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7627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讲 唱歌教学的评价.docx

第十二讲唱歌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唱歌课的评价原则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因此,歌唱课程的评价就成了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歌唱课程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歌唱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歌唱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歌唱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

从评价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出发,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歌唱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歌唱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歌唱的兴趣、爱好、情感与态度等。

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歌唱潜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歌唱感知、歌唱表现和歌唱创造等水平,进而促使音乐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实现。

评价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发展的、全面的,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力量,获得鼓励,获得自信。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音乐是一门副科,又不纳入高考科目,所以不予重视,音乐课从来都是各个学校可上可不上、可考可不考的课程。

因此,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几乎是“一歌定分数”。

这样的考试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过分关注最后结果。

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考试方式既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和音乐学习情况,也谈不上调动学生歌唱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也使音乐中的歌唱教学内容与方法得不到真正的改革。

在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音乐课程在学科性质、价值定位、基本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在教学评价方面,《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因此,在歌唱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学评价原则的能动把握,运用科学而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并依据歌唱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出评价内容,使歌唱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取得实效,以期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一节歌唱课程评价的原则

问题导入: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怎样才能使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歌唱教学?

歌唱课程评价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课程的评价要遵循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四个原则,我们在制定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歌唱课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对这四个原则作能动地把握。

一、歌唱课程评价的导向性原则

对一个课程的评价涉及课程价值、课程判断和课程目标等内容,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

因此,歌唱课程的评价应该对该课程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作方向性的引导。

在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中,歌唱学习占有很大的比例,也可以说歌唱学习也将伴随他们整个的人生旅程。

歌唱课程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歌唱学习,首先,应该有益于他们的歌唱审美情趣、歌唱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评价,使他们能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有一定审美判断能力,并能在歌唱学习中逐渐形成审美地演唱歌曲的追求。

其次,应该有益于他们的创造精神、表现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的创造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体现在歌唱教学中,通过课程评价,使他们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和风格,对歌曲的力度、速度等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处理,并能自己去探索最佳的艺术表现。

第三,应该有益于他们歌唱能力的发展,歌唱自信心的建立。

通过课程评价,使他们能逐步提高个人的歌唱技能,并运用一定的歌唱方法,大方、自信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到歌唱学习与歌唱有关的课外活动之中。

在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歌唱课程的评价对于教师的歌唱教学,首先,应该有益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育改革的前进目标。

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指引,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即指明教师教学目标和应达到程度的方向。

其次,应该有益于教师不断了解自己的教学成绩和不断修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评价过程的不断反馈和调节,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歌唱学习达到目标的程度,发现歌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不足得到纠正,使歌唱教学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更好地实现歌唱教学的目标。

第三,应该有益于教师对自己的歌唱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通过评价来比较、区分教师的歌唱教学能力,获取准确的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以便制定周密的计划进行歌唱指导和培养。

二、歌唱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原则

音乐课程在整个中小学的基础课程中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规律,而歌唱课程又有其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既在性质上是一种艺术行为,又在教育上呈现为一门学科课程。

一方面,我们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制定上一定要以歌唱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其歌唱课程的教育特性和它的审美价值,充分考虑中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歌唱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将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中所确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作为歌唱课程科学设立评价指标的依据和基准。

科学性要求我们的歌唱课程评价指标要客观公正,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真实地反映出被评价的事物的程度,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被评价者的实际水平。

另一方面,又要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制定上充分考虑其被评价者在歌唱天赋、歌唱素质和歌唱表现上的诸多差异。

在学生的歌唱学习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嗓音条件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遗传、生理和病理等原因造成的,嗓音条件不好会给学生的歌唱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他或她们的歌唱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能力上的差异。

学生们在歌唱学习时表现出了在歌唱记忆能力、识谱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很大不同,这方面同知识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第三是性格差异。

歌唱学习是感受性和表现性很强的学科,性格和气质的不同将影响他们的歌唱学习,性格内向的学生和性格外露的学生的歌唱表现及感受有着一定差别。

第四是经验上的差别。

学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经验,这使他们对同一首歌曲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意境。

