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793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docx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

2012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实录

4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正式开幕。

其中,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以“定义幸福与幸福社会”为主题,围绕幸福社会是否意味着个人幸福的简单叠加?

紧缩阵痛下,社会幸福是否应超越个人幸福?

变革时代,政府如何平衡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

和青年领袖的作用,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论坛实录。

4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正式开幕。

其中,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以“定义幸福与幸福社会”为主题,围绕幸福社会是否意味着个人幸福的简单叠加?

紧缩阵痛下,社会幸福是否应超越个人幸福?

变革时代,政府如何平衡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

和青年领袖的作用,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论坛实录。

芮成钢:

大家好!

又是一年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博鳌亚洲论坛连续好几年,每年都在这时候在博鳌举办CCTV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今年大家参与的是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CCTV青年领袖圆桌会议。

今年的论坛有更强大的阵容,也有更精彩的主题,我们欢迎各位积极的参与,也欢迎各位在现场发言,也欢迎各位多发微博、多转发,评论就不用发了。

节目的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参加青年领袖圆桌会议的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青年领袖们,掌声有请。

芮成钢:

有请:

罗杰·巴纳特:

嘉康利公司董事长兼CEO;韩磊: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原主管中国事务主任、卡内基-清华中心主任托尼奥战略资讯顾问;洪为民:

香港菁英会主席;刘强东: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秦谊:

德勤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领导合伙人;RamkinAshokSHETTY: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青年领袖;丁广钦:

中央贸易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卡尔:

印度工业联合会印度青联主席;谢正义:

江苏省扬州市市委书记;杨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副院长;姚明:

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宇:

网秦移动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余竹云:

安徽省青联副主席。

按照博鳌亚洲论坛的规定,论坛最开始有一个和新闻界、媒体界的前辈、老师、同行们拍照的时候,请新闻界同行和我们一起把圆桌会议最开始的时段记录下来,大概3分钟的时间。

芮成钢: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定义幸福与幸福社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对当下的中国和整个世界各地的经济状况都有现实的意义。

这个话题我相信在座每一位嘉宾,每一位青年领袖圆桌会议的参与者,还有今年特别设立的点评嘉宾都有话要说。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我和我的同事们为这场论坛准备的开场视频《关于幸福的定义》,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芮成钢:

这个短片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幸福是一种感觉,这个感觉是先天的,就是比出来的。

幸福有两种比法,一种是垂直的比法,自己跟自己比,15年前、10年前过什么生活,今天过什么生活,自己跟自己比往往觉得挺幸福的,中国改革开放对物资匮乏的记忆仍然存在,这么一想有幸福感。

但幸福也是平行的比较,我和我的同学比,我和在电视上看到的人比,有时候水平比较觉得幸福感不够,所以开篇的时候点出这个话题,幸福本身就是天然比出来的,首先有请参会的嘉宾,每位面前都有一张调查表,第一个问题你感到幸福吗?

第二,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

第三,你觉得幸福感应该包括哪些感受?

我想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张纸。

每个人的脚边都有题板,你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个词写在题板上,与我们大家分享。

你幸福吗?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幸福感,你觉得幸福感当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感受?

可以多选,把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写在板上。

芮成钢:

如果你觉得比列表当中更重要的幸福因素,欢迎你写出来。

现在难得用笔写写字,这个年代都是用电脑了,难得请大家展示一下墨宝。

他们在写的时候我想强调一下,幸福感的比较,很多幸福感,特别是今天很多中国人的幸福感是比出来的,骑自行车的人觉得幸福感比走路的人强,开车的人觉得比骑自行车的幸福感强,开宝马的觉得幸福感比开QQ的强,但你真正问开宝马的人幸福吗?

也未必。

请大家把题板展示给我们一下,有展示给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朋友。

芮成钢:

我先看看丁广钦先生的。

感恩、惜福、心灵上的成长。

韩磊先生讲的,幸福吗?

幸福?

还有人际关系、给家庭的安全感。

罗杰·巴特纳,幸福不幸福?

