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303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疟原虫介绍报告_精品文档.docx

疟原虫为按蚊传播的孢子虫,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这些疟原虫有蚊虫和人两个宿主,包括蚊体内的有性繁殖和人体内的无性增殖,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俗称“打摆子”。

而其他种类的疟原虫会感染它种动物,包括其他灵长目动物、啮齿目动物、鸟类及爬虫类。

一种类

疟原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我国主要感染为恶性和间日疟疾,偶尔有传入性三日和卵形疟疾。

四种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发育各期的形态又各有不同,可资鉴别。

除了疟原虫本身的形态特征不同之外,被寄生的红细胞在形态上也可发生变化。

被寄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变化以及变化的特点,对鉴别疟原虫种类很有帮助。

二形态

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环状体以后各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

血片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天蓝至深蓝色,疟色素呈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褐色。

1发育期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

一般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

(1)滋养体:

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食和生长、发育的阶段。

按发育先后,滋养体有早、晚期之分。

-早期滋养体胞核小,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虫体多呈环状,故又称之为环状体。

-以后虫体长大,胞核亦增大,胞质增多,有时伸出伪足,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以变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被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点;被三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有齐氏点。

此时称为晚期滋养体,亦称大滋养体。

(2)裂殖体:

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核开始分裂后即称为裂殖体。

核经反复分裂,最后胞质随之分裂,每一个核都被部分胞质包裹,成为裂殖子,早期的裂殖体称为未成熟裂殖体,晚期含有一定数量的裂殖子且疟色素已经集中成团的裂殖体称为成熟裂殖体。

(3)配子体:

疟原虫经过数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中发育长大,核增大而不再分裂,胞质增多而无伪足,最后发育成为圆形、卵圆形或新月形的个体,称为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或大小)之分:

雌(大)配子体虫体较大,胞质致密,疟色素多而粗大,核致密而偏于虫体一侧或居中;雄(小)配子体虫体较小,胞质稀薄,疟色素少而细小,核质疏松、较大、位于虫体中央。

2超微结构

(1)裂殖子:

(2)子孢子:

显微镜下的具体细胞结构,以及没有找到细节图,略过。

三生活史

寄生于人体的4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二个宿主。

z

1在人体内的发育

分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发育增殖)和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发育增殖及配子体形成)[1]:

(1)红细胞外期(简称红外期):

当唾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经30分钟后随血流侵入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营养进行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成熟的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内含数以万计的裂殖子。

裂殖子胀破肝细胞后释出,一部分裂殖子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部分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期的发育。

这个过程一般是几天。

(2)红细胞内期(简称红内期):

红细胞外期的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红细胞。

侵入的裂殖子先形成环状体,摄取营养,生长发育,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量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出,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再侵入其他正常红细胞,重复其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

这个过程只需要几十个小时。

疟原虫经几代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是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

当雌性按蚊刺吸病人或带虫者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随血液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能在蚊胃内继续发育,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

雄配子体在蚊胃内经过一些发育之后,游动钻进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

合子经过一些发育之后,进行孢子增殖,从成孢子细胞表面芽生子孢子,形成数以万计的子孢子。

子孢子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涎腺,发育为成熟子孢子。

当受染蚊再吸血时,子孢子即可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的发育。

这个过程一般要十多天。

五致病阶段

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期。

致病力强弱与侵入的虫种、数量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1潜伏期

潜伏期,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潜伏期在“进入人体的原虫种株、子孢子数量和机体的免疫力”等因素影响下有长有短,短的一周到一个月,长的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

2疟疾发作

疟疾发作,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3再燃和复发

疟疾的再燃和复发,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有关。

-疟疾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

4贫血

贫血,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

怀孕妇女和儿童最常见,流行区的高死亡率与严重贫血有关。

5脾肿大

初发患者多在发作3-4天后,脾开始肿大。

6凶险型疟疾

凶险型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有脑型和超高热型,多表现为持续高烧、全身衰竭、意识障碍、呼吸窘迫、多发性惊厥、昏迷、肺水肿、异常出血、黄疸、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和恶性贫血等。

凶险型疟疾来势凶猛,若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7疟性肾病

为疟原虫抗原与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所致。

8先天性疟疾:

指胎儿由母体得到感染。

9输血疟疾:

由输血引起的疟疾。

七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从受检者外周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确诊的最可靠依据,最好在服药以前取血检查。

取外周血制作厚/薄血膜,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查找疟原虫。

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容易漏检。

厚血膜由于原虫比较集中,易检获,但染色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别较困难。

2免疫学诊断

因为我没听所以我也不懂

3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和核酸探针已用于疟疾的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对低原虫血症检出率较高。

——————————————

八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

近200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的进步,大部分致命传染病已被消灭,但疟疾仍是横亘在人类生命健康面前的一道可怕鸿沟——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疟疾威胁,每年有3.5亿至5亿人感染疟疾,超过100万人死亡。

