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3060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docx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

职业安全丛书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保护手册

王世强王鑫宋瑞祥姚琨朱亦丹编著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前言

人类约有11%的信息来源于听觉,听力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噪声作业工人如果丧失了听力,首先是家庭和自身的不幸-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顺畅程度遭到了破坏;其次也是企业和国家的不幸,企业和国家将会为工人的听力损失支付大量的费用。

既然家庭、企业和国家都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受害者,那么受害的三方很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阵线共同预防听力损失,共同保护职工的听力。

本手册专为噪声作业工人而编写,旨在保护噪声作业工人的听觉能力。

无论是工矿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加工、娱乐等场所的作业工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患上听力损失的可能性。

本手册的目的就是唤起社会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注,预防噪声对听力的损坏。

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在医学上无法或很难治愈;丧失了听力,意味着你将与声的世界隔绝,意味着你将不能再听见优美的音乐声、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泉水声、甚至亲人的呼叫声

保护听力,重在今天!

前言1

1噪声的危害2

1.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3

1.2噪声对特殊人群的影响6

1.3其它效应7

2耳的构造8

2.1听觉的产生9

2.2耳的构造11

3工业企业噪声标准20

3.1噪声的特性20

3.2暴露量的测试23

3.3噪声限值标准24

4听力损失及预防25

4.1听力损失25

4.2如何看懂听力曲线图28

4.3听力损失的预防30

5听力损失的鉴定及赔偿35

5.1听力损失的工伤等级35

5.2听力损伤诊断标准及计算法36

5.3工伤认定的过程37

5.4听力损失的赔偿40

6噪声暴露自测题42

7听力情况自测题43

8听力情况主观判断表44

附表1常用的具有耳毒性的药物45

附录2工伤认定申请表46

附表3测试题答案47

参考资料48

 

名词解释:

1噪声的危害

想想噪声都有哪些危害?

你身边常常存在噪声吗?

你生活周围有无受噪声危害的人群?

*噪声:

噪声是指人不需要的声音或者无价值的声音,凡是妨碍

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叫做噪声。

♦频率:

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赫兹:

频率的单位,常用符号“Hz”表示

*高频段:

指3000Hz以上的频率,常指3000Hz,4000Hz和6000Hz。

*语频段:

指2000Hz以下的频率,常指2000Hz,1000Hz和500Hz-

*稳态噪声:

噪声升降不明显的噪声,如纺织噪声等。

噪声几乎无处不在,世界难以有安静之地。

过度的噪声不仅产生烦恼,干扰谈话,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生理上,过度噪声会使人的内分泌异常、头痛、易疲倦与高血压,对于突发性的噪声也会令人过度紧张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在学习上,妨碍学习、令人不专心;在工作上,噪声会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甚至遮掩危险场所的警报声的听取而导致危险;在夜晚,噪声妨碍睡眠、造成失眠。

而噪声对人最直接的伤害就是造成听力损失,严重者会永

久地丧失听觉能力。

1.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振动)

声源器官影响

上图可以看出,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与噪声的强度、个体的暴露时间、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的不同其影响的轻重程度也有所差异。

1.1.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噪声对人类最主要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听力损失。

大多数的噪声性听力损失是由于神经路径或听觉细胞(毛细胞)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属于感音性的听力损失(感音性的听力损失很难医治)。

噪声性听力损失,一般按听力是否可恢复分为两类:

a.暂时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听力损失是由于短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作业而导致的听力阈值提高的现象。

但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阈值能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b.永久性听力损失:

永久性听力损失是指听力永远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的听力阈值。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之中,可能会造成毛细胞的损失;如果噪声量更大,除了损伤毛细胞之外,还会造成毛细胞支持结构的损坏;如果噪声量极大,可以使整个柯蒂氏器以及听觉神经都受到伤害。

人的语言的频率范围约在500Hz〜2000Hz。

在听力损失的初期,

噪声主要影响人的高频段的听力(如3000Hz、4000Hz、6000Hz),因

此在听力损失的初期并不会妨碍交谈,也不会对人的生活品质带来

不利地影响;然而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长,听力损失的频率向语频段扩展,影响到500Hz、1000Hz和2000Hz处的听力,从而使人交谈困难,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

1.1.2噪声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使人眼的敏感性降低、瞳孔散大、色觉和视野异常,产生眼花、视力下降等现象。