是的。

做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知足。

HiuNg,第一个问题是你幸福吗?

幸福。

第二个问题,为社会做贡献,人际关系要好,内心要平静。

姚明,上限、幸福、底线。

姚明:

我认为幸福存在于上限和底线中间。

芮成钢:

林宇,幸福不幸福?

收入、保障、安全感、诚信。

秦谊,幸福不幸福?

幸福,收入、医疗、安全感、儿女、诚信。

RamkinAshokSHETTY,幸福就是好的关系,和家人、和朋友、和社会、包括自己。

还有没有展示的洪为民先生,幸福,亲情、健康、满足最重要。

谢正义先生,是扬州市委书记,扬州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幸福,基本追求的满足,收入、社会保障,亲情、爱。

余竹云先生,幸福,收入、人际关系、爱、安全感。

刘强东,幸福,收入、社会保障、请、亲情。

项卡尔:

幸福,激情、健康、社会安全,精神上的自信。

杨斌先生,幸福,亲情、爱。

芮成钢:

首先请HiuNg女士分享一下,你选择一个字认为什么最重要?

为什么?

HiuNg:

我觉得幸福感有三个因素,我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个教授写了一本书《真实的快乐》,快乐有三个因素:

一是意义,你有没有贡献给社会。

二是融入,有没有融入社会中,和家里人、邻居、同事的关系好不好,有没有爱好。

三是乐趣,有没有快乐的思想、快乐的活动。

我觉得拼在一起,加平衡心,这就是幸福。

芮成钢:

林宇,你今天戴着帽子来参加论坛,我看以为是中建五公司的,其实你是互联网公司的。

林宇:

中国每个人内心都需要安全感,这是幸福感的基础。

芮成钢:

你坐在姚明身边还没有安全感吗?

林宇:

姚明很雄伟,跟他在一起有压迫感,有压迫感就缺乏安全感。

其实这是玩笑话,他非常平静,所以在他身边其实很有感觉感。

秦谊:

幸福感是个人的选择、国籍的不同、经济的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感不一样。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幸福感一定要让个人对自己的幸福有定义,并且对此有所追求,我觉得很重要。

项卡尔:

我觉得幸福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内心的一种主张,而且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你不能够用一些静态的、绝对的东西来概括。

比如说对于每个人内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刚才这位女士讲得非常好,幸福是每个人个体决定的,有很多因素构成,幸福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个探索过程。

所以,幸福是内在的,对于我来说是内在的,我觉得对别人来说也是内在的。

芮成钢:

罗杰·巴特纳跟我们讲一讲。

罗杰·巴特纳:

很多人觉得有金钱就幸福了,很多人有了钱也不幸福,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所以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是要回报,向周围的人,向周围的社会做出回报,不能只顾自己,这是满足和幸福感的长远来源。

芮成钢:

给大家介绍一下罗杰·巴特纳先生,是美国嘉康利公司董事长。

罗杰·巴特纳先生的家族是很有名的商人家族,收购了很多品牌,包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英国品牌。

按照中国人的话来说,巴纳特先生是富二代,我想问他的一个问题,中国有富二代的情况,非常富有的人的后代,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如何寻找生活的价值?

幸福是什么含义?

罗杰·巴纳特:

财政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人改善生活,所以对我来说幸福的主要方面,我通过公司的努力,为其他人提高工作水平和收入,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就感。

所以富二代、富三代的挑战是利用他们的资源为其他人创造机会,让其他人成功,这非常重要。

芮成钢:

我准备论坛的时候和几个美国朋友在聊,你们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他们说幸福的事情是看一场球赛,前几天CBA总决赛当中不被看好的北京队拿了总冠军,很多球迷觉得很幸福,姚明对球赛有天然的感觉,为什么你没有因为看球赛有幸福的感觉?

姚明:

因为浑然天成,比赛成为我自己的一部分。

我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幸福就是在上限与底线之间。

我们这个社会经常说任何东西的底线,不管这个底线还是那个底线,底线从社会角度来说更多是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之类的东西。

我今天想说上限的问题,上限是什么?

