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学生版活动单.docx
《刺客列传学生版活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客列传学生版活动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刺客列传学生版活动单
《刺客列传》活动单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大量的文言知识点,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多义实虚词、特殊句式。
2、学习《史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各种技巧,如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互见互补等手法,体会“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情怀。
3、学会从抓住文本细节,还原历史真相,独抒己见,对史传文学作创造型解读。
【知识链接】
1、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秦王没有善待太子丹,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
燕国是一个弱小国家,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太子丹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手段。
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自己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
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
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
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2、秦始皇简介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汉族,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定都咸阳。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3、刺客、刺客特征及成因
刺客,是以突袭手段毁灭特定对象的杀手。
由于采取的手段多是暗杀,不算光明磊落,而且其行为常跟政治联系在一起。
历史的偶然性因素太多,对刺客行为和政治后果也不能忽视或低估。
比如荆坷的助手若不是秦舞阳而是他的得力朋友,刺杀秦王很可能获得成功,那么秦朝的历史乃至中国的历史都会改写;列宁的被刺,使得他早死,未必不对苏联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拉宾的被刺,肯定会对中东的和平进程产生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刺客可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一类人。
4、司马迁笔下刺客的精神特征
司马迁是排斥以成败为标准的功利论的他看重的是刺客的“意”与“志”,即刺客的精神特征。
因此,要把握战国时刺客的真面目,就必须把握他们的精神特征。
1、轻身可以说是刺客最显著的外在特征。
轻身有两层含义:
首先是指刺客在生死关头并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其次是指刺客在必要时对身体常有自残的行为。
这两点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以刺客自然而然地成为受人瞩目的群体。
刺客在行刺之前,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在行动后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刺客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胆怯和畏惧,早已怀了必死之心。
荆轲,去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自己要活着回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刺客的一种风度,一种决心,同时也是刺客这种职业的要求,因为怕死的人决不可能很镇定地完成这个工作。
秦舞阳虽杀过人,可他杀人时是求生心切不得已而为之,不像刺客是怀有死的心理准备,所以在秦庭秦舞阳色变振恐,而荆轲却能“顾笑”,实在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而在于是否怀有必死之心。
刺客轻身的表现不仅表现在他们在生死面前不顾惜生命,还表现为对身体的摧残。
最为典型的是豫让和聂政,豫让为了达到报仇的目的,“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聂政的行为更令人触目惊心,在他行刺成功又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
这种行为必然伴随着极大的痛苦,这是常人不想做也是无法做到的。
2、刺客心中的“义”的特征。
(1)酬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刺客最为显著的一个内在特征。
刺客作为代人行刺者,往往受人豢养。
假如待遇很高,这种关系往往就会被刺客视为知遇,豢养者往往被刺客视为知己,刺客往往倾全身之力甚至献身来报答这种恩情,即士为知己者死。
太子丹经过田光以死相荐而得到荆柯后,“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柯所欲,以顺适其意。
”荆柯受到如此隆重的“供养”,自然不能不替太子丹去勇敢地图大事——劫持或刺杀秦王。
(2)反强暴。
客观而论,刺客应是一个强暴群体,因为他们采取的是暴力手段。
可是,若从其动机来看,却有反强暴的意义。
刺客行刺往往是出于对强者欺凌弱者的不满而激起的义愤。
荆轲刺秦王就有鲜明的反强暴意味。
当时秦国相对于诸侯国而言,实为强暴之国。
在当时情况下,燕国确实无计可施,荆轲因自己祖国卫国也为秦所灭,出于义愤,挺身而出,为燕国一搏。
可以说,他的行为具有非常自觉的反强暴的动机。
第一课时
一、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
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
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二、梳理文本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翻译课文。
2、再读课文,划分故事情节脉络,简要复述情节。
01~05节:
荆轲其人其事:
卫君不用、论剑盖聂、争道鲁勾践、和歌高渐离、结交田光。
06~15节:
刺杀秦王始末:
燕丹仇秦、田光之死、函封樊於期首级、求徐夫人匕首、以秦舞阳为副、易水送别、舞阳色变、图穷匕见、秦王被逐、身被八创、兴兵灭燕
16~17节:
后继故事:
高渐离刺秦、鲁勾践感喟、太史公曰
三、讲读课文第1-5段
要点归纳:
1、一词多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先: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前一“之”字,
使使往之主人。
之: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爱: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结:
2、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目:
4、难句翻译指导
1、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四、作业
熟读课文1-5段。
翻译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学生朗读1—5段
二、讲读6—8段
要点归纳:
1、一词多义: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报:
擅巴汉之饶。
擅: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蹊:
乃造焉。
造: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却:
跪:
蔽: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逮:
2、文言虚词: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
3、词类活用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
三、重点语段分析
学生阅读“临危授命”语段,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荆轲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太子丹
“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1、熟读课文1—8段
2、归纳1—8段出现的语言现象