这些差异在我们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该予以重视,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去尊重学生们在歌唱中存在的能力差异、性格差异、经验差异和嗓音差异,让歌唱课程的评价在公正、科学的前提下也具有人性的魅力。

三、歌唱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原则

歌唱课程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其评价要从整体地、全面地、过程地去对学生的歌唱学习和教师的歌唱教学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的歌唱学习来说,一方面,歌唱行为同音乐的和文学的、知识的和技能的诸多因素发生关系,这就要求评价也是相应整体的、全面的,并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在评价中的权重和比例,各项参数的合理和有效。

另一方面,由于歌唱学习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评价注意过程性和发展性,遵循歌唱学习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性,(如小学低年级和中学变声期),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整体地去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评价能够充分发挥激励、促进的功能。

同时对于教师的歌唱教学来说,也涉及音乐知识的和技术的、教学的和心理的诸多方面。

教师教学效果同歌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歌唱的范唱和伴奏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程度;教学技能的熟练程度和驾驭程度;以及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的了解程度等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也都是歌唱课程对教师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考察的。

四、歌唱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

歌唱课程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评价外,相当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判断和评价。

如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可有量化的信度和效度的测量评价,那么,歌唱的情感、表现、状态等方面就是不可量化的质性评价。

它造成歌唱在评价上的复杂性,也使评价在操作层面有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教师还要面对多个年级的学生,这些都要求在制定评价的指标时充分、全面地考虑。

如果是评价的实际操作繁琐复杂,那么评价也就难以实施,也无法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

因此,这就要求评价的指标清晰明了,评价的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唱歌课的评价方法

问题导入:

作为教学质量的检测标准,课程评价是对教学主体和客体及整个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如何对主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如何对客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测?

唱歌课程评价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歌唱课程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对象可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其评价方法可分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其评价方法可分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

一、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是通过表扬或鼓励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评价方法。

激励评价首先抓住学生的细微变化,肯定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再要求学生更进一步提高自己。

激励评价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人才,而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

”尤其是小学生,因此,激励评价是歌唱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通常我们用语言来表达如:

“你唱得真好听!

”“XX同学的歌唱进步可真大!

”等,这些评价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语言来激励评价外,我们还可以用实物的方式来作激励评价,如可用硬纸壳制成“♪,♫”的音符,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对问题就奖励一个♪;主动回答问题若答对了奖励一个♫等等,这些小小的音符可以随时鞭策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激励评价的效果。

2、挫折评价

挫折评价是指给予学生制造障碍,让他们体会到挫折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的评价。

针对某些学生因在鼓励、赞赏的评价中产生了骄傲自满的现象,教师因及时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不过,在挫折评价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将“不对!

”“真是笨!

”之类的话作为挫折评价的话语来评价学生,这样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起到负面效果,因此,挫折评价的度及教师用语一定要掌控好。

3、实践活动式评价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歌唱能力只有在歌唱实践活动中才能显露。

教师可以在平时课上设计歌唱活动,学生自由参与,从而做出随堂评定。

这种考查学生的方法可信度较高,可测的内容较多。

评价范围包括操作领域的目标内容(如视唱、唱歌、创作、表演等)和情感领域的目标内容(如投入歌唱实践活动的态度等)。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和学年末,对学生学习所进行的终结性检测和评价,检测的内容因包含整个学期、学年内的全部学习内容。

以前歌唱课的终结评价往往以单一的背唱歌曲、视唱、模唱等定量内容作为期末考试形式,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探索,歌唱学习及其活动的终结性评价形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拓展,如成果展示方法、评价报告单、游艺性测试法等形式的出现,都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歌唱终结性评价内容。

1、成果展示法

成果展示法是歌唱学习评价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让学生公开展示一项完整的艺术成果,来评估学生对所给任务的努力情况和完成情况。

如举办一场歌唱音乐会,从导演、剧务、到演员等都由学生自己安排。

当然,小学低年级的同学还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协助下编排。

这种终结评价成了一项社会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自己组织排练,表演,制作节目单、请帖,邀请家人,朋友等,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合作等一些在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真正通过音乐学科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2、评价报告单

