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28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docx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习

张涵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427010121)

摘要:

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更是人类经济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科学理论,它深刻精简地诠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指引着人们的经济思维。

作为大一新生,充分了解并探究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内涵及其长久以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影响力,是学好政治经济学以及拓开经济思维的开始与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劳动

引言:

劳动价值论在人类经济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充分学习掌握该科学理论是必要而迫切的,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对经济知识的储备和对经济思维的开拓。

一、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

劳动价值论属于经济学中的商品经济理论范围,它起源于英国的亚当·斯密,中经英国的李嘉图及威廉·汤普逊的发展,终于德国的马克思。

亚当·斯密之前的学者威廉·配第、约翰·洛克以及法国重农主义学者都提出过类似论点,建立初步的轮廓,但他们始终没有深入构建整个劳动价值理论,而只滞留于肯定劳动有所贡献的层面。

后来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李嘉图通过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

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

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

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马克思总结整合出的科学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其蓬勃健康的生命力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多年。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定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价值创造、价值决定的理论,它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价值是由谁创造的和如何被解决的。

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

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因此在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范围内“不能说“劳动能创造价值”,《资本论》也没有“劳动创造价值”的语句,只提到具体的人或者劳动者能创造价值。

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是一种劳动(价值)而不是交换的不可度量的效用,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

配第认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根据马克思的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商品二因素;

(二)决定商品二因素的劳动二重性;(三)价值量;(四)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五)价值规律;(六)价值形式和货币。

(一)、商品二因素

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1、使用价值

物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说:

“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

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

2、价值

作为有用物,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把这种使用价值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时,才具有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历史范畴。

是否具有价值关系,是区分产品和商品的决定性的因素。

(二)、劳动二重性

了解劳动二重性是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它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方面。

1、具体劳动

木匠利用斧头、锯子等通过特有的操作方法将木材加工生产成桌子或椅子。

裁缝利用针、剪刀等通过剪、裁、缝、结等特有的操作方法把布料制成衣服。

像这样的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产品的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和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一样,是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的。

”马克思说: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2、抽象劳动

马克思说:

“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

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两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这只是耗费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或称之为一般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在不同商品中包含的抽象劳动,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

对于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可以这样说:

“作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表示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作为价值源泉的抽象劳动,则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三)价值量

价值量讨论的是商品价值的量的问题,主要涉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两大方面的内容,且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关系,这将在下文进行阐述。

1.商品价值的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又按时间来计算,这就涉及到生产者生产该商品时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但为了统一,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

2.在确定同一商品价值量时,必须把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确定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时,还要把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但是什么样的劳动算是简单劳动,什么样的劳动算是复杂劳动,这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由社会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等等都是影响规定简复劳动标准的因素。

当然,在一定国家一定时期内,这种标准是相对固定的。

(四)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可由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测量,也可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研究此关系,要区分两种不同情况:

1、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这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也是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2、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在此种情况中,若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单位商品个别价值降低了,但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仍不变,因而它在同一时间内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量。

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有无方面的因素: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科学的发展程度。

3、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

4、生产资料的数量、质量、效能如何。

5、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情况。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生产经验不断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五)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内容包括: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从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

价值规律有三大基本作用:

1、对社会生产起调节作用。

2、对社会生产起调节作用。

3、对生产者起物质刺激和优胜劣汰的鞭策作用。

(六)价值形式和货币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只能通过商品间的交换表现出来。

价值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

“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就是研究交换价值的发展,实质上是研究交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研究价值的质和量如何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弄清楚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在历史上,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表现为四种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形式。

4、货币形式。

这四种价值表现形式可简单的用以下等式分别来表示:

1、25公斤谷子=1张羊皮

2、25公斤谷子=1件羊皮或1件上衣或1公斤茶叶或2.5公斤盐或其他商品

3、1件羊皮或1件上衣或1公斤茶叶或2.5公斤盐或其他商品=25公斤谷子

4、1件羊皮或1件上衣或1公斤茶叶或2.5公斤盐或一把斧子或其他商品=1克黄金

由此也可自然想到货币,它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它的主要职能有五种:

1、价值尺度,即货币能成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2、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3、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4、支付手段,即商品的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形式,到一定时期后再用现款(货币)。

5、世界货币,即当国内商品交换发展为国际贸易时,货币便在世界市场上发生作用,执行此作用。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四)、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五)、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六)、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七)、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八)、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

(九)、合理调整收人分配关系的指导思想。

(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先进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的基石,但却首先是关于商品价值的学说。

《资本论》是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价值论是货币理论的基础。

认为劳动价值论不适合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源于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冲突造成。

劳动价值论把供给与消费看成是表像,认为其实质是劳动之间的相互交换。

局限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不适合解释没有货币的计划经济。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政治经济学》(第四版)、网上资料。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