3、翻译6-8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学生朗读
【课前预习】
1.助工具书,阅读文本,弄清全文大意。
2.给加点字注音:
淬() 忤() 徵() 陛() 卒()起不意
提()秦王 被十创()揕() 樊於()期 夏无且()
曩()
3.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第10—18节。
第10段:
第11段:
第12段:
第13段:
第14段:
第15段:
第16段:
第17段:
第18段:
对话一研读第10—12节,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基础知识疏理:
1.词语解释
(1)臣乃得有以报: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然则将军之仇报:
(5)而为治行:
(6)仆所以留者:
2.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於期乃前曰:
(5)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6)其人居远未来:
(7)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3.古今异义(只写古义)
(1)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古义:
(2)於期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3)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走投无路 古义:
(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5)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 古义:
(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
古义:
4.特殊句式
(1)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2)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取之(以)百金
(5)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6)以(之)试人
(7)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治行
(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9)燕见陵之愧除
(10)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句子翻译
(1)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第10段)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第11段)
(3)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
丹请得先遣秦舞阳。
(第12段)
对话二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
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
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
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
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
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
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
“士可杀而不可侮”。
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13—14节
熟读课文13—14节,能逐字逐句解释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式。
【课堂对话】
对话一研读第13—14节,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基础知识疏理:
1.词语解释
(1)厚遗秦王宠臣
(2)诚振怖大王之威
(3)比诸侯之列
(4)以次进
(5)愿大王少假借之
(6)秦王发图
(7)图穷而匕首见
(8)轲自知事不就
(9)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0)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
(11)轲被八创
(12)箕踞以骂
(13)未尝见天子
(1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2.词类活用
(1)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发尽上指冠:
(4)非有诏召不得上:
(5)乃朝服: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7)群臣怪之:
(8)箕踞以骂曰:
3.古今异义(只写古义)
(1)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2)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
(3)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
(4)诸郎中执兵:
古义
(5)於是左右既前杀轲:
古义
4.特殊句式
(1)皆陈(于)殿下
(2)群臣侍殿上者
(3)燕王拜送于庭
5.句子翻译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第13段)
(2)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第14段)
(3)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第14段)
对话二
“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是《史记》中脍炙人口的精彩情节。
作者分别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
“易水送别”
①抓住特点:
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
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
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
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廷刺秦王”
①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
突出动作描写,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15—18节
熟读课文15—18节,能逐字逐句解释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式。
【课堂对话】
对话一研读第15—18节,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基础知识疏理:
1.词语解释
(1)当坐者
(2)拔蓟城
(3)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
(4)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5)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6)鲁句践已闻
(7)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
2.词类活用
(1)更容貌而前
(2)下与抗礼
(3)宋子传客之
(4)天雨粟
3.句子翻译
(1)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
(第15段)
(2)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第16段)
(3)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第17段)
(4)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第18段)
对话二
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历代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说说自己对荆轲形象及其刺秦王行为的看法。
明确: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刘伯承挽叶挺有“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句,未尝不含褒轲之意。
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荆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是什么?
