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801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docx

从知人论世谈潘岳作品及作品思想

 

论潘岳在不同时期的诗赋创作

 

班级:

B11汉语言文学一班

学号:

114102041010

姓名:

史瑞苹

 

潘岳在不同时期的诗赋创作

摘要: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

政权更迭,党派之争,士族百姓不得安宁,但就在这样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是文化自觉的时期。

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潘岳,生于魏齐王正始八年(24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

在这53年间,他的生活,他的文学都与当时的政坛密不可分。

他的应制之作《籍田赋》,述志之诗《河阳县作诗》二首,高清千古的《闲居赋》,以及以情为宗的《悼亡诗》三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

魏晋乱世潘岳生平潘岳诗赋创作及思想

“知人论世”源自《孟子万章下》。

孟子为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有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尚可友也。

”就是这一句话,成为纵横千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中的永恒法则。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要想和古人成为朋友,就要“颂其诗,读其书”,可如何才能深刻清晰的了解其文章,就要“知其人,论其世”,从而能够跨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与古人有灵魂深处的交流,与他成为师、友。

以此类推,如果我们要解潘岳的作品,体悟潘岳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从“知人论世”这个角度进行解析。

钟嵘说: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潘岳和陆机被钟嵘列为上品,因此,对潘岳的鉴赏虽不如陆机那么多,但在千年文学史的长河中也从未断过。

单从知人论世方面就有:

姜剑云《论潘岳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精神》①,苗建青《试论潘岳的人格悲剧性》②,李长之《两晋诗人潘岳的生平及其创作》③等。

当然,关于潘岳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或系统或零散,或简洁或侧重,或从人品入手,或从作品入手,都进行了不同重点的评析。

而本篇论文,我从前人的评论中汲取精华,从“知人论世”角度对潘岳的诗赋进行简要的评析,从中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

一、魏晋乱世和潘岳生平

(一)、魏晋乱世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

“汉魏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烈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④我们明白,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

汉末的混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发生的“八王之乱”等,政权的一次次更迭,以及更迭带来的一次次斗争,在三百多年里,尽管出现过短暂的安宁,但也只是转瞬即逝,因此在此期间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候。

战乱和瘟疫,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

我们可以称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乱世文学。

①但是,政治的紧张局势却间接的打开了中国文学大门。

与此同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的根深蒂固,玄学的逐渐渗透,和佛教的传播,正在改变着文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政治的混乱,文化思想和理论形成作为外在原因发展了魏晋南北朝文学,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却也是文化自觉时期:

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离出来,文笔之分“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

总术》);文体的辨析“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典论。

论文》);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这是文学自觉的最终落脚点。

②这样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文学集团的出现,诗人个性色彩的充分体现,文学形式的创新,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出现,都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

(二)、潘岳生平

潘岳,生于魏齐王正始八年(24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

在这53年间,他的生活,他的文学都与当时的政坛密不可分。

经历了魏晋更迭,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之后不久,重归统一:

“民和俗静,家给人足”(《晋书。

汉武帝》)。

安定的环境,从新燃起了士人们从政的热情,原曹魏政权的文人,转头司马氏政权者,为数更多。

统治集团为了巩固政权,也尽力拉拢文人。

但是,西晋王室内部矛盾十分复杂,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几经浮沉,演出了一幕幕人生悲剧。

③潘岳就是其中的一员。

强烈的入世精神和起伏坎坷的仕途之路,两者间的矛盾伴随了潘岳一生,也折磨了潘岳一生,无论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还是感情的宣泄,他的文章无疑都会有政治的乐观和失意的悲剧色彩。