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欲望,人因为有了欲望才建立现在这样伟大的文明、国家,但如果欲望不得到控制的话就会变成贪婪,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很多的罪恶,这也是我不愿看到的东西。

芮成钢:

姚明我要感谢你,今年第二次参加我们的论坛,昨天您来参加的时候是带着伤过来的。

今天因为日子比较特殊,是西方的愚人节,很多人说林书豪受了很重的伤,所以我想确认一下。

林书豪这段时间是新闻人物,美国有很多说法,您在林书豪身上有没有看到姚明的影子?

姚明:

我不是林书豪的发言人,但据我了解他确实受了伤。

林书豪身上没有看到我自己,但我看到了华人第二代的孩子在美国融入社会、奋斗的结果。

说实话,我没有想到他可以打得这么出色。

纯粹从NBA的角度来讲,他面临几个劣势,一是身高、身体条件并不出色,他被两支球队放弃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从哈佛来的,体育界里面有一种你可以称之为偏见,从优等名校来的学生,人们认为他不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

上一个从哈佛出来到NBA的球员可以追溯到1953年,所以我从他身上没有看到我,但是一种新的希望。

芮成钢:

我们有请今天的点评嘉宾李小琳女士点评。

李小琳:

大家都谈到幸福,大家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动态的、流动的,其实也是无偿的。

幸福是我们主观的感受,主观感受是我觉得幸福,而不是别人觉得你是不是幸福。

另外,幸福是以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很美的东西,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

幸福还是一个过程,人生体验的过程。

也许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比较艰辛、困难的时候,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有一个目标。

还有,幸福也是一个高尚的实践,小的时候我们常常说,幸福很简单,幸福就是一种得到。

得到了衣服、得到了糖,小时候得到了玩具,幸福就达到了。

长大了以后幸福就是目标,你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了,幸福就是实现目标。

其实成熟了以后,幸福又变了,成熟了以后幸福就不再以物喜,也不以极悲,就是领悟到这种心态。

李小琳:

刚才大家谈到哪些有幸福感,哪些让你有幸福的感受。

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我想反过来说什么是不幸福?

不幸福的感受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有两个感受,一个是物质的感受,还有一个是精神的感受。

物质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物质条件,剥削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秩序、医疗保障、教育都是基本的物质。

二是精神层面的,你有没有信仰?

有没有精神的世界?

有没有对崇高的理想?

刚才我听到前面第一位美女提到的,所有这些感觉我觉得能够对大众,对人类有一些贡献,这是幸福的感觉,是高尚的品质。

李小琳:

什么会产生不幸福呢?

我下面还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可能没办法听太多,我想给成钢一个提示,我听到有一个“攀比”,很多东西都是从攀比心来的,因为一攀比以后,老王今天发奖金了,他发1万块钱,好高兴。

旁边的人发了2千,我比他幸福。

但他听到别人有一个人发2万,我怎么这么不幸福。

攀比出来的,跟自己相比已经很幸福了,所以攀比之后不是在物质基本层面,而要更高的,所以产生了烦恼。

还有姚明谈到的欲望,人们的欲望有满足和不满足,欲望满足了就幸福了,无止境的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所以欲望也带来很多、很多的烦恼、攀比、欲望我认为都是不幸福的因素。

当然了,我还说到最基本的条件也应该满足,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可能一会你们会继续谈到。

比如说罗杰说到我们是很好的家族,不断地贡献,他也是非常高尚的品牌,我们也非常敬重他自己的努力。

但社会上应该提倡量入为出,提倡勤俭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

芮成钢:

谢谢李小琳女士,我再总结她说的话,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一是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我记得爱尔兰王尔德说过,人生的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自己想到的,二是得到了没有比以前想象的幸福。

另外李小琳女士提到一个话题,有一些基本需求是必须的。

我去基层采访的时候,要走很长的地去金沙江边取水,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大家面前的水就是一种幸福。