教师以报告单的形式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总结性描述。

这是一个重过程的终结性评价,具有浓厚的对话性和过程性,使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3、游艺性测评法

以前的终结性评价以歌曲、视唱、听音模唱等期末考试形式,十分单一,而且总是以师评为主。

所以,考试被称为老师的“法宝”,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这样使得很多孩子都对“考试”惧怕三分。

要改变这个现象,就必须改变这种“应试”的评价方法。

音乐的起源一部分来自于游戏,那么音乐的学习本身就应具有游戏色彩,在期末测评过程中,要打破单纯地以“一歌定分数”的考评模式,让学生摆脱单调、紧张的测评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既展示了自己的音乐能力,从而充分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自我评价的方法

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身学习情况作出的判断。

这就将以前方法简单,内容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学期考试,改进成一种培养主动性的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等。

在自我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好学生学得更好,使后进生也充满信心。

同时,自我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一种途径。

它的评价范围包括认识领域的目标内容(如音乐知识的了解)和情感领域的目标内容(如学习兴趣和态度)。

由于年龄不同,认知能力有差异,自我评价的方法也应符合不同年龄段。

对于小学生,可让学生自制一个自我评价表:

  

评价的内容

成绩(♪=20分)

我喜欢唱歌

♪ ♪ ♪ ♪

我能大胆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 ♪

歌唱时我很认真

♪ ♪ ♪ ♪ ♪

我能积极参加各项歌唱活动

♪ ♪ ♪

歌唱是我有很强表现欲望

♪ ♪ ♪ ♪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能按时完成

♪ ♪ ♪ ♪ ♪

 

对于中学生,可自制一个“我的歌唱学习博客”:

评价的内容

1、对歌唱具有浓厚的兴趣

 

 

 

2、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积极参加歌唱活动

 

 

 

3、在歌唱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

 

 

 

4、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并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清晰的吐字,有表现力的歌唱

 

 

 

6、了解歌曲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歌曲创作

 

 

 

(四)相互评价方法

相互评价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间评价对方的优缺点。

通过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客观的评价别人,从别人的长处中得到学习。

同时又将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别人,增强自信心。

这种评价往往会激发出孩子们无穷的学习动力,当他们的优点被同龄人所认可时,他心中的那份满足也许远远超出教师对他的一句赞扬;通过相互评价,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独到的评价,提高自我教育意识、自信心以及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支配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孩子们相互之间探讨,评价,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表达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相互评价的范围包括情感范围(如互相评价在参与音乐歌唱活动中的表现)、认知范围(如互相问答有关歌唱知识与歌唱技能)、应用范围(如互相记录对方的歌唱表演和综合歌唱素质等情况)。

二、对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

(一)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师产生各种教育影响的直接体验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最能有效地反映出教师某些方面的水平。

(二)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指同校的教师、外校的教师或专家等通过对被评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公正评价。

这就要求评价者必须对被评教师的有关情况有一定了解,否则,所做的评价就不可靠。

(三)领导评价

教师所在学校、系、组的领导有责任对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

这种评价要求领导必须多去接触教师,多去听课,多了解学生、教师同行对教师的反映,多去了解有关教师工作及成就的分析和记录,掌握丰富的信息,做出全面、恰当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若评价不当,则会遭到教师的不满与争议。

(四)自我评价

和学生评价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列出各方面的标准,随时进行自我评价。

这不仅是教师工作总评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可实现帮助教师改进工作的评价目的。

(五)学生成绩分析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析来评价教学,也是对教师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学期、学年末,根据学生所学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根本标准,进行终结式评价。

如果某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经常低于或经常高于全年级同类学生的统考平均成绩时,就有理由做出某些关于教学能力的评价。

第二节唱歌课的评价内容

问题导入:

课程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及整个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涉及到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及效果的观察和评定,那么唱歌课的教学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评价该如何进行?