徐公持先生编著的《魏晋文学史》④中认为“儒、道、佛三者鼎立局面,在古代史上以西晋为滥觞。

”“士大夫各投其好,形成西晋士人文化思想学术上的多元化局面。

”儒家经学虽然在魏晋时期地位在慢慢下降,但仍居显要地位。

张华“少字修瑾,造次必以礼度。

”“晋吏及礼仪宪章,并属于华,多所损益。

”(《晋书。

张华传》)当时的太康群才大都有着深厚的儒学家风传统,潘岳就在《家风诗》中言“缩发给发,发亦鬃止。

曰抵日抵,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因此,潘岳的儒家文化思想根深蒂固。

由此,他的入世精神也显得及其重要,二十岁便步入仕途。

九品中正制确立的世家大族的政治和文化地位,“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晋书。

刘毅传》)告诉我们,士人想要进入仕途,就要依附于世家大族。

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潘岳想要入世,很大成分是要依靠世族大家的。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大环境下,佛经道的传播中,九品中正制的压力下,政治的黑暗中,潘岳开始了坎坷仕途之路。

但这是“知世”。

对于潘岳的生活背景,我们进行如下简析。

潘岳出生在笃信儒教的宦官之家。

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琊内史,皆是以儒术立家。

深厚的家学渊源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使潘岳“少以才颖见称”。

同时,“岳美姿仪”也是他很早就誉满乡里。

《世说新语》注引孙秀《晋阳秋》叙述潘岳文才:

“夙以才颖发名,善属文,清奇绝世,蔡邕未能过。

”他很早就立下誓言要获取功名,步入仕途。

但是,据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

“三世以上为五品者,或父、祖均为八公者,亦可划分为高门。

或父、或祖官位为六品以上二品以下者,均为低级士族,亦即一般士族,简称士族。

”由此可知,潘岳的家庭只属于士族,是卑庶之位。

而杨肇则可以成为世族大家。

因此,与杨肇女儿的联姻确实成为潘岳步入更高层政治的靠山。

潘岳在《怀旧赋》序云:

“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

”初见杨肇,便得到他的赏爱并允为乘龙快婿。

这也是他仕途顺风的开始。

而潘岳也因杨肇的赏识而心存感恩,这也是“潘杨好”的原因之一。

卢照邻《哭明堂裴薄》云“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婚连。

”等诗句也表现了夫妻两人的恩爱。

于是,爱情婚姻的美满幸福也是潘岳文章内容来源,但更多的是他的悼亡宗情诗,如《悼亡诗》三首、《杨氏七哀诗》。

这些诗更多的抒发妻子去世后的悲伤孤凉之感和对妻子连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潘岳所在的时代决定了他的入世不会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相反,仕途的非一帆风顺,遭遇的坎坷多舛才是他政治生涯的写照。

《文选》卷七《籍田赋》引注臧蓉绪《晋书》“弱冠,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

”《晋书》本传云“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

”潘岳《河阳县作》“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这些都可以表明,潘岳是二十岁出仕,并在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任司空掾。

之后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凭借《籍田赋》声名大噪,文章赞美晋武帝躬耕之事,文采富丽,声震朝野,却也引来了奸佞小人的猜疑和陷害,因此,即使得到晋武帝的赏识却也长达十年不得升迁。

但是,内心的郁闷压抑并未阻隔他的士族之路。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潘岳为贾充太尉掾,后逐渐被贾充赏识。

此后在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前后,因朋党结怨,被调出京城,任河阳县令,潘岳在河阳是“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①,这充分表现了当时他对官场的愤慨和内心的不平,以及怀才不遇的激愤。

此后几年间,“出为河阳令,以仕次宜为郎,不得意。

时仆射山涛领选,岳内非之。

”(《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五引王阴《晋书》)在太康三年(282),潘岳转为怀县令,并在此做了著名的述志诗《在怀县作》二首。

以上便是潘岳早期的仕途情况,仕途偃蹙,转辗下僚,郁郁不得志。

但事情在永熙元年(290)出现转机,《晋书》本传云:

“杨骏辅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薄。

”晋武帝崩,杨骏辅政,使潘岳重入仕途,但上天再次给他开了玩笑,事情发展的结果使潘岳又卷入一场政治斗争,贾氏集团的政变让他险遭杀身之祸。

但入世积极的潘岳并没有被此打到,关于死里逃生,以及劫后重生另找出路,在《西征赋》和《闲居赋》均有体现。

他早年曾追随贾充,自此后又投入了贾氏集团,在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被任命为长安令。

