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9344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docx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摘要:

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

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两岸关系,克服文化认同的困难和阻碍,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关键词:

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两岸关系;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本为一体,台湾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

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

”台湾作家李敖2005年访问大陆时写下了《台湾无处不中国》一诗,对此是个很好的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会与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共同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一直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

因此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有力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范畴,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界定和理解。

狭义的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体现该社群的心理、精神、气质和独特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的总和。

[1]广义的文化则包括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的总和,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科技、宗教、道德、艺术等多个范畴。

本文的讨论主要在狭义范畴展开。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一方面,中华文化由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百越文化、闽台文化等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区域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决定了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

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背后都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

没有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

“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仁厚的精神,要求合理地对待人际关系、民族之间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他使人们可以在大千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兼容开放精神,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晶,在不断吸收和融合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得以发展。

同时,它还源源不断地输出自身的文化能量,给异质文化以影响。

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古至今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吸纳与回馈,对西方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

“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

“追求统一”的历史意识。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统一并非一般的政治选择和一时的政治诉求,而是在华夏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是牢牢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沃土之中的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基本社会理念和普遍的价值观。

二、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汉字为符号,以汉语为媒介的中华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两岸人民的生活。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台湾特色的优秀文化的确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两岸应该共同努力,来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台北“国家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认为,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所谓的台湾文化。

中华文化是根基、是范畴、是特色,是台湾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阳光与空气。

[3]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自古以来由于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一体化,使台湾的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首先,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与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

今日之台湾居民,除早期住民(或称“山胞”)之外,都是近三四百年来中国大陆移民的后代。

他们的祖先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通过垦猎、商贸、随军、避战、婚嫁等陆续迁入台湾,并在台湾繁衍后代。

据1926年12月31日的人口统计,当时全台人口3751600人,其中祖籍为福建省者3116400人,占83.07%;祖籍广东省者586300人,占15.63%;其他籍人48900人,占1.3%。

福建籍人口中,闽南人约占97%。

[4]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陆移民台湾的浪潮前后持续200多年,这种移民不同于国际移民,而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同一民族,而且主要是同一行政区划内进行的。

他们把大陆的社会生活完整地移植到台湾。

在此基础上,与台湾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台湾文化。

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处处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特征,秉承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其次,台湾之中华文化根基从未断过。

台湾因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在历史上,遭到外国的多次入侵和殖民统治,他们对中华文化进行摧残,推行殖民文化。

特别是日据台湾时期,推行“皇民化运动”,禁止写汉字、说汉语、唱民族歌曲戏剧,取缔汉语学校、禁止办汉文报刊,取消中国传统节庆,烧毁汉族信仰的神像。

同时,蓄意篡改台湾历史,倡导大和文化,培养皇民意识,企图彻底消除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根基。

但是,历史并不以侵略者的意志为转移,在遭受外族多次入侵和殖民统治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反而在屈辱中得到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成为反侵略、反割台、反殖民统治的重要武器。

从日本占据台湾、实行殖民同化政策伊始,台湾有识之士就发动以“读汉书、写汉字、作汉诗”为中心的汉学运动,在“皇民化运动”甚嚣尘上的时候,台湾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以各种形式传承中华文化。

1945年台湾光复后,中华文化传统在台湾也得到新的确认和重建。

一方面,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恢复汉语学校、加强国文教育和国语教育,大力推行普及国语运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大陆著名文人参与其中,对台湾文化的重建做出重要的贡献。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随之入台的有百万军队和军政人员,还有大批文化人士以及大量的文化资产。

国民党为了表明自己是“法统”的代表,以自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者自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做了一些有益的事。

特别是随着台湾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推广和提升。

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当局还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客观上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再次,两岸文化的精神纽带相同。

儒家思想和道德行为规范是台湾文化的基干与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是其主干,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至今仍起着重要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儒学传统中基于春秋大义的道德观念、注重民族气节的爱国精神、主张经世致用的王道理想带到台湾。

