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读书笔记.docx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列车》读书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
《解剖列车》读书笔记
书名:
《解剖列车》
作者:
ThomasW.Myers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第三版
译者:
关玲/周维金/瓮长水
出版年:
2015-4-22
页数:
334
该书是一本关于肌肉筋膜的经典著作。
筋膜是结缔组织,亦即组织之间的间隔,也是组织之间的连接。
筋膜由大量的水和润滑液组成,当筋膜受力的时候,筋膜就会像被挤压的海绵一样,大量出水,释放力时液体又被重新吸收进来。
筋膜占人体体重的20%,其中水分占了70%。
良好的姿势和规律的运动会使筋膜借助于肌肉收缩来保持水分、更新润滑液、保持组织代谢、维持弹性。
筋膜脱水像没有润滑油的自行车链条一样,影响筋膜滑动,组织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除,出现背部僵硬疼痛的现象。
缺乏运动会导致筋膜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产生过多的胶原蛋白,例如背部变厚,使组织失去正常功能,尤其是筋膜的滑动能力,从自身长度75%的滑动距离缩减到50%。
筋膜处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心脏最多只能提供90%的动能,让血液运输到主干道,但是一些末梢无法运动到,必须靠主动运动让筋膜滑动,血液才会到达深层末梢。
以下几点需要在阅读前特别注意:
筋膜科学现在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幼稚阶段,该解剖列车理论只是可能的理论解释之一;
筋膜对情绪压力产生的化学信号分子有缓慢但是持续的反应,也就是说倘若病灶不在表肤,请先进行心理治疗;
解剖列车理论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例如膀胱经有重合之处,但是解剖列车中的肌筋膜经线完全是从西方解剖学中发展起来的。
所有的研究均是针对相同的人体,只是从两条不同的路线攀登,接近顶峰时,发现东西方走到了一起,这点毫不奇怪。
运动解剖书
1.总论
本书的基本原理是:
无论肌肉如何单独工作,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上的影响。
掌握该原理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理解身体的某一部位疼痛是如何由一个痛点以外的、完全沉默的部位引起。
目前有很多理疗、正骨、运动康复等疗法。
我们的观察结论是:
无论其对作用的解释是否会被人广泛接受,这些疗法都是有效的。
当前需要的不是新疗法,而是新理论,能给实践带来指引的新理论。
近100年来的治疗手法,就像西方500年来的思想一样,都是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基础,亦即透过显微镜来观察事物,把事物分解成越来越小的成分,研究其各自的角色。
这种研究思路源于亚里士多德,发展于牛顿和笛卡尔,导致目前身体治疗学领域充斥着杠杆、肌肉起止点的力学矢量图。
达芬奇绘画时倒是没有受到肌肉骨骼机械论的影响,反而在其解剖笔记本上发现了几张类似于解剖列车的图。
后来因为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人的贡献,人们强调相互关系,而不是线性的因果关系。
本书将整体论应用于姿势和动作分析。
肌筋膜是指肌肉组织和伴随它的结缔组织网之间的成束而又不可分割的特性。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筋膜网的单一性,使用其单数形式,全身的肌筋膜就是一个整体结构,只有手术刀才能将其变为复数。