在元康六年(296)前后,被招入洛阳为博士,未拜职,因母疾去官,闲居洛阳。

此时他已在知命之年。

回顾潘岳的三十年宦官生涯看,潘岳从未放弃过仕途的追求。

自元康元年,朝政出现十年相对稳定的局面,潘岳在此期间开阁延宾,终日门庭若市,成为“二十四友”之首。

元康八年,杨氏去世,潘岳再次离职治丧。

约元康九年,潘岳回任原职,拜给事黄门侍郎。

此后,政治斗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潘岳死于“八王之乱”的争斗中。

自此,潘岳的一生结束了,他在宦海沉浮中希望能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潘岳拥有积极的入世态度,并从未改变,他写诗写赋来“述志缘情”,赞颂晋武帝和惠帝时期少有的繁盛,抒发自己的不得志的情感。

潘岳的感情既是复杂的,又是真挚的,母亲和妻子的离世牵动着潘岳的感情,悲伤痛苦孤寂思念,“寸阴过盈尺”“引领讯归云”“户阖兮灯灭,夜何时兮复晓”“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都是潘奕额感情的深刻表达。

二、潘岳的文学创作

潘岳的作品原有集,已佚,《隋书。

经籍志》云“晋黄门郎《潘岳集》十卷”已佚。

《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诗。

艺文志》皆录“《潘岳集》十卷”、“潘岳《关中记》一卷。

”皆已佚。

现在的潘岳作品集为明清人所辑录:

明代张溥辑有《潘黄门集》一卷,入《汉魏六朝百三家名集》,共71篇;清代人严可均辑潘岳文,入《全晋文》卷,共60篇;清代丁福保辑潘岳诗,入《全晋文》,共18篇等。

①统计来说,潘岳今存诗18首,另存文60篇。

刘勰曰:

“潘岳为才,善于哀文。

”在太康文坛上,潘岳是一个典型的抒情诗人,是一个特出的伤感文人。

他情多而略见气弱,情真而少饰藻彩,是一处诗性精神浓厚的文学家。

坎坷,多灾多难的生活道路与屈服灾难、趋于势力的恩生态度,使他成为“情多气少”的一个代表。

③总而言之,潘岳的诗歌和赋充满了“情深”。

上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潘岳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生平经历,现在我们就跟着潘岳一生“走过”的足迹来赏析他的典型作品。

(一)、潘岳入世之时作品《籍田赋》

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山林隐逸总是和社会仕途对立。

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述。

述而》)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

对于出身在儒家士族的潘岳,自然而然深受这些入世思想的影响。

潘岳的这篇应制之作——《籍田赋》深刻地反映了潘岳的入世思想。

潘岳在二十二岁时“才名冠世”,晋武帝泰始四年武帝躬耕籍田,潘岳作《籍田赋》美其事:

分写了出行前声势浩大,躬耕籍田前的跪拜之礼,躬耕之况,以及田老父的进言,和借古人之语赞扬晋武帝的亲耕。

最后,以颂结尾,四言且情真意切。

对晋武帝歌功颂德,赞扬其以孝为先,体恤人民,关心农事。

如其颂曰:

“念兹在兹,永言孝思。

民力普存,祝史正辞。

神只攸歆,逸豫无期。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赋的第一节选段:

