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2900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缺铁性贫血.docx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

  ……

【概述】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cemia)是小儿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月至3岁的婴幼儿。

具有小细胞低色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

解放以来,各种营养缺乏症都已明显减少,但缺铁性贫血仍是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的营养缺乏症。

根据1981年全国16省市对8435名29天至7岁小儿的调查,血红蛋白在110g/L以下的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36.31%;6月至6岁小儿9027名,患病率为43.03%。

因而这是儿童保健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诊断】

仅凭症状不易做出早期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尤其应注意病因分析,则可早期得到诊断线索,如初生体重,有无经胎盘失血、胎盘早期剥离,生后体重增长速度,患儿饮食情况,每日鲜牛奶的入量。

较大儿童应注意慢性失血和寄生虫病,大女孩应注意月经情况。

诊断困难的可用铁剂试验治疗。

【治疗措施】

以补充铁剂和去除病因为原则。

1.铁剂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其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

对婴儿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

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根据实验,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日;富马酸铁0.02g/kg/日;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此量可达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过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剂量过大可产生中毒现象。

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

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牛奶含磷较高,可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其易于溶解,好使小肠中pH增高,仍可保持铁于溶解状态。

例如,将维生素C60mg加入米饭中,可使铁的吸收增加3倍。

故于服用铁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若于服铁剂前4小时服用维生素C,则无此种作用。

对于极少数反应强烈的小儿,可改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亚铁(ferrousgluconate),或将上述铁剂减至半量,待恶心、哎呀、腹泻或胃部不适等症状消失后,再加至常用量。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方考虑用铁剂注射。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

右旋糖酐铁,每ml含铁50mg,肌注;含糖氧化铁,每ml含铁20mg,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铁剂局部可产生疼痛及荨麻疹,还可见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静脉注射铁剂还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

注射铁剂的治疗效应并不比口服快,故须慎用。

铁剂治疗一般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

因缺铁性贫血,不只血红蛋白减少,储存铁也全部用完。

由于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血容量不断扩充,而饮食中不能满足铁的需要,治疗目的不应只纠正缺铁性贫血,并应储藏足够的铁,以备后用。

维生素B12、叶酸或肝精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无效,不可滥用。

2.去因治疗

多数发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

有些轻症病人仅凭改善饮食即可治愈。

在改善饮食时,首先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给以合适的食物。

由于患儿消化能力较差,更换和添加辅食必须小心。

一般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地,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

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

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

对于因服用大量鲜牛奶而致的慢性肠道失血,应将牛奶的量减至每日500ml以下,或改用奶粉、蒸发奶或代乳口。

对肠道畸形、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

3.输血

由于发病缓慢,机体代偿能力强,一般不需要输血。

理度贫血或合并严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术者,才是输血的适应证。

对于血红蛋白的30g/L以下者,应立即进行输血,但必须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每次2~3ml/kg。

输血速度过快、量过大,可引致心力衰竭。

若心力衰竭严重,可用换血法,以浓缩的红细胞代替全血,一般不需要洋在黄治疗。

治疗后的反应服用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开始恢复,首先出现临床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

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

网织红细胞于用药48~72小时后开支上长,4~11日达高峰。

此时血红蛋白迅速上升,一般于治疗3~4周后贫血被纠正。

心脏杂音于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

用药1~3月,储存铁达到正常值。

【病因学】

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即可发生贫血。

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与贫血的关系。

正常新生儿血容量约为85ml/kg,血红蛋白约190g/L。

新生儿期体内总铁量的75%以上在血红蛋白中,约15%~20%储存在网状内皮系统,合成肌红蛋白的量很少。

酶中的铁不过数豪克。

因此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

倒举一个3.3kg的新生儿与一个1.5kg的早产婴比较,其体内总铁量相差120mg。

正常新生儿其体内铁的含量约70mg/dl,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

生后生理性溶血所放出的铁储存在网状内皮细胞,加上储存铁足够生后体重增长1倍的应用。

故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和胆带结扎等情况(脐带结扎延迟的,可使新生儿多得75ml血或40mg铁),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

母亲妊娠期间有缺铁性贫血,与婴儿贫血并无肯定的关系,因为胎盘可将血清铁含量低的母体内的铁运送到血清欠浓度高的胎儿体中,无论母亲缺铁与否,或饮食的质量如何,输入用同位素标记的铁后,约有10%的铁进入胎儿体内。

故出生时,无论母亲有无贫血,新生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的浓度并无明显差别,与母亲的血红蛋白并不成比例。

即使母亲患中或重茺贫血,婴儿的血清铁蛋白仍可在正常范围内。

2.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

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

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

早产婴增加更快,1岁可增加6倍。

若初生地血蛋白为19g/dl。

至4.5~5个月时降至11g/dl左右,此时仅动用储存的铁即可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

