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docx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学习笔记)
张海晨李炳亭著
第1章教案之殇
我国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
教案:
指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也称为课时计划。
其核心问题是教学程序的安排或者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案流弊
传统教案流弊:
1、传统教学最终被异化为教师“教教案”。
2、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秀场。
3、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最终导致僵化。
4、写教案被等同于备课,等同于上课。
5、写教案成了“拿来主义”——抄袭案。
没有“落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定义:
是一种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基本要素:
1、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学习目标的确定与阐述。
4、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6、教学评价的设计。
第2章正名“导学案”
夸美斯说:
“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喧器、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改革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导学案内涵:
定义:
在新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要素:
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
优点:
1、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
2、导学案设计具有科学的实践基础和先进的理念支撑。
3、导学案是立足于课时或课题设计的方案。
4、导学案在设计的主体和使用的对象上有侧重。
5、导学案设计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
6、导学案设计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7、导学案设计的类型根据高效课堂来定。
8、导学案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设计文本。
9、导学案体现了大课程观和大课堂观的概念。
10、导学案被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我要走向哪里?
(学习目标)
我如何到达哪里?
(学习材料、媒体和学习策略)
我如何判断是否已达到目的地?
(评价与修正)
教师要立足于“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以学为主”的原则来设计导学案,而且导学案的设计标准要力求最大限度的达到在学生借助教材、自主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展示、反馈达成目标,生成能力,培养情感。
知识链接:
高效课堂名词解释:
独学:
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
对学:
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
群学:
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学习。
、
展示:
一是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成果汇报、交流甚至暴露问题的一种形式;二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成果汇报、交流甚至是暴露问题的一种形式。
第3章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做的研究是进行教学行动研究。
要在“教中研”,在研中教,采取“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并与“自下而上”的教学理论相对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有效。
一、以生为本
1、相信学生。
在导学案设计中,特别注重分层次设计题目,关注每一层的学生,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准备的是自助餐式的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饭,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只要能解决完成相应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比尖子更高的评价。
2、解放学生。
在导学案设计中,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设计开放的问题,创设生活的情境,鼓励个性的见解,引发学生的质疑,激起思维的碰撞,张扬生命的合力。
3、依靠学生。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
教师只有依靠学生,学生学习的情感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发,个体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一条不可背离的教育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泉。
教师要相信一句话:
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到学生中找。
4、发展学生。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就是要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学生,从而实现对“全人”的教育。
二、以学为本
1、以学定教。
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不是目的,学才是止的。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六学:
在哪里学(空间)、学多久(时间)、为什么学(学情调查)、学什么(目标与内容)、如何学(学习策略)、学得怎样(评价).
四教:
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得怎样。
教师在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做好学情调查,带着三个问题: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己能解决什么?
四不教:
学生独学能会的不教,学生对学能会的不教,对子帮扶能会的不教,学生合作探究能会的也不教。
2、以教导学。
3、以评促教。
评价的四个维度:
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功能。
评价的五个转变:
由量性评价转变为质性统整,由甄别优劣转变为引领发展,由个体评价转变为个体与合作组评价的统一,由评价单一枯燥的认知训练转变为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由评价结论不求过程转变为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评价的六大功能:
积极导向、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多元互动、记录成长。
4、自学为主。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三、行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
2、目标性原则。
3、导学性原则。
第斯多惠说: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导学案的突出特征就是导学,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合作性原则。
5、探究性原则。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6、情境性原则。
7、层次性原则。
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
8、实用性原则。
9、规范性原则。
10、创新性原则
下述五点是保证学生学习高效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
1、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时,学生学得深刻。
2、当学生已呢知识被激活并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时,学生学得深刻。
3、当向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全貌时,学生学得深刻。
4、当学以致用时,学生学得深刻。
5、当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实际生活时,学生学得深刻。
第4章导学案设计要求
一、研读课标指南:
1、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3、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的具体指导。
4、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
5、课标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二、用好教材促发展:
确立课程意思。
树立新的教材观。
三、学情调查是起点。
四、分层设计重差异。
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
五、学法指导在其中。
六、集智备课作保证。
第5章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1、基本规范
1、统一基本设计程序。
2、统一基本设计要素。
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
3、统一基本课时容量。
4、统一基本设计版式。
2、复习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学情分析。
2、复习引导。
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复习方法。
3、学习内容设计。
1、知识梳理2、典型问题设计,3、达标测评,4、学习过程设计:
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
3、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
1、学情分析。
2、错题归类剖析。
3、变式拓展训练。
4、自我完善。
5、学习过程设计。
4、导学案设计避免走入的误区
1、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2、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3、导学案设计问题“肤浅:
化。
4、导学案设计共性化。
5、导学案设计提纲化。
第6章导学案使用
1、学生使用篇
(1)、导学案使用基本常识
1、导学案组成要素说明。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导学案上各组成要素的基本含义及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
2、导学案题头项目填写。
组名、姓名等。
3、学习三宝的运用。
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导学案要与教材结合使用。
5、导学案使用的时间要求。
导学案一般提前发下来让学生果前预习(低年级学生不宜提前发),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2)、导学案使用的常规要求
1、课前使用——自学为主。
独学要求学生要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学有余力的可做拓展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记号,自学时还要求学生能主动提出或发现新问题,并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决问题。
2、课中使用——对学、群学、展示、反馈达标、整理学案:
整理问题、整理知识要点、整理生成性的知识、整理知识结构、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
3、课后使用:
2、教师使用篇
1、课前——独学检查、二次备课。
课前,教师要对本节课导学案学生独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批阅,这次抽查类似于从小组中抽样。
落实二个前置:
学生学习前置,教师指导前置。
2、课中——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学习进程。
教师角色:
调查员、指导员、协调员。
展示是课堂上最精彩的环节,其精彩之处就在于课堂的互动生成、质疑对抗。
导学案中达标测评部分若属于笔试测评,要力求课内独立完成。
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或者现场的指导促使他们集聚问题,质疑对抗,激烈竞争,思维碰撞。
这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前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在于抛答案,而是要围绕解决问题而“抛问题”——以问题激活问题。
如何解决好优生吃好和学困生吃饱的问题,这是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也是对教师协调能力的考验。
3、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
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四必”:
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也可对子互批、组内批、组间批、学科代表批、教师批等。
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要有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要根据批阅情况和学生的自主反思情况将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形成错题集。
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
3、导学案使用的误区
1、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
2、重课前预设,轻课堂生成。
3、重导学案使用,轻教材使用。
4、重导学案使用,轻导学案再设计。
5、重统一性评价,轻差异性评价。
重“讲”轻“学”、重“学”轻’导”
王况清
201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