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妇科疾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916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妇科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常见妇科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常见妇科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常见妇科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常见妇科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妇科疾病.docx

《常见妇科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妇科疾病.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妇科疾病.docx

常见妇科疾病

阴道炎

(1)滴虫阴道炎

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

阴道毛滴虫是一各厌氧的寄生虫。

它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5-42℃,但在低温下可存活相当长时间,在46℃时能生存20-60分钟。

最适宜的环境是弱酸性,在碱性及酸质较高的环境中其繁殖即受抑制,故滴虫极易传播。

传播的方式:

经性交直接传播或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敷料等间接传播。

1)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典型白带呈黄色或灰白色,稀薄的泡沫状,具腥臭味。

伴有感染可呈绿色。

外阴瘙闫,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

有时有蚁行感、灼热、疼痛、性交痛。

有尿道感染时,可有尿频、尿痛等。

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但无任何症状,称带虫者,是阴道滴虫的传染源。

月经后、产后、性生活后阴道酸度降低,阴道滴虫繁殖引起症状或症状加重。

滴虫能吞噬精子,可致不孕。

2)妇科检查外阴潮红,阴道黏膜水肿、充血,后穹窿散在红色斑点或草莓状突起,伴多量泡沫样白带。

3)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确诊需做白带常规检查(包括白带培养),在白带中查到活的滴虫而确诊。

白带检查前24-48小时,应避免性交,阴道冲洗或阴道上药,以防漏诊。

4)治疗

①全身用药:

即口服甲哨唑(灭滴灵),服法:

每天3次,每次1片(0.2克)连用7天为一疗程。

或2片(0.4克),每天2次,连用5天为一疗程。

单次给药法是2克一次顿服(即10片一次服)。

一般服药3-4个疗程,每个月在月经干净后服用一疗程。

已婚者,丈夫必须财是服药1-2个疗程,并禁止性交。

早孕期(孕16周内)甲硝唑有可能使幼弱胎儿致畸,故应禁服。

哺乳期该药虽能通过哺乳进入婴儿,但无危害性。

在全身用药的财时加用局部治疗效果晚显著。

②局部治疗:

可选用1%乳酸液、0.5%醋酸液、1:

5000高锰酸钾液中任何一种行阴道冲洗或坐治,每天1次,7-10天为一疗程在冲洗或坐浴后,阴道内上药,可用甲硝唑一片(0.2克)置阴道深部,晚间上药,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也可用洁尔阴冲或坐浴后,阴道上甲硝唑一片,治愈标准:

每个疗程后均应作白带检查,3次为阴性时为初愈,由于其易在月经后复发,故应继续在下次月经后巩固治疗1-2个疗程。

以后每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连续3次月经后白带检查均为阴性,方为治愈。

由于滴虫生活能力强,在治疗时除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应对洗脚盆、澡盆、毛巾、衣裤等用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再感染。

(2)念珠菌阴道炎

念珠菌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年引起,又称霉菌阴道炎。

白色念珠菌适宜生长于湿润酸性环境中,当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多,酸度增高时念珠菌敏殖而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隶病患者及接触大量雌激素治疗者。

其他易感者还有近期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应用了免疫抑制药物的肿瘤患者等。

1)临床表现念珠菌平常可存在于人体口腔、肠道、阴道黏膜中,不引起症状,当阴道内的环境有利时,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发病。

白色念珠菌主要由肛门中传播,与手足癣病无关。

主要传播方式是间接传播,如公共浴池、妇科检查台等,其次通过性交直接传播。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症状重者感到难忍的奇痒、坐卧不安。

有的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

急性期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或凝乳块样,无混合感染时无臭味。

2)诊断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

确诊及症状不典型者需做白带检查,若找到芽孢或假菌丝可确诊。

3)治疗

消除诱因。

改变阴道酸碱度,由于其畏碱性故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1%苯扎溴铵或洁尔阴冲洗或坐浴,造成不利念珠菌的生存环境。

常用栓剂或片剂,如达克宁(硝酸咪康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制或片剂、米可定阴道泡腾片等。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切不可滥用高锰酸钾水冲洗或坐浴。

顽固病例的治疗重在本找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合并妊娠的治疗,应选用局部治疗不用口服药。

