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7933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docx

生物必修3知识点填空

内环境

一、人的体液及组成

体液可以分为①和②两部分,分别占2/3和1/3。

其中③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它包括三部分,关系如下: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①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②和③的相对稳定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目前普遍认为,④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⑤,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破坏。

3.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⑥的必要条件。

三、体温恒定的调节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①状态的结果。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②,尤其以骨骼肌和③产热最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④、皮肤内毛细

血管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机体内体温调节的中枢是⑤。

四、水盐平衡的调节

 

一、①细胞内液②细胞外液③细胞外液④组织液⑤血浆

二、①调节②成分③理化性质④神经一体液一免疫⑤有一定限度的⑥正常生命活动

三、①相对平衡②有机物氧化放能③肝脏④汗液蒸发⑤下丘脑

四、①升高②下丘脑渗透压③大脑皮层④抗利尿激素⑤肾小管、集合管

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①______________,可分为②和③。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④。

3.反射的过程和反射弧的结构

⑤(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⑥(传导兴奋)神经中枢(将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⑦________(传导兴奋)⑧(传出神经末梢支配肌肉和腺体作出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①状态变为②_______状态的过程。

2.传导机理和过程: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③造成膜电位表现为④;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造成⑤,膜电位表现为⑥,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

3.特点:

兴奋以⑦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

相邻神经元之问通过①相联系,其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具有两种类型,分别是②和③。

2.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内的④受刺激后,释放⑤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

一个神经元。

3.特点: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⑦方向,是由于递质只存在于⑧__________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⑨_________上,使后一个神经元⑩_______。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①______、脑干及②______,它们分别调控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③______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④______。

3.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的系统中⑤______的部位。

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⑥______、⑦______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⑧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⑨______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如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5.记忆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_______的建立有关。

一、①反射②条件反射③非条件反射④反射弧⑤感受器⑥传人神经⑦传出神经⑧效应器

二、①相对静止②显著活跃③K+外流④外正内负⑤Na+内流⑥外负内正⑦电信号

三、①突触②轴突-胞体型③轴突-树突型④突触小泡⑤神经递质⑥突触后膜⑦单⑧突触小泡⑨突触后膜⑩兴奋或抑制

四、①小脑⑦脊髓③低级④调控⑤最高级⑥学习⑦记忆⑧语言功能⑨言语区

新突触

 

体液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沃泰默的实验:

研究思路正确,但解释错误,坚持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①调节过程。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证明②促进胰液的分泌,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3.巴甫洛夫的研究:

曾认为盐酸导致胰液的分泌属于③,后来认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结论。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三种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①;②。

血糖的三种去向:

③;④;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2.人体正常血糖浓度:

⑤。

3.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主要受两种激素调节,一种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⑥,是体内发现的唯一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另一种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⑦,能促使血糖升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⑧。

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⑨。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前者分泌①,进而刺激垂体分泌②素,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③和④分泌相关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三大特点:

①;②;③。

五、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02等),通过①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②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①神经反射②促胰液素③神经反射

二、①肝糖原②脂肪等非糖物质③氧化分解④合成糖原⑤0.8~1.2g/L⑥胰岛素⑦胰高血糖素⑧拮抗作用⑨反馈调节

三、①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TSH(促甲状腺激素)③下丘脑④垂体

四、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五、①体液②激素调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包括皮肤、黏膜等组成的①_________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②______________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2.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③__________→淋巴因子→受少数抗原刺激的④____________→浆细胞→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⑤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在上述过程中,少数的B细胞还增殖分化为⑥___________,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起作用。

3.细胞免疫的过程:

⑦→吞噬细胞→T细胞→⑧,该种细胞与抗原入侵的⑨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使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

在上述过程中,少数的T细胞还增殖分化为⑩。

4.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⑪__________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是指⑫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功能紊乱。

反应的特点是:

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⑭______________。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均可被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

2.艾滋病:

又称③___________________(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感染机体后,主要攻击⑤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的免疫能力丧失。

【答案】

一、①免疫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免疫活性物质

二、①第一道②吞噬细胞③T细胞④B细胞⑤沉淀或细胞集团⑥记忆细胞⑦抗原⑧效应T细胞⑨宿主细胞(靶细胞)⑩记忆T细胞⑪自身物质⑫已产生免疫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⑭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三、①衰老②癌变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④RNA⑤T细胞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

当胚芽鞘受到①________照射时,在顶端可以产生一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初步证明:

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②___________。

3.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

顶尖产生的刺激在胚芽鞘的下部③____________,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

胚芽鞘尖端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④____________。

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5.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有⑤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生长素

1.产生:

幼嫩的芽、叶和①________________。

2.运输:

在幼嫩组织中为②________________,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分布:

分布在各器官,但相对集中分布在③_______________的部位。

4.生理作用:

表现出④__________________,既能促进生长,也能⑤__________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⑥____________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5.应用: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促进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落花落果,获得无子果实。

三、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产生的,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四、其他植物激素

1.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霉素

合成部位:

主要是幼芽、幼根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作用:

促进③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3.脱落酸

合成部位:

主要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

合成部位: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⑤。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①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

2.应用:

如用②___________催熟凤梨;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增加纤维长度等。

 

【答案】

一、①单侧光②化学物质③分布不均④化学物质⑤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

二、①发育中的种子②极性运输③生长旺盛④两重性⑤抑制⑥防止⑦扦插枝条的生根

三、①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四、①细胞分裂②未成熟的种子③细胞伸长④衰老和脱落⑤果实成熟

五、①调节②乙烯利

 

第4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概念:

是指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①_________________特征。

调查方法:

对于不活动或活动能力弱的生物采用②_________________调查,而对于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2.出生率和死亡率:

是决定种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因素。

3.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4.年龄组成:

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型和衰退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变化趋势。

5.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

6.空间特征:

主要具有三种布局类型,分别是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⑦_____________。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形成条件:

②______________,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数学模型:

③___________。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形成条件: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内竞争加剧,存在敌害;

环境容纳量:

又称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群落的结构

1.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统计方法常有两种,分别是目测估计法和______________

2.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如豆科植物与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

(3)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④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3.群落的空间结构:

包括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平结构。

四、群落的演替

1.初生演替

概念:

是指在一个①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②__________→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概念:

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③_______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

弃耕农田→草本植物阶段→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阶段。

3.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⑤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

一、①数量②样方法③密度④迁入率和迁出率⑤增长型⑥性别比例⑦集群分布

二、①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②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③Nt=N0λt④资源和空间有限⑤种群最大数量

三、①记名计算法②根瘤菌③捕食④劣势甚至灭亡⑤寄生⑥垂直结构

四、①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②苔藓阶段③原有土壤条件④灌木阶段⑤自然演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