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8册.docx
《人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8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8册.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8册
第一课植物写生
尊敬的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课《植物写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即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
从内容看,本课属于小学美术中线条系列,其编写意图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线条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之一,学生对线条的已有初步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但是运用线条进行实物写生是初步接触。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小学中段“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目标的规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前后关系。
方法过程目标: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在绘画的过程中提高线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
学习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预定本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观察、交流探究、传统示范及学生的动手实践”。
写生的前提是正确的观察,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可以清楚了解植物特点,也与课标提出的“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目标相吻合,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技法,而老师的示范可以更直接从视觉让学生了解画法,学生的实践活动则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从视觉去观察,从触觉嗅觉去感受,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认识,最后在绘画实践中运用线条写生。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按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谈话引入新课。
首先学生谈谈日常所见的植物名称、植物作用,再引出摄影师镜头下充满美感的植物写真,从而激发学生植物自然美的欲望,并相机揭示课题,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2探究新知
这一部分我分三步完成,首先出示课前准备的盆栽,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在特征,并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何引导呢?
首先出示两幅我的植物写生作品,这两幅作品是写同一株植物,但构图方式不同,并且可以从上面可以看出写生时的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重点是通过枝叶的互相遮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
然后我再示范具体的构图及绘画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把自己观察的结果描绘在刮画纸上。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堂中的评价有明确建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基于此目的,本课首先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然后我再根据实际情况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委婉提出,既不打消他的积极性,又能使他发现问题所在。
四、知识拓展
本环节我安排学生自学了解关于室内盆栽植物的一些常识,那些植物不适合在室内栽种,哪些适合?
以丰富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又三部分构成:
课题、绘画时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及示例作品。
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这节课初步的设计,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二课巧用对称形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八册第二课《巧用对称形》。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巧用对称形》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尝试从形状与用选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材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二)说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对本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什么是对称形,知道对称形剪纸的折法。
2、能力目标:
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目标:
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花纹需要一定的指导。
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掌握对称形的特点,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
难点:
如何巧妙地运用对称形,使其有美感。
二、说教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探究—实践—评价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学生的接受能力,我运用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
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
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运用大量实物图片、教具,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穿插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图片,增加直观性,启发创造思维。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学习流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激励、欣赏感受、探究领会、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拓展思维六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激励
教师出示各种自制对称性红双喜字。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祝福的传递,交流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欣赏感受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对称形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美。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鼓励有创意的回答。
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领会
1、情境创设,归纳对称形定义
(1)通过猜图游戏,找出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组成整个图形。
(2)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总结对称图形的定义。
(其目的是以美的作品感染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形的美,利用作品创设情境。
)
2、自主探究,发现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本环节教师分发实物剪纸图片,学生分小组探究,找出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发现对称形剪纸的制作方法。
)
(教师板书:
折叠、画线、剪裁)
3、仿例制作“蝴蝶”剪纸。
本环节鼓励学生按照折、画、剪方法,仿例制作蝴蝶剪纸,体会对称折和连续对称折。
(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试剪,对上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体验剪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教师板书:
对称折、连续对称折)
4、质疑再探,尝试其他折法。
团花,团团相聚,花团锦簇,处处体现对称之美。
本环节教师演示各种团花折法,学生试折。
团花之美还在于信手而来的的惊喜,教师鼓励学生在几番折叠的纸上随意剪裁,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团花试剪。
(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对称形剪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教师板书:
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四)实践创作
看看不如剪剪,动口不如动手。
本环节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
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自由创作,同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
(其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对称形制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
(五)展示评价
剪一剪千娇百媚,赏一赏万种风情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已童趣的语言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找出不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思维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
教师通过展示剪纸艺术的其他用途,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并发动学生将其继承和发扬。
呼应本课情感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用对称形
对称折;
1、折叠连续对称折;
2、画线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3、剪裁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巧用对称形》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
谢谢!