在于在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中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
【拓展延伸】
一、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
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
“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
“轲不足道也。
”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二、本文除了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外,还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对荆轲都起到了陪衬的作用,也以互见法表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主题。
试举一两例加以说明。
(1)以秦舞阳之怯、慌乱失度来衬托荆轲之勇、沉着从容;
(2)以太子丹的疑虑急切衬托荆轲的镇定周密;
(3)以高渐离的慷慨燕市、易水悲歌、残身刺秦的磊落、情谊来衬托荆轲的豪迈情义;
(4)以田光、樊於期的慷慨献身来衬托荆轲的从容赴死。
(5)荆轲为燕丹而死,田光为燕丹而死,樊於期为荆轲而死,高渐离为荆轲而死。
2、荆轲刺杀失败、燕国迅速灭亡,太子丹难辞其咎,文中也多次提到“太子不忍”。
太子丹可以说战国末期最有名的公子,因为荆轲刺秦的壮举,其声名直迫“战国四公子”。
学习《魏公子列传》后,将其与信陵君比较,看看二人在人格魅力、雄才大略和胸襟抱负上的异同。
三、战国刺客榜
1.【最佳上镜刺客——荆轲】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无疑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世代为人所颂扬,可谓妇幼皆知,就连现代的大名导也不放过这个题材。
评荆轲为最上镜刺客,可谓名至实归,众心所向。
2.【最佳震撼刺客——聂氏姐弟】
聂政本是屠夫,当侠客实属业余爱好。
然而聂政天生是一块刺客的料,小露拳脚后便名满江湖,前来联系业务的客户络绎不绝。
某日,韩国贵族严仲子带着黄金和诚意跑来找他,要他除掉韩国首相侠累。
聂政婉言辞谢。
严仲子不悦:
“汝耍大牌乎?
”政曰:
“非也只因母亲在世,姐姐未嫁,我不能死也。
”不久,聂政母亲去世,严仲子前来吊孝,执亲子之礼。
聂政深受感动。
在厚葬完母亲之后,聂政火速将姐姐出嫁,跟随仲子刺杀侠累。
英雄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侠累身为首相,空有几十名警卫,竟然被武功高强的聂政从容地从首相府门外一直杀进大厅,被一剑刺了个透心凉。
这时,警卫们才围了上来。
聂政眼看无法脱逃,决定举剑自杀。
在咽气之前,他用长剑将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脸划成一堆肉泥。
英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不让人们认出他,以免连累他那亲爱而苦命的姐姐!
3.【最佳敬业刺客——豫让】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屡不得志,投靠智伯后,受到重视。
后来智伯被仇家赵襄子所杀,赵襄子还拿他的头骨拿来当酒杯。
豫让出离愤怒,“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决定誓报此仇。
他先是改变姓名,冒充罪犯,混进宫廷,企图藉借整修厕所之机,用匕首刺杀赵襄子。
结果未遂。
赵襄子考虑到豫让肯为故主报仇,是个有义之人,便将他释放。
豫让仍不死心,不惜以身涂抹油漆变相、口吞煤炭变声来乔装自己,找机会报仇。
机会来了,豫让事先埋伏在一座桥下,准备在赵襄子经过的时候刺杀他。
没曾想赵襄子的马却突然惊跳起来,使得豫让的计划又再次失败。
豫让自知此劫难逃,便恳求赵襄子:
“希望你能让我完成最后一个心愿:
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这样,即使我死了,也不会有遗憾。
”赵襄子答应了他,豫让拔剑,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了三次,然后就自杀了。
4.【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氏,为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所雇,用来刺杀王位竞争对手吴王僚。
话说事发当日,公子光宴请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内。
王僚也早有防范,命人沿途布满兵卒,门窗台阶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亲信,夹道而立的侍卫,皆手持长铍。
酒酣耳热之时,公子光佯装有足疾,退入内室。
这时专诸闪亮登场了!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把匕首藏在鱼腹中,佯装为王僚献菜。
等走到王僚跟前,说时迟那时快!
专诸突然撕开鱼腹,拿出匕首刺向王僚!
王僚当场毙命。
遗憾的是,专诸当即也被侍卫杀死。
公子光趁对方群龙无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击王僚的侍从,尽数将其诛杀。
为感念专诸,吴王阖闾加封专诸之子为上卿。
5.【最佳绩效刺客——曹沫】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
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
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
但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
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
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
桓公问:
“你想怎样?
”曹沫说:
“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
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
”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
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
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
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