作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早在2000年前,疟疾的阴影就在全世界飘散。

公元5世纪,强盛的罗马帝国版图不断扩大,然而,一场瘟疫却毫无征兆地袭来,每天夺去数千人的生命,一半居民死于此病。

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疟疾大流行。

20世纪初的云南思茅,曾有3万人口,当疟疾在这个地区反复流行30年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只剩900多人。

所有的疟原虫都发源于非洲,至今非洲仍然是受疟疾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有人甚至将欧洲殖民者首先征服的是万里之外的美洲,而不是距离更近的非洲的原因,归结为疟疾对入侵者的强大杀伤力。

2流行环节不出声默默跳过

九防治方法

1对疟疾的认识

在无法通过科学手段确定传染源的情况下,古人认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古代中医认为疟疾由感受疟邪引起,将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

人患疟疾后,会出现急剧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故中国人又称疟疾为“打摆子”。

随着医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疾病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880年,法国军医拉弗朗在检查疟疾患者时,偶然用显微镜发现了一种月牙形虫体,由此找到了导致疟疾的真凶——“疟原虫”。

他因发现疟原虫而被授予19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2年,英国医生罗斯在刚吸过疟疾病人血的按蚊的胃里,发现了数百个疟原虫卵囊。

因此证实蚊子就是疟原虫传播的“罪魁”。

罗斯因这一发现被授予19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抗疟药研究史

实际上,在疟原虫被发现的几百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抗疟药物。

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

1630年,西班牙传教士朱安·鲁珀到秘鲁的印第安部落发现当地人用一种叫“金鸡纳”的热带植物的树皮,治疗疟疾有效,他把这一发现记录下来,并由此传播。

1693年,康熙患疟疾久治不愈,传教士献上金鸡纳提炼出的药物,康熙很快被治愈,金鸡纳的特效药也在中国获得传播。

但金鸡纳树种植难度大,本身具有严重的副作用,有时比疟疾更致命。

直到1820年,一位法国医生在金鸡纳树皮中提纯出了有效抗疟成分——kuí奎宁后,人类似乎找到了一只“抗疟”的盾牌。

一战爆发,美国从海上封锁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切断了欧洲对奎宁这一重要战略物资的供应。

无奈,德国只好通过化学合成发明了与天然奎宁化学结构相近的人工合成抗疟药氯喹kuí。

1960年,氯喹和其他抗疟药的治愈率接近95%以上,但是几年后降至20%。

疟疾再次露出狰狞面孔。

3青蒿素的发现

1967年,针对热带地区遭受疟疾侵害的严峻形势,一项研制抗疟新药的行动在中国紧急展开,项目代号“523”。

代表了国家意志,全国60个科研机构、500多人,组成了分工合作的科研队伍。

项目组确定了两个方向:

一方面按现代医学研制新药的途径,筛选、合成新的化合物;另一方面则是集中较多的人力,从中医药寻找新药的突破口。

研究团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经历了“从千万种记载药材中筛选抗疟药方”、“从复方的抗疟配方中筛选出有效成分”、“研究得出明确化学机构的有效单体”等艰苦的过程。

药物研究成本很高,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物力成本。

523项目组从古代医书中收集到上千个治疗疟疾的验方,有目标地筛选草药5000多种。

当时美国的策略也是广泛筛选,并且投入了几个亿。

这时,北京中药研究所发现一味名叫“青蒿”的中草药对鼠疟原虫抑制率非常高。

青蒿,属菊科,原产于我国,后被许多国家栽培,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方很常见。

中国人应用青蒿治病由来已久,距今2000多年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清晰地记载了用青蒿治病的药方。

但是对于研制新药,发现只是开始。

中药通常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几味、十几味甚至几十味地配伍,单体成分与功效并不清晰。

按照现代药物研究理论,只有成分明确、药效清晰的化合物,才能成为现代药物。

所以,首先要找到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有效单体。

1971年,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屠呦呦最大的原创性贡献。

研究并非从此一帆风顺。

提取物在动物和临床实验中效果并不理想,抗疟效果不稳定,毒副作用严重。

大协作的研发模式发挥了作用,云南、山东的研究出现转机。

1973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云南大学校园里发现一种叫做“苦蒿”的植物,云南药物研究所提取了苦蒿的有效单体,动物试验及人体试验都没有毒性,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也从本省一种蒿类植物中提取到有效单体,效果一样出色。

经认定,云南和山东发现的蒿类植物都属“黄花蒿”。

中药传统上将“黄花蒿”和“青蒿”统称为“青蒿”。

但真正含有有效抗疟成分的是黄花蒿。

因为青蒿是传统中药中一直使用的名称,最终《中国药典》按中药称谓习惯,正式定名为“青蒿素”,而否定了“黄蒿素”的叫法。

因为云南季节不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