《巧用对称形》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巩义市里沟小学美术教师刘春艳。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八册第二课《巧用对称形》。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材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二)说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对本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什么是对称形,知道对称形剪纸的折法。
2、能力目标:
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目标:
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花纹需要一定的指导。
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掌握对称形的特点,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
难点:
如何巧妙地运用对称形,使其有美感。
(四)说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资料、喜字剪纸、对称剪纸图形。
学具:
剪刀、彩纸、胶棒、生活用品。
二、说教法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探究—实践—评价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学生的接受能力,我运用现场示范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
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
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本课运用大量实物图片、教具,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穿插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对称形图片,增加直观性,启发创造思维。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激励、欣赏感受、探究领会、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拓展思维六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激励
教师出示各种自制对称性红双喜字。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祝福的传递,交流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欣赏感受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精美的对称形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生活中对称的美。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的例子,教师鼓励有创意的回答。
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课件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领会
1、情境创设,归纳对称形定义
(1)通过猜图游戏,找出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组成整个图形。
(2)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总结对称图形的定义。
(其目的是以美的作品感染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形的美,利用作品创设情境。
)
2、自主探究,发现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本环节教师分发实物剪纸图片,学生分小组探究,找出对称形的制作方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发现对称形剪纸的制作方法。
)
(教师板书:
折叠、画线、剪裁)
3、仿例制作“蝴蝶”剪纸。
本环节鼓励学生按照折、画、剪方法,仿例制作蝴蝶剪纸,体会对称折和连续对称折。
(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试剪,对上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体验剪纸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教师板书:
对称折、连续对称折)
4、质疑再探,尝试其他折法。
团花,团团相聚,花团锦簇,处处体现对称之美。
本环节教师演示各种团花折法,学生试折。
团花之美还在于信手而来的的惊喜,教师鼓励学生在几番折叠的纸上随意剪裁,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团花试剪。
(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对称形剪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教师板书:
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四)实践创作
看看不如剪剪,动口不如动手。
本环节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
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自由创作,同时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创作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
(其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对称形制作的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
(五)展示评价
剪一剪千娇百媚,赏一赏万种风情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已童趣的语言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找出不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思维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
教师通过展示剪纸艺术的其他用途,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唤起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并发动学生将其继承和发扬。
呼应本课情感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巧用对称形
对称折;
1、折叠连续对称折;
2、画线三角折、四角折、五角折、六角折
3、剪裁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第三课放学了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美教061班的陈新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放学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放学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人民美术版)四年级“人体动态单元”第一节第三课的内容,是一幅分两步完成的创作画。
第一步要求画一幅人物速写,描绘放学后行走在路上的同学(第一课时);第二步以这幅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成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第二课时)。
此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人行走动态的画法。
这将为今后学生画好人物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编排不光总结了人物画的画法,而且对今后更好的掌握人物动态画和群组人物画打下基础。
学完后学生不光对绘画人物画的技法有所掌握还能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绘画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活动场面。
教学难点是掌握人物在活动时的不同姿态的表现手法,了解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构图。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人物动态练习属于绘画基本技能,是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此之前,学生只接触过人物静态的站和坐的绘画练习但他们有了一定的人物绘画基础。
此课的学习对本单元人体动态的学习乃至整个中小学阶段人物绘画的学习尤为重要。
有了前面的基础,本课将提高难度教会学生如何绘画动态人物。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物动态画法,认识以速写为基本素材的积累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画的形式从中感受并表现美好的生活,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将记忆中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美好瞬间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课余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体会动作协调的自然美,懂得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用到的教法是:
演示法、练习法。
学生用到的学法主要是:
实践法和练习法。
目的:
所用到的教法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更好的掌握人物动态的绘画方法,以及了解群组人物和画面的关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学法的制定是想让学生更多的去动手画,掌握人物画的技法。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注重听、看、说、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咱们先来猜一段声音(下课铃声),听听是什么声音?
师:
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学生放学时场景)这些学生在干什么?
师:
前面的声音和后面的图片是什么关系?
最后说明本课的任务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一听一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谈话法的方式一问一答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铃声加图片的形式引出课题是本节课导入的一大特色。
2、学习新课
师:
放学了,学生那么多怎么画呢?