但早产儿则不同,其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

正常婴儿体重增加1倍,保持血红蛋白于11g/dl,其体内储存的铁是足够用的。

所以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若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必须寻找其他原因。

3.饮食缺铁

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

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系,一般含铁为1.5mg/L。

牛0.5~1.0mg/L,羊乳更少。

乳类中铁的吸收率约为2%~10%,人乳的铁的吸收率较牛乳高(缺铁时人乳中铁吸收率可增至50%)。

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别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否则在体重增长1倍后,储存的铁和完,即能发生贫血。

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亦可发生贫血。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39例小细胞贫血的病因调查,65%为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者都未及时添加辅食。

较大儿童每因次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应较差而致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铁,为人体总铁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虽不额外补充铁剂,也能迅速恢复,不致发生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时,每失血4m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量已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

1岁以内婴儿由于生长迅速,储存的铁皆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扩充,好使小量的慢性失血,也能导致贫血。

近年来发现,每日以大量(1L)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喂养的小儿,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此类患儿血中可发现抗鲜牛乳中不耐热蛋白的抗体。

也有人认为肠道失血与食入未经煮沸的鲜牛乳的量有关,2~12个月的婴儿若每日摄入鲜牛奶总量不超过1L,(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失血现象即可减少。

常见的慢性失血还可由于胃肠道畸形、膈疝、息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少女月经过多等原因。

5.其他原因长期腹泻和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可影响营养的吸收。

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也能造成缺铁性贫血。

【发病机理】

1.人体内铁的分布及功能

⑴合成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中的铁约占体内总铁量的2/3,血红蛋白约占红细胞蛋白质的99%以上。

铁缺乏影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

⑵合成肌红蛋白:

合成肌红蛋白内的铁约占小儿体内总铁量的3%。

肌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较血红蛋白强,在横纹肌与心肌中起到氧气储存作用。

当缺拉时可以放出氧以供肌肉收缩的急需,铁缺乏时对肌肉内肌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

⑶构成人体内必需的酶:

极少量的铁构成人体必需的酶,如各种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参与各种细胞代谢的最后阶段及二磷酸腺苷的生成,它是细胞代谢不可少的物质。

在铁缺乏的早期,可能在贫血出现以前,此类含铁或铁依赖酶的功能即受影响。

但在治疗后48~72小时,精神和食欲即好转,提示酶功能的恢复,出现在贫血改善以前。

⑷储存:

约有30%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骨髓和网状内皮系统,其中1/3储存在肝(新生儿干燥肝组织1g约含铁15mg,2岁时为2mg),1/3储存在骨髓,其他1/3储存在脾和其他组织。

铁蛋白含铁可达到铁蛋白重量的20%~25%。

并与血浆铁保持平衡状态,当机体需要增加时,很易被利用。

含铁血黄素含铁量为30%,但不易被利用,例如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病儿虽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在肺,但不能用于合成血红蛋白。

它的功能和与铁蛋白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

⑸运转:

很少量的铁在血浆中和一种β-球蛋白(运铁蛋白)结合,运转在组织之间。

例如由肠道吸收的铁或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后游离出来的铁、以Fe3+形式与运铁蛋白结合,运送到骨髓。

运铁蛋白附着在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膜上,经主动运转于1分钟内铁进入细胞,在幼红细胞中合成血红蛋白。

一个分子的运铁蛋白与两个分子的铁结合,它携带铁迅速地进入和离开血循环,其半衰期约20~120分钟。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运铁蛋白类似的乳铁结合。

此外,尚有一种与运铁蛋白类似的乳铁蛋白,它存在于乳、各种分泌液和中性粒细胞中,它与铁有较强的亲和力,通过竞争剥夺微生物可利用的铁而发生抑菌作用,对于它的运输铁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2.铁的来源与吸收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

食品中含铁最高的首推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等。

用铁锅做莱、煮饭也能得到相当量的无机铁盐。

此外,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的铁几乎全部重新合成血红蛋白或为其他组织提供所需要的铁。

铁的吸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以游离铁的形式和以血红素的形式吸收。

植物中的铁一般以胶状氢氧化高铁形式存。

在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的作用下,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释放出来,并变为游离的二价铁。

维生素C能使二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以利于吸收。

此外、果糖、氨基酸(胱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皆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

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容易形成磷酸铁盐和草酸铁盐而妨碍吸收。

茶与咖啡亦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鞣酸铁复合体,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

血红素的吸收与游离铁的吸收不同,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胃酸与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可被肠粘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

铁的吸收率因食物的种类而异。

蔬菜、大米等植物中的铁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