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3296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结题报告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绍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正是由于集聚,使得资源的集中、合理、有效配置成为可能,这也正是产业集群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特征的根本原因。

可以这样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保证,是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的基本载体,是转型国家实现成功跨越的产业基础。

绍兴经济之所以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得到快速地发展,正是得益于广东成长和成熟了一大批产业集群。

近年来,绍兴市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正成为绍兴市推进工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成为增强绍兴区域经济竞争力有效途径。

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分析绍兴市产业集群的现状,探索绍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围绕地理位置形成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产业集群大多以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为主,而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这是多年来我国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所在,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到来,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并且随着知识密集型的生产逐步扩展和基于创新的全球经济竞争的出现,我国传统经济体系下的产业集群模式所产生的优势正逐步丧失。

因此,我国产业集群受到了发展瓶颈的制约,转型升级的刻不容缓。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当今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

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值。

在意大利,形成了199个产业集群,每年2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66个产业集群生产。

印度在2000年就有350多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印度国内产量的75%-80%,创造了制造业出口额的60%。

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

2001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条件。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的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杂出了二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

比较有影响的有:

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迈克尔·波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产业集群现象。

他系统地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

波特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产业集群对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韧性条件下从集群中获益,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及相互模仿推动了成本的下降和操作方法的优化。

第二,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

第三,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迈克尔.波特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他同时给出了垂直企业集群与水平产业集群的定义:

垂直的产业集群是指通过买卖关系来联结的众多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水平的产业集群是有包括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共同技术、技巧及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所组成的集群。

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其具有地域性、专业性、交互作用性、根植性、网络性等经济特性。

(1)地域性

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必然带来产业集群的地域性。

集群内各企业地缘接近,但彼此独立,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2)专业性

作为众多企业和机构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企业集群不是指毫无关系的企业单纯无章法的距离接近,而是有特殊的产业内涵。

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特定区域,降低了群内企业直接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交易费用,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

(3)交互作用性

交互作用性是指集群内企业既有分工协作性又有协同竞争性。

彼此间形成一种交互的关联,一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企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持续学习,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带来的分工协作则有利于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根植性

根植性的含义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之中。

产业集群正是依靠群内经济主体之间频繁的互动和联系而产生充足的社会资本,也就是建立在相互信赖基础上特有的产业文化。

产业集群内的隐形知识具有组织植根性;产业集群内生产网络、知识网络以及社会网络具有空间植根性。

正是产业集群的植根性决定了其竞争优势难以模仿

(5)网络性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地方生产网络、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网络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各个经济体之间由于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密切交互作用,包括正式的合作网络和非正式的合作网络。

前者表现为各经济主体通过合同形成的正式关系,后者是由于群内企业之间、人员之间长期频繁的正式或非正式接触,共同的地域文化、产业文化和复杂的人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

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1)产业集群产生的资源要素条件

资源因素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地理位置的便利以及人力资源的充实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优势都可能成为某些产业集群发生的原因。

所以,迈克尔·波特在《竞争论》中说:

“在经济体中,普遍可以见到产业簇群,而非零星孤立的企业或产业,这一现象足以揭示竞争本质的重要性,以及竞争优势中地点所扮演的角色。

即使全球化造成昔日形成产业集群的理由减弱,产业集群在竞争日趋复杂、知识导向和动态的经济体中,其(指地理或地点)角色也愈来愈重要。

①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

第一,自然资源。

企业的发展历史表明,企业的兴起首先在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便利的地方出现,国内外皆如此。

这正是那些对自然资源有着较高依存度的产业集群产生和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自发生成的状态下,集群首先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第二,地理资源或称区位资源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从理论上说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集聚在交通要塞,以降低运输成本。

因此,交通条件的便利促使企业聚集在特定的区域,从而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

因为有优势的区位有利于资源和商品的运输,同时,这些地区也可能成为跨国公司或其他区域的企业到此投资建厂的原因。

②人力资源

第一,一般劳动资源。

"高加工度化"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这必然促使企业不断追求"高加工度化",结果专业化加工不断深化,使厂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增大,进而市场上中间加工型企业大量成立,而中间产品制造加工业需要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这就出现了对一般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那么,拥有这一资源的地区将诱使中间加工制造业企业向此地集聚。

第二,特殊技能人力资源。

如高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是许多地区的一般资源所无法替代的,而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的地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源头,这必然带来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第三,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具有雄厚的实力,高超的经营能力,信誉卓著,有崇高的声望,在当地商界很有号召力,这样能真正以自己的企业为龙头,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从而促成产业的集聚。

因此,劳动力数量的多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产业集群的类型。

(2)外部经济条件

外部经济条件又包括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两个方面:

①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主要有:

第一,集群产品存在技术可分性。

产业集群产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

第二,集群产品的低运输成本。

低运输成本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可贸易性,从理论上说,运输成本越低,这种商品就越具备可贸易性,集群式企业集中生产所辐射的市场半径就越远。

