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49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docx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路桥公司陈雷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技术已在高速公路、油气田道路、矿区道路等工程建设中备受青睐。

本施工技术在汇集大庆油田主干路、四川乙烯厂区道路、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施工工艺。

2工艺特点

2.1施工工艺简单,能充分保证工程质量。

2.2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2.3施工作业连续、速度快、效率高。

2.4料源广阔、节约成本。

2.5环境污染小。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任何高等级公路、油气田道路、矿区道路等工程量较大、质量要求高、厚度在20~4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摊铺。

4工艺原理

滑模摊铺机在施工导线的引导下向前行进,不架设边缘模板,将布料、松方控制、高频振捣棒组、挤压成型滑动模板、拉杆插入、抹面等机构安装在一台摊铺机上,通过基准线控制,一次摊铺出密实度高、动态平整度优良,外观几何形状准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采用大型拌和设备与滑模摊铺机相配套施工。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图

水泥砼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5.1施工准备

5.1.1基层的准备

基层检查、验收及处理。

检测基层的强度、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标均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修整以达到要求。

基层还应提供保证滑模摊铺机履带行走部位的强度、稳定性和干燥程度,防止浸水软化造成滑模摊铺机打滑或压垮边坡而形成滑移。

5.1.2材料准备

(1)原材料:

水泥、石子、砂、外加剂、钢筋等大宗材料按施工进度要求,在有一定储量的条件下,确保正常施工供应,并由实验人员按规范规定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2)施工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要满足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应特别注意的是,要保证滑模施工的最佳工作性、稳定性和可滑性的独特工艺要求。

施工配合比应根据天气、季节及运距等的变化,微调减水剂或保塑剂的掺量,保证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振动黏度系数、坍落度等工作性能适合于滑模摊铺,且波动最小。

5.1.3实验段准备

路面摊铺前,应进行不少于200m长的实验铺筑段,以便检验机械性能、机械配套组合、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参数、路面的成型质量控制、生产时拌合站与摊铺现场之间的协调能力等能否达到路面质量要求,否则加以调整。

5.2测量放样

基准线设置必须准确无误,所用的工具、测量仪器和基准线设施必须齐备。

基准线桩到摊铺路面边沿的距离应根据滑模式摊铺机侧模到传感器的位置而定,基准线桩必须牢固打入路面面层下结构层10~15cm,当打入困难时,应采用手电锤打孔后再打入。

基准线桩纵向最大间隔为20m。

为保证与基层里程桩号一致,推荐拉线桩距离为5~10m。

夹线臂到基层顶面的距离为45~75cm。

基准线必须张紧,一般每侧基准线应施加1000kN的拉力。

一根拉线的最大长度为400m,超过400m应采用两根拉线,用两个紧线器在一个接线桩上平顺连接。

当滑模式摊铺机通过连接部位时,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水平传感的过渡。

基准线设置好以后,禁止扰动,特别是正在摊铺作业时,严禁碰撞。

风力达5~6级,基准线振动历害时,应停止施工作业,防止出现波状的路面表面。

5.3其他准备工作:

滑模摊铺机进行路面摊铺施工之前,应全面检查摊铺路面面层下结构层是否平整、清洁并湿润;基准线是否准确;工作缝支架和传力杆是否定位;纵缝拉杆板是否直,是否涂好沥青等。

同时应对滑模式摊铺机进行彻底全面的保养检查,测准摊铺底板的高程和坡度,将传感器挂到基准线上,检查传感器的灵敏度及反映是否正确无误。

为了保证摊铺水平位置准确,应使摊铺机来回行走1~2次,使滑模摊铺机对中待摊铺位置,摊铺中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一般控制在5mm左右,这时可停止对中工作。

5.4水泥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采用强制式砼搅拌站,搅拌及供电设备均应满足施工要求。

各种材料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各种原材料必须通过严格的试验检验,每个搅拌设备都必须用法定计量单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标定,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制时间、混合料温度、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损失率和凝结时间等。