36亿年前,地球上有了生命,此后一半的时间内,所有的有机体都是单细胞生物。
我们体内有10-100万亿的细胞在彼此协作,肠道内的细菌数量与之近似或者更多。
只有结缔组织才能使这些流动不定的细胞保持一定的物理形态。
筋膜把我们的细胞合成整体。
人体组织有四类基本的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
每类细胞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强化了细胞功能中的一项,特别是受精卵、干细胞。
例如,所有细胞都通过细胞膜传递信息,而神经细胞表现尤为突出,当然代价是收缩和再生能力变差。
所有细胞都有肌动蛋白,也具有收缩能力,但是肌细胞是其中佼佼者。
上皮细胞虽然也能收缩,但力量很弱,它们专长于使内脏表面平整、吸收营养物质、分泌化学物质(激素、酶等)。
第四类细胞结缔组织,在收缩上并不在行,专长是将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到细胞间隙中去,形成了骨骼、软骨、韧带、肌腱、关节和整片的筋膜。
正是结缔组织为其他细胞创造了结构基质,从而打造出能将人体整合到一起的、强壮又柔软、有韧性的细胞间填充物。
这些物质为人体所有细胞提供了一个共享、沟通的环境。
细胞的代谢产物和营养物质可以在细胞间隙中自由扩散。
筋膜网有三种基本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形成连续且多变的黏胶,即可使亿万细胞连接在一起,又可以自由交换无数的生命必需物质,例如关节滑液。
在身体活跃区域里,基质会不时改变状态,以满足局部需要。
而在固定住和僵住的部位,基质则趋于脱水,变得更粘稠,更像凝胶,并成为代谢物和毒素的储藏库。
在森林里找到的或在生物教室看到的骨骼,只是原有的一半,硬且易碎,这实际上只是原来骨骼的部分材料,是纤维间钙盐部分。
而胶原蛋白这部分,在骨骼标本制备时就已经烤干了,否则一定会腐烂发臭。
活的骨骼兼有胶原蛋白的抗拉力和抗剪力以及矿物盐的抗压缩能力。
纤维和钙盐的比例随着生命进程而变化。
在儿童期,胶原蛋白比例较高,长骨拉伸性更好,很少折断。
骨折时像春天青枝断裂时的样子。
被拉伸的一侧断裂,而受压的一侧像是起褶皱的地摊。
年轻人一般不易骨折,拥有年轻的反应机制和充足的胶原蛋白能让骨折很快愈合,但是却难以正确复位。
相反,老年人的骨头由于胶原蛋白磨损减少,矿物盐的比例较高,骨头像松树底部的枯枝,易于折断,断裂面穿透骨头形成一个整齐的边缘。
易于复位但是难以愈合。
因此老人骨折时,经常会打上钢钉使断裂面的连接更坚固,以便替剩下的胶原蛋白网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连接断裂面。
同理,不同类型的软骨只是组成元素比例不同,骨头和软骨实际上都是筋膜组织的紧密形式,只是程度不同。
有两类骨细胞: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建造新骨,破骨细胞清除旧骨。
成骨细胞可以在骨膜里任何地方建造新骨,破骨细胞可以吃掉没有机械应力产生压电荷的任何部分。
几乎身体所有的组织受压或拉伸时,都会产生电场。
这个机制可以解释参加舞蹈夏令营后,脚部为什么变得更结实。
持续舞蹈产生更多的应力,破骨细胞清除骨的能力降低,而成骨细胞则加强工作,导致骨密度增加。
所以运动有益于早期的骨质疏松患者,增加应力阻碍破骨细胞对骨质的摄取。
在无重力下的宇航员,骨头里缺少压电荷,因此破骨细胞轻易获胜。
航天员回到地面,需要搀扶才能离开船舱,并需要待在轮椅上直到骨密度恢复。
当骨折不愈合时,在断裂处施加电流,产生正常的压电荷电流,使胶原蛋白定位并桥接裂口,随着钙盐的附着,骨折最终完全愈合。
上述相同的反应发生在整个细胞外纤维网,而不仅仅在骨头里。
想象一个人不论什么原因,如近视、沮丧、模仿、受伤,形成垂头丧气的样子:
头向前移、胸部下沉、背部向后拱起。
大多数成年人的头部至少占体重的七分之一,必须被背部的某些肌肉束缚住,防止前坠,这些肌肉必须在清醒的时间里保持等长/离心收缩。