孕期易反复发作,须反复治疗,方法同上。

(3)细菌性阴道炎

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由于有体持阴道处于一定酸性,防止其他病菌生长的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的混合感染。

主要的表面为阴道白带增多,有恶臭味,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黏度很低,有时可见泡沫。

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阴道有下坠感,伴有盆腔不适及全身乏力。

由于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阴道检查无明显的充血炎症表现,但白带多,白带检查无滴虫、无霉菌、无淋菌。

治疗:

酸性液冲洗阴道后加用针对性消炎栓或药粉如金霉素、磺胺粉、克林霉素等阴道上药。

(4)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变薄,细胞内糖原减少(糖原有利乳酸杆菌生长,保持阴道酸度),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感染发病。

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黄水样,或脓性,脓血性,外阴瘙闫或灼热感。

阴道检查见黏膜充血,有小身务点或表浅溃疡。

慢性者可有阴道粘连狭窄,严重者可致阴道闭锁,炎症时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或宫腔积脓。

治疗:

原则是增加阴道的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可用1%乳酸或0.5%醋酸液冲洗阴道,冲洗后阴道上药,对炎症较重者可加雌激素治疗,以利阴道上皮细胞生长,增强阴道抵抗力。

(5)幼女阴道炎

妇女所患阴道炎常累及外阴,好发于1-5岁幼女,由于幼女的外阴发育比较差,加之体内缺乏雌激素,阴道上皮抵抗力低,容易被细菌感染,引起外阴阴道炎。

幼女外阴阴道炎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此外,滴虫、念珠菌感染、阴道异物也同样可以引起幼女外阴阴道炎症。

表现主要为大量的脓性白带及外阴瘙痒,检查时,可以发现外阴、阴蒂红肿,并黏有脓分泌物,严重时可见外阴溃疡,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必要时还可做培养)可找出病原体,或妇检时发现阴道异物。

根据分泌物检查结果,选择与病原体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采用口服、肌内注射法,亦可于每晚清洁外阴后将相应的药物滴入阴道,或涂撒于外阴部。

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外阴洁洁、干燥,减少磨擦,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教育幼儿讲究卫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不随地坐卧。

能行走幼儿应避免穿开档裤。

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由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婴幼儿、成人及老年妇女均可发生,但绝大多数为中老年妇女均可发生,但绝大多数为中老年的妇女。

引起本病的的病因较多,局部原因有:

①各种阴道炎:

如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②外阴病变:

如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又称外阴白色病变)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外阴皮肤发白,肥皂、避孕套、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药物化学品刺激引起外阴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或阴虱、幼女蛲虫病,以及经期不注意卫生,平时穿不透气化纤内裤诱发的外阴炎;

③全身性原因:

是指其他疾病引起外阴的局部表现,如糖尿病患者的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此外黄疸、维生素A和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疾病也可引起外阴瘙痒;

④不明原因瘙痒:

在外阴局部或全身找不到明显原因,可能与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

(1)临床表现及诊断好发部位多位于阴蒂、小阴唇、会阴、肛门周围等皮肤损伤区。

瘙痒常阵发性发作,一般夜间加剧。

认断应注意发病经过,仔细进行外阴部及全身检查。

必要时可辅以化验检查,寻找病因。

(2)治疗:

保持外阴清洁干净,穿柔软棉织内裤勤换洗耳恭听,每天用细软棉纱布沾温水洗净外阴,撒布硼酸氧化锌粉,用硼酸10克,氧化锌20克,滑石粉70克,不用热水洗烫,无明显感染者不用消毒液止痒,慢性可用肤氢松、地塞米桦、红霉素等软膏,老年人可用0.5%-1%丙睾鱼肝油膏。

口服扑尔敏4毫克或苯海拉明25毫克抗过敏,维生素A和B,中药熏洗或坐浴(蛇床子30克,川椒12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重要的是病因治疗。

外阴炎

外阴部的皮肤或黏膜所发生的炎症,称外阴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1)病因 一般因过多的白带、经血、产后恶露(阴道排出物,对外阴部的刺激;尿液与糖尿病患者尿糖对外阴皮肤的刺激;使用药物会阴垫过敏;外阴不洁;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所致外阴损害;蛲虫患者因虫卵所致的刺激等,均可异致外阴炎)。

