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6288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docx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汕头大学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考研全套

说明:

本全套共包括9种电子书、30个高清视频(共33课时)、8种打印版(赠品)、1种图书。

1.考研真题

∙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633教育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师、南大等)

说明:

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网授精讲班【33课时】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

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  )。

[统考2019年研]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礼记·明堂位》: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王制》: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郑玄注:

“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

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商朝时期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设立“小学”。

2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  )。

[统考2019年研]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表现为四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  )。

[统考2019年研]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

《仓颉篇》是秦朝李斯颁发的字书,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凡将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急就篇》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编,一直使用到唐代才被新的字书取代。

《三字经》《百家姓》是宋元时期的识字教材。

4按照唐代礼制规定:

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

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

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  )。

[统考2019年研]

A.束脩礼

B.释奠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束脩礼主要指拜师礼,源于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即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释奠礼与释菜礼是古代学校的祭祀礼。

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宴饮风俗。

5“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  )。

[统考2019年研]

A.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D.不停留在书本上,要身体力行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其中,切己体察指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

6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

[统考2019年研]

A.汉儒传注

B.唐人传注

C.宋儒传注

D.明人传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明清统治者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它作为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统治思想。

明朝曾明确规定:

“国家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

7颜元抨击宋明教育陷于“训诂、清淡、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观点的是(  )。

[统考2019年研]

A.轻视书本知识

B.强调躬行实践

C.重视习惯培养

D.重视功课复习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颜元所强调的习行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躬亲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而是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大的精力。

820世纪20年代,舒新成将美国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引入中国,率先在上海吴淞公中学部试验,以自由、合作与时间预算为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制度是(  )。

[统考2019年研]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文纳特卡制

D.葛雷制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核心原则是自由与合作。

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在许多国家如英国、苏联流行一时,产生过较大影响。

帕克赫斯特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到日本和中国介绍其方法。

在中国,这种方法由舒新成率先采用。

原始时期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

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

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

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通过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达到成人阶段时,须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等级教育出现

①经济: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产品剩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

②政治:

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更需要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

③为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

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

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3)教育内容的变化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③强调礼乐之教。

(4)教育手段的变化

教育性质的变化,导致强制手段的采用。

2.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文字作为一种工具,既便于知识的记录积累,又便于知识的传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掌握文字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从事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施教的场所,因此文字的产生也促进了学校的萌芽。

文字的产生,文字教学的需要,不仅对学校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文化科学及社会发展也有重大促进作用。

3.学校萌芽的传说

根据古史中关于学校萌芽的多种传说,“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二者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已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四、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6.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也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向阶级社会的阶级性教育方向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