还有北京的沙尘暴,他们可能觉得来到博鳌,在这么好的的天气下就是一种幸福。

接下来请大家再跟我看一个短片。

芮成钢:

我记得去年报道英国罕见的骚乱,有一些年轻人说,我去打砸抢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抢一些奶粉。

事关幸福感不仅是中国讨论,确实是世界性的话题。

接下来请余竹云先生跟我们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余竹云:

我觉得今天的话题特别有意义,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每个阶层都会有时候感觉很幸福,有时候感觉不幸福,由很多要素构成。

对于安全感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这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还有人际关系的安全。

打交道的人有信任感吗?

我敢跟他打交道吗?

这种内心的纠结让每个人不能放松,我觉得安全感更加重要。

至于幸福有多维度构成,如果我们解决了吃喝住行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很重要。

还有社交需求,会不会太冷漠,产生孤独感。

还有家族需求,有没有尊严、尊重感?

这也会带来挫败的感觉。

还有一种能够增加幸福的感觉,有没有愿景?

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很迷惘?

还有社会事件,比如说“小月月事件”,你感觉个体很幸福,但外围社会带来的不安全,也会让你没有安全感。

所以这是多维度、很复杂。

纵向来讲10年前比跟今天比我幸福了,但有时候幸福,有时候很不幸福,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芮成钢:

杨斌先生,短片中看到的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杨斌:

这个地方谈的安全感比较少是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而是制度安全。

换句话说7500元收入的北京年轻白领,某种意义上他看不到用线性的方式延伸他的生活,将来能够有希望变成一个社会更高阶层的一员。

而美国的,特别移民进来的年轻人往往会有局外感,或者过客感,这种东西都是经常在转型社会当中带来制度上不安全的感受,而这个也会带来在幸福上非常大的落差。

洪为民:

我觉得我们说保障、安全感,刚才说的是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我病了,不管怎么样能看医生,饿了能吃东西,这是最基本的,不跟幸福感有关,而是跟不幸福感有关。

把这些东西拿走了他觉得不幸福了,但给了他觉得很瞬间的幸福。

我们要把成功感和幸福感分开,成功感是要你想得到的,幸福感是享受你得到的。

芮成钢:

韩磊,您以前是小布什就任的时候白宫研究中心主任,您还是搞安全工作的,你对安全感的定义是什么?

韩磊:

在我看来,安全感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能够为你的家人、照顾你的家人,能够养家糊口,为家人提供最基本的食品、食物,有饭吃、有地住,这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幸福感也是有多个层次的,随着人类的发展,幸福层次也各不相同。

但对我来说,最根本也是大家知道的,就是你要想获得,必须首先要给予,这才能实现你个人幸福感。

当你挣很多钱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给你带来很多幸福感,你要找到你的热情所在,要找到特别感兴趣的,愿意去做的,并且能够做贡献的,刚才很多嘉宾讲了做贡献,对你的社会产生影响力,这是对一个个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

所以你要获得幸福感必须要主动给予,而且在最基本的层面大家要努力,当你做出牺牲,非常努力,你能够养家糊口,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儿女,亲人。

芮成钢:

事关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常讲中国经济三架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出口的依赖度降低了,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消费。

说到消费就是关于安全感的话题,社会保障是不是做到了?

老百姓读书难、看病难、找工作难,这些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只有老百姓觉得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才能放心、大胆的消费。

这个问题不仅仅中国有,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话题。

今天在座的嘉宾有一位嘉宾与消费有直接的关系,刘强东先生,您能不能从您的工作谈一谈,给中国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安全感,他们才能消费?