第三,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

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

水平方向的差异化,指品种、规格、款式、造型、色彩、所用原材料、等级、品牌等方面的不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是指同种产品内在的质量不同。

集群差异化的潜力主要体现在水平方向上,及产品差异化主要发生在产品外观形态方面,而不是产品的实质功能和效率方面。

第四,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和速度积极性。

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时间的控制特征将决定产业组织和生产组织额形式。

(Schoenberg,1990)。

时间和空间的控制是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的。

如果竞争环境相对稳定,则企业对产品生产的组织在空间上可以分散进行。

相反,如果企业所处竞争环境动态多变,多产出的速度积极性要求非常高,因协调、沟通以及信息反馈的因素,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在地理空间上非常接近。

第五,技术创新的网络性。

按照技术创新的组织特点,技术创新可分为发明家型、实验室型以及创新网络型(SteinleandSchiele,2002)。

创新网络型是指众多企业和机构相互合作进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

创新网络的目标是利用不同组织的资源和差异化的技术能力。

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资源限制的原因,单个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创新功能的内部化,产业集群这种形式可以把众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实现创新功能的集体的内部化。

②产业集群的需求条件。

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形成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

但也并不意味着只可逐步自发形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引导形成。

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形成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

但也并不意味着只可逐步自发形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引导形成。

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产业经济学中一般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它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权重的演化;第二,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演变;第三,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化;第四,产业结构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的演变(苏东水,2000)。

产业集群升级和传统意义上产业升级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产业升级更关注相关比例的顺序调整,而产业集群升级更关注集群创新网络的技术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知识系统的提升等。

它既包括产品升级的要求,也包括要素升级、结构升级、功能升级。

其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讲,产业集群的升级体现为其获取高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即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环节向高端的设计、研发、营销、品牌以及等服务等环节延伸(梅丽霞、蔡铂、聂铭,2005)。

产业集群升级就是通过集群发展战略、竞争模式、技术水平、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知识的流动,从而实现产品与技术的升级,实现集群整体经营绩效与竞争实力的提高,以提高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国外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

国外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且对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分类至今没有定论。

第一种认为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如Porter(1990)是从较宏观的层面把握。

他认为,从理论本质上看,产业升级就是当资本(人力和物力)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的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

Gereffi(1999)则从较微观的层面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

Poon(2004)则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经济角色转移过程。

而Sturgeon和Lester(2003)把“亚洲四小龙(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称为基于全球供应基地的“供应商导向型产业升级”,其共同点都是通过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商,以出口加工区的OEM(贴牌生产)形式进入全球市场,然后逐渐切入“制造+设计”模式,最终形成OBM(自有品牌生产)自主品牌创新的产品,成功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条典型的产业升级路径对发展中国家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Ernst,Henderson,Martin(2002)等人研究了全球生产网络(GPN,globalproductionnetwork)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认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全球扩散为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利用国际知识转移扩大产业升级的范围提供了机遇。

Ernst提出: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网络旗舰企业(networkflagship)苛刻的要求(如产品和技术标准)客观上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升级。

Ernst指出了全球生产网络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却忽视了其如影随形的风险,而且“网络旗舰企业”对本地供应商的促进是有阶段性和局限性的。

从价值链角度,Gereffi(1999)较早认识到产业升级研究的层次问题,他认为产业升级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在产品层次上的升级,即从简单到复杂的同类型产品;二是在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包括不断提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三是在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如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也包括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四是在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即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这个分类的基础上,Humphrey和Schmitz(2002)明确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层次升级分类方法:

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是引入高级技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二是产品升级,根据单位增加值转向更高端生产线;三是功能升级,即获得链上新的、更好的功能,如设计和营销,或放弃现有的低附加值功能而集中致力于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四是部门间升级,把从一个特定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也称链条升级。

产业升级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Humphrey等人提出的产业升级四种方式与LJNDIO(2003)提出的四种创新形式一一对应,即:

工艺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跨价值链创新。

可以说:

创新贯穿了产业升级的始终。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升级是通过创新来创造更多附加值。

(二)国内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

目前,大陆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刚刚起步,而台湾地区己有部分研究成果。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地方产业升级问题,与产业结构转换与优化层面上的“升级”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毛加强(2008)在《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式与升级路径》一文中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探讨了不同的产业集群应以何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的一般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隋映辉(2005)认为,“国内大多数发展迅速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全球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本土化产业转型形成的”,创新全球化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动因之一。

黄建康(2005)认为,经济全球化“拓展了产业集群与外部交流和合作的景框”、“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与集群升级息息相关。

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2005)等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进行分析,并结合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全球价值链嵌入和祸合的推动,同时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也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

文章最后提出了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思路:

重视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集群供应链式整合的过渡阶段,在不同背景条件下要灵活选择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江青虎,颜清阳,张慧(2007)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引入跨国公司的投资以达到目的,称之为外生式产业集群升级。