背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况,容易产生扳机点。
应力经由筋膜传递,且经常沿着筋膜经线到达双侧远端。
快速拉伸会撕裂筋膜,慢慢拉伸,才能看出像塑料袋一样的可塑性。
肌肉有弹性,筋膜则有可塑性。
惯用手侧应力线上产生压电,成纤维细胞放置新的胶原蛋白来响应,胶原沿着应力线排列产生更多的抵抗。
肌肉如果过度使用且营养不良,就会出现周围基质消溶增多,代谢物毒性增加。
推过推拿手法和训练释放应力,筋膜被酵解后重吸收,肌肉就恢复正常功能。
不论是通过运动还是推拿,以下两个是成功必备要素:
1.重新打开有问题的组织,帮助恢复其体液流动、肌肉功能,亦即感觉-运动系统的联系;2.松解造成组织应力增加的最初生物力学拉力。
第一条是照顾受害者,第二条是追击幕后的暴徒。
受害者会哭喊,而加害者不会。
在垂头丧气的例子中,后颈部和肩上部的肌肉将变得紧绷、纤维化。
首先需要延展从胸腹髋等体前部位来的向心拉力。
治疗策略是全身-局部-全身。
真正的全身性的网络有三个:
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纤维筋膜系统。
它们都是流体系统。
舌头和嘴唇有10倍以上的神经支配,手、脸、生殖器、眼睛、脖子也有较多的敏感神经,中心是最大最密集的神经丛——大脑。
全身的毛细血管连起来长度达到了数万英里。
对于多细胞有机体,特别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其体内细胞往往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想通,它们通过血管系统把外界营养物质输送到体内,把代谢的废物排除到体外。
为了提供一个具有营养和清洁洋流的内海,人体的毛血管网必须深入到大多数细胞间隙,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扩散作用完成物质的交换。
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往往恢复时间长,原因就在它们远离内海之岸,只能依赖来自远处的渗液。
筋膜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袋状、绳状、床单状、皮革状的网络都从头到脚彼此联系。
这个网络的中心是身体的重力中心,位于站立时的下腹部,武术上叫丹田。
筋膜遍布我们全身每一个角落,成为每个细胞的直接外部环境。
没有它的支持,大脑就成了流动的奶油,肝脏就会在腹腔内平铺游走,我们整个人也会像布丁一样瘫痪。
只有呼吸道、消化道这样开放的体腔不需要这种具有约束、强化、连接、分割功能的筋膜网。
即便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也属于结缔组织,纤维的潜能使他能形成血凝块。
当然动脉里的斑块是不需要的。
血浆被压出毛细血管后,称作组织间液,必须穿过结缔组织基质的阻挡,因为基质既有纤维又有胶,才能将养分和信号分子传递至目标细胞。
纤维网越密,基质的水分越少,这项任务就越难完成。
最后被丢在体液循环的涡流中的细胞就不能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了。
如果纤维的密度高,或基质过干而粘稠,那么细胞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营养。
运动和推拿治疗的基本目的就是打开它们,使养分能畅通的到达细胞,使细胞代谢的废物能顺利排出。
当局部过紧、外伤、缺乏运动也会通过纤维和胶性基质形成阻塞,从而影响局部。
不管通过何种手段,一旦该阻塞被打开,细胞交换就恢复了自由,细胞的运行不再只局限于新陈代谢水平,即从生存模式恢复到社交模式,重新具有了收缩、分泌、传递功能。
因此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名字叫阻塞。
神经元周围的结缔组织是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细胞的10倍。