郑成功去世后,陈永华继续弘扬郑成功的儒学精神。

他在台湾建太学,并令各地设学校,教人读儒家经典,选拔人才到太学深造,并亲任太学学院,掌管教育。

在他主持下,儒学思想在台湾开始传播,并逐渐深入人心。

清朝统一台湾后,继续在各地兴办学校,大力推崇朱子学,强调忠孝节义、修身养性,成为台湾儒学的主流。

19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强调春秋大义的儒学传统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旗帜下复兴,他与朱子学中忠孝节义思想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思想武器。

在武装反抗斗争被日本残酷镇压以后,台湾的儒生们只好采取保存中华文化传统的方式抵制日本殖民文化的入侵,其目标是传承儒家文化,以待时机,回归祖国。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发展,台湾儒学的优良传统在同外来文化碰撞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至今,台湾百姓的待人处事仍然是以儒学的伦理道德为基本准则,中华儒学传统在台湾得到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在台湾体现得十分显著。

由于海路迁徙的极其危险和官府的政策限制,早期的大陆人移民台湾,多是单人独户,很少举家迁台。

入台后,为了取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成为他们首选。

早期台湾的家族制度并不健全,出现了以祭祀原先共同祖先的“合约式祭祀公业”。

数代之后,家族制度完善,出现了祭祀开台祖先为主的“阄分式祭祀公业”,标志着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过渡。

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及宗族文化理念也在台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表现为移民及其后裔们尤为注重自己的家族源流,有强烈的寻根意识,这种认同感和寻根意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台湾,随着人口的繁衍,许多姓氏渐渐发展为大族,他们仍然按照家乡的传统习俗,族亲聚聚,乡亲为邻,在聚居地按照祖宗的习俗,修族谱,建祠堂,沿用祖籍的郡望、堂号,标榜自己的渊源流派,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宗亲故土。

最后,两岸文化的文化基因相同。

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大陆移民迁台,不仅带去了丰富的生产技术、耕作方式,而且使大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移植到台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语言、饮食、饮酒品茶习俗、建筑风格、岁时节庆传统、宗教信仰、戏曲歌谣、家族观念、儒学思想传承等都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以语言为例,在台湾,除了普通话(台湾称“国语”)外,更加通行的是纯正的闽南话,台湾称为“台语”。

根据研究,台湾闽南话的语音系统和福建闽南话几乎没有差别。

台湾的闽南话之所以变异较小,是因为早期到台湾的几乎都是闽南人,闽南话在台湾开发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同。

即使在日据台湾时期,一度强制推行日语,禁止使用汉语、汉字,但闽南话和汉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保留得更地道。

因为民族语言的顽强生命力,已根植于台湾人民生活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闽南话不但具有独特的韵味,保留着许多中原古音,而且承载着闽台人民创造的社会文化,体现了共同的价值观。

三、台湾文化对中华文化认同过程中所受的不利影响

纵观台湾光复六十年来,台湾的文化认同呈现出了复杂的变化。

首先,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受到西方文化认同的冲击。

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子文化,出现的中西文化认同冲突是属于中华文化认同变迁中的一部分。

这是两岸文化认同演变的共性。

两岸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则能为两岸的现代化提供很好的文化推动力。

其次,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受到台湾本土文化的冲击。

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的不同层次,中华文化包含台湾本土文化。

一般说来,不同层次的文化虽有区别,但共同性是主要的,差异性是次要的,所以较小单位的文化认同并不妨碍选择较大单位的文化认同。

而在台湾,则出现了中华文化认同和本土文化认同的严重对立,这是当前台湾文化认同的特有现象。

这种现象虽有客观因素造成,但更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

这是一种狭隘的文化认同,使台湾陷入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判断和机械的二元对立,从而不利于文化的真正交流,反而走向盲目的自卑或自大。

最后,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由一元认同朝着多元认同的发展。

多元认同可能会导致其母体文化即中华文化的认同日趋削弱,而西方文化的认同和本土文化的认同日趋强化。

这使一些台胞夫去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在精神上难以找到归宿,终至于沦为他国的文化附庸。

