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品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docx
《整理精品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精品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精品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
。
。
。
。
。
。
。
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
浙江省临海市巾山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不仅具有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和经验的功能,也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个人知识和能力所依赖的主要工具。
实践证明,教材设计和编制质量的优劣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直接的影响,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纲,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其潜在原因在于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材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而传统的教材设计与编制理念又与传统的课程理念和知识理念构成必然的联系。
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心理特征;注重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具有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重组知识、再创知识的激情。
传统的观点把教材视为“知识仓库”,强调详尽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为此,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资料罗列的详尽性,并将教材中的描述性及结论性的语言置于主导地位,而且大多流于艰深抽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
当人们把这种教材纳入到“唯师”“唯书”“唯分数”的教育体系,就使教材的功能偏重于教师的教,结果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教育观、人才观及科技的发展,教材的性质及功能均发生了变化。
在国外,教材被称为学习资源,把教科书视为信息库,这是从它最没有价值和最无用的角度来看待教科书的。
可见,现代教材的对象和功能正向学生学的方面转变。
教材必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必须把学生个性的发展置于教材编制的核心位置。
建国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版了多套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教科书除外)。
这些教材反映了语文发展的基本脉络,体现了教材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它们各有特点,但阅读文本在呈现方式上基本趋于一致,表现在:
第一,从文本的外在呈现方式上看,完整地呈现范文;第二,从文本的内容呈现方式上看,单一呈现个人观点,对范文内容的修改仅限于局部的语言加工,追求不容质疑的绝对权威,过分强调文本的“示范”“典范”功能,忽略了文本的“建构”“创生”功能;第三,文本偏重于静态呈现。
这样的呈现模式是与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观密切联系的,它必然导致教材的封闭性,缺乏活力,给师生有效开发课程的空间太小太窄,不太适应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时代需求。
课题负责人、执笔:
李华成员:
黄光华叶洁林远志魏立强杨卫玲王人妹蒋秀芳李惠惠王玉华陶朝晖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从完形主义的学习理论来看,“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完形主义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它是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早期认知主义学派。
“完形”译自德文“Gestalt”一词,(音译为格式塔),意思是“整体”。
完形主义的学习理论又称“顿悟说”,它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即顿悟。
服从于知觉的组织律,知觉组织律的图形——背景关系原则认为:
在具有一定配置区域中的某些方面,在该区域某些部分形成的背景上,可作为图形突出来,这种图形——背景的关系和逻辑或因果关系无关。
图形与背景的区分愈显著,图形就越突出,越易为我们感知到。
根据这一原则,当学生阅读到“不完满的形”时,上文就成为背景,“不完满的形”就成为图形,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样,被突出出来,成为学生感知、注意的对象。
此时学生处于更清醒的知觉状态下,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学生就处于真正自主的学习状态下。
由于学生处于清醒的知觉状态下,面对“不完满的形”,只能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去重新组织已获得的经验,突破旧的“格式塔”,达到突然领悟的境界。
在领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觉经验的组织不同,因而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完形结果,但正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填补结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激活,再加上教师对这些多元的创新火花予以鼓励,火花与火花之间发生进一步的碰撞,就会产生更具创新意味的思维成果。
因此,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心智操作将有助于学生语感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从课程学的角度来看,“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是对以知识为本位的教材编写观的扬弃,对现行教材的一种补充
历史上,关于课程本质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课程是知识”“课程是活动”“课程是经验”与此相应在教材编写上有“知识本位的教材编写观”“活动本位的教材编写观”“经验本位的教材编写观”。
“知识本位的教材编写观”是以“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为理论基础的,教科书被不恰当地置于决定地位,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也决定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它导致“重物伤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经验本位的教材编写观”在西方课程论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西方课程理论家的著作中,频繁使用“经验”来定义课程。
巴比特在他的《课程》中谈到:
“课程将是系列的经验,是儿童和青年达到那些目的所必须有的。
”著名的课程学家蔡斯说,“把课程设想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在今天的课程专家中是一种普遍持有的概念”。
在国内,也有不少课程专家持类似的观点。
它的主要观点是:
(1)教材更注重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2)不是以教材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3)教材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主体的发展。
“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是以经验本位的课程观为理论基础的,是对知识本位教材编写观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编写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实施价值取向的转移和“课程范式”的转换,即由“忠实实施取向”向“创生取向的转移”,由“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向,强调把语文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
因为文本的不完整性本身就蕴含一个主动的多元理解的趋向。
