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877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1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教学案新人教版

诗五首

教师寄语: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⑴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⑵ 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⑶ 品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二、学习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三、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学生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教师导入新课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三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谈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曲,一睹它们的风采。

……板书课题。

Ⅰ教材助读——我会学!

一、走近作者

温庭筠:

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诗人、词人。

两《唐书》有传。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温庭筠为晚唐诗词巨匠,其诗因多述个人沦落不遇及男女爱情,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与李商隐齐名,号为“温李”。

其词与“韦庄”齐名,又称“温韦”,人称花间派词人。

温庭筠在语言风格上秾艳绮丽,细腻婉媚,有独特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格调高峻而常含悲剧色彩,风格卓著。

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传世。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

,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

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的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

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

政治上不得意。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二、了解背景

 《武陵春》: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人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减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

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汇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破阵子》:

辛弃疾因被人弹劾罢官,赋闲在家。

陈同甫和辛弃疾同属于南宋的主战派,又同遭遇投降派的打击迫害。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抗金、反对投降基础上的。

1188年,陈同甫到辛弃疾家中,促膝长谈,他们为不能为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有诸多感慨。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情景下写成,作者将它寄给了好友陈同甫。

《渔家傲》: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

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

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Ⅱ资料链接

学生展示搜集资料教师归纳总结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定义。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最初称为“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分上下两阕。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3、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4、词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约派:

李清照,柳永、晏殊等。

5、诗词的鉴赏方法和规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方法:

⑴、从题目认识对象    ⑵、从字面读出感觉   ⑶、从注释破解难点⑷、从作者了解背景

⑸、从原作找到根据    ⑹、从题干得到启示⑺、从首联找到特点 ⑻、从尾句渗透主旨

⑼、从景物把握情感⑽、从意境洞察心胸。

规律:

诗、词作的内容特点一般以前(景)事后情,或前事后理居多,鉴赏时要把握住作者具体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情达意。

 

 

导入新课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有感情地朗读诗词,通过参考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思考每首诗词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通过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思考每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建议小组之间有效讨论,力争把自己的疑惑解决,并把重难点问题在班内集体探究之后理解把握。

Ⅱ朗读品悟,赏析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点1——学习《望江南》

情境导入:

 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园地中有两朵奇葩,一朵是唐诗另一朵是宋词,有人说,词是宋之骄子;也有人说,词是宋一代之文学。

但这并不是说,词仅是为宋代独有,词在宋之前,唐、五代时就已经兴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

1、如果你是温庭筠纪念馆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你的预习,用30—50字介绍温庭筠。

(生介绍。

师总结要点:

晚唐男女爱情、相思花间派词人)

2、一读诗词:

师生齐读

读背的第一要求是: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请读准加线字的字音。

温庭筠斜晖脉脉白蘋洲

3、二读诗词:

学生演读

读背的第二要求是:

读出重音和节奏。

请在文中用红笔标出你认为的重音和节奏划分。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4、三读诗词:

学生悟读

读背的第三要求是:

读懂内容。

请结合课下注释,译出该词大意,不懂的和同学老师商量。

注意“独倚”、“望”、“千帆”、“皆不是”、“斜晖”等词的含义。

(生质疑,师生解疑。

学生说出该词大意。

思考: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试用一句话概括。

描写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5、四读诗词:

学生品读

读背的第四要求是:

读出变化和感情。

请小组讨论该词中:

(1)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女子的思念?

 

“独倚”独字用的很传神,不是恋人亲昵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这无语独倚以广阔的长江为背景,楼为主体,思妇为焦点,反映出思妇苦闷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

“倚”“望”两次连动,表现了她耐心地殷切的企盼。

“千帆”言船极多,“皆不是”表明唯独没有她的亲人,这里用反衬写她的失望,迎一只只来送一只只去。

斜晖欲落未落,对失望的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地收着余晖;不尽的长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表明时间的推移,从早到晚,失望后内心的凄凉的痛苦由“肠断”体现。

 

(2)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这首词哪句可以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里变换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6、五读诗词:

学生诵读

读背的第五要求是:

讲究技巧和方法。

请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左右分部,轮流背一句检测(更欢迎用自己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背诵该词。

(1)情景再现法;

(2)角色替代法;(3)提纲缩扩法;

(4)线索引导法;(5)对比背诵法;(6)句段篇递进法

7、请用最漂亮的字迹默写该词。

写完后同桌互改,把错字再次标出来。

 

二、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

很高兴你通过朗读已经能有感情的背、默这首词了!

你能否不看课本概述这首词的大意呢?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

三、掌握方法,赏析词句,加深理解

赏析方法指导:

1、用什么方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切入点)

2、写什么内容(包括事件、感情、情境等)

3、写得怎样(比如:

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对比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某一方。

请从本词中自选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做赏析,品悟“相思”。

(生赏析3分钟后展示。

)例如: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

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6、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白蘋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7、品味诗歌的美

(1)

语言美:

  美在精练、全词仅仅27字,却写得情韵兼胜。

首句三字,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不是一般人晨起梳妆,而是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时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反映。

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似乎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将是如意郎君的归来。

这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梳洗罢”到斜晖欲下,随时间的推移,独倚江楼的女子眼里、心中,除却陌生的江帆外,再无旁注,其情之痴,其情之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构思美:

  美在情感的婉转起伏,顿挫有致。

思妇的情感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对往日相依相守的幸福时光的深沉追怀、久盼不归的痛断肝肠……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

(3)意境美:

  船尽江空,希望落空,这时映入思妇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落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斜阳欲落未落,对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她的心情,悄然无语,悠悠逝去。

白蘋洲依旧,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

这两句融情于景,含意隽永,引人沉思遐想。

  教师总结:

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

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

7、默读诗词,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面,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

8、教师总结: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四、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温庭筠名句集锦

(1)、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吹落眼前花。

(2)、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

(3)、何当重相见,樽酒尉谁颜,温庭筠

(4)、春欲暮,思无穷,旧观如梦中!