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的均匀性要好,不同次数搅拌的混凝土之间的塌落度误差要小于2cm。

要特别注意雨天或阵雨后必须及时按砂石含水量来调整加水量和砂石料称量,另外当发现砂石料堆上下层含水量不同时,亦要调整加水量。

混凝土的运输应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5.4.1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选配载重量较大的自卸车,因运距较远时,相应考虑使用混凝土罐车。

在路面施工时,应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施工车辆的速度、运量和运距,估算汽车的数目。

如果汽车装载质量不同,应先按小吨位计算,再折合成大吨位的汽车数量。

可选用车况优良、一车8m3(20t)以上的大型自卸车,自卸车后挡板应关闭紧密。

运输时不漏浆撒料,车箱板应平整光滑,自卸车卸料抬升角度大于45°。

拌合站应设置冲洗车箱设备。

5.4.2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拌和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

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小时)表—1

施工气温*(℃)

到运输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到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滑模

滑模

5—9

2.0

2.5

10—19

1.5

2.0

20—29

1.0

1.5

30—35

0.75

1.25

注:

*指施工时间的日间平均气温,使用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后,本表数值可增加0.25~0.5h

5.4.3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运送混凝土的车辆,防止离析。

搅拌楼卸料落差不应大于2m。

(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

自卸车运输应减少颠簸,防止拌和物离析。

车辆起步和停车应平稳。

(3)烈日、大风、雨天和低温天远距离运输时,自卸车应遮盖混凝土,罐车宜加保温隔热套。

混凝土运输搅拌车和自卸卡车驾驶员必须明确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在运输途中由于各种原因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卸到路面上进行滑模施工,而应转作他用。

(4)运输车辆在模板或导线区调头或错车时,严禁碰撞板或基准线,一旦碰撞,应告知测工重新测量纠偏。

(5)车辆倒车及卸料时,应有专人指挥。

卸料应到位,严禁碰撞摊铺机和前场施工设备及测量仪器。

卸料完毕,车辆应迅速离开。

(6)新拌水泥混凝土一旦在车内停留超过了初凝时间,应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清理车辆上少量残留混凝土,严禁硬化在车内。

5.5滑模摊铺施工

5.5.1布料

滑模摊铺机工作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卸料,以便较准确地估计卸料位置。

滑模摊铺前的水泥混凝土拌和料不得高于螺旋布料器叶片最高点,亦不得缺料,要求卸料、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尽可能匀速摊铺,最大限度地减少摊铺施工中的停机次数。

料位过高或过低时,可采用小型挖掘机或装载机进行初摊布料。

布料的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08~1.15之间。

摊铺钢筋混凝土路面时,严禁任何机械开上钢筋网。

5.5.2摊铺

在滑模摊铺施工过程中,操纵人员应随时观察新拌混凝土的稠度,并根据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来调整滑模摊铺机的作业速度和振动频率。

当新拌水泥混凝土显得过稀时,应适当降低振动频率,降低机器作业速度。

滑模摊铺机的作业速度应控制在0.5~3m/min范围内,一般速度为1m/min;振动频率应控制在8000~11000范围内,最低振动频率不得低于6000r/min。

为防止水泥混凝土过振或漏振,开机前必须先开启振动棒,然后再行走;停机时应立即关闭振动棒。

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松方高度控制板进料位置,开始时宜略高些,以保证进料充足。

正常摊铺时应保持振捣仓内料位高于振捣棒100mm左右,料位高低上下波动宜控制在+30mm之内。

挤压底板与振动仓内的混凝土之间,始终应维持相互间压力的均衡,才不至于压力忽大忽小而影响平整度。

在滑模摊铺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新拌水泥混凝土供应不上的情况时,滑模摊铺机停机等待的时间不能超过当时气温下新拌混凝土初凝时间的2/3。