一方面,完形的过程实质上文本与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呈现方式的创新,也为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或互动留下弹性的空间,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需要去填充、完善。
这就为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需求,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文本保障。
另外,这种不完形的文本赋予语文课程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或解释,即课程的“丰富性”。
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由文本的“不完形”带来的丰富性增加了文本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活力,是对现行教材的一种补充和创新。
(三)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论来看,“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适合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要求,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都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证明,但它的应用研究还不够系统,操作所需的主客观条件较苛刻。
比如,当前的教材注重完整呈现知识系统,适合接受式的教学,而不适合建构主义的教学,因为“建构主义教学方法需要的是开放的文本化的教材及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如前所述,“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是一种兼具开放性和文本化的教材,它给学生和教师留有进行意义建构的空间和时间,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易于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媒体四因素的互动和创生。
“不完形”的对话文本相对于传统教材而言,将更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从人本心理学理论来看,“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心理学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潜能,教育活动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它贬低传授知识、技能的作用,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
人本心理学认为自由创造的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发挥,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因此,人生的最高追求是“自由创造”。
它还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人本心理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之一。
它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是对传统教学“唯师、唯书、唯分数”的有力批判,推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主体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它勾画了情感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间真诚的情感交流。
因此,编制“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正是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发挥潜能,自由创造的舞台。
学生可以与文本、教师、同学、媒体等进行全新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促进自我实现。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谓的“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就是针对以往阅读文本单一、完整的呈现模式而提出的,主张在呈现文本时,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打破文本外在和内在的完整性来编制它的范文系统。
以“不完形”的样式呈现给师生,意在让师生主动地去填补、完善、建构,这是一种融教本与学本功能为一体的更具有对话性质的文本。
这种文本的核心是创设一个“不完满的形”。
“不完形”是相对于绝对完整呈现而言的,它不仅指文本形式上的不完整,还指文本主题向度的不确定。
需要强调的是,“不完形”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和支离破碎,而是针对文本中最富有意义处的有意设计。
这个“不完满的形”与一般的问题情境具有相似的性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问题情境:
首先,它更有情境方向的不确定性,必须依靠或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问题的方向;其次,它更具有求解的不确定性,意义层次的多向度;第三,它更有难度,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因此,它比一般的问题情境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的编制方法及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探索出“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呈现的方式方法
2、构建一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独特个性,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性阅读对话文本体系。
3、编制“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装订成册。
本课题采用文献法、个案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文本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教材内容的安排立足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
5、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注意研究、学习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母语教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6、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和典范性。
其标准是:
(1)所选课文力求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
(2)题材、体裁、风格力求丰富多样,文本内容应体现合理的文化构成;(3)广开“材”路,多编少搬。
7、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一方面在编写组内部倡导精诚合作、精益求精、超越自我、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发动广大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语文教师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
(二)文本选文的基本思路
(三)文本在选文上坚持的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
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有写人间真情的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朋友》《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有告诉人们做人道理的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骆驼和羊》《陶罐和铁罐》,有反映任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如《田野中的哭声》《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可爱的地球》《你还好吗,坐牢的狗?
》等等。
这册文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
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
二是时代性。
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如《你还好吗,坐牢的狗?
