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docx
《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
浅析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
一、精粹教育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着整体性困局,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未完全形成,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只适应应试教育的,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各校之间教学条件差距较大,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城乡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基础教育质量短期内难以获得提高。
吉林省双辽市基础教育同样面临着质量提升的困境。
双辽市地处辽、吉、蒙三省交界处,是吉林省西部较偏远的一个县级市,缺少地理优势,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双辽教育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阶段,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存在着师资力量紧缺、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乡镇教育者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双辽教育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于双辽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双辽市教育局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实施了区域主导课题实施精粹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相关问题的研究。
双辽市教育局局长高文军为课题负责人,市教科所具体负责协调管理,建构起了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的精粹教育研究体系。
(二)精粹教育思想的提出
1.精粹教育概念的界定。
(1)精粹和精粹的含义。
精在现代汉语中意为提炼出来的东西;经过提纯或挑选的;完美,最好也被解释为凡物的纯质;工致细密。
粹的原意为纯净没有杂质的米,后来引申为纯净不杂的意思;也被解释为纯粹;精华;专一。
精粹在现代汉语中意指精炼纯粹也被解释为精美纯粹,指最精最纯的东西。
(2)精粹和精粹教育的内涵。
精粹的教育内涵分为三个逻辑层次:
一是指选出同类中最优的;二是指在优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三是指教育达到了纯粹、纯美的地步,精到达的最高境界即为粹,即教育回归了本真。
精粹教育是指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经过衡量比较得出最优方法,并不断提高优化,最终达到最佳效果。
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
从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到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即为第一层次的求精对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完善并应用得法,即为第二层次的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中熟练、灵活、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优质且学生接受程度最佳,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即为第三层次的回归本真。
以学校特色的凝练发展过程为例:
从没有特色到创出特色,即为第一层次的求精经过对学校特色的不断培植、完善,成为特色鲜明的学校,即为第二层次的精益求精经过日益丰富和完整地塑造,最终成为特色突出的学校,即为第三层次的回归本真。
因此,精粹教育是一个从追求求优求精到不断精益求精,再到纯粹纯美地向上、向前的良性发展过程。
这符合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精粹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以实现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2.精粹教育思想的核心指向。
精粹教育思想
强调对教育的精益求精和恰到好处,即教育到位。
主张让教育回归本真,使质量成为责任,倡导在整个教育过程精心创意,精致设计,精细操作所有教育者都要不断吸纳精华,追求精湛,彰显精彩,追求过程优化、目标优质的双优结果。
也就是说,精粹教育主张摒弃教育过程中既缺乏活力、又缺乏质量意识的应试教育模式,及教育过程中平淡、单调、僵化的低效职业行为,对教育者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求学校管理者要立足学校发展,精心策划、精细管理、精准评价;二是要求教学一线教师要立足常规教学,精心设计、精当施教、精彩展示;三是要求教育行政管理者做到精当包保。
践行精粹教育思想所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校本化主题研修活动,实现科研、教研、师培内容的有机融合,让教师认识到研修主题即探索性课题用科研的形式和流程,融合教研内容,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校本化主题研修活动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并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种新型学习组织。
研究的过程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也是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过程。
二、精粹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质量提升机制的建立
双辽市基础教育界在十二五期间积极进行了以区域主导课题引领和推动建立质量提升机制的实践。
1.紧扣主题,建立四级课题群。
(1)层级推进课题研究。
以双辽市区域课题实施精粹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相关问题的研究为龙头总课题,以学校精粹办学研究教研精粹管理研究教师精粹教学研究和学生精粹学习研究为研究主题。
各校的课题是一级子课题,教研组(年级组、村小)的分课题是二级子课题,教师的分课题是三级子课题。
从一级到三级子课题都实行逐级分解设计,要求紧扣总课题的方向建立四级课题群。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的各职能处室开展精粹管理研究。
(2)确立基层课题主题。
坚持重心下移、自下而上的研究理念,由学校组织教研组通过调研、讨论,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在把课题选小、选实、选新的基础上提炼出三级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二级课题,各校再在综合各教研组主题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出学校的一级课题。
(3)对课题进行系统管理。
由教科所制定总体研究计划,由学校制定学期计划并带领教研组和教师开展主题研修活动,构成学期的立题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管理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教科所学校教研组教师四级科研管理体系。
2.创新载体,构建研修模式。
课题群的有效联动,需要有效载体的支撑保障。
基于吉林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教授及其团队设计研发的主题教科研手册,总课题组编制了三本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
教师主题研修手册、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手册和学校主题研修管理手册(下文简称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手册),作为主题研修的有效载体。
教师手册分为主题探究学科教学和常规管理三个版块。
(1)主题探究中包括主题阐述、自主探究和合作研修三个方面;学科教学中包括课堂观摩、培训学习、培优辅困、特色教学等方面;常规管理中包括了作业批改和教案检查、主题成果等内容。
三个版块记载了教师每学期从事教科研、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2)教研组手册包括教研组主题概况、研修计划、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及检查总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学校手册包括精粹教育总课题实施方案、学校子课题实施方案、学校主题研修管理制度、主题研修计划、活动成果统计及检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本手册以学期时间段为轴,活动内容前后相互印证。