最新的研究指出神经胶质细胞也参与脑功能,特别是在情感区。
胶质细胞还为突触充当了守门员的角色,将神经肽进行分拣,决定哪些可以进入神经突触引发信号传递,同时帮助清除突触间隙中过量的神经信号传递物质。
固定于内脏周边组织上的内脏韧带决定了内脏运动的轴线。
任何微小黏附都可以限制或扭曲这些运动,而这些运动每天重复发生20000次。
筋膜的粘滞,天长日久会对内脏功能带来不良影响。
身体理疗师经常发现,今年的颈部痛可能起于去年的背部痛,后者来源于三年前的髋部关节问题,而最终源于左脚踝扭伤导致的长期后果。
因此治疗纤维系统疾病时,必须仔细追问病史,即使很小的意外都可能造成人体其他部位的后续反应。
这些代偿模式,通常在远离疼痛部位的肌筋膜有缠结。
你以为出问题的地方,并不是病灶。
如果你的症状好转,是你运气不佳。
例如有个中年妇女来到作者的诊所,右侧颈部疼痛。
作为办公室人员,她确定疼痛和电脑位置有关,归咎于键盘和鼠标使用时的重复性应力。
她尝试过所有的治疗方法,按摩、理疗、推拿,虽然暂时能缓解疼痛,但是只要一工作,疼痛就回来了。
我们发现她的肋骨左移,右侧肩膀下方不能支撑,肋骨左移是为了避免右脚负担体重,而这又是因为三年前滑雪时膝盖内侧轻微受伤所致。
经过一段时间膝盖和小腿的推拿,接着吃腰方肌、髂腰肌等,可以让她从下方给右肩支撑,不需要从颈部悬挂下来。
这位女士没有再犯工作相关的疼痛。
注:
髂腰肌是由髂肌和腰大肌共同组成的髋屈肌群,因为个体差异,部分人也存在腰小肌。
在我们站立时,健康的髂腰肌能为我们腰部提供很好的支持;如果髂腰肌过紧躯干出现明显的前倾时,下背部肌肉会过度代偿,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姿势。
如果髂腰肌很弱,屈髋的能力就会下降,这就意味着你抬腿的能力会变差,让你觉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或者走上坡路更困难。
一个人变得沮丧,不论原因如何,通常以躯体形式来表达,例如呼气时,表现为胸部低沉,吸气时也没有充分提升肋骨。
一段时间后,这个慢性收缩的形态会被筋膜系统适应,常常传递到全身。
胸腔的这一模式需要腿、脖子、肩膀、肋骨、腹压系统的代偿。
呼吸减少会改变体内血液和体液的化学平衡,减少氧浓度,增加皮质醇浓度。
胚胎发育的复杂折叠过程中,脸部和颈部上段的形成特别精细。
最后一步的折叠为两篇上颚的闭合,这也是先天性缺陷经常发生的部位。
肌肉从未直接附着于骨骼上。
就像鱼在渔网中一样,肌细胞存在于筋膜网内。
肌肉运动拉动筋膜,筋膜附着于骨膜上,骨膜在拉动骨头。
人体真的只有一块肌肉,只是它装在了600多个筋膜袋内。
基于牛顿力学的孤立肌肉论,无法制造出令人信服的人体行走模型。
让一个机器人下棋很容易,但让它准确走路却很难。
筋膜网是张拉整体结构,是个全身张力的分配器。
所有的结构都要达到稳定性和移动性之间的平衡。
在我们所处的实体宇宙空间中,只有两种提供支持的方法:
拉力或收缩力,即支撑它或悬吊它。
例如,脊椎是个连续性压力结构,头部的重量落在第7颈椎上,头部和胸部的重量落在第5腰椎上,以此类推,直至落到双脚上,双脚必须承受身体的整个重量并把它传递到地面上。
负载太大的时候整个和谐的架构会被破坏,但是破坏的地方不一定在受力点附近。
因为张拉整体结构可以将力量沿着张力线分散到整个结构中,所以该结构的一些薄弱点虽然远离受力点,但也可能会支撑不住,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崩溃。
身体的某一部位的长期张力可以诱发身体任意部位的损伤。
我们可以认为骨头是主要的受压元件,虽然其也可承受一些张力,肌筋膜是张力元件。
骨架显然只是一个连续性压缩结构:
移除所有软组织,骨架就会散落一地,因为骨骼并没有被固定在一起,而是彼此依靠在不稳定的软骨表面上。
软组织平衡是保持我们骨骼直立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当我们提高重心,靠两个很小的脚掌支撑而走路不稳的时候。