这种模式具有见效快、发展迅速的特点。

但是,由于国际资本具有流动性,当区域的投资环境不再优越或其他地区更有优势时,资本将发生转移,从而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落、地方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影响。

另一种是产业集群利用国内市场积累到一定基础时,其中的本土企业利用全球价值链,通过不断地学习,完成自低向高的升级过程,称之为内生式产业集群升级。

内生式产业集群升级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是所需时间长,见效慢,受到国家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Humphrey和Schmitz提出了四层次升级方式以后,国内大部分学者沿袭了他们的理论,结合中国产业集群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升级道路。

但是国内关于集群升级路径的讨论大多呈现标准的形式,即沿着全球价值链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升级路径。

梅丽霞(2005)、贾生华(2006)、王珍(2006)等认为这种升级路径的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打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为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技术研发实力的发达国家提供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原始设备制造,即贴牌生产),再利用代工过程中积累的资本和技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边自行设计创新产品,边为全球旗舰企业提供模块化的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ing,原始设计制造),一步步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上攀升,直至开创自有品牌的OBM(originalbrandmanufacturing,原始品牌制造)。

余玉龙、王晓萍(2008)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体化应用模式即“要素(Factor)-能力(Ability)-功能(Function)-价值(Value)升级模式。

产业升级的FAFV应用模式将已有的从不同视角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升级观点整合到了一个分析框架中,而且指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各种影响维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追逐价值是产业集群升级的目的,功能升级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创新能力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源泉,优质要素的聚集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

国内还有些学者从集群价值链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隐性升级”的升级模式(王凤荣等,2007)。

该文强调了集群治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分析产业集群内部的集群价值链形式才能正确审视影响集群升级的重要因素。

文章对四种集群价值链形式进行了归类,其中短距离市场集群价值链属于松散型价值链,而准等级型、等级型和网络型集群价值链属于紧密型价值链,且价值链形式依次升高。

从松散型价值链到紧密型价值链的升级或从紧密型价值链的低级形式升级为高级形式,均为隐性升级。

产业集群隐性升级虽未在价值链的位置攀升上有所体现,但其本质是产业集群治理绩效的提升,更有利于集群日后的显性升级。

这种升级方式的提出,拓展了集群价值链升级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论启示

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转型升级来看,绍兴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必然性规律的体现,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首先,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各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农村经济是否能够实现突破性的增长,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突破性增长,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全面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其次,它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工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同时,产业集群能够以专业配套协作来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将专业化与全球化紧密结合,因此,它是实现工业化的新途径。

第三,它是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

我国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9%,提供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

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属民营经济,这些企业在创造GDP、增加税收、吸纳就业人口、活跃市场经济、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所存在的自身缺陷以及所遇到的环境因素,阻碍其良性发展。

因此,“聚集成群”的产业集群战略无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在集群内,民营中小企业的一些固有问题与面临的环境因素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不仅容易创立、生存,而且也容易成长。

第四,它是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一些园区企业之间缺少一定的产业联系,随着园区扩大,园区集聚效应并未增加,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事实上,产业集群就是某产业的相同、相近、相关的企业在某地域的集中,它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化的产业区。

工业园区不一定是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却一定可形成一个工业区。

因此工业园区迫切需要借助产业集群发展调整规划,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第五,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兴旺。

因为一旦形成产业高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向其集聚,从而形成市场,而市场作用反过来又会带动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如浙江和绍兴等许多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都与产业集群的支撑有关。

第二部分绍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现状

一、绍兴产业集群的形成

绍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大致处在由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办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链方向演进的时期。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发展是乡乡点火、村村冒烟。

虽然对促进全市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但也有许多深刻教训。

上世纪90年代,各类开发园区开始兴起,进行集中办企业。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开发园区集中办企业还只是企业在空间形态上的集中,在企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内在的联系。

现在各类开发园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集中办产业。

也就是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或一个乡镇的区域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产业。

企业不仅在空间上进行集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之间开始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产业上的关联,即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产业集群一般都经过萌芽、发育、成熟和衰落的周期更新。

由粗放到集约,由模仿到创新,从工艺简单,利润微薄,前店后厂,专业市场,工业小区,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市场体系,最后发展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营销网络。

一般来讲,由于其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都有快速扩张的特点。

2010年以来,绍兴市共形成了较具规模的产业集群38个,实现工业产值4400亿元,占全省第2位,其中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块状经济26个,绍兴县的纺织业、诸暨市的五金业等8个块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全市块状经济中,袜子、领带、雨伞、珍珠等多只主导产品产量已居全国第一。

如上虞市崧厦伞业2010年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6家,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

丰惠手套袜业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达45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7家,培育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2个。

汤浦铜管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年均增长25%;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1家,拥有省级名牌产品3个。

沥海新型包装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年均增长30%;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培育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1个。

道墟机械仪器到2010年,年销售收入达18亿元,年均增长30%;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家,培育和创建省级名牌产品4个。

2006年,诸暨市块状经济实现工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