刘强东:

安全感是对未来事物确定性的感受,7500元的工资仍然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每个月的7500元能不能剩下2000元,因为物价上涨等因素。

京东这么多年员工数很多,我们尽量寻找两种员工,10年前我们定下规矩,每年员工工资的上涨幅度永远都会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保证员工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获得上涨,这也是京东商城获得“最佳雇主”的主要因素,员工安全感比较强。

芮成钢:

陆川导演刚刚进入会场,社会氛围很重要,社会氛围颂扬什么、歌颂什么,对人的心理暗示很重要。

如果打开电视机我们一天到晚看到的都是富豪榜、奢侈品牌,各种电视节目都是如何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变成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等,对老百姓的心理暗示未必让他们有最强的安全感。

陆川先生是一位电影导演,您最想让社会传递什么信息?

帮助你的观众更好找到安全感和幸福感。

陆川:

我觉得一个作品的创作者传递的信息是综合信息,一个是作品的内容,精神指向,这是主持人您提到的作品本身的精神指向。

我觉得在中国当下这个作品更应该趋于多元化,我认为只有多元化的作品才能明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和进步。

所以作品多元化不光要有很多向上、乐观的、梦想的东西,也要适时揭露和揭示社会的负面,一个作品在文化产品系列当中同时出现,我觉得才能正名这个国家是走向文明的国家。

芮成钢:

想邀请另外一位特邀的点评嘉宾雷夫·约翰森先生,请问您有多少个儿子?

雷夫·约翰森:

我有5个孩子,还有4个孙子,所以我已经不是一个青年领袖了。

芮成钢:

您参加我们的活动是作为评论员来参加的,根据您养育子女的经验,您的子女是如何定义幸福感的?

尤其在西方环境之下,西方人如何定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概念?

雷夫·约翰森:

确实非常重要,每个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对幸福感的定义,并且可以有意识的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每天混混过日子。

现在子女们已经不愿意做父母们告诉他们要做的事,子女们愿意自己做出决定。

当时我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玩摇滚吉他,而我父亲让我学物理学、化学,还有科学等等,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我后来成为一名工程师,在技术发明有一个很大的进展。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打包的产品,包裹当中可以自己做决定,可以赚很多钱,打高尔夫,养很多子女。

而且人生是分很多不同阶段的,大家如果等到我这么老的时候就会知道人生是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的,社会也是一样。

当然,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关系到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幸福感。

芮成钢:

我们今天想讨论社会保障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不同的国家社会保障有不同的方式,北欧国家是高福利社会,现在也有一种说法,高福利会给国家带来一些挑战。

我昨天专访来到博鳌的意大利总理,他现在面临的巨大困难就是修改意大利的劳工法,在意大利要开除一个员工比跟自己的先生、太太离婚更困难。

在意大利解雇一个员工要赔好几年的工资,要打2年的官司,所以导致企业主不愿意招工。

曾经有几位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改变,但都不幸被暗杀了,意大利总理正在对这个问题做很多推进。

另外一些国家做得还不够,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该做什么?

谢正义先生,您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扬州的父母官,您觉得要为扬州市民们做什么?

谢正义:

作为城市管理者和领导者,最大的幸福是让所有的市民们幸福,这既是我们的公共职责,也是我们的幸福资源。

扬州是全国比较早的提出要建设“幸福扬州”的城市,人人充满尚德,家家安居乐业、充满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最重要一条是进行社会保障,我们认为一个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满足市民最基本的需求。

刚才很多嘉宾都说到,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一个政府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因为最基本的需求人人都需要、天天都不可少,这是第一个。

谢正义:

社会保障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确保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有比较好的就业,居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也也是社会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刚才提到的安全问题,安全也有很多方面,也是社会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比如说刚才讲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等,这也是社会保障很大的一个范围。

所以我觉得作为政府官员来讲,从基本的保障、基本民生做起,夯实“幸福城市”的基础。

芮成钢:

您工作当中给扬州市民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多幸福保障,有没有什么地方你已经竭尽全力了,但赋予你的资源还不够,你期望有更多的资源,或者希望地方政府以上给你更多的支持。

谢正义:

社会保障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方面我们扬州的市民我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社会保障服务,但是在扬州因为经济比较发达,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有西部地区的农民到我们这里打工、就业,他们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我们要做工作,另一方面工作流转要回家乡,这方面的社会保障怎么推进?