“微风生于轻幰兮,纤埃起于朱轮。

森奉璋以接列兮,望皇轩而肃震。

若湛露之曦朝阳兮,众星之拱北辰也。

于是前驱鱼丽,属车鳞萃;阊阖洞起,参涂方驷;常伯陪乘,太仆秉辔。

后妃献穜稑之种,司农撰播殖之器。

挈壶掌升降之节,宫正设门闾之跸。

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盍,冲牙铮枪,绡纨綷□。

金根照耀以泂晃兮,龙骥腾骧而沛艾。

”文章辞藻富丽,对仗工整,内容容量极大,描写及其精细,细大无遗。

“微风、轻幰、纤埃、湛露”等细小事物的描写,也有车马人员的盛大,所需器具的繁多等。

这些多极力写出了晋武帝在躬耕籍田前的准备之盛,声势浩大。

“蝉冕频以灼灼兮,碧色肃其芊芊,似夜光之剖荆璞兮,若茂松之依山巅也。

”写出这天天气晴朗,万亩葱茏,是躬耕的好时候。

“于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游场染履,洪縻在手,三推而舍,庶人终亩,贵贱以班,或五或九;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长幼杂遝以交集,士女颁斌而咸戾。

被褐振裾,垂髫总髻,蹑踵侧肩,掎裳连袂。

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

”四言、七言的杂用,叙事更加流畅自然,此时躬耕开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但是,躬耕的实质并非只是简单地躬耕,接下来,便是田父的进言,情真意切,言语真实,可谓肺腑之言:

“今圣上昧旦丕显,夕惕若栗,图匮于丰,防俭于逸,钦哉钦哉,惟榖之恤。

展三时之弘务,致仓廪于盈溢,故尧、汤之用心,而存救之要术也。

”“若乃庙□有事,祝宗诹日,簠簋普淖,此之自实。

缩鬯萧茅,又于是乎出。

”这些话感天应时,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感叹,也是“以农为本”的讽喻,因为皇上的“惟榖之恤”和“尧、汤之用心”,使“黍稷馨香,旨酒嘉栗,宜其民和年登,而神降之吉也。

最后便是潘岳对这件盛大事件的讽喻:

“古人有言曰:

圣人之得无以加于孝乎。

”“能本而孝,盛得大业至矣哉。

此一役也,而二美具焉。

”于是作颂:

“思乐甸畿,薄采其茅。

大君戾止,言极其农。

其农三推,万芳以祗。

耨我躬田,实及我斯。

我簠斯盛,我簋斯粢。

我仓如陵,我瘐如坻。

念兹在兹,永言孝思。

民力普存,祝史正辞。

神只攸歆,逸豫无期。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四言诗体,与《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也是汉大赋“曲终奏雅,劝百讽一”的应用。

既是抒情,也是讽喻。

司马相如说过: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西京杂记》卷二)潘岳的《籍田赋》,虽不能像汉家大赋那样,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弘的气势,欣赏那种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却也是尽其能的囊阔躬耕之前之万物,文采富丽,细大无遗。

在那个“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

”(《北齐书。

魏收书》)的时代,《籍田赋》无疑给潘岳带来的一赋知名的惊喜,这也使他天真的一位自己真的可以凭借这篇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因此,这篇应制之作不同于后期潘岳“情深,情切”之文。

(二)、入世之后的言志之诗

从上述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潘岳空有积极入世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多次辗转在豪门士族之中却不得志。

那么,述志诗是诗人希望建功立业,勤于政事的深刻表现。

在述志诗中,以《河阳县作诗》其二和《怀县作诗》其二为代表,均被(梁)萧统《文选》收录。

本篇就以《河阳县作诗》二首来解析潘岳的政治情怀。

《河阳县作诗》其二作于咸宁五年(279),潘岳被调出京城,赴任河阳县令。

《晋书。

潘岳传》“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

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这便是映照了其一: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佳招。

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

”本应是“上宰朝”“公叔举”如今,却因“众人疾”而“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岩敷荣条。

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徒恨良时泰。

小人道遂消。

”来到河阳县,同时也表现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

自己满怀热情地追求政治生活,却总是滞于下僚的,这是诗人总是带着苦闷的心情,郁积在心中难以排遣,于是“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

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嶤。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

