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69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每课知识点梳理

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生字组词:

仞:

万仞 壁立千仞 心游万仞

岳:

五岳 山岳 岳父 岳母 三山五岳

摩:

抚摩 按摩 摩天 观摩 摩拳擦掌

遗:

遗民 遗失 遗忘 遗憾 路不拾遗

涕:

鼻涕 感激涕零  

巫:

巫婆 巫术

多音字:

裳:

shàng衣裳

cháng霓裳 (诗中衣裳遵循古音读cháng)

 

形近字:

仞(万仞)刃(刀刃)  岳(山岳)兵(士兵)

摩(摩天)磨(磨炼)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

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暗淡,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将敌人打败誓不返回家乡。

【解释】

①从军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青海:

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③雪山:

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④玉门关: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⑤穿:

磨破。

⑥金甲:

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鉴赏】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同时又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②诗的后两句由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前一句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同时也说明将士们报国壮志之坚定。

后一句是将士们的豪迈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课文主题归纳】

《从军行》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衬托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

【背景拓展】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三万里滔滔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巍巍华山耸接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解释】

①将晓:

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

指黄河。

“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③五千仞(rèn)岳:

指华山。

“五千仞”形容它很高。

④摩天:

碰到天。

⑤遗民: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⑥胡尘:

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⑦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鉴赏】

①前两句写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奔腾咆哮、流入大海的壮观和华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的雄伟,饱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劈空而来,为后文直抒胸臆做了蓄势和铺垫。

②后两句抒情,把被南宋朝廷遗弃在中原的老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

“泪尽”二字极写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酸辛,“南望”表现出沦陷区人民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国土的焦急心情。

“又”饱含着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注释】

闻:

听说。

官军:

指唐朝军队。

剑外:

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

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

眼泪。

却看:

回头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

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

放声高歌。

须:

应当。

纵酒:

开怀痛饮。

青春:

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

与妻儿一同。

即:

就。

巫峡: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

就的意思。

襄阳:

今属湖北。

洛阳:

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赏析】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

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知识点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请示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这篇课文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主席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人物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毛岸英(1922一1950)湖南湘漳人,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作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

我会写:

彭:

彭泽 彭郎  彭薄 彭涓 彭月 

拟:

模拟  拟定  摹拟  虚拟  拟人  比拟

谋:

参谋 筹谋 合谋 计谋 密谋 谋划

瑞:

祥瑞 瑞雪 瑞雪兆丰年 瑞士

损:

损坏  破损  损失  缺损  损人利己

锻:

锻炼 锻件 锻工 锻打 锤锻

炼:

锻炼 炼钢 磨炼 炼字 真金不怕火炼

眷:

眷恋 眷念 眷顾 亲眷 家眷 女眷

赴:

奔赴 赴宴 赴任 赴死 赴汤蹈火

搞:

搞鬼 搞定 搞清楚 搞工作 搞不懂

殊:

特殊 殊荣 悬殊 殊途同归 殊死搏斗

尊:

尊重  令尊  尊敬  自尊 尊师

签:

签字 签名 书签 标签 竹签 牙签

革:

改革 皮革 变革 革新 革职 革除

形近字:

泽(润泽)择(选择) 拟(比拟)似(相似)瑞(祥瑞)面(端正)  炼(锻炼)练(练习)搞(搞定)稿(草稿) 殊(特殊)珠(珍珠)

多音字:

鲜:

xiǎn鲜有 xiān新鲜禁:

jīn禁不住 jìn禁止

近义词:

心爱——疼爱 悲痛——悲伤眷恋——留恋 特殊——特别黯然——沮丧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反义词:

心爱——痛恨  分离——团聚紧锁——舒展  悲痛——欢快繁忙——轻松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理解词语:

【拟定】起草制定。

【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本课指毛泽东的爱倾注在毛岸英身上。

【锻炼】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奔赴】奔向(一定目的地)。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形容沉思不语的样子。

课内词语: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情不自禁  慰问春恋 奔赴 繁忙 特殊 尊重 签字 下意识

句子解析: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记录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老年丧子谁不哀痛!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

写毛泽东收到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电报后极度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5~10):

写了毛泽东强忍悲痛,做出将岸英安葬在朝鲜的决定。

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壮烈牺牲,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的电报,以及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悲痛之状。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儿子遗体的安葬问题,艰难抉择,最终作出将儿子安葬在朝鲜的决定。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这是对主席的动作描写,已经热了几次的饭菜,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虽然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泪流满面,可是痛苦已将他的心狠狠吞噬,他用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那份心似刀割般的痛,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2、“岸英!

岸英!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是毛主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喃喃”这里指主席心里难受,不停地小声地自言自语。

这个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了主席内心的极度悲痛,表达了主席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3、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强忍”的意思是强迫忍住。

“眷恋”指主席对岸英的深切地留恋。

这是主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还是留在朝鲜?

对主席来说诗歌非常艰难的抉择,“强忍”“眷恋”写出了主席两难选择时的矛盾和无限哀伤。

4、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主席想。

然而,这种他很快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是毛主席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父子情深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袒露无遗。

想到还有很多的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