1.1.3噪声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噪声会使大脑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失控现象,造成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剧烈、血压上升、血管痉挛、脉搏减少、周边血管阻力増大、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1.1.4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而降低消化作用,从而引发消化道疾病。

高分贝值的噪声会增高胃溃疡的发生率。

1.1.5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工人长期接触噪声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焦虑、不安、急躁,或其它的精神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

1.1.6噪声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人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皮肤病或其他疾病、甚至癌症。

1.1.7噪声呼吸系统的影响噪声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改变呼吸的速度,从而导致呼吸型

态的改变。

1.1.8噪声对睡眠的影响噪声影响人的睡眠,降低睡眠质量。

1.1.9噪声对心理的影响噪声对心理存在明显的影响,干扰工人的情绪,使人心烦、厌倦、

精力不能集中。

1.2噪声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1.2.1噪声对孕妇的影响接触高强度噪声的女工容易发生妊娠恶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等症状。

1.2.2噪声对胎儿的影响

噪声可影响胎儿胎动的次数和心率,出现心率加快,可影响后代的智力发育;噪声还可能对胎儿的听觉发育有影响,使后代听力受损。

1.2.3噪声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要比安静环境中低20%,营养

学家发现噪声使人体中的维生素B1、B2、B6氨基酸、谷氨酸等营

养物质耗量增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1.3其它效应

噪声与某些职业危害的协同作用,如高温、振动以及某些有毒物质(C0、铅等)与噪声共同存在时,会加强噪声对听力的损坏作用。

2耳的构造

思考:

耳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声音怎样通过耳转变

为听觉的?

人能听到自然界里所有的声音吗?

B.名词解释:

•听阈:

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每一个频率都对应着相对应的听阈。

*听力曲线:

各频率对应的听阈的连线组成的曲线。

♦暂时性阈移:

工作人员在强噪声环境中暴露一定时间后,听力会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觉就会自动恢复,这种现象称为暂时性阈移。

*永久性阈移:

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听阈不能恢复,并且内耳感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的病变,由暂时性阈移变成永久性阈移,或称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所导致的听力损失是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因为内耳的听觉细胞被破坏了以后被疤痕所取代,但是此疤痕对声音无响应。

因此噪声性听力损失一但发生,是无法复原的。

2.1听觉的产生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最终在大脑形成听觉,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图2-1听觉的形成过程

2.1.1人耳的听觉范围

人耳并不能听见自然界所有的声音,一般来说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20000赫兹之间。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因而能常常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

听觉范围:

15〜50000Hz

听觉范围:

20〜20000Hz

60〜65000Hz

2.1.2听觉形成过程

1.物体振动(声源),产生声音。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中耳。

2.中耳将声音振动传入内耳耳蜗。

3.耳蜗内部有数以千万计的毛细胞,毛细胞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刺激相邻的听觉神经纤维。

4.信号由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2.1.3具体的听觉过程

周围环境中的声源使空气压力发生变化,经耳廓收集,并经耳道传声及扩音,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带动附着在其上的锤骨柄运动以及砧骨、镫骨的运动,由于镫骨底板的运动,挤压前庭窗,并由于耳蜗内的淋巴液惰性较大而促使蜗窗做相对运动,并在声波疏

向时,由于基底膜由蜗底向蜗顶的移位,产生毛细胞的剪切运动产

生电波,电波经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听觉区进行分析、分辨,最终我们就听见了声音。

2.1.4声音的传导途径

声音要传入内耳形成听觉,传导的路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通过气传导实现,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骨传导来实现。

⑴气传导

气传导主要指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3块听小骨和卵圆窗膜传入内耳;同时,鼓膜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正常听觉的产生主要通过气传导来实现。

传导途径:

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颞叶皮层。

(2)骨传导

声波能直接引起颅骨振动,经耳蜗骨质部传入耳蜗淋巴液,称骨传导。

骨传导极不敏感,一般是振动的物体直接和颅骨接触,才能引起听觉。

但是当鼓膜和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导明显受损,骨导则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而耳蜗病变出现感音性耳聋、或由于各级听中枢及其通路上病变导致中枢性耳聋时,气导和骨导都受损。

2.2耳的构造

上一节我们明白了听觉的形成过程和声音的传导途径,可能大家对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还不太了解,这一节我们将对耳的构成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耳的构造是怎么样的,各部分有什么样的功能,耳怎样将声音转为电信号的?