除细菌等病原体对外阴的直接影响外,还有擦烂、湿疹、外阴疱疹、白斑性外阴炎等致病。

也可因雌激素水平低下、维生素缺乏等而导致外阴炎。

(2)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时外阴部瘙痒,灼热或刺痛,行走、排尿及性交时加重。

外观见外阴红肿,有时见有糜烂、湿疹或溃疡(皮肤破烂处)。

慢性炎症时,外阴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及皲裂,此种情况时有严重瘙痒。

(3)诊断 本病的疹断不难,有临床有现及作外阴检查即可诊断。

但需查明病因,还需做白带检查,查明有无滴虫、白色念珠菌,必要时做尿常规检查,查尿糖,婴幼儿应留大便查晓虫卵。

(4)治疗:

1)一般性治疗  每天须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搔抓,须穿棉织品内裤,不穿化纤内裤。

急性期注意休息,禁性生活。

 2)局部治疗 ①用1:

5000高锰酸押液坐浴,每天1-2次,用干净软布擦干外阴后,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地塞米松、泼尼松软膏(抗过敏)等。

②中药:

苦参汤(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土茯苓、黄柏各15克,川椒6克),水煎熏洗外阴。

③外阴擦烂:

擦烂处清洗、擦干后,用5%的鞣酸每天喷涂2-3次,或10%的弱蛋白银涂洗。

(3)病因治疗:

如治疗阴道炎、糖尿病等。

宫颈炎

(1)分类宫颈炎分急性、慢性两种,以慢性者多见。

急性多见于感染流产或产褥感染。

慢性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多无急性临床表现。

它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有:

1)宫颈糜烂宫颈分外口、颈管、内口,宫颈的外口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其上皮下的组织不能透见,宫颈外口观光滑呈粉红色。

宫颈管内覆疬的是单层柱状上皮,薄而透明,上皮下血管显露而呈鲜红色。

所谓宫颈糜烂是因炎症等原因,致宫颈外口周围表面覆盖的复层鳞状上皮脱落,被来自颈管的柱状上皮所替代,外观宫颈外口周围呈鲜红色细颗粒状,即宫颈糜烂。

由于柱状上皮薄、有分泌功能,故易感染、出血、白带增多。

根据柱状上皮和间质增生的程度,宫颈糜烂分三类:

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分为三度:

①轻度(即Ⅰ度):

糜烂面积占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②中度(即Ⅱ度):

糜烂面种占整个宫颈面种的1/3-2/3;③重度(即Ⅲ度)糜烂面种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临床表现:

患宫颈糜烂时,白带增多是最主要的症状,白带呈乳白色黏液样,或淡黄色脓性,有时可有血性及接触性出血。

轻症者症状轻微或无,重者可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经期加重等。

诊断:

行阴道窥阴器检查,肉眼观察宫颈外口表面的变化就不难作出诊断。

但是诊断时应特别注意与早期宫颈癌相鉴别。

因此确诊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很难用肉眼观察来鉴别。

因此确诊宫颈糜烂应常规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怀疑癌时应做宫颈活组织检查。

2)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使宫颈不同程度的肥大,最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宫颈变硬,但表面多光滑。

3)宫颈息肉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管局部以致黏膜增生,逐渐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呈红色舌形,质软脆,易出血,蒂细长,治疗只需显露宫颈行息肉摘除,摘下组织应送病理检查。

4)宫颈腺囊肿是指在宫颈糜烂愈合的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

5)宫颈黏膜炎即宫颈管炎。

宫颈阴道部很光滑,仅宫颈外口有脓性分泌物。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治疗的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物理治疗常用。

物理治疗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治疗、微波疗法。

治疗时间应选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

急性炎症期禁忌局部治疗。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奥平栓治疗法:

奥平栓又称α-干扰素栓(因其主要成分是α-干扰素)。

用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2-3天,临睡前取仰卧位,将一枚奥平栓用推助器置入阴

道后穹窿,隔天1次,6次为一疗程,下个月月经干净后2-3天复查。

共用药1-3疗程。

用药期间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