谁谓邑宰轻。

令名患不劭。

”要不“邑宰”为轻,借道德来自我解脱。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

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以人生苦短来冲淡仕途的忧伤。

最后,“齐都无遗声。

桐乡有余谣。

福谦在纯约。

害盈由矜骄。

虽无君人德。

视民庶不恌。

”用典来讽喻圣上应该关心时事政事,为民谋福。

同时,也是在对自己的勉励,应该在河阳这里,以身作则,为民谋求福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才能,推行政策。

其二开头六句便是写景,细致生动,辞藻华丽。

“日夕阴云起。

登城望洪河。

川气冒山岭。

惊湍激岩阿。

归鴈暎兰畤。

游鱼动圆波。

鸣蝉厉寒音。

时菊耀秋华。

”在这样美好的河阳县中,诗人侧重描写在河阳的所见所感,“引领望京室。

南路在伐柯。

大厦缅无觌。

崇芒郁嵯峨。

总总都邑人。

扰扰俗化讹。

”于是,即使人生“依水类浮萍。

寄松似悬萝。

”也应“朱博纠舒慢。

楚风被琅邪。

曲蓬何以直。

托身依丛麻。

”诗人以浮萍和悬萝自喻,感叹身世飘摆不定,但是转念却想,身为县令,自己应该像朱博一样纠正弊端,醇化民风。

于是,诗人再次用典“黔黎竟何常。

政成在民和。

位同单父邑。

愧无子贱歌。

岂敢陋微官。

但恐忝所荷。

”自己不如春秋时宓子贱,所以更要推行政策,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懈怠,唯恐辱负所荷重任。

这首诗人笔调自然明朗,表现了他“郡守虽轻,有刺史存,举止当否,实司其事。

”(《九品议》)的政治思想和决心。

潘岳从来都不缺入世之心。

这两首是便是言志之诗。

(四)、高情千古《闲居赋》

细读《闲居赋》,尽管潘岳有隐逸的情怀,但也不难发现赋中流露出的仕与隐的情怀,追求安乐的思想和审美情趣的雅化意向。

这些思想,都与潘岳当时所在社会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闲居赋》写于元康六年(296),以母疾辄去,弃官奉亲。

这一年也是潘岳思想最为消极的时候。

因此,该赋便将其归隐的想法,和追求安乐的意识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晋书。

潘岳传》中提到《闲居赋》的创作背景“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

而潘岳在赋中提到自己的政治坎坷,“自弱冠涉乎知名,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仕途生涯艰辛曲折,现实的残酷,处处碰壁,使潘岳心灰意冷之余,田园隐逸便对他更具一番吸引力。

于是潘岳便在文中勾勒出一幅与世无争,怡然自得“闲居图”:

首先“身齐逸民,名缀下士。

背京沂伊,面郊后市。

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

窥天文之祕奥,睹人事之终始。

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巽絭同归,砲石雷骇,激矢虫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这浓厚儒学氛围,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好的居住环境,确实让人惬意。

其次“爱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

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薑,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拥有美好的居住环境,再看家居生活,家园内的景物的繁茂,家居的生活“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一切都是绝妙的。

诗人怎不愿隐逸?

潘岳确实展现了闲居赋中“闲”,构想出了一个丰富多彩,儿孙环绕,其乐融融的极雅却又奢华个人天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隐逸”的情绪。

但是潘岳的隐逸并非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和“勿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隐逸思想。

他的隐逸和出仕思想共在。

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

其六》中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虽然这是对潘岳人品的质疑,但也从侧面表现出他的出仕之情隐在赋中。

况且,潘岳在《闲居赋》序中,说“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曰:

嗟乎!

巧诚为之,拙亦宜然。

”正如姜剑云在《论潘岳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中说“他一番反思,总结出了‘为政’哲学中关于‘拙’与‘巧’的辩证法思想。

于是在其后仅剩的四年生涯中,弃拙取巧。

这也成了他的为政做官思想。

同时,《闲居赋》中潘岳的已有安乐思想和雅化的审美情趣。

魏晋时期豪门士族的庄园,在山林林木与泉流池沼中制造自然恬静的情趣和天人合一的情境也符合当时的玄学之风。

潘岳在赋中构造了了一个有筵席,有美酒,有美妙的丝竹音乐,可以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庄园。

这是他“人生安乐,孰知其他”的表现。

同时,在这样一个美丽自然的地方,怎能少得了与雅士的诗酒宴乐?