温庭筠

(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

(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晕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

(8)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温庭筠

(9)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

(学生积累,教师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诗词文化)

2、描写相思的诗句集锦

1柳永《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佚名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秦观《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5纳兰性德《虞美人》: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6张籍《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7梁启超《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8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张先《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0李商隐《无题》: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1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2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3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4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5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6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17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8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9柳永《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晏殊《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1曹雪芹《红豆词》: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22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3韦庄《女冠子》: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探究点2——学习《武陵春》

情境导入: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是: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一、检查预习,朗读背默,初步感知

1、如果你是李清照纪念馆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你的预习,用30—50字介绍李清照。

(生介绍。

师总结要点:

南宋后期作品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婉约派女词人)

2、一读诗词:

师生齐读

读背的第一要求是: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请读准加线字的字音。

也拟泛轻舟舴艋舟

3、二读诗词:

学生演读

读背的第二要求是:

读出重音和节奏。

请在文中用红笔标出你认为的重音和节奏划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三读诗词:

学生悟读

读背的第三要求是:

读懂内容。

请结合课下注释,译出该词大意,不懂的和同学老师商量。

注意“日晚”、“物是人非”、“欲语”、“尚好”、“也拟”“舴艋”等词的含义。

(生质疑,师生解疑。

学生说出该词大意。

思考: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试用一句话概括。

一位女子早晨起来无心梳洗打扮的生活片断和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5、四读诗词:

学生品读

读背的第四要求是:

读出变化和感情。

请小组讨论该词中:

(1)你从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

 

愁(怨哀…)

(2)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这首词哪句最能体现主人公的哀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再读愁词:

大家一定很好奇作者为何有如此愁怨呢?

这和作者当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看“自主预习学案的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请你再次动情朗读读这首词。

  

6、五读诗词:

学生诵读

读背的第五要求是:

讲究技巧和方法。

请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左右分部,轮流背一句检测(更欢迎用自己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背诵该词。

(1)情景再现法;

(2)角色替代法;(3)提纲缩扩法;

(4)线索引导法;(5)对比背诵法;(6)句段篇递进法

7、请用最漂亮的字迹默写该词。

写完后同桌互改,把错字再次标出来。

二、研读该词,关注内容,再次感知)

以上几位同学动情的朗读,一下拉近了我们和李清照的距离,仿佛悲伤感怀,愁怨深重的词人就在我们面前。

1、你能否不看课本概述这首词的大意呢?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2、请你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

恼人的风雨总算停歇了,枝头上美丽的花朵也凋零尽了,只有沾花的泥土还散发着缕缕花的余香。

太阳虽然升的很高、很高了,可我仍无心梳妆打扮。

春去了,明年还会回来,花谢了,明年春天还会盛开,惟独那牵挂的人、伤心的事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开口说话,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洒落。

听人说,双溪那个地方的春色还不错,我计划着到那里去划划船、泛一泛舟,以排遣心中无尽的忧愁!

可是,我真担心那双溪上的舴猛舟般的小船太小了,恐怕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通过现代散文的描述,我们更了解了这首词。

如果让你提炼一个关键字,你会提炼哪个字?

我想这个字一定是——愁。

三、掌握方法,赏析词句,加深理解

赏析方法指导:

1、用什么方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切入点)

2、写什么内容(包括事件、感情、情境等)

3、写得怎样(比如:

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对比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某一方。

(一)请从本词中自选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做赏析,品悟“愁”情。

(生赏析3分钟后展示。

)例如:

1、请细读该词,哪些词句细致传达出旷世才女如泣如诉的愁情?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 这些句子中你觉得哪句写得最生动最富有特色呢?

请作简要的赏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喻手法,将无形的无法触摸的愁绪写成有形有重量的东西,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让读者读了不为之担心。

突出了愁的深重。

3、回头再看整首词,词人的情感是否一直处于愁闷低沉状态,有过一丝变化没有?

从哪里看出来?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进一步理解词中句子的含义,品悟“愁”情。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日晚”应该当“日高”来讲,这是和清晨相对而言的,不是“月色已晚”。

(课本图中插图中确实有一钩弯月。

不知是作画之人有意为之,还是粗心所致?

,不是你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

)根据生活常识,人一般是在早晨起床后,先梳妆打扮一番,然后才开始做事,这一点也可用我们刚学过的晚唐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来证明。

如果说“梳洗罢”表现的是女主人公清晨起来梳洗一番,就匆匆凳上望江楼等待心上人归来的激动、喜悦之情的话,那么“日晚倦梳头”一句则是通过日头已高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的;“梳洗罢”是“女为悦己者容”特定心情的反应,“日晚倦梳头”则是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

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三)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1、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

我国古代写闺情的诗词很多。

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比如温庭筠写《望江南》,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

感情更深切,描写更细腻,文辞更清新,有较强的感染力。

  2、这首词构思新颖独特。

生动真切地再现了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起伏跌宕,曲折多变。

  上阕写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下阕一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

—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承上阕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刻,她遂起出游之兴。

“比拟泛轻舟”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浓重愁绪作了铺垫和烘托。

“只恐”又一转,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状,满腹的愁绪又──次弥漫心头。

反复咏唱,一转一深,从而将细腻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

3、这首词抒情方式独特。

“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吹花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