三本手册的运用保证了主题研修的实效性,使科研过程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双辽课题研究的精细化常规管理特色。
(二)对精粹办学的探索
1.以督导发展性评价推动办学由粗到精。
双辽市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存在着硬伤,普遍缺乏对全面育人的系统思考,对办学方向、育人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及办学策略等理念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整体性的建构;办学目标笼统虚化,办学定位不切实际,办学模式和举措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缺失,特色办学无从谈起。
推行督导发展性评价被视为打破办学困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和办学举措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推动学校进行研讨和反思,做出理性诊断,根据自身办学长项和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初步形成系统的精粹办学思想。
2.以联建的方式为提升办学水平注入动力。
双辽市教育系统在每个学期初都开展以推动学校办学内涵发展为目标的联建活动,由局长带领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教育行政部门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各学校校长到全市学校逐一巡查,通过接检学校介绍、现场查看、材料审阅,检视学校在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进展。
在联建活动中,各学校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大容量的办学信息,拓宽了视野,提振了信心,实现了取长补短。
联建活动不同于督导评估检查,评价主体由单一变为多元,促进了学校办学的体系化、特色化发展。
3.以校际联盟互助共建的方式粹取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际联盟是在学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五个层次建立起的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互助共建联盟。
校际联盟走出自谋发展、单独运行的常规模式,通过校际间课堂教学研讨、班主任工作交流、学科听评课、题库资源信息共享、学生共同参与文体活动等方式,使学校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学互研,构建起了校与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联盟关系。
共建促进了自生,学校在联盟中滋养成长,逐步开始挖掘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构建、完善本校的制度和文化,有序地开展建设,培育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精粹教育的实施成果总结及再检验
(一)成果总结
1.理论成果。
(1)精粹教育思想。
精粹教育思想是基于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优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有效教学等理论,通过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的有机整合与有效应用,创建能够引领和促进学生快速发展和快乐成长的管理精细、内容精练、方法精确、成果精纯的特定教育理念和文化。
它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校本化主题研修为推力,着力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
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是科研管理的有效载体,保证了主题研修的实效性。
三本手册的创新运用使科研过程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目标,减少了教师科研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了双辽市科研常规管理的一大特色。
(3)精粹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科研暨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检查评估指标体系》是结合教育科研工作实际和精粹教育三本手册的内容、结构而制定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手册的各项内容以及学校完成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具有较为合理的赋分标准。
评估指标体系成为衡量学校精粹教育课题开展水平的有效尺度。
(4)精粹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参与实验学校立足校本研修,完善了教育科研评价机制,并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
便如,双辽市第一小学建立了三种意识、一项尝试、五个环节的315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小学进行了初疑自探再疑合探教师导练,学生拟题练习的两疑两探一练教学模式改革,第五小学进行了数学学科的引、探、练、创和语文学科的聚焦、分解、展开、提升教学模式改革,卧虎中心校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课前自探初读感知深读细品感悟标注合作探究拓展提高的改进实验,第一中学进行了导学、展学、固学、拓学、评学的五学一体教学模式改革以体现多元发展的理念,第三中学开展了三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第四中学创立了我自学、我做主、我提升、我自评的四我教学模式以践行成才理论,第五中学实施六分一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向阳中学确立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特教学校则形成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蒙古族中学开展了导学问练评的教学模式改革,柳条中学推行了五环联动,成长反思的教学模式等。
这些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学校校本研修实践中的可贵创新。
(二)精粹教育理念的再检验
双辽市王奔镇中学在学习中学样本校经验后,开展强化教学管理,办特色学校的策略研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下,把教学重难点结合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重新组合之中,打破课节的时空限制,打破课本的局限,重新编排授课程序,采用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方法授课。
课堂要求教师做到四不讲,即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师不讲、小组内能解决的老师不讲、学生没有看清题干的老师不讲、练习题机械重复的老师不讲。
授课之后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建立起学习小组答疑制度。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注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王奔镇中学在农村中学的教学成绩排位中直线上升,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教学先进单位教学重点工作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柳条乡中心小学校学习样本校第三小学经验后,实施了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推行引感探练拓结的三自六步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构建教学模式。
学校还根据新课程标准,将师生互动有效地引进课堂,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作为评估的侧重点,推进教学改革。
通过课题的实施,教师们开始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如郑喆瑜老师探索出了数学教学的预习展示、课内探究、课堂检测、课堂攻关、课后提升五部教学法,徐曼曼老师总结出了英语教学的复习旧知、激趣引入、巧设情境、游戏巩固、运用拓展五部教学法等。
双辽市服先镇中心校过去存在着耗时多、负担重的低效课堂教学现象,在学习样本校第一小学的经验后,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指导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并构建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辅导式课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效课堂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