一、学生歌唱学习的评价

学生歌唱学习的评价内容可分为歌唱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歌唱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歌唱创造能力方面的评价。

(一)歌唱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歌唱学习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歌唱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

具有良好的歌唱学习情感才能有唱歌的欲望,有欲望才会想学,才要学,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歌唱的情感表现是最关键的。

同时,在歌唱课堂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建立起对人、对一切美好事的热爱,在生活中满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未来美好的憧憬。

作为音乐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对艺术、对音乐的热爱。

以下是针对如何从歌唱学习情感来评价“五音不全”的案例。

一位学生认为自己五音不全,课程专家及骨干教师给这样的回答:

回答1:

能感受到音乐的旋律,能够欣赏就好呀!

回答2:

我们的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不是歌唱家,你虽然:

“五音不全”,但可以培养你对艺术的兴趣,可以让你听懂音乐,欣赏艺术,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成功之处。

回答3:

你在唱歌时,关键是在于你是否快乐,对于个人而,享受快乐是最重要的。

以上回答都是从提高学生歌唱学习情感出发,来增强一个“五音不全”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不放弃对歌唱的追求。

总之,我们在对歌唱情感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对生活的态度;2、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3、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4、对歌唱实践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为创造力;5、音乐欣赏习惯和对多元文化的态度;6、音乐带来情感层面上的顿悟等。

(二)歌唱知识技能的评价

歌唱知识与歌唱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视唱、演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包括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形成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

歌唱知识与歌唱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歌唱的音乐表现力;2、学习演唱的技能;3、运用乐谱的能力;4即兴的创作常识和技能;5对中外音乐发展史的了解程度;6、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

(三)歌唱创造能力的评价

歌唱创造是指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歌曲的活动。

音乐歌唱创造能力应作为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评价时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一定的情景;是否能够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是否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8小节左右的短曲,并尝试用电脑创编歌曲等。

歌唱创造能力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有助于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歌唱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

学生歌唱学习评价表例

测量

内容

测量要点

评价等级

A

B

C

D

歌唱情感、态度价值观

音乐的兴趣和愿望

 

 

 

 

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歌唱知识技能

情绪情感体验

(表情、速度、力度)

 

 

 

 

演唱(奏)技能

(音准、节奏、姿势、音质)

 

 

 

 

音乐表现

(完整、流畅、风格)

 

 

 

 

歌唱创造能力

根据旋律创编新歌词

 

 

 

 

电脑创编歌曲

 

 

 

 

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

 

 

 

 

二、歌唱教学评价

(一)歌唱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又称教学目的。

评价歌唱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准确地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及歌唱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切实可行,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知识、能力、觉悟和识记、理解、运用的统一;是否富有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并贯穿音乐教学始终;是否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兼顾过程与方法,从而积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歌唱教学内容

这一要素是教学中的重点,主要看:

教师对教材上概念、原理、观点是否正确,知识讲解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是否做到深入浅出;内容分量和安排是否适当,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注重学生实际,重视能力;是否将寓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于音乐教学之中。

(三)歌唱教学过程

评价歌唱教学过程要看教师是否关注学生通过歌唱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歌唱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各环节是否能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富有音乐特点;教学节奏是否张驰有序,和谐自然;教学活动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活动安排自然,恰到好处。

从而依据“课标”精神,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四)歌唱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评价歌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看:

教法是否得当,是否注重审美突出情感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针对性强,让学生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是否能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是否能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

(五)歌唱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又叫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评价教师歌唱教学基本功主要看:

范唱是否准确,是否能较好把握音乐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是否有较强的伴奏能力,伴奏是否规范、流畅,富有激情;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清晰明了、生动;在教学中是否能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应变、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歌唱教学效果

评价教师的歌唱教学效果主要看教师是否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歌唱教学是否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歌唱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教学中音乐气氛是否浓厚,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达;各层次学生是否均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且目标达成情况好,学生音乐实践成功率高;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有无特色;各环节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师生合作是否愉悦、和谐。

附:

中小学音乐教师歌唱课教学评价表例

名称

指标要素

标准因素

及其分值

完成情况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60%以下

 

教学目标

1、目标定位明确;

2、要求具体。

 

 

 

 

 

 

1、符合学生实;

2、知识运用统一。

 

 

 

 

 

 

 

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观点准确;2、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