在此时间内,应每隔15min开动振动棒振动3min;若超过此时间,为防止施工冷缝断板,应将滑模式摊铺机驶出摊铺位置,该点作为施工缝。

滑模摊铺过程中,应采用自动抹平板装置进行抹面,对少量局部麻面和明显缺料部位,应在挤压板后或搓平梁前补充适量拌合物,由搓平梁或抹平板机械修整,局部采用人工修整。

滑模摊铺机施工作业完毕后,将滑模式摊铺机驶离施工作业点,升起机架,将粘附在机器上的水泥混凝土用水清洗干净,并喷涂废机油防止锈蚀和粘接。

严禁留待下一班开工前硬敲粘连在机器上的水泥混凝土。

另外,收口部位宽度按照设计两侧各减小2-3cm,保证下次摊铺时,摊铺机能正常对位停车。

5.5.3胀缝

胀缝的构造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传力杆使用光面钢筋,为防止锈蚀并使之起隔离作用,钢筋一端2/3范围内涂沥青。

有涂层的端部安装聚丙烯套子,套子长10cm,传力杆插入后顶端留3cm的空间作为面板热胀冷缩余地。

与建筑物相接处的胀缝因无法设置传力杆,可采用板边加厚型。

接缝板的材料采用沥青纤维板,预先加工好钢筋支架,将传力杆无涂层的一端焊在支架上,接缝板夹在两只支架之间。

施工前运到现场,进行准确安装,并可采用细钢丝加以固定,待滑模式摊铺机摊铺至胀缝位置前方1~2m处时,将支架搬至机前准确定位后,使用钢钎锚固在面层下的结构层上,然后卸料,让滑模摊铺机直接通过。

待水泥混凝土硬化后,使用切缝机按胀缝板宽度和位置切成缝槽,缝深达到胀缝板顶部。

5.5.4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修整

滑模摊铺好的混凝土面板原则上不应再修整,禁止加铺薄层混凝土或砂浆来修补路面。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抹平板装置进行抹面,以消除表面气孔和石子移动带来的缺陷。

自动抹平板的压力不可过大,应随摊铺的纵坡变化随时调整。

适宜的抹平板压力可使路面不出现其端部推出的影响平整度“W”字形砂浆棱,抹平板接触路面抹面的长度应为其长度的4/5。

对表面上少量局部麻面和明显缺料部位,应在挤压板后或搓平梁前,最迟在抹平板前表面补充适量砂浆,由搓平梁和抹平板机械修整。

滑模摊铺的混凝土面板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进行局部少量修整。

(1)人工操作抹面超平器修整机后表面的缺陷。

(2)对打侧向拉杆被挂坏的侧边,出现倒边、塌边、溜肩现象,应顶侧模或上部支方铝管,边缘补料修整。

(3)对摊铺机起步摊铺段、与桥面板的结合部以及接头,应采用水准仪超平,采用大于3米的靠尺边测边修整。

如果混凝土已硬化,发现这些部位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在混凝土路面摊铺后3~10天内,用最粗级磨头的水磨石机磨到公路等级规定的小于3~5mm的平整度。

施工差错应在混凝土尚未硬化前及时处理。

5.5.5抗滑构造

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技术要求如下: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构造深度TD为0.8~1.2mm,其他公路要求为0.6~1.0mm.并要求抗滑构造深度均匀,不损坏构造边棱。

滑模摊铺机后宜设钢支架,拖挂1~3层叠合麻布、帆布或棉布,洒水湿润后,软拖制作细观抗滑构造,布片接触路面的拖行长度以0.7~1.5m为宜,细度模数偏大的粗砂,拖行长度取小值,偏细中砂,取大值。

人工修整过的路面,细观抗滑构造已被抹掉,必须再拖拽处理,以恢复细观抗滑构造。

修整表面时应使用木抹。

当日施工进度超过500m时,宏观抗滑构造制作宜选用拉毛机械施工,没有拉毛机时,可采用人工拉槽方式。

在混凝土表面泌水完毕20~30min内应及时进行拉槽。

拉槽深度应为2~3mm,槽宽3~5mm,槽间距15~25mm,每耙之间与齿间距保持一致,不影响已经施工好的路面的平整度。

抗滑构造的施工方式选用拉毛机施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