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367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docx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

大庄小学低段语文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

2012年2月18日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校有幸加入了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接题后学校师生呈现了这样的课题景观:

一、学生发挥了自学潜能,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变成一个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共同体。

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学校在课题接题后将深入课题实验,抓住新课程研究的各个点,深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并加以研究和探索。

在多方面、多层次地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之后,老师们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如何富有成效地联系具体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是我们学校必须思考的严峻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老师们了解到:

语文学习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设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

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有了这样的思考后。

老师们也清楚地看到语文课前预习的积极意义

1、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是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

2、从功能上看,预习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丰富、情感性强的特点。

预习时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感悟作品的思想的情感,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这就是证明。

3、从程序上来看,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

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

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杨再隋教授说过:

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

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

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

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

可见,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提前学习、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更有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叶圣陶曾经说过:

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余文森教授也深刻指出: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

预习抓得好,就学得主动。

成尚荣教授认为:

“让学成为教学的核心;让学走在教的前头;让学贯穿教学的始终;让教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让指导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

”这其中的“学”应该归结为预习。

杜郎口的自主学习模式中也阐述了:

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自学空间,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心灵放飞,灵感碰撞。

因此,预习是绝对必要的。

有效预习地指导,可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这正是本课题意义所在。

(三)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课程专家、学科权威和一线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教材的编写体系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

目前对课前预习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比较多,形成了有关预习的各种经验和理论。

就预习的时间、作用、效果和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假设: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叶圣陶关于教育的理论。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2)认知建构主义有关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

预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所学内容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二〉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将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采取课题实验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方式,建设师生教与学的平台,通过课前预习的实践,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潜能被唤醒、学生的梦想被引启,这样,学习才会是真正快乐的、优质的,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才有可能。

1、经过两年半的实践研究,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兴趣。

2、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发现师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及语文素养得到增强,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具有较大转变,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

搜集国内外有关课前预习的案例,同类似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作借鉴、参考。

2、行动研究法。

由教师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中,边创新、边实践、边更新、边积累,逐步创造出有效、可行的课前预习方法。

3、调查法。

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5、研究法。

针对学生课前预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然后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并根据反馈效果,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完善策略。

6、个案法。

针对个别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实施教育。

7、经验总结法。

要求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心得体会、成功做法及独到见解等,进行总结和提炼。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准备。

2、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3、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效率。

4、通过研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地预习作业评价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自主介入学习的热情。

5、通过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生预习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研究内容:

1、认真分析各个年龄特点、学习规律,设计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易于操作的预习任务,通过一定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预习有效,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使课堂教学真正事半功倍。

2、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六、课题研究措施:

1、调查预习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谈心、预习作业的观察、预习效能的检测等渠道,作一次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习学案。

并将以报告的方式呈现调查资料、分析与措施。

2、建立班级学习小组。

由语文老师监督,各小组长具体开展工作,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3、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设预习指导课,使学习者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开展班级课前有效预习作业的全程跟踪,进行示范引领,对比,模拟等有效预习的活动,督促组员不断总结。

4、探究培养学生预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预习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认真深入地进行预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作业,才能达到预习的最大效率。

研究将从这几个方面推进:

(1)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

小学生处在非常感性阶段,其学习如何,是需要教师的引领。

因此,课题研究不仅仅在技术上推进,同样也要从非智力因素协同推进,课题将通过不同班级同学的预习作业为指导,引领学生从他人处借鉴,、从自身的变化发现,逐步了解预习的目的和意义,从意识上支持课题研究。

(2)体现一个推进梯度

课题研究将经历一个由易到难,有扶到放的阶段,在研究初期,重点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作业内容的选择应丰富,富有新鲜感和刺激感,作业形式应该多样。

有的课文很短,学生只要利用读一读就可以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这一类课文就没必要布置课前预习。

如果课文较长或较深,预习是必要的,并根据耳闻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3、建立一套评价方法

指导学生预习工作的开展,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对预习效果差的学生不应多加批评和指责,应积极鼓励,发现其闪光点。

关注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推动作用分析、比较,不断摸索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

4、引入一套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激发兴趣。

预习可与小组学习积极性评比有机结合,把学生预习内容和预习情况列入班级小组考核栏目,定期进行预习能手的评比,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提高预习效率。

八、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1、12――2012、3)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计划。

2)实验教师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3)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

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情况。

本阶段成果为: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2、3――2014、5)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前预习方法。

2)做好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查。

3)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展示、交流。

4)实行激励性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兴趣。

5)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6)使低年级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逐渐养成自觉进行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总结验收阶段。

(2014、6――2014、7)

1)整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

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二)课题研究时间:

2011年12月至2014年7月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是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教学过程中的成长。

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的价值,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注意学生的意义的建构,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全人”的发展。

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九、保障条件

1.为了顺利开展科研,我校设有教科处,并具备完善的科研制度,确保每月的科研时间,为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本课题的研究时间确定为两年半。

2.学校已取得的相关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研究经验。

3.学校拥有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课题组的大部分成员都参加过课题的研究,对课题的研究方法、途径和规范都比较熟悉,在课题的研究中,锻炼和提高了一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4、学校一把手高度重视本课题的开展,在研究经费及时间上能够给予足够保障,教研室专家们也能积极给我校的实验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5、学校大力支持教科研工作,给予专项经费的保障

十、成果形式

〈1〉、隐性成果:

使低年级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逐渐养成自觉进行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2〉、显性成果:

研究成果将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撰写成文,对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故事进行整理,争取发表。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组指导专家:

普保翠王华周李荣章毕家福

〈二〉课题组成员分工:

1、课题指导组:

张平元周晓涛

  主要任务:

文献资料收集、录像、图片等资料的采集和汇总。

  2、课题负责人:

佘艳。

  主要任务:

完成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3、课题实施教师:

汤桂华、郭俊兰、苏桂芹、李进萍、杨华、佘艳。

  主要任务: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顺利进行课题研究打基础。

  2)就课前预习情况在老师、学生中开展调查;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教师开展讨论与交流课前预习指导内容。

  3)在自己所任教的年级、班级中实施此课题的研究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总结反思,写出案例。

  4)开展课题探索与实践。

李进萍、苏桂芹、杨华、佘艳、汤桂华老师分别承担一节研讨课,要体现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内容。

5)实施者撰写研究论文和个案。

十二、课题组成员具体研究分工如下:

佘艳:

预习内容检测研究:

(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杨华:

预习方法研究:

(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

李进萍:

预习方法研究:

(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

汤桂华:

预习作业设计研究:

(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

苏桂芹:

预习方法研究:

(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

郭俊兰:

预习内容研究:

(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每项研究内容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资料、研究案例、研究总结及过程性资料。

时间:

2012-2-18

立项号:

201119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

课题负责人:

佘艳

所在单位:

双柏县大庄镇大庄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