骨骼可以被视为垫片,被推进至软组织中,而肌筋膜的张力才是整个平衡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压力元件努力保持结构不坍塌,而张力元件则使压力元件彼此相连。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改变骨骼之间的关系,只需要改变软组织之间的张力平衡,然后骨骼会自己重新排列。
这说明持续地对软组织推拿理疗效果好,而短期反复推拿骨头则有不足之处。
虽然机理不甚明确,但是放松身体某个部分的确可以改变远端组织。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筋膜具有可塑性和黏弹性,不具有收缩性。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筋膜也许能自主收缩。
成肌纤维可以慢性收缩,存在于健康的筋膜中,如胸腰筋膜、阔筋膜、小腿筋膜、足底筋膜,也存在于韧带、半月板、肌腱、器官囊袋中。
令人惊讶的是,成肌纤维细胞不会接受神经突触的刺激信号,因此它们是不受意识控制的,甚至不受我们通常理解的非意识控制。
诱导这些细胞长期低能量收缩的因素包括:
1.持续的机械张力;2.特定的细胞激素和药剂,但是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钙通道阻滞剂(咖啡因、血管紧缩素)都不会对成肌纤维细胞产生影响。
当成肌纤维细胞发生收缩时,它比任何肌肉收缩速度都要慢,需要持续20-30分钟才有效果,持续一个多小时后会慢慢消退。
它不是一个快速反应的系统。
因此,改变内环境pH的行为,如呼吸模式障碍、情绪紧张或抑郁、食用产酸产品等,均可诱发筋膜僵硬。
在单个细胞内,也有一个具有高度结构性和活性的肌肉-骨骼系统,称为“细胞骨架”。
每一个细胞器都与其连接并沿其移动。
所以细胞骨相当于细胞的肌筋膜系统。
《情绪分子》MoleculesofEmotion一书使内啡肽家喻户晓,该研究证实了细胞外的化学物质结合到这些跨细胞膜的受体,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生理活动。
细胞外基质力学环境可以影响细胞的功能。
某种程度上的细胞黏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将身体各部位黏附在一起。
但是黏合体力学信号的强度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包括哮喘、骨质疏松、心脏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中风、下背部痛和关节痛。
当细胞对于空间的需求被妨碍时,细胞就会有许多代偿性移动,如果代偿仍然无法恢复其空间排列,细胞的功能就会受损。
调整整个筋膜系统对于健康免疫、提高生理功能、防止未来功能衰落、改善身心整体感觉等都具有长期的疗效。
传统解剖学通常认为腕管内的动作和脚踝周围小腿肌腱的动作,是因为有特殊的腱鞘或者滑囊。
最近电镜研究发现,肌腱和周围组织是连续不断的。
运动的需求和保持连接的需求之间必然有一场战争,这种冲突通过一系列不断变化的碎形多面体气泡来解决。
这些气泡内含有80%的水、5%的脂肪和15%的亲水性蛋白氨基聚糖。
这些气泡彼此滚动并滑动,像肥皂泡那样分分合合,乍看杂乱无章,实则有数学规律,混沌之中隐藏着关联性的秩序。
它允许筋膜网内所有的组织被血管化。
对皮肤的轻轻触摸就可以到达身体的内部结构。
2.后表线
足底往往是问题之源,并沿此通路向上传导。
足底的受限通常与胴绳肌腱紧张、腰椎前凸,以及上段颈椎保持过伸姿势相关。
虽然足底的结构处理通常是一些力道较重的关节伸展法,但只要有助于放松筋膜都会传达到上方组织。
足底筋膜常常是腿部不适的一个问题根源。
例如足外侧缘较短——小趾被拉紧或第5跖骨基部被拉向足跟,或足跟外缘被拉向前方。
即使是相对平衡的足部,经常活动足底也有好处,因为它可以使脚更加柔软、更易于传导动作,特别是针对目前这种整天把我们的脚禁锢于皮鞋中的都市文化。
处理足底筋膜组织的默认方式是拉长支持足弓的每个端点间的距离:
包括足跟、第1及第5跖骨头部。
足底筋膜