请你们帮忙想想。
预设回答1:
一个一个的画下去。
2:
老师我一个都不会画怎么画下去啊?
师:
问得好,画好一群人物并表现人物姿势是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那么怎么解决呢!
设计意图:
用谈话法引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3、解决难题
这是本课如何解决难点的环节。
①师:
同学们我们先用速写的形式把一个人物画好,画好一个人后再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人物上画好一群人。
那么怎么用速写画人呢?
下面就来教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设计意图:
用速写形式去画好一个人的方法来突破难点,既可以让学生感到难点不难又可以让他们迅速掌握突破难点的方法。
②师:
我们把人体分为几个部分啊?
预设回答:
生:
三个,头、躯干、四肢,同时四肢又可分为胳膊和腿。
设计意图:
先帮助他们回忆人体结构,做到大脑中有印象。
③示范人物动态速写给学生看,用简单的图形把头和躯干表现出来。
(板书)
师:
还少了什么啊?
对,胳膊和腿。
画好一张完整的(板书)
师:
帮老师一个忙。
看看下面三幅画有没有问题。
播放PPT,出示下图:
(人1双手同时向前,人2同手同脚,人3胳膊摆动太大像是在跑。
)
接着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试着练习一下。
设计意图:
先用示范法,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然后再通过找缺点加强绘画准确性的要求,避免出现同样错误。
前面画好后让学生试着画上五官、脖子、头发、衣服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初步个别指导。
示范给他们看老师是怎么画速写人物的。
(板书)
师:
如果老师的方法好,简便,你可以采用老师的办法,如果某处没有你的方法好,或不合你的习惯,你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我们只要把人物大致正确地画出来就行了。
下面大家就来自己试着画。
4、指导练习
教师用课件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学生认真地练习。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学生绘画,并发现有些同学画的不错就给予鼓励,有些同学画的不到位就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
音乐的播放可以使环境变得优雅提高绘画兴趣,老师的不断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画的优点和不足。
这也是本节课的又一个特色的地方。
5、展示作业,述说感受
这节是让学生把画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来,并挑几位同学说说他们绘画的感受。
老师再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
贴画并说感受,利于他们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法。
同时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好的方法。
6、欣赏作品,创作预习
课件播放有关放学内容的作品并配乐。
一边欣赏老师一边讲解画面的构图和画面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比如构图,动态人物表现技法,颜色的搭配等。
同时为下节课画好创作画打下基础。
7、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去每人完成一张3人以上的人物动态组图,并思考下节课创作内容。
六、教学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板书,内容突出了本课的难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绘画时感到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板书内容如下:
放学了
头躯干四肢
张贴学生作品:
第四课设计生活标志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第8册第4课《设计生活标志》,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设计生活标志》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尝试从形状与用选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对生活标志的认识与欣赏,掌握标志的用途、特点和基本的设计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新课标对此学段课型的要求是: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
2、过程与方法:
用画或剪贴造型的方法设计班级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标志的识别、欣赏、研究、启发学生设计、创作生活中、校园中需要的标志,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时实践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达力及创作欲望。
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应该服务于生活。
另外,有些学生喜欢根据自己想法设计生活标志,但又不知该怎么去表现,需要教师一定的指导,因此我将本课学习重、难点确定如下
1、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
2、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二、教法运用: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往往来自于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因此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兴趣为主导,以体验为基础,以创作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思想,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欣赏、对比分析、联想概括、设计应用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学法指导上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大量生活标志,了解、感受其含义,增强自我规范和社会公德意识。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制作的过程,沿着形象简洁、色彩醒目的思路,在联想和概括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设计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
兵兵和妈妈去购物,看见了许多图案,有学生回答这些图案的意思和表达的信息内容。
你们知道课件上的其他图案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答)
师:
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图案,他们叫做标志,是用来表示一定含义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设计生活标志》。
二、讲新课
出示课题:
板书:
《设计生活标志》
1、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