需要全国统一思考并推进的工作。

芮成钢:

沙特阿拉伯在我们印象中是社会保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我们请沙特的RamkinAshokSHETTY介绍一下沙特的做法。

RamkinAshokSHETTY:

我们沙特阿拉伯很多社保措施都是围绕家庭来开展的,大家非常重视“家庭”这个概念,大家庭依然住在一起,整个社区理念非常强。

所以我开场的时候讲了幸福感不是个人的追求,作为个人可以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快乐,但是你是一个机构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家庭的一员,你会从中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并且考虑能为国家贡献什么事。

芮成钢:

我引入一个我个人非常关键的问题,请在座各位所有人,包括新闻界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的问题。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包括发达国家30年之后全球化,30年之后科技发展,回过头来看有时候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在扩大。

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两位好朋友都是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一位是大屏幕上有,左边的是李稻葵,右边是胡祖六先生,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是高盛中国区董事长,他们两位是清华的同学、校友,都是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同班同学。

两个人年龄差不多,一样聪明、一样能干,毕业之后一位选择了做大学教授,到清华,一位选择在高盛做投行。

20年之后,胡祖六先生的收入是李先生的100倍。

我知道做金融的会说,做金融的风险大,高回报合理。

这样的情况是否让我们缺少安全感?

幸福感?

丁广钦:

我作为幸福感是心灵上正面的力量,物质要素虽然重要,但基本条件都有的时候,才能在心灵上做更多的成长。

怎么让社会更均衡的发展?

缩短城乡的差距,譬如说建立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等,从我在台湾的观察,大陆也非常努力做这些方面。

我相信政府是非常努力的希望这个社会更均衡。

最主要的还是怎么样看破物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怎么去寻找中华文化更完美的价值观?

从我们固有的眼光怎么珍惜每一刻?

怎么感恩?

怎么惜福的元素带回来。

也就是说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之后,怎么把好的元素融入到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里面?

我想对中华民族都会带来正面的信息。

芮成钢:

收入差距是特别现实的问题,我看到一个数据,美国教授登在《美国外交期刊》的数据,之前美国最有钱的家庭拿走了美国GDP的7%,2011年、2012年美国最有钱的家庭拿走美国GDP的24%,这个情况不仅仅是美国独有,收入差距是很大的问题。

姚明的收入每年应该是4000-5000万人民币,是不是税后我就不知道了。

过去5年的平均,欢迎姚明更正这个数字。

同时这边坐着谢正义书记,作为扬州的父母官非常辛苦,姚明打球也很不容易,谢书记的年收入应该不到20万,一个是几千万人民币,一个是几十万人民币,大家同样辛苦、同样工作,最后的反差非常大。

所以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是投入产生比要接近。

姚明:

我和谢书记的比较不太对,谢书记当中国的官,我按照您所说的四、五千万,我在美国发展,这是两个体制。

虽然我是中国公民,但我在美国发展,所以是两种分配方式问题,这一点您认同吗?

芮成钢:

您可以跟韩磊比,韩磊是美国白宫的官,您在美国的收入和姚明可比吗?

韩磊:

我要求白宫给我和姚明一样高的收入,但白宫不批准。

我们讨论姚明这个例子的时候,过去一年与姚明很熟,姚明在年轻的时候对运动很有激情,美国非常注重体育和娱乐,这两者非常重要,而且姚明的工作极其辛勤、努力,而且连续八年当选NBA全明星级的运动员。

虽然我挣得没有姚明多,但我一点都不恨姚明。

因为我知道他为社会贡献了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些人无所事事也挣到钱了,另外一些人因为他们就是运气好,或者欺骗、贪污腐败而一夜暴富。

而另外一些人通过辛勤的工作,通过自我的牺牲、贡献和努力也挣到钱,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些没有怎么工作却拿到很高收入的人。

芮成钢:

还是请姚明说一说,两位经济学家,同样的教育背景,但选择行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