通过这节的学习,将能找到其中的奥秘。

」夕卜耳*…”…,呻耳:

*■■內耳…r

严半规管L前庭

*亠前庭神緩

面神经卜斫神经

耳蜗

>7

vl1砧骨

y/

图耳的利造杆

2.2.1人耳的基本构造

人耳听觉的基本构造可分为:

外耳、中耳与内耳(参考图2-2)

下面将对外耳、中耳与内耳的组成和功能作简单介绍:

222外耳的构成与功能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外耳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和传导声音,

耳廓、外耳道的主要功能如下:

2.2.2.1耳廓的功能

(1)收集声音:

耳廓能收集20Hz〜20kHz的声音。

(2)定位:

由于声源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强度差就在大脑中形成了定位的印象。

(3)扩大声能:

对频率2K〜5kHz的声音,耳廓能扩大其声能。

这是由于耳廓长3.5〜5cm使该频率段声音发生了共振。

2.2.2.2外耳道的功能

(1)传导声音:

将由耳廓收集的声音传至中耳(气导)。

(2)扩大声能:

成人的外耳道直径约0.7cm,长2.5〜3cm与3〜

4kHz的声音产生共振,可提升声强,再结合耳廓的扩大声能,平均起来就提升频率以2.7kHz为中心的声音15〜25dBo

2.2.3中耳的构成与功能

2.2.3.1中耳的构成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尤其重要。

2.2.3.2中耳的功能

中耳将外耳道传过来的声能转换为机械能,声音经气导传递至耳道,振动鼓膜并使依附于鼓膜上的锤骨柄动作,将振动传递至听骨链,此时,中耳已进行了能量的转换,由声能转换为机械能;之后,由于镫骨底板的转动,振动卵圆窗,激动淋巴液的波动,又进

1、耳膜的功能

耳膜的功能是将空气中的振动转换成固体振动。

2、听骨链的功能

听骨链由锤骨、钻骨和镫骨3块听小骨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固

定角度的杠杆。

锤骨柄为长臂,钻骨长突为短臂。

声波振动压强与听骨链杠杆两臂长度之比(1.3:

1)以及鼓膜、卵圆窗振动面积之比

(17.2:

1)有关。

因此,经过听骨链的传递,声波从鼓膜到卵圆窗总增压效应为22.4倍(1.3X17.2=22.4)所以,鼓膜—听骨链—内耳卵圆窗之间的联系具有增压效应,使声波振幅减少,压强增大

22.4倍。

它们构成了声音有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通路。

三根听小骨的功能则是放大声音与改变肌肉张力以保护高噪声下的听力。

由耳膜传至镫骨,其面积缩小约17倍,且由锤骨传至镫骨的杠杆作用,力量约增加1.3倍,因此由耳膜传至镫骨的压力增加约22倍,且在

300〜3000Hz的声阻抗配合较佳。

3、咽鼓管的功能

咽鼓管连接着中耳腔与咽腔,是连接鼓室与鼻咽之间的通路,主要作用是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从而调节中耳内压力使鼓膜处于正常状态,进而保持听骨链正常的增压作用。

咽鼓管的鼻咽端开口平时呈闭合状态,当吞咽、张口、呵欠等动作时,咽鼓管咽口开放,以维持鼓室内外气压的平衡。

咽鼓管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1)阻声:

在正常状态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能阻隔生理

噪声、心搏、呼吸等自体声响传入鼓室。

(2)防声:

由于咽鼓管外1/3是逐渐缩小呈漏斗形,表面为部分皱褶状粘膜,类似于吸音结构,就可以将鼓膜、圆窗等振动引起的声波消除。

(3)引流:

将鼓室内的积液,借助咽鼓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不断向鼻、咽部排出。

当鼓室积脓或积液,使质量增加,也将导致高频听力下降。

224内耳的构成及功能

内耳又称迷路,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

膜迷路与骨迷路形状相似,凭借纤维固定于骨迷路内。

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外淋巴,内淋巴和外淋巴不相通。

2.2.4.1骨迷路:

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组成。

1、前庭:

在半规管与耳蜗之间,外壁是鼓室内侧壁的一部分,上有卵圆窗,由镫骨底板及环韧带所封闭。

内壁即内耳道底。

图2-4骨迷路的构成

2、骨半规管:

有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它们互呈直角当头向前倾30°时,水平半规管约与地面平行。

3、耳蜗:

在前庭的前方,似蜗牛壳。

耳蜗由中央近似圆锥形的蜗轴和围绕蜗轴约二周半的骨蜗管所组成。

耳蜗是外周听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为柯蒂氏器,是

图2-5耳岷与频幸响应

ZOQO

4000

1000^>

5000r

aooo

3000

听觉转导器官,负责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交送脑的中枢听觉系统接受进一步处理,最终实现听觉知觉。

耳蜗的病变和多

种听觉障碍密切相关。

224.2膜迷路:

包括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1、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为互相通连的两个膜性囊。

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

椭圆囊与膜半规管相通,球囊与蜗管相

通,囊内壁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置觉感受器。

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统称为前庭器或位置觉感受器,其中壶腹嵴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能感受直线变速(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此感受器病变时,不能准确地感受位置变化的刺激,而导致眩晕症(以旋转为主),临床上称为“美尼尔氏综合征”。

2、膜半规管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

在骨壶腹内的部分膨大为膜壶腹,

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也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2

—绘厲

夕刃4販甘冒

—nlB

图2-6膜迷路的构成

3、膜蜗管

位于耳蜗内的膜性管,附着于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分隔前庭阶

和鼓阶,断面呈三角形,上壁为前庭膜,下壁为基底膜,基底膜上

有咼低不等的毛细胞,称为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可相应接受低

高声波的刺激。

夕卜侧壁富含血管,是膜迷路内的内淋巴液的发源地。

 

相邻两波峰或两峰谷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3工业企业噪声标准

思考:

什么是声的波长和频率?

声音的强度是怎

么定义的?

工业企业中噪声限值标准是多少?

3.1噪声的特性

回想一下:

你曾经将绳子放在地上用力地来回摇摆的情景,绳子是不是立即会岀现“蛇”的形状来回摆动。

3.1.2什么是声音的频率?

声音要通过媒质才能传播(常见的媒质如气体、液体、固体等)物体的振动引起媒质的来回振动,媒质质点每秒完成来回振动的次数称为声波的频率,其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

听觉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到的声音实际是物体振动后引起的声波。

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动频率不同。

例如:

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0Hz〜120000Hz

海豚:

7000Hz〜120000Hz

鸟鸣:

2500Hz〜3000Hz

蛙鸣:

1500Hz〜2000Hz

羊叫:

1000Hz〜1400Hz

狗叫:

400Hz〜1800Hz

猫叫:

700Hz〜1500Hz

牛叫:

200Hz〜600Hz

3.1.3什么是声音的强度?

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波振动幅度(振幅为媒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值)的大小,振幅越大,强度越大;振幅越小,强度越小。

声音强度的大小一般用分贝(dB)来表示。

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的强度范围OdB〜140dB之间,声音太微弱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声音太强(高于140dB)会击穿鼓膜,从而导致彻底地丧失听觉能力。

图3-1不同情景对应的分贝值

3.1.4什么是A声级

为了能用仪器直接读出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的评价量,人们提出了用电子网络(亦称计权网络)来模拟不同声压下的人耳频率特性。

计权网络实际上是一种电子滤波线路,是按照等响曲线所表示的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响应而设计的。

A计权网络是模拟等响曲线中40宋曲线而设计的,它对1000Hz以下的声音衰减较大,对1000Hz以上的声音衰减较小。

用A计权网络测量出来的噪声强度,由于它对低频声较迟钝,而对高频声较灵敏,故与人耳对噪声的主观感觉比较接近,它也与人耳听力损伤程度相对应。

3.2暴露量的测试

作业工人的噪声暴露量的测试应按照JB/T6982-93《声学一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和评价准则》、GB/T14366-93《声学一职

业噪声测量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评价》的要求进行测试。

3.2.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至少满足GB3785中H型仪器的要求。

3.2.2测试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传声器应放在操作者头部两耳水平、距两耳0.1m

等效连续A声级高的一侧位置,如果传声器固定在操作者身上应放在头盔或肩上距耳朵不超过0.3m处。

注:

若方便时固定在肩的位置,如测试工作需操作者携带测量仪器或部件时,应注意不干扰操作者工作,特别是不能引入非安全因素。

3.3噪声限值标准

等效A声级

暴露允许时间

85分贝

8小时

88分贝

4小时

91分贝

2小时

94分贝

1小时

97分贝

1/2小时

100分贝

1/4小时

103分贝

1/8小时

106分贝

1/16小时

109分贝

1/32小时

112分贝

1/64小时

115分贝

1/128小时

注:

噪声增加3分贝,允许时间减半;最高不能超过115dB(A)

4听力损失及预防

4.1听力损失

4.1.1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形成原因

噪盍引起听力阈值ylrL-.AITi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由于工人在噪声作业环境中长期与噪声接触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病理是在长期噪声刺激影响下,耳蜗血管纹首先岀现血循环障碍,螺旋器毛细胞损伤、脱落,严重者内毛细胞也可能岀现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变,其中以耳蜗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变最明显。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耳蜗毛细胞病变的结果,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听力排列散乱倒伏、断裂消失或肿胀融合,细胞线

粒体分布与结构异常、溶酶体增加、细胞变性崩解消失等。

噪声性听力损失最初容易在4000Hz、6000Hz表现出来,随着暴

露时间的增加,听力损失的频率向低频扩展,进而影响人的正常交流和日常生活。

4.1.2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病理阶段

噪声性听力损失是一种累积性听力损伤,它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a)听觉适应在开始暴露噪声的初期,由于强度较低和暴露时间较短,在离开噪声环境后,人耳出现短时间的耳鸣和听力下降,但数分钟后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这种持续时间极短的听阈升高的现象,为听觉适应。

听觉适应是感受器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

b)听觉疲劳较长时间的暴露噪声或噪声强度较大时,人耳离开噪声环境后,耳鸣和听阈提高的程度加重时间延长,要数小时或数天后才能恢复,此阶段为听觉疲劳。

听觉疲劳是耳蜗毛细胞开始出现损伤的重要标志。

c)早期听力损失长期反复的暴露噪声,听觉疲劳的程度、症状加重,逐渐发展为某些频率的阈移不能恢复,病变进入早期噪声性聋阶段。

早期噪

声性听力损失是耳蜗基底膜的某些局部毛细胞出现病变的重要阶

段。

此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4000Hz或6000Hz频率的听力下降,其它频率的听力未受影响。

d)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如不立即停止噪声暴露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听力损失的程度将加深,影响的频率也将增多,最终可能形成噪声聋。

4.1.3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噪声的强度和性质、个体暴露时间、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敏感程度都会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形成起影响作用。

a)噪声的强度和性质不同强度的噪声对人耳的听力损伤程度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

的。

一般的规律是:

在相同噪声暴露时间的情况下,噪声强度越大,听力损失越严重。

另外,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表明:

脉冲噪声对人耳的损害强于稳态噪声。

b)噪声暴露时间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听力逐步恶化的累积过程,因而个体在噪声

作业环境的暴露时间越长,听力损害程度也就越大。

c)个体因素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性别、年龄、体质、种族等因素不一致时,则出现听力损失的概率也是有所差异的。

一般说来男性比女性易受到噪声的伤害,白种人比其它人种易受到噪声的伤害。

d)个人敏感度个体在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的在轻微的声音下就能感受到不舒服,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情况,这些都属于噪声敏感型人群。

一般的,敏感人群比其它人群容易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

e)工作环境因素如果工作环境中伴随着其它的有害职业因素,可能会加强噪声对听力的损坏作用。

4.2如何看懂听力曲线图

听力曲线图表是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后,将气导和骨导听阈值记录在一张标有横纵坐标的图表上并连成一条曲线,即称纯音听力曲线,亦称听力图或听力表。

听力曲线图表是医生对听力损失情况做出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里面包括了听力方面的很多信息。

所以,病人可以通过看听力曲线表对自己的听力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听力曲线图表一般为左右两耳分别记录,用蓝色笔记录气导曲线,红色笔记录骨导曲线(听力曲线图并不一定气导和骨导同时出现,职业病诊断中较常用气导曲线)。

横坐标的数字代表的是频率,单位为赫兹(Hz);纵坐标代表的是听觉阈值,单位为分贝(dB),用来表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421听力曲线的绘制

O

O

O

&

O

O

O

4

O

O

O

3

率20

00

10O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