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docx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一、真切深厚的感情美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严密精巧的构思美
四、清丽细密的语言美
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年级:
2000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白继超
时间:
2001年8月20日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白继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实秋。
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幼年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
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也是渊博的学者。
朱自清的一生经历了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三个阶段,走过了一个爱国的正直的、不断追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人生之途。
其主要著作有27种,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近200万字。
朱自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散文,有诗和散文集《踪迹》(1924)、散文集《背影》(1928)等。
他的散文从思想内容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战斗性较强的,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另一类是描述个人家庭生活,抒发自我感情以及描绘大自然景致的散文,数量较多,如《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的秦淮河》等等。
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还是取材于作者一己生活中的那些抒情、叙事、写景状物之作。
这些“美文”虽然数量不多,而精品却不少,其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的牢固地位。
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浅析一下这类散文的艺术美。
一、真切深厚的感情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结构特别强调一个“情”字,在剖析美的事物和美感体验时,往往以情出发,抒之以情,以情作结,以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朱自清以描述个人家庭生活、抒发自我感情以及描绘大自然景致的散文,往往在描写景物、抒发个人感受的同时,表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认识、评价和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中一类散文以事传情,用笔朴实、平淡、甚至于似乎有些琐琐碎碎,却蕴含有极强烈的感情冲击力。
其情寓于行文之中,或温厚,或感伤,或激越,或幽默。
真挚深切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最重要原因。
《背影》历来被颂为名篇。
作品通过质朴的叙事,表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
事情很平常,作者却于平常中蕴藏着内在的感情,特别是将世态的炎凉等社会生活内容融进了“父子之爱”,使得一个普通的送行场面具有了很动人的感情力量。
且看其中的二节:
①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作者用平实、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位慈父的形象:
他肥胖,有些苍老,衣着朴素,办事谨慎,竟至于有些“迂腐”。
这些看似客观的描写,却以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感情氛围为背景:
潦倒、失意、苦闷,深深地烙刻在父亲的身上。
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上,深切地体味出人生的悲凉及社会的不公,同时,激起对天下所有像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怜惜、同情之心。
真挚的父子之情与冷漠的世态人情相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平实中潜存着怨忧,朴素中蕴含着激情。
这便是此文感人至深之处。
“《背影》一篇……之所以以够历久传诵而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这种表面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染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哀念朱自清先生》)
《给亡妇》是朱自清30年代追忆他的第一个妻子武仲谦的悼亡之作,被誉为“至情人”写的“至情文”。
文中所写几乎都是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却极见深情、催人泪下。
作品通过一系列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对亡妻的感情,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温柔、善良、吃苦耐劳的普通妇女形象,展示了她在养儿育女,操持家务及逃避战乱等种种苦难折磨下,积劳成疾,一病西去的生命历程。
文中充满平实而朴素的诉说,但那种深切的悼念之情却如涓涓细流,愈诉愈浓,真可谓一字一泪,涕泪交织,令人不忍卒读。
文章将情与事交织融合,不但精微地描写了亡妻生前的情致,也深深地表露了自己对她的永恒思念之情。
应该说《给亡妇》能够打动成千上万读者的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作品表达了真情实感。
作者用娴熟、细腻的写作笔法,使自己对亡妻的挚爱和思念之情得到了淋淋尽致的表达。
据资料记载,当时一位老师给学生讲授此文,讲到最后,总听到学生中间一片唏嘘声,“有多少女孩子且已暗暗把眼睛揉搓得通红。
”
朱自清其它一些作品也都饱含着真切深厚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是自然的、美的。
《儿女》一篇,着重写几个子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且暗含作者对孩子的父爱与责任。
文中不乏幽默的情遐与温馨的气氛,行文处处显得真诚、亲切。
畅谈朋友交往的文章如《我所见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哀韦杰之君》、《白采》及《阿河》,无不浸润着作者对人、对事的真诚与热情。
《匆匆》仅500余字,却非常形象地阐明了“时间匆匆、我更匆匆”的“惜时如金”的道理,文中深含着哲理之光,催人奋起。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上。
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其散文艺术美的成功之处。
有的评论者把“情景交融”概括为“真挚的美”、“绘画的美”、“理趣的美”。
朱自清散文在描摹、抒情及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主要讲求“真”、“深”、“精”。
他主张作品要有“味”、有生活。
他说:
“印在纸上好像没有神气,念在嘴里,也像没有斤两,这就是没味。
有味的便不同,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的音响,便是有味了。
味是什么?
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
”(《白马读书录》)。
他的较多的写景名篇作品,都体现了这种认识,贯穿着这种美学思想,使其散文艺术形成一种纯正朴实的风格。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抒情散文的代表。
它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奇妙的画,无论描写景物还是抒情达意都体现出作者独到的写作功夫与体现生活的细腻心思,散文中“能够满贮着一种诗意”。
清华园的一个平平常常的荷塘,一到朱自清的笔下,简直众美兼备:
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雾,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文章通过对月光满照下荷塘美景的细致刻画,调动各种感官的体验,来表达欣赏月下荷塘的微妙心境。
在朱自清的感觉里,这“荷塘月色”的境界真是恰到好处:
不明也不暗,不浓也不淡。
一切都是那么调合、适中、静谧,这正适宜他追求刹那安宁的情趣。
在这幅用线条、色彩、音符交相织就的荷塘月色的画里,不难品位出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对荷塘月色精雕细镂的描绘,寄托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追求新生活。
作者的愤意与激情潜隐在可感的画面中,构成一种理趣之美。
朱自清很早就读过孔尚任的《桃花扇》。
从这部古典名著中,他知道了秦淮河,并且狂热地爱上了秦淮河。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写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夜游元朝金粉胜地的秦淮河,极言其朦胧瑰丽之美。
文中巧妙地抓住月亮、灯光、河水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细细品察其中的韵味,从而精心描绘出了盛夏之夜秦淮河的美景奇观。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
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晕,便不成了。
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一团光雾……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
在混浊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更更出落得精神了。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灯月并存,月肥与灯光交相辉映的美景,怎不使人忘却俗间的许多烦忧!
