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395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二、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即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这是变态心理学的发端。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2)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判断

(1)“力比多”(libido)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2)“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

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防止因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如果发展阶段接受的刺激过分或接受的刺激过少,使“性心理”的发展受挫,那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

这种“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

(2)“自我”按“现实原则”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3)为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冲破防御,那时,我们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性梦、口误等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

4、简评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而是在哲学方面。

他以自己的理论,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用“力比多”这一人类自身的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将人类从上帝的王国中解放出来。

心理学界对他的批评,首先在方法论方面,认为理论假设缺少科学性。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1、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2、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3、他认为,神经衰弱与癔病这两类疾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意志过程的薄弱,而后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4、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按这种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不是巴甫洛夫,而是桑代克。

5、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这为我们对人类变态心理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更新的途径。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他们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比如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以上所述,便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第二单元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李心天(1991)非标准化的区分

(一)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二)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三)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四)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五)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李心天(1991)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

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二)统计学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

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三)内省经验标准

这里的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其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四)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

这一判断,是将此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之后得出的。

四、郭念锋的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只列线路图,并作比较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1、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为心理健康下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如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许又新(1988)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

第三、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二、郭念锋(1986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这种抵抗力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1、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

2、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

(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五)暗示性

1、易受暗示的人,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2、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

3、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

(六)、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八)、自信心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

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1、“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2、“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

3、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

心理

正常心理异常

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

说明:

我们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划分为“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三大类,并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1、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2、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3、“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

3、依据上述含义,我们可以从动态角度把“健康心理活动”定义为: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概述

就《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义来看,我们有理由把《健康心理学》解释为“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到现在为止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

1、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

2、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3、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4、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5、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第二单元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二)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三)情绪低落。

(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1、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

2、按一般经验,躯体疾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所以,某些躯体疾病同时伴有神经症的症状,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疗是绝对有益的。

4、长期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的特殊生活环境,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

如过度依赖、抑郁状态、自卑、孤僻、性情急躁,等等。

医生,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当善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应该善于认清这些心理的病态变化,及时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的变化,使治疗顺利进行。

5、有一种所谓的“虚弱症”,是在十分焦虑的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