多数骨膜在它与骨骼之间存在着许多成骨细胞,亦即负责建造骨骼的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地清理和重建骨头的外表。
在原创及维持相应骨骼的同时,成骨细胞遵循简单的程序:
填满骨膜形成的空腔。
反复拉伤足底筋膜的患者可能会在足底筋膜撕裂或发炎的位置产生足底筋膜炎。
相反,如果跟骨的骨膜远远地脱离骨头,成骨细胞将填满骨膜下的“帐篷”,从而产生骨刺。
骨刺本身和它的产生过程都是很自然的,原本是不痛的。
只有骨刺影响了感觉神经才会疼痛,跟骨骨刺常常这样。
根据严格的解剖列车规则,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虽然有肌筋膜连续性,但只有在膝盖伸直时,此连接才会成为一个整体。
腓肠肌的头端向上到达胴绳肌肌腱周围,嵌入股骨股的上部。
胭绳肌向下到达腓肠肌周围,附着到胫骨和腓骨。
膝盖弯曲时,这两个肌筋膜单位各司其职,虽然邻近但却是松散的连接。
然而,当膝关节伸直时,股骨螺回位,拉紧肌腱复合体,接合它们,实现功能同步,就像两双手在手腕处互相紧握一样。
此结构也像一个平结,当膝盖弯曲时松开,膝盖伸直时拉紧。
大腿筋膜和小腿筋膜的连接
多少层筋膜可联系和多少层被粘住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此处的力学需求。
在过度粘牢的病例中,皮肤的真皮会被其他表层向下拉紧(有时形成一个小凹陷),显然是一个无联系功能的车站。
而在过度疏松的病例中,通常是创伤之后,或者过度拉伸、过度操作,本应固定在局部车站的表层筋膜联系过多,需要其他额外的筋膜收紧来保持舐骼关节的完整性。
最深层的肌肉(枕骨下的“明星”)在打开整个后表线中至关重要。
事实上,头后直肌和头斜肌是后表线的功能中心。
其中最核心的作用在于,这些组织内含大量张力感受器,协调了眼球运动和背部其他肌肉。
这部分肌肉每克中含有36束肌梭;相比之下,臀大肌中每克仅有0.7束肌梭。
如果要自己感受这种连接,可把你的双手放在头的两边,把拇指放在枕骨下方。
将你的拇指轻轻地放在浅层肌肉上以便感受到深层组织。
闭上眼睛,左右移动眼睛,双手位于耳旁,固定头颅。
你能感觉拇指下细微的肌肉张力变化吗?
即使你的头不动,这些古老而原始的肌肉仍会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当眼球上下运动时,这些肌肉也做类似的运动。
你会发现想要不动这些肌肉而单独移动眼球是不可能的。
它们是一种原始的连接(几乎经历了我们整个脊椎发展的历史),任何眼球运动都会使枕骨下肌群产生张力的变化。
改变这种深层神经的“程序”很困难,但在某些视力和阅读障碍或颈部问题上,改变却是必然的。
其余的脊椎肌肉“听命”于枕骨下肌群,倾向于在它们的领导下工作。
枕下肌群是后表线的核心
俗话说:
“猫总是四脚着地”,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
当猫发现自己处在空中,便会使用它的眼睛与内耳确定头部的水平方向。
这会对枕下肌群产生一定的张力,大脑接受大量的牵张感受器的信号,反射性地指挥背部其他的肌肉,调整颈部以下的整个脊椎,使猫的四肢在碰到地毯前已位于身体下方。
虽然我们直立行走,但我们的头-颈-上背功能关系大致与猫相同。
因此,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更准确地说,如何使用你的颈部,决定了背部其他肌肉的张力模式。
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大量的姿势问题与它有关,故对于肩胛缘之间、下背,甚至臀部的顽疾,放松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对枕下肌群错误使用方式
头颈部的回缩也是恐惧反应的基本成分。
大多数动物对恐惧的反应是缩回头部,人类也不例外。
由于大多数人并未脱离童年时期对恐惧的回缩反应,无论是运动前的习惯还是永久性的姿势,已经作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动作,不易觉察,但却是持续损害身体状态。