》《陶罐和铁罐》《中彩那天》《一个奇怪的蛋》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有的价值观。
三是审美性。
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
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作品富有儿童情趣,文笔优美,相信会为儿童喜闻乐见。
课文大多是新面孔,少有传统篇目。
少用或不用传统课文,并不是因为这些文章不好,而是因为编者们相信,“在中华文化的典藏中,在世界文明的宝库中,一定还有更好的资源。
发掘标志文化精品、语言精粹的高品位课文奉献给儿童,这是语文阅读文本编写者的天职。
”
(四)文本的主要特色
1、崇尚“人文”。
——文本饱含民族文化,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
或展现灿烂文明,或回首历史事件;,或颂扬民族精神;或宣传传统美德,或渗透伦理亲情。
教材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提供了优良凭借。
——文本的文化构成比较合理。
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等等,视野广阔,文化的覆盖面比较大。
并且注意尊重多样文化,有一定的包容性。
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文本富含人文情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为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读书,教材选编了大量为儿童喜爱的作品,教材的结构体例与呈现方式也大多为儿童喜闻乐见的。
2、强调“思维”。
——每篇教材都是以不完形的形式出现的,却呈现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这样当学生阅读到“不完满的形”时,上文就成为背景,面对“不完满的形”,只能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去重新组织已获得的经验,突破旧的“格式塔”,达到突然领悟的境界。
在领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觉经验的组织不同,因而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完形结果,但正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填补结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激活,再加上教师对这些多元的创新火花予以鼓励,火花与火花之间发生进一步的碰撞,就会产生更具创新意味的思维成果。
——教材删繁就简,轻装上阵,头绪比较简单,表现方式也比较质朴;教材突显思维能力目标,着重安排那些对学生发展特别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强调把书读好,把话说白,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综合”。
——文本内容的安排讲求整合。
把字、词、句、篇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整合起来,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内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
使文本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教材的练习设计(课后练习)注重综合。
不仅具有复习巩固的功能,更有拓展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功能。
分阅读训练和素质培养两大块。
许多练习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不探究微言大义,更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但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有计划地设计一些语文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研究”和“发现”,在有趣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4.体现“开放”。
——教材具有伸展性,富有张力。
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进而可以找到连接生活、认识世界、步人知识殿堂的通道,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学习语文。
教师通过使用教材,也不难从中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确定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资源;教师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
——教材的“不完形”使它比任何一套教材都更富有弹性,留有空间。
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课后练习重点突出,留有余地;练笔倡导个性化,儿童化。
这些尝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也有利于激发师生的创造性,促进教学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
(四)探索出“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方法
1、编制有障碍的“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
文本的一览无余会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适当而巧妙地在文本中预设一点障碍,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无疑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
因此,可以编制有一定阅读障碍的文本。
它包括字词方面的,知识内容方面等。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两课《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就是这样的文本。
这两课全文不注音,文中出现的几个生字就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只有借助图画、猜读、语感等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这种编制方法使文本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编写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感性。
再如,某些课文中的一些数据,内容等,留出空白,肯定会一举多得。
一位老师在执教《猫与战争》时,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收效不错。
《猫与战争》的第二自然段原文如下:
古代埃及人崇拜猫,视猫为神物。
古代埃及人正是因为尊猫爱猫备至,才输掉了一场战争。
在古代埃及后王朝时期,波斯人入侵埃及。
在一次战斗中,波斯将帅深知埃及人的心理,别出心裁地(用群猫组成“猫队”,取代士兵打头阵。
不仅如此,每个波斯士兵手里除了兵器之外,还都抱着一只猫。
)当这支古怪队伍突然出现在埃及军队阵前时,埃及统帅犹豫了:
不战则亡,战则势必殃及顶礼膜拜的神物。
在这两条出路面前,埃及军队还是选择了前者——缴械投降。
这样,波斯人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战争。
在教学时,他采用大屏幕投影呈现教材,并对原文进行了处理——将括号中的内容删去,用“?
