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178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docx

唐山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和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丰南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考试

历史试卷2012.10

注意:

本试卷包括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43道题,卷Ⅰ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字迹要清楚工整,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本试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考试范围为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加必修二专题一。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史纲》中说: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宗法制

2.《荀子·儒效》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

3.“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6.《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对社会经济全面干预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7.马克思1862年在《中国记事》中这样评述天平天国: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惶恐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惶恐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下列最确切的是()

A.太平天国对生产力是一场客观的破坏

B.对太平天国应一分为二地评价

C.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D.打击清政府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

8.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

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是空想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9.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

“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1.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

“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

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

”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12.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

”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②导致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侵略背景④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B.贵族制与分封制

C.陪审法庭与三公九卿D.轮番而治与中央集权

14.1923年,梁启超写道: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

A.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

B.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15.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

地图。

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

题最有可能是()

A.中国革命新道路创立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初创

C.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D.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16.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A.逐渐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17.“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帐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

”上述这些举措实施于()

A.巴黎公社时期B.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C.俄国十月革命时期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时期

18.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

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9.《世界文明史》说,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杜绝了随意曲解法律的现象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0.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

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规定:

“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审之重法”(《明太祖实录》)。

这两个法令或条例的相同点为()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注重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2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的讲话: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C.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D.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22.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同一时期的领导人。

华盛顿主动放弃了做国王的机会,而拿破仑却把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

拿破仑回忆说: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

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拿破仑说这话的意思是()

A.华盛顿和自己的性格不一样  B.美国刚刚独立,建立君主制时机尚未成熟

C.法国的国情决定自己选择君主制 D.自己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的帝国

23.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24.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25.“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

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

这充分说明了()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

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

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6.“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

”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

27.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它遏制了1660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两党制的发展D.1832年议会改革

28.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

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  D.防止吏治腐败

29.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

“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C.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30.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31.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

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

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B.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国会的权力

C.总统经国会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法官D.国会通过法律须经联邦最高法院批准生效

32.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北约的建立

33.毛泽东认为: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1页)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34.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

35.“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自由民主的代表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贵族的代表D.法国女性的代表

36.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

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

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地区霸权主义抬头

 

37.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38.《易经》曰: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39.“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40.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反映了

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

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2分,总分共40分)

4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

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

……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

……(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

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

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

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4分)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8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

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

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

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

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

……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

(12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

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4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4分)

 

高三年级阶段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小题1.5分,共60分)

1――10DCCDCBABCC11-20CBADABCCDA

21--30BCBDDBADCD31-40AAACABBBA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6分)

(1)原因:

明朝:

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

(2分)

英国:

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汉诺威王朝国王不谙英国事务,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2分)

(2)不同:

明朝:

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对皇帝负责。

(2分)英国:

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2分)

(3)影响:

明朝:

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4分)

英国:

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4分)

42.(12分)答案一:

观点:

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论证:

二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2分),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

(2分)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2分)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2分)

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2分)

答案二:

观点:

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论证:

二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

(4分)

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分)

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分)

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2分)

答案三:

观点:

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2分)

美国方面:

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

经济方面的表现;

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

的发展。

(5分)

苏联方面:

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

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5分)

43.(12分)

(1)主张:

重农抑商。

(2分)

理由:

发展农业可以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