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9612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docx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5《我不能忘记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亦可教师介绍)

   3、揭示课题:

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

    

(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

    

(2)思考: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讨论 资料 思索 淘汰 温文尔雅  亿万大众 

       仁人志士   无忧无虑 艰苦卓越  不以为然

    

(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

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

    

(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

资、索、谓、洲、淘、雅、虑。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提出讨论话题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

  二、组织讨论,赏读课文

   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赏读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进行赏读指导:

  

(1)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体会到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

  

(2)宋庆龄当时是怎样说这两段话的?

结合理解课文有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外表与内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联系上下文,体会“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和“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两句话的含义。

  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词语花篮”上,或抄写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2、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图片等,准备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25我不能忘记祖国

                        ↓

                        宋庆龄

                文静     喜欢思考        非常勤奋

                         发言——交口称赞

                           不能忘记祖国

 

                    26《卢沟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卢沟桥的整体风貌和局部的建筑特点。

   2、揭示课题,板书:

26卢沟桥

   3、展示、交流:

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4、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完好无损 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独一无二  闻名世界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及所在地。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卢沟桥    郊区 反抗 平坦 纪念馆 完好无损 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

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

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26   卢沟桥

 

               北京郊区        燕京八景之一

              设计科学         造型美观

              闻名世界        独一无二

               七七事变        抗战纪念馆

              缅怀历史        悼念先烈

s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教学设计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苏达凤

 

【内容简析】

    本课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

《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

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

《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

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

“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2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课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

《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

《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反复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

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从军行》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古代战士戍边课件,请同学认真观察,并说说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首著名的边塞是《从军行》。

   3、简介诗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是的意境。

   青海:

即今青海湖。

   长云:

满天都是云。

    雪山:

终年积雪的山。

   玉门关:

在今甘肃省墩煌县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穿:

磨坡

   金甲:

金属制作的铠甲。

   楼兰:

汉戴的西域小国,在今新疆境内。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4、从哪些诗句中,你可以体会出战士们誓死卫国的情怀?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指名读,体会诗情:

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古诗

 2、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从 军 行

 

                                  唐 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塞下区》

一、出示插图,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1、今天我们学习卢纶写的诗《塞下区》。

   板书:

塞下区

   2、简介诗人

二、检查预习

三、深入探究,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夜、平明)

 4、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

“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的内容。

  5、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6、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读。

   2、集体读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塞 下  区

 

                                     唐 卢纶

 

              将军也引弓            没在石棱中

                

 

 

 

         28《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

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

戚继光)。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意图: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

   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

[要求:

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

](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

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注意倾听的能力,思辩能力。

]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

[要求:

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要求:

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帮助解决。

个人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

[要求:

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读后,生谈课文主要内容。

]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意图: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

[要求:

结合书上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

[要求:

可以用书中语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话回答。

]

   [意图: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

]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要求:

先读书中语句,再谈自己的体会。

]

(五)复习巩固,拓展知识。

   1.复习巩固生字。

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记忆生字的兴趣。

]

2.交流课外资料。

  

(1)讲戚继光的故事。

  

(2)表演课前准备的有关戚继光的节目。

  [意图:

培养学生搜集、使用课外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英雄、爱英雄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花篮。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作战勇敢

      28*民族英雄戚继     抗击倭寇           

                                                      很有智谋

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七》教学设计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苏达凤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七”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七项内容。

“语海畅游”安排了两项,一是“汉字真有趣”,二是补充句子的练习。

“积少成多”要求读、背爱国名言和积累带有“国”字的成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平台”要求阅读的短文是《小英雄于连》,讲的是在敌人的炸药即将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时候,小男孩于连急中生智,撒尿浇灭导火索,保住了布鲁塞尔城的感人故事。

“能说会道”栏目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的话题。

“笔下生辉”安排了“写想象作文”的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梦想写下来。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教学目标】

    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

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

(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补充句子)

    

(1)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句子,学生读、思、议:

每个句子分别讲了几层意思?

用什么词语把这几层意思连在了一起?

几层意思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

(如第一句话讲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和“戚继光很有智谋”两层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2)学生在补充完整课本上句子的基础上,用带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二、“积少成多”

    1、学习第一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课本上的爱国名言,指名读,做到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三位名人的信息,谈谈自己对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读成诵。

    2、学习第二题(我的采集本)

    

(1)读课本上的六个带有“国”字的成语,查阅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们的理解。

    

(2)比一比,赛一赛:

哪个小组写出带有“国”字的成语最多?

    (3)交流对所写成语的理解。

    (4)把带有“国”字的成语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阅读平台”——阅读短《小英雄于连》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什么?

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

人们为什么给于连塑了一座铜像?

于连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3)再读短文,看看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几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说会道”——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好在班级里讲故事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