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73.84KB ,
资源ID:303395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33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docx

1、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二)、行为主义的解释(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二、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即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这是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两个基本命题(1)心

2、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2)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2、判断(1)“力比多”(libido)是心理活动的动力(2)“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防止因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压抑或克制能力)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发展阶段接受的刺激过分或接受的刺激过少,使“性心

3、理”的发展受挫,那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这种“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2)“自我”按“现实原则”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3)为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冲破防御,那时,我们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性梦、口误等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4、简评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而是在哲学方面。他以自己的理论,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用“力比多”这一人类自身的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将人类从上帝的王国中解

4、放出来。 心理学界对他的批评,首先在方法论方面,认为理论假设缺少科学性。(二)行为主义的解释1、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2、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3、他认为,神经衰弱与癔病这两类疾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意志过程的薄弱,而后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4、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按这种路线探索人类心

5、理现象的第一人不是巴甫洛夫,而是桑代克。5、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这为我们对人类变态心理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更新的途径。(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他们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比如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

6、健康地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以上所述,便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李心天(1991)非标准化的区分(一) 统计学

7、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二) 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三)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四)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五)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三、李心天(1991)标准化的区分(一)医学标准 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二)统计学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三)内省经验标准这里的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其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8、 (四)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这一判断,是将此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之后得出的。四、郭念锋的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一)、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 和“现实检验能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

9、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只列线路图,并作比较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1、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为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

10、的生活。”2、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如下: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许又新(1988)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第三、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

11、与分析。二、郭念锋(1986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二)心理活动耐受力.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三)周期节律性 1、 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2、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五)暗示性 1、 易受暗示的人,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2、 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

12、容易随环境变化3、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六)、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八)、自信心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九)、社会交往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一种躁狂状态。(十)、环境适应能力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

13、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一、概念的区分1、“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2、“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3、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心理正常 心理异常健康心理 不健康心理说明:我们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划分为“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三大类,并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1、 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

14、功能。2、 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3、 “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3、 依据上述含义,我们可以从动态角度把“健康心理活动”定义为: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一单元 概述就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义来看,我们有理由把健康心理学解释为“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到现在为止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1、 健康和疾病中的

15、心理学问题;2、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3、 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4、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5、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第二单元 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二)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三)情绪低落。(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1、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2、按一般经验,躯体疾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所以,某些躯体疾病同时伴有神经症的症状,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疗是绝对有益的。4、长期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的特殊生活环境,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如过度依赖、抑郁状态、自卑、孤僻、性情急躁,等等。医生,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当善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应该善于认清这些心理的病态变化,及时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的变化,使治疗顺利进行。5、有一种所谓的“虚弱症”,是在十分焦虑的情况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