生在魏晋时代,晋代的金谷宴集,兰亭之会,让山水、宴饮、诗,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①潘岳自然不会例外。

(五)、“以情为宗”的《悼亡诗》三首

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中说:

“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通、最深刻、最激动人心的便是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暂的思想和情感。

”②潘岳的《悼亡诗》就是他个人感情的抒发,个人内心剖露,是个性的释放。

清人黄子云说:

“安仁情切”,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称“情切”。

“潘杨交好”本就是佳话,更何况两人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含芳华之芳烈”“且伉俪之片合,垂明哲乎嘉礼,苟此义之不谬,乃全身之半体。

”(《悼亡赋》)“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

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

引领讯归云,沈思不可释。

”“绵邈寄绝域,眷恋想平素,而情既来追,我心亦还顾。

”(《内顾诗》二首)这些诗句,都直白、热烈地表现了潘杨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

那么,杨氏的去世无疑是对潘岳的深刻而沉重的打击。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云:

“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己周也。

”《悼亡诗》三首写于元康八年杨氏去世后的三年。

在这春、秋、冬的时间交替中,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不减反增,感怀而赋诗,言情至深。

《悼亡诗》三首虽然写的情景有所变化,但总的意思均与第一首相近,表达了丧妻之痛和对妻子的思念。

我们就以《悼亡诗》其一为例进行赏析。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易流。

”时间变化之快,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当潘岳准备赴任之时,再次看到“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恍惚如或存,周惶忡警惕。

”这些所见所感,是睹物思人的结果。

那“帏屏、翰墨、流芳、遗挂”尚存,这些东西都是“我”和妻子之间的美好回忆,诗人产生错觉,“我”的妻子还没有离我而去,他仍在我的身边陪伴我。

笔触细腻,低回哀婉。

引人无限哀思。

诗人对已逝妻子的无限哀思通过象征含蓄地表达出来“如比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本来恩爱不可分离的翰林鸟,游川鱼,却不得不分开,这忧愁,彷徨,悲痛无以言表。

“春风缘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春来晨露如此美好季节和景象,与诗人的悲痛之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因思念而寝食不安,忧愁愈积愈多,无法排遣。

于是,诗人寄希望于庄子,希望能想他那样豁达自然,从而使自己哀愁之伤慢慢愈合。

整首诗描写的细致入微,有繁缛特征。

清人毛先舒云:

“潘岳《悼亡》,属思至哭,言情至深。

”清人陈祚明说:

“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

”(《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

穆克宏先生说“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

①沈德潜也指出“格虽不高,其情自深也”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悼亡诗强烈的感情宣泄和绝望的凄怨哀情。

这也铸就了他在文学史上最有意义的和最有价值的悼亡诗之作。

 

结语

潘岳作为辉映西晋文坛的一代名士,潘岳以其人其文的复杂性而饱受争议。

历朝历代对潘岳的评价不同,则表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思潮的不同。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析潘岳作品,是对其客观的评价。

潘岳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世人,那么世人也应真实的看待潘岳。

无论如何,他都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一、论文

1.王盼《潘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20.

2.江君《从潘岳的创作看其心态与情感》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005.4

3.郭伟、周晓琳《从<闲居赋>看潘岳思想》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第12卷2期

4.赵爽《潘岳作品研究综述》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5.马云娟《论潘岳作品的艺术特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5.10.第31卷第5期

6.姜剑云《论潘岳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精神》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7.安丹丹、许 振《向仕途路 闲居非高情》——《潘岳《闲居赋》别解》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

二、参考文献

1.(梁)萧统《文选》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4.姜剑云《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