此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根除。
亚历山大疗法的教师们花费数年时间研究它——这些付出非常值得,因其带来的是心理和生理的解放。
尽管头皮紧贴颅骨,大部分为肌肉性质,但它在后表线和其他路线上,仍然是一个活跃的区域,可应用很多放松技术。
头皮是几条纵线的末端,有经验的治疗师在这里做牵拉放松手法就像是玩提线木偶上的弦一样。
如果头皮大面积紧张,可以用手指向尾侧“刮”来拉伸它。
头前倾患者的竖脊肌,和四足动物的一样,其筋膜附属组织“爬”到了枕骨后侧,以求对颅骨起更大的杠杆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猫或狗喜欢在耳后被抓搔的原因。
部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放松来自前表线及前深线的拉力以及矫正错误的呼吸模式外,就是放松枕部这些额外的筋膜附着组织,使头抬起来。
头皮筋膜
用指腹在头皮上缓慢地划圆,可以使整个头皮慢慢放松下来。
活动颅骨上的头皮,直到您感觉头皮本身可以贴着颅骨自由地活动。
如果使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来使指下的硬结软化,避免强力推,往往更加奏效。
在颈椎的顶部,枕下区肌群通常过度紧张而且不活动。
作为眼球和脊椎间动作的媒介,头直肌与头斜肌对后表线活动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
这些肌肉容易导致头颈部过伸和旋转,或者枕部延长(头部在颈部上向前方移)。
采用上段颈椎屈曲、旋转,以及枕骨在寰椎上向后移动,可以拉伸到这些肌肉。
考虑到进化起源,后表线的终点止于眼裂上方就变得合情合理。
在最早的脊椎动物中,鱼的头骨终止于眼睛上方。
眼睛和嘴巴的下面都以软组织为边界。
数百万年之后,腮弓的骨性结构“迁移”到脸部形成额骨、上颌骨与下颗弓,至今又加入了更古老的脑颅,形成我们熟悉的颅骨。
鱼和人的结构对比,上面是“白人”部分,下面是“红人”部分。
在站姿中,我们能将脊椎的走伏拓展到整个身体,将枕颅曲线视为原始的曲线:
颈部为次生的,胸椎为原始的,腰椎为次生的,而舐尾部是原始的。
所有原始曲线或多或少都由其周围骨头的形状来维持。
颅骨本身是互锁的,胸部的曲线由肋骨和胸骨复合体维持;舐尾部曲线由骸骨和骨盆韧带维持;而足跟则由足骨的形状维持。
所有次生曲线,都更依赖于肌筋膜的平衡。
首先是创造,接着是保持位置:
因此,颈椎和腰椎,作为脊椎的独立部分,更加依赖周围肌筋膜的绷绳作用以维持稳定和姿势。
例如骨骼和韧带使膝能随心所欲地从完全屈曲变到过伸;而肌肉的平衡则决定了膝的休息体位。
幼儿站立及行走时的推力使足弓最终被拉到位。
像人体骨骼内任何一个弧弓一样,保持足弓主要依赖于小腿和足内软组织的平衡。
人体弯曲中的原始曲线和次生曲线
3.前表线
前表线的姿势功能主要是:
与后表线保持平衡,提供张力性的支撑,以便从头部往上提拉重心前倾的骨骼,如耻骨、胸腔和面部。
此外,它的肌筋膜还能维持膝关节的姿势性伸展,其肌肉则随时准备保护人体前表面敏感和脆弱的部分及腹腔脏器。
前表线起自脚趾背部。
根据“筋膜之间互相连接”的原则,前表线在趾骨尖端通过骨膜与后表线相连,但连接处无可见的相互作用。
从功能上说,这两条解剖列车线是相互对抗的:
后表线负责屈曲脚趾,而前表线则负责伸展脚趾和上提身体。
实际上,从姿势性角度来说,背屈肌限制胫腓骨过度后移,而跖屈肌则限制其过度前倾。
人体矢状面上的姿势平衡(即前后平衡)主要通过前表线和后表线之间的张弛关系来进行调节。
躯干和颈部平衡的保持,除了上述两条线之外,还必须有前深线的参与。
浅表线和后表线的平衡
前表线的肌肉部分必须含有较高比例的快肌纤维。
前表线以快速反应为主,后表线以耐力为主,双方的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方收缩时另一方被拉长而体现出来。
与后表线相似,前表线实际上有两条,分别位于人体前中线的两侧。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