如果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把大自然的美景精心裁下一块展示给我们欣赏,那么这种美的理念在《绿》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绿》以浓墨重彩着力渲染潭水的“绿”。
通过和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深密的绿壁,以及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相比较,借助想象来引导读者进行相关联想,从而恰到好处地捕捉到那令人惊诧的奇异的“绿”,使人读了获得美的享受。
月下荷塘的朦胧,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都往往能招人入内,生身临其境之感。
朱自清的散文,风景如画,画中有情,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三、严密精巧的构思美
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抒情写意,描山绣水,谈古论今,其散文之“美”,都是通过严密精巧的构思而表现出来的。
他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是匠心独具。
《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
全文既没有生动曲折离奇的事件,也没有华丽优美的辞饰。
它与一般写人的散文不同,不从正面刻画,而另辟新路,以父亲的“背影”为全文布局谋篇的中心和行文的线索,结合严密,反复点题,在淡淡的叙述中蕴造了浓浓的感情,文词平淡,情意深长,出色地表现了在当时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境遇,感人至深,极富艺术魅力。
《荷塘月色》在结构上也有独到之处。
作品不开门见山地写荷塘,而是先写我的心情“颇不宁静”,很自然地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
第二节写去荷塘的路上及荷塘四周的景象,第三节写一个人独处的妙处: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从第四节开始,才开始倾力描写荷塘月色下荷塘的景色,并想象六朝时,江南采莲的盛况,由此引起了淡淡的思乡之情。
在心弛神往中,猛一抬头不觉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门,从而结束了全文。
其意在写心中的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全文结构精巧,描写细腻,富有文采,在艺术上获得很大成功,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其余的呢,《春》从风、河水、小草、雨、人等多侧面细细描摹春的生机,把文眼“一年之季在于春”蕴藏于可感的描述之中,丝毫没有刀砍斧凿的痕迹。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开篇切入,用大半篇幅精心描绘出盛夏夜秦淮河的美景奇观,后半篇笔锋一转,通过“满船尽是历史的重载”到“船里满载着怅惘”的情感变化的抒写,表达了作者欲投入大自然怀抱,以求心灵的安宁而不能的怅然若失的情绪。
《绿》直抒胸意,又一情贯注,且首呼尾应。
《给亡妇》行文琐琐碎碎,“凄凄惨惨戚戚”,而思念的红线贯穿首尾,愈读愈味真情。
四、清丽细密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历来为人所称颂。
《背影》的语言很质朴。
文章写的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又平平实实的写来,全用白描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不用浓重的色彩,不事堆砌形容,以简练素淡的文字,作自然恳切的叙述,把叙事与抒情交织为一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真挚的人情美。
《荷塘月色》清丽隽永的诗美与语言的自然、清新、凝练的特点分不开。
写月下荷池,以形、色、香几个方面展开联想,放置比喻。
并且调动各种感官的体验来表达欣赏时的愉悦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以听觉写味觉;“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将视觉转化为听觉,运用人的心理“通感”写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所谓“耳中见色,眼中闻声”,即为通感。
《美学》认为:
通感是五官感觉在感受中交互为用,互换功能领域的心理现象。
古诗词名句中,通感之处,俯拾即是。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隔竹卷珠帘,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
”(黄仲则《醉花阴》)“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杨万里《又矣二绝句》),其中“闹”、“私语”、“红声”都用视听二觉的相互挪移,朱自清巧妙地运用“通感”手法,使欣赏者听觉产生视觉效果,视觉产生听觉效果,构成新鲜隽永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体验。
另外,文中有的地方用语绮丽细腻,恰到好处;有的地方譬喻迭起,但又浓妆淡抹总相宜,毫无庸俗之感。
《温州的踪迹·绿》对梅雨潭的“绿”尽其笔力淋漓酣畅的描述,令人如醉如痴,心弛神往;“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染杂些儿尘泽,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其中运用类比衬托手法的一段文字更有惊世脱俗之处,潭水之“绿”使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相形见绌,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浆声灯影里秦淮河》的语言非常富有色彩的美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大理石、玻璃、灯彩、光影等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细致形容,遣词造句十分恰当。
爱用叠词,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纵观他的写景散文,几乎每一篇都用了大量的叠词。
《匆匆》用了十四个叠词,《歌声》用了十处,《绿》用了十六处,《荷塘月色》用了二十六处,而《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多达七十二处。
节奏感,来自作者善于使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
多年来,我一直是朱自清散文的挚爱者。
他的散文以真切深厚的感情,情景交融的意境,严密精巧的结构和清丽细密的语言构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
他的散文有情致,重文采,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
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语)。
主要参考书目:
(1)李鸿珍、牟文正:
《朱自清与读书》
(2)党秀臣主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3)吴宏聪、范伯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
(4)梁仁选编:
《朱自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