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国民应具备的民族的自豪感、尊严感的价值扭曲。

中国清代学者龚自珍就提出“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

因为当中华文化在岛内出现遭断根、被断脐的同时,西洋文化尤其是日美文化则在岛内无孔不入。

社会学家把这种恶劣后果称之为“文化入超”,即外来文化如决堤的洪水到处泛滥,最终导致本土文化被架空。

四、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有了文化认同的存在才谈得上民族国家的存在。

文化认同具有精神粘合剂的作用,它保证了政权的合法性和民族的归属感,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为两岸和平发展走向统一提供重要动力。

首先,要高度重视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把文化交流放在优先地位,拓宽两岸交流的空间。

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交流那么敏感,也不如经济交流那么重利,文化交流是“心”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交流。

通过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可以减少因长期对峙、隔离状态下所形成的误会和误解,增强两岸民众的亲和力。

在两岸实现“三通”以后,要破解政治难题,真正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把文化交流置于两岸关系发展的优先地位。

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更多地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中性”主题,包括双方都赞同或不赞同但可容忍的内容。

同时,要注重开拓和创新两岸文化交流的模式,增强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在两岸交流交往中,我们采取的是“先经济后政治”,一切围绕经济交流展开,甚至文化的交流也是秉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要注重开拓和创新文化交流的模式,不仅经济要唱戏,文化本身也要唱戏,甚至“文化搭台,政治唱戏”。

以文化交流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自身的吸引力,促进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为破解两岸政治议题奠定民心基础。

吴伯雄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说:

“从经贸的角度看两岸,大家追求的是经济的利益,从文化的角度看两岸,大家重视的是品质与价值的问题,包括制度的改革,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等等。

”“当我们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未来时,我们意识到两岸关系是否能持续且长远地发展,是否能在不远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台上的沟通,往来于融合是问题解答的一个关键所在。

”“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大桥梁,缺一不可,现在该是搭起文化桥梁的时候了。

”[5]在未来的两岸关系中,必须重视文化交流,让台湾同胞在交流中接触中华文化,自觉意识到两岸文化的同根性,进而增强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

只有这样台湾人才不会把大陆人看成是“生意伙伴”,而会是“家人和亲戚”。

其次,努力寻求两岸文化核心价值的对接,消除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消极因素。

第一,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保护好中华文化瑰宝。

例如,两岸加强涉台文物方面的积极交流与合作,因为涉台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物,充分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海峡两岸面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目前,大陆涉台文化登记在册的有1354处,其中福建省有1076处。

对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民间音乐、舞蹈、礼仪、信仰、节日、民俗、工艺和民间建筑等易于流失的非物质文化做好文化资源普查、收集、整理和抢救、传承工作。

[6]与此同时,台湾提出太鲁阁、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大陆也完全可以助台湾一臂之力。

除此之外,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两岸要共同合作,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发扬国学。

第二,两岸宗教如佛教、道教、妈祖教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进一步紧密。

最后,两岸应该在对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联手合作,扩大共识。

事实上,两岸文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侵袭,两岸同样面临保护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自身文化的任务,两岸应该联手自保,并努力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联手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发扬光大。

最后,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因为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如修改教科书向台湾的青少年传递中华文化认同与台湾本土文化认同的对立错误信息。

对此,两岸要积极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采取台湾同胞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体育、文化、艺术的交流,增进其对大陆的了解,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青年一代对大陆的认识,拉近他们与祖国大陆的距离,培育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

鼓励两岸相关团体和学校合办以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为主题的中小学生交流活动,在教育领域重视两岸血脉相连的史实,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两岸加强学生交流并互相承认学历。

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

支持两岸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就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进行研究规划,以利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实现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总之,通过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岸增加对彼此过去的历史、成长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对彼此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了解。

只有在彼此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克服文化认同的困难和阻碍,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沟通和交流。

只要两岸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就一定会在了解中实现统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53.

[2]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对2009年10月10日马英九发表讲话提出的“打造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评价(

[3]台北“国家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日前接受《中国评论》月刊记者罗祥喜的独家专访,就台湾文化中的中华文化,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两岸创意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中国评论》月刊一月号以《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台湾最大的文化优势》为题发表了这篇专访.

[4]林国平,陈名实.文化台湾[m].九州出版社,2007:

5.

[5]吴伯雄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全文(中国台湾网)http:

//www.chinataiwan.org/.

[6]张丽俊.台湾光复以来文化认同的历史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