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978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docx

人教部编版《司马光》优秀教案25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4.司马光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重点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最早是文言文记录的。

今天我们学习《24.司马光》。

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

1.听读感知

听读课文,听准生字的音

生字书写

司庭登跌众弃持

观察分析生字

“跌持”为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写的左窄右宽。

“登、弃”是上下结构。

“登”,上边部分“癶”旁,不要写错,看清笔画,下面的“豆”穿插进去,要写紧凑。

“庭”是半包围结构。

注意“广”作偏旁时,要写得宽大一些,横、撇要长一些。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会认的生字

sītínɡdēnɡdiēzhònɡqìchíjiē

司庭登跌众  弃持 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平舌音“司”

翘舌音“众、持”

后鼻音“庭、登”。

  

学生读准停顿: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群儿:

很多孩子。

这里指小伙伴们。

 

戏:

玩耍。

  

于:

在。

  

庭:

院子里。

文中指后院里。

 

一儿:

有个小孩。

 

登瓮:

爬到缸沿上玩。

  

足跌:

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没水中:

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众:

别的孩子们。

 

皆:

都。

  

弃去:

跑到外面。

  

持石:

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击瓮:

使劲向水缸砸去。

 

破之:

水缸破了。

之,它,指水缸。

 

水迸:

水流了出来。

儿得活: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你可以根据词语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吗?

群儿戏于庭。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众皆弃去。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儿得活。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2.课文探究  

读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么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你们喜欢吗?

喜欢

喜欢就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吧。

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多种形式背诵。

三.拓展提高

你还了解司马光的哪些知识?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

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宋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共1362年。

司马光共费时十九年,书名的意思是: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四.课堂练习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解释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五.作业布置

课文填空

群儿()。

一儿(),足跌()。

众皆(),光(),水迸,儿()。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学生动笔。

 

记字词。

 

理解词语。

 

学生分析寻找朗读

 

学生略读

 

学生练习

听读动笔。

 

多种方法。

 

分析思考。

 

突出重点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感悟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和遇事沉着冷静。

板书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1)全文共两句话。

第一句介绍了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发生的原因;第二句介绍了众人的反应和司马光的做法,利用对比,体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2)题目简洁深刻。

以故事主人公司马光为题目,目的明确,直指故事人物,简洁明了。

2.从语言表达上看

本课在表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课文全文共两句话,共三十个字,内容非常简短,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2)内容简洁,多处运用贴切动词。

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水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的状态。

(3)借助与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致的词语方便理解。

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

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同之处,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位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

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司马光》一课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

2.训练重点位置

(1)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朗读上存在难度,因此在课上需要老师进行范读和领读,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生活经验,领会课文大意。

文言文中的难理解的生字,可以借助注释进行解释,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因此在授课时,可以结合课文及注释,依托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并结合课本插图,进行故事语言的组织和叙述。

(3)生字识字量较少,灵活识记。

本课生字共五个,分别是“司、跌、皆、弃、持”。

在这五个字中,“司”是半包围结构,在本课中以复姓“司马”的形式出现,可以结合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进行巩固。

“跌、持”是左右结构,关注形旁,注意偏旁表义的特点。

“皆、弃”为上下结构的字,单独不好理解,可以借助词语进行理解。

如“皆大欢喜”、“放弃”。

(4)熟字结构众多,书写重点突出。

在本课需要会写的七个熟字中,既有半包围结构的“司、庭”,左右结构的“跌、持”,上下结构的“登、弃”,还有品字结构的“众”。

在书写指导时,重点指导“庭、登、持”三个字。

“庭”半包围结构,“广”要舒展,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边部分的笔顺要注意。

“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寺”注意横画的长短和多横等距。

(5)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在默读的时候不发出声音,也尽量不指读。

同时带着“这个故事的时间是?

发生在哪里?

都有谁?

”这三个问题去默读,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默读时将不懂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联系上下文思考或请教他人。

3.课后思考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这里向学生提出两项要求,一个是跟读课文,注意停顿,第二是在熟读的前提下背诵课文。

因此在课前,教师先进行朗读练习,在授课时先进行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完整的阅读成果后,再逐句带领学生跟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带来学生试着背诵课文,并强调在背诵时也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不仅要对故事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还要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因此可以借助学生已有阅读经验,将以前读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比较。

借助课内注释,对不理解的词语解释后再次进行理解。

可以结合课中插图,对“庭、瓮”进行直观理解。

结合课文的两句话,先讲解第一句,再讲解第二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讲述。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和同学交流。

这一题是个开放性题目,只要找出不同点都值得肯定。

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借助此题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朗读、理解词语的体会,将课文和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发现语言上的差异。

在找出不同后,教师还可以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记叙一件事情的顺序。

【教学目标】

1.复习《姓氏歌》引出复姓“司马”,根据课题认识并正确识记“司”,随文识记“跌、持、皆、弃”四个生字。

借助小视频学习并正确书写“庭”字。

2.回顾学过的课文,探讨本课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3.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及借助停顿符号的方法练习朗读,读准字音并注意词句间的停顿,采用齐读、男女生合作读、合作展示等方法练习朗读,并试着背诵课文。

4.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利用注释和观察课文插图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开展“讲故事我能行”活动,学生讲故事展示。

5.利用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6.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1.随文正确识记并理解“跌、皆、弃、持”四个生字。

正确书写“庭”字。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展示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3.学会查找注释理解文意的方法。

难点:

1.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讲故事要有开头和结尾。

2.发现文言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走进题目,了解人物

师:

同学们,这是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姓氏歌》,一起读。

后面的这些姓氏都有两个字组成,叫做复姓,课文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复姓“司马”的人。

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他为人温和谦虚,做事用功刻苦,历来受人景仰。

他就是司马光。

看老师板书课题:

24司马光

师:

齐读课题。

生:

24司马光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观察课本的题目和老师板书的有什么不同?

生1:

司有读音

师:

这是我们新学习的生字,帮它加上拼音板书加。

生2:

光后面有个

师:

这可是个大发现,以前的课题可没有这个标号,它代表什么?

生3: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师:

题目中的标号和注释中的序号对应,就知道了课文的出处。

这种方法就叫做:

借助注释(板书)一起读。

生:

借助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