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358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docx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1

河南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策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出口产品升级;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中部地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科技兴贸;加工贸易;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部各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于外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太少。河南是典型的中部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开放型经济有较大发展,东引西进成效显着。截至“十五”末,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5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其中出口164亿美元,年均递增%。但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长期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的格局没有改变,依靠低效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出口产品的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出口效益低下。出口产品丰富,但竞争力弱。如果不转变增长路径,则资金、资源、环境乃至国际贸易环境等条件将难以支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研究中部地区在外贸总量较少的同时如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于中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基础和是非评价标准。国际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在世界市场上交换双方要按照国际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等价是指双方各自商品所含国际价值量相等。国际价值是各国商品生产经营者等价交换的基础和交换标准。但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以,创造等量的国际价值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在发达国家用一个劳动日可以创造的国际价值,发展中国家可能要用三个劳动日。三个劳动日同一个劳动日交换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的真实写照。以我国为例,虽然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仍不是贸易强国。外贸的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出口商品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少,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多。出口8亿件衬衫换回的外汇才能购买一架空客A380飞机,这种交换说明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正处于我们的三个劳动日和他们的一个劳动日交换的阶段。而要达到一个劳动日交换一个劳动日的目标,则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应当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完成质量型转变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才能以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出同其相等的国际价值,实现真正的等价交换。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外贸方面,则应将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放在首位,一方面,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客观条件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小幅回调,但仍保持稳定增长状态。国际贸易略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2006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长%和%,世界贸易增长率2006年为%,2007年为%。跨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回升,中国仍将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投资的主要选择地之一。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供给能力增强,市场环境更趋宽松;经济正处于一个上升周期的峰顶阶段,重化工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新趋势将推动进口结构升级;利用外资、开发服务业和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将继续推动经济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的国际产业分工变化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些有利因素都将延长中部经济在这一轮周期波动中的上升期。

  

(二)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现代化发展机遇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基于沿海地区产业集中以及因要素成本上升而逐渐形成的产业区域转移的机会条件,加之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现代化发展机遇已经到来。目前,应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和西部大开发机遇,顺应国家区域经济布局调整趋势,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东引西进。应利用东部地区与国际上部分产业转移的机会;利用中部地区自身资源的产业开拓与升级的机会;利用产业空间模式与网络技术进行区域产业结构重组。河南省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西部地区资源输出枢纽,应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鼓励省内企业在东部地区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利用东部地区对外开放优势带动本省产品出口。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开发西部资源和市场,提高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加强与中部省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探索

  

(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出口产品升级的主要措施,是加快河南从贸易小省向贸易大省、强省转变的根本途径

  据郑州海关统计,2006年1—11月河南省实现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出口总值为60亿美元,增长%;进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进出口、进口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进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却有待优化。2006年1—11月出口排在前10位的商品分别是:

未锻轧的非合金铝(亿美元)、人发制品(亿美元)、精炼铜管(亿美元)、未锻轧的精炼铅(亿美元)、车辆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亿美元)、纯度≥%未锻造银(亿美元)、其他毛皮制品(亿美元)、已焙烧的钼矿砂及其精矿(亿美元)、其他热轧铁或非合金钢非卷材,厚50mm(亿美元)和人造刚玉(亿美元)。

  由数据可见,河南外贸出口产品结构较为落后,出口后劲不足。出口规模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未经加工或加工很少的初级产品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价格的商品出口量不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关键所在。在当今世界国际分工日益细化、产业重组加快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由价格为中心转为以质量、品牌为中心的竞争,技术差价、质量差价日益扩大,出口依靠价格低廉的优势尽管在一定时期和程度仍有市场,但这种优势难以持续,与贸易强省的目标尚有距离。

  河南地处内陆,通往国际市场的运输距离长、运输费用高,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出口产品渐失竞争优势。只有依靠科技,全面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才能创造持续的国际竞争力。河南实施“科技兴贸”的核心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将重点出口商品立足于创汇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机电产品上。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如纺织服装,要以增强其技术含量和产业集群化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由初级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单位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二)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河南出口贸易方式已由单一的一般贸易发展到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06年1—11月份河南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240909万美元,同比增长%,占全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出口155833万美元,增长%,占全省同期出口总额的26%。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据着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经济发达地区占比更高。2006年上半年,广东省加工贸易占全部出口的%,而河南省不到30%。河南省加工贸易发展不足,比重偏低。

  迄今为止共计1145种商品被国家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其中,涉及河南省加工贸易的主要商品有电解铅及其副产品白银。截至2006年9月底,两大商品共出口亿美元,年底达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35%左右。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

  河南加工贸易发展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加工区注册企业中缺少投资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额多、辐射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加工贸易业务高度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经济带上;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偏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影响了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郑州承东启西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全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能源优势,以及较为完整的工业门类,本应是出口加工区吸引外来企业的重要砝码。但目前河南省出口加工贸易行业中,电解铝、毛发制品、皮毛制品三类商品的出口额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1%。这些商品均为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初级加工对环境有污染,不适合进入出口加工区。

  虽然具有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但地处内陆、不临海带来的运距远、运费高的问题,依然影响招商引资的进行。河南工业项目虽然门类较完整,但工业结构不完善、产品配套能力较差,制约了龙头项目的进驻。

  实现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完善管理,改进服务,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技术含量、增值空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出口加工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比例,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

  为改变出口加工区“加工制造”的单一功能,应逐步赋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向“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转变,把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开展保税物流业务的重要节点,为区内企业提供便利,保证货物进出畅通。

  出口加工区是在推进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前沿和连接世界经济的通道而构建的。应加快郑州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优势产品。大力支持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河南外贸出口取得突破性飞越的关键。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实现河南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河南省只注重出口的数量扩张,忽视了出口商品结构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问题,且资源利用率较低,表现在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粗加工产品为主,而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2004年河南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中,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的出口额达到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比重近30%;鞋类、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一般机电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额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超过%。上述出口产品均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且产品附加值低。在现行的线性经济模式下,出口越多,资源浪费也越多,对环境污染也越严重。从某种程度而言,目前出口产品是资源的出口,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外贸企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否则这种出口商品模式将难以持续。

  面对粗放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矛盾,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念,将改善环境质量和加强资源利用作为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应将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考虑,追求贸易、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统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逐步改变大进大出的粗放型贸易发展模式,在重视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加快培育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全面参与、参照国际环境标准,努力提高地区环境标准、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建立可持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增加高附加值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加强部分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特别是我国稀缺、开发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国际市场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来改善贸易结构。一是要遏制部分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强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力度,限制或拒绝进口重污染的产品设备、对高耗能的出口品和污染重的进口品征收环境附加税。

  参考 文献:

  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11-13.

  陈惠雄.中国区域发展梯度约束与和谐社会战略构局[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5-13.

  张克俊,邱云生.西部内陆省份扩大外贸出口的战略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132-135.

  杨正位.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J].中国经贸导刊,2005,(6):

39-40.

  李双菊,戴翔.循环经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6,(6):

99-106.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5)[Z].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