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745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单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单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七单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七单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教案1.docx

《第七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教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教案1.docx

第七单元教案1

课题:

军神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l、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年龄、勉强、从容镇定等词语。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

1、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体会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20军神

            (刘伯承)

           求治 镇定自若

           术前 不用麻醉药 坚强勇敢

           术中 一声不吭、数刀数

术后 交谈

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导入

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查字典,“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

(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

军神。

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

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

板书:

刘伯承。

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

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

板书:

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

“了不起!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是一位军神!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

那该怎么读?

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

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设计意图:

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

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 损伤 外科 男子汉 军医 职员 失声 年轻人 沃克 伤势 

土匪 手术 麻醉药 刀数 一共  愣住 崭新 晕 绷带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

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

损害、伤害。

土匪:

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过渡: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一)求治

出示: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师:

读了这句话,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刘伯承的伤势)

出示:

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

“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教师简介刘伯承的伤情:

191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

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国军,纷纷掉头奔逃。

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国军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

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

出示:

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

“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2、“不悦”是什么意思?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悦”的沃克医生吗?

其余学生评价。

3、沃克医生为什么“不悦”呢?

4、刘伯承为什么不说实话呢?

师:

因为当时战争的需要,为了革命,加之对沃克医生还不够了解,刘伯承必须隐瞒自己的去身份去看病,并说自己是邮局职员。

5、他为什么能判断出刘伯承是一位军人?

通过沃克医生的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

板书:

镇定自若

师:

沃克医生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重伤之下还镇定自若的刘伯承,这种写作方法这叫侧面描写,今后我们在写人的作文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6、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课文。

指名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训练的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沃克医生的话反衬了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因此,精讲这一段时,教者抓住“不悦”一词引导学生反复读、品、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沃克医生精湛的医术,感悟刘伯承重伤之下依旧镇定自若的顽强意志。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  继续 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过渡: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一)复习求治部分

(二)学习“术前”部分

出示:

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使用权用麻醉药。

1、麻醉药有什么作用?

刘伯承要动手术的地方可是我们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眼睛呀,你们有过被灰尘迷了眼或眼睛进沙子的吗?

师:

一粒小小的沙子就能让我们这么难受,而今天,刘伯承是要把眼睛里的息肉和烂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他动手术时不用麻醉药会怎样?

2、是呀,那不是一般的疼,那是揪心的疼痛,那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可刘伯承还是决定不用麻醉药,为什么?

3、让我们来看提示语,他是怎么对沃克医生说这一句话的。

4、恳切什么意思?

你能给它换个词语而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指名学生恳切地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价。

5、听了刘伯承这么诚恳坚决的话语,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愣住呢?

从沃克医生的愣住,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

沃克医生的“愣住”更加反衬了刘伯承的态度诚恳坚决,情绪沉着镇定。

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指名学生读沃克医生的话。

6、这时,年轻的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

师:

动手术的地方可是眼睛啊!

刘伯承却说得这么平静。

从这平静的口气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刘伯承的坚强勇敢)

所以,沃克医生这样夸他——(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结:

从刘伯承的语言、神态中我们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勇敢,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在描写人物的作文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

这段课文抓住人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者以读促悟,以评促悟,在学生领悟了刘伯承的坚强勇敢、沉着镇定后,再次齐读沃克医生的话,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为“军神”有了深刻的体验。

教者对课文写作方法适时的点拨,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提高写作技巧。

(三)术中

出示: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1、圈出刘伯承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2、我们往往在什么时候汗如雨下?

刘伯承手术时为什么汗如雨下?

小结:

刘伯承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他的意志是多么的钢强啊!

再指名学生读这段话。

3、我们来看看当时做手术的情景吧?

播放录像。

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交流。

5、就让我们把对刘伯承将军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齐读这段话。

师:

为了让医生顺利地动完手术,刘伯承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强忍住剧烈的疼痛,他的坚强表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设计意图:

播放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录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刘伯承的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此时再读沃克医生的话,就能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术后

出示:

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理解:

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师帮助学生想像发生在手术室里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手术室里,不用麻醉药的手术开始了,沃克医生拿起了手术刀,第一刀,第2刀,鲜血涌了出来……手术室静得令人窒息,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的双手在颤抖,额上汗珠滚滚……70刀,71刀,72刀,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撕心裂肺的疼痛终于结束了。

1、指名学生说感受。

师:

是啊,刘伯承没有因为不能承受手术的痛苦而终止手术,他没有失声大叫,也没有昏过去,在痛苦的煎熬下中,他还冷静地数着刀数。

他的坚强让我们震惊。

所以,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到___

(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2、谁来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小结:

通过刘伯承的语言我们感受到刘伯承的意志远远地超过一般军人,具有超凡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品格,这叫正面描写,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设计意图:

五、感情升华,提炼主题。

1、身经百战、戎马一身的刘伯承无愧于“军神”的称号,被传为美谈。

请看,这就是——刘伯承

出示刘伯承像。

2、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刘伯承将军无限崇敬心情读出来吧。

  

(生再次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他的名字吧!

——刘伯承——共和国的元帅——我们心中永远的军神!

4、指名学生用自己学过的四字词语来赞扬刘伯承。

六、布置作业

一、选择正确的字音

1、我一直在数(shu    shu )你的刀数(shu   shu )

2、刘伯承勉强(qiang    qiang       )一笑

3、刘伯承是一个意志坚强(qiang    qiang  )的人

4、沃克医生不禁(jin    jin       )失声喊道

5、在森林里要禁(jin   jin       )止吸烟

二、     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三、 填空:

1、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被沃克医生称为“____”的刘伯承,我想对刘伯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在读书感悟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同学,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1、歌曲《掌声响起》

2、《千手观音》的录像片断

3、爱心卡、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4、收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诗句。

                    

板书设计:

                29、掌声

鼓励  赞扬  尊重

              关爱

              自卑  犹豫  变了一个人似的  乐观  开朗

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

因为什么给你鼓掌?

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