作用;膈的位置。

要求:

1.了解肌的辅助装置、腹肌纤维走行及作用;手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髋肌的分群、名称及作用。

2.熟悉肌的构造和形态主要肌的位置和作用。

3.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的位置及作用;膈的位置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理论

2

4

教室

技能点:

实验3.骨骼肌模型与标本的观察。

要求:

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等主要骨骼肌的位置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2.熟悉主要骨骼肌肌的构造和形态主要肌。

3.了解腹直肌鞘及腹股沟管模型、膈肌模型与标本。

实践

2

实验室

第3章消化系统

3.1概述

3.2消化管

3.3消化腺

3.4腹膜

 

知识点:

1熟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口腔、小肠的分部。

3.胃的形态、分部、位置。

4.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

5.大肠的形态特点

6.腹膜的功能。

要求:

1.了解口腔、小肠的分部;空、回肠的结构特点。

2.熟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大肠的形态特点及分部。

3.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唾液腺、咽、食管的三个狭窄部位、胃的形态、分部、位置。

4.掌握肝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

理论

6

8

教室

技能点:

实验4.消化管的观察。

要求:

1.了解一般消化道的结构特点。

2.熟悉胃、小肠、大肠的形态特点及分部。

3.掌握唾液腺、咽、食管的三个狭窄部位。

 

实践

2

实验室

第4章呼吸系统

4.1呼吸道

4.2肺

4.3胸膜与纵隔

知识点:

1.鼻、喉、喉软骨的形态、位置、连结概况、喉腔。

2.气管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毗邻。

3.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4.胸膜与纵隔。

要求:

1.掌握呼吸道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毗邻。

2.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3.了解肺内支气管。

理论

4

6

教室

技能点:

实验5.呼吸道、肺的观察

要求:

1.了解呼吸道的分部;喉的体表结构结构。

2.熟悉左、右主支气管的差别。

3.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实践

2

实验室

第5章泌尿系统

5.1肾

5.2输尿管

5.3膀胱

5.4尿道

知识点: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3.输尿管的分段、生理性狭窄。

4.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男、女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

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2.熟悉输尿管的分段、生理性狭窄。

3.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男、女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

理论

6

8

教室

技能点:

实验6.泌尿系统的观察

要求:

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构造,明确肾的主要毗邻。

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

2.熟悉膀胱的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膀胱三角;

3.了解男、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连结关系。

实践

2

实验室

第6章生殖系统

 

6.1男性生殖系统

6.2女性生殖系统

技能点:

实验7.男、女性生殖系统的观察

要求:

1.熟悉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相互间的关系。

2.了解精索的组成结构。

3.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相互间的关系。

卵巢和子宫的固定装置。

4.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5.会阴的分部及经过结构。

理论

实践

4

4

实验室

第7章脉管系统

7.1概述

7.2心

7.3血管

7.4淋巴管道

7.5淋巴器官

知识点:

1.心的位置、外形及主要毗邻;2.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3.心传导系的组成;

4.心冠状动脉心的静脉、心包。

5.动脉结构、走向。

6.静脉结构、走向、毛细血管分布。

7.淋巴系统。

要求: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主要毗邻;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2.了解心传导系、心包、心的血管。

3.熟悉动脉、静脉结构、走向、毛细血管分布。

4.了解心传导系的组成。

理论

8

10

教室

技能点:

实验8.心脏的观察

动脉、静脉、淋巴系统的观察

实训

要求: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主要毗邻、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2..熟悉动脉、静脉结构、走向、毛细血管分布。

3.了解心传导系、心包、心的血管。

4.了解心冠状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