”替代。
然后,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对删去的内容进行推测。
最后,出示原文,学生自主比较,寻找差距。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编制缺结论的“不完形”对话文本
文章的结论或主旨的完整呈现也容易使学生一览无余,难以产生多元的体验和意义建构,对于观点性强的文本,则可以编写缺结论的“不完形”文本,如文本《骆驼和羊》的编写。
在编制时,在文本中暂时删去结论,留下空白,意在让师生主动积极地“完形”。
“完形”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建构的过程、创生的过程。
这种编制方法还应借助电子教材的帮助,或提高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或提供多种完形结果等。
又如三年级课文《不合群的小蝌蚪》这一课,如果在编写时,把后面讲述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那部分先隐藏起来,待到学生学了课文的其他内容迫切需要知道原因时再出现,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求知欲望会更高,学习兴趣也会更浓。
3、编制无结尾的“不完形”对话文本
对于那些含蓄或故事性强的内容,可以把结尾删去让学生对结尾进行“完形”,这种方法叫无结尾的“不完形”的对话文本。
比如,实验教科书《春雨的色彩》一课就体现了这一创意。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这一问题的解答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帮助。
对于这种无结尾的文本,在呈现时还可以在作业系统中设计编演课本剧或续写文本等练习题。
如果设计续写文本,就可以在文本中留出足够的空格,意在实现学生对该文本的主动思考和再创作。
这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又如,《一束白色的栀枝花》这篇课文,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在每年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一束白色的栀枝花,但那个神秘的送花人一直没有出现。
因此,女孩天天揣摩送花人的身份,连她的母亲也为她的想象推波助澜。
但文章的结尾却非常含蓄地传递了信息:
是女孩的母亲用这种独特的方式鼓励女儿行善,让她感到自己所做的奉献是值得的,来表达对女儿的爱。
多么震撼人心的结尾!
面对这样的教材特级教师王松舟老师创造性地构建教材,采用二次呈现教材的方法来处理,即在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文章的结尾,结尾则在课堂中即时呈现。
由于这个“不完满的形”给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造成了暂时的空缺,当学生在教师给他的文本上找不到所缺的结尾时,“完形”心理就会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去推测,迫不及待地相知道究竟是谁送的花。
从而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阅读期待,这时教师轻轻点击课件,《鲁冰花》的悠扬乐曲声响起,大屏幕上,课文的结尾随着教师的朗读逐字展现。
这时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了,课堂上先前那种激烈热闹的参与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神情严肃,凝重的脸,一双双热泪盈眶的眼,一份份真真切切的感动。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语言表述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情感得到了一次浸润,心灵得到了一次濯洗。
4、编制“不完形”主题单元对话文本
选文不可避免地会带上编写者的主观色彩,从而使文本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是偏见。
例如,我们在编写以天文为主题的文本时,多从科技取向出发进行选文,在讴歌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忽略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面。
正如福柯所说,任何现成的知识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不易觉察的权力关系。
因此,在文本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重新阐释或创生。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期望文本实施主体的自觉意识外,更重要或更可靠的策略是文本应具有这样的创生功能。
“不完形”的主题单元文本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在编写主题单元文本时,围绕某一主题先呈现一种主要观点,在其后再呈现与之不同的观点,几种有差异的不完形的观点组织在一起,使文本内在的缺陷在对比中得到直观的“暴露“。
当然,文本的呈现可以是多样的,既可呈现整篇,又可呈现片段;既可是叙事的,也可是议论的等等。
在教学情境中,各种观点之间、师生与观点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产生碰撞,进而生成多重意义,生化出多元感受。
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判断、批判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在编这类主题单元文本时,也可以只呈现一篇”不完形“的文章,并在文本中留出适当的空白,建议师生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多种形式进行”完形“,创生出新的文本。
这种呈现方式给师生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当然,难度也更大,需要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持。
(五)探索“不完形”阅读对话文本编制的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技术、活动方法的自然体系;
2、关于活动方式的经验,即技能技巧体系;
3、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即为解决所面临新问题而进行创造性探究活动的经验;
4、对待世界和客体的情感——评价态度的经验。
根据以上的四块内容编排了“童话世界”“超级思维”“永远的母亲”“人生百味”“爱满人间”“触摸地球”等六个体例。
童话世界
小壁虎借尾巴
骆驼和羊
陶罐和铁罐
小溪流的歌
超级思维
称象
猫与战争
上帝发的答卷
一个奇怪的蛋
永远的母亲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秋天的怀念
花店的传统
母爱
人生百味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船长
中彩那天
地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