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docx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陕西省石油化工局办公楼(见单身职工宿舍),位于西安市雁塔路。
该建筑物为五层局部六层,最高处22.45m,平面为“L”型,附楼带地下室
总建筑面积为6121m2。
本工程基础部分(前楼±0.00以下,附楼地下-2.350以下)已完工。
要求于4月1日开工,10月30日竣工,项目总工期7个月。
1.2结构概况
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其余皆采用砖混结构,实体砖墙承重,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大梁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了满足抗震要求,每个楼层设置圈梁一道,在外墙内每隔十米左右设有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
1.3装修概况
室内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地面,室内抹灰为石灰砂浆打底,纸浆灰罩面并喷白。
室外装修均采用干粘石。
屋面采用炉渣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1.4施工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土壤为一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T/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地表耕土层厚0.5m。
建筑场地南侧及北侧均有已建成建筑物,西侧为菜地,以砖墙为界,东侧为雁塔路,距道沿3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
人行道一侧上面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点发现通过(附总平面图)。
第二章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立工程、质量安全、物资、经营计划、综合管理五个管理部门作为项目纵向控制的职能部门,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作为我单位在该项目上的全权代表,负责施工方案、人事任免、技术措施、设备采购、材料调配、施工计划安排等关键问题的决策,执行本公司质量方针,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完成企业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合同内容。
项目其他技术及管理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
公司与项目部、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层、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及责任状明确。
主要由项目承包合同(责任成本合同)、项目工长专业承包责任状、施工班组承包责任状、项目施工工费承包合同、材料消耗评比合同等组成。
2.1项目组织机构系统图
项目组织机构选择项目式组织机构,系统图如下:
图2-1项目组织机构系统图
2.2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工作职责
项目管理部组织机构为直线管理制,根据这种管理的要求,在项目经理的选用及其他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要求如下表:
表1 施工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设置表
职务
姓名
职称
管理内容
项目经理
樊洪虎
工程师
本工程各项管理工作
项目副经理
陈东方
工程师
负责工程施工生产
项目副经理
陈冰
工程师
负责后勤保障
项目技术主管
张剑锋
工程师
负责技术质量
质量主管
赵姣
助理工程师
负责工程质量
安全主管
张璞
安全员
负责工程生产安全、文明施工
计划主管
李衡
工程师
负责工程计划管理
财务主管
杨璐
会计师
负责工程财务
材料主管
王晓强
材料员
材料采购、保管、发放
施工负责人
任大明
工长
负责主体的施工
施工负责人
詹斯茅
工长
负责装修的施工
1)项目经理
作为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的主持者,项目经理的选择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根据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文明施工、业主及监理和社会的评价,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现决定选派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较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的工程师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根据管理幅度和深度需要,设项目副经理两名,分管生产和后勤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
作为项目施工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管者,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考察结果和综合评定,确定委派具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项目技术负责人。
3)项目管理层人员
根据单位项目管理文件的有关规定及现有管理人员情况,拟抽调与项目经理有良好合作经历的人员组成项目现场管理班子。
工程管理: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技术措施、进度等进行管理,解决图纸及设计上的问题,编制单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交底工艺卡, 制订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案;编制与调整周、旬、月施工进度计划。
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指导施工,并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有相应的技术素质。
并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质量安全管理:
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综合管理,检查班组文明施工、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评定,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及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验、计量管理。
负责创优规划、质量检查、验收、控制质量成本、提供质量统计报表及返修、奖惩资料。
计划财务管理:
对工程用款有计划、有测算,并进行成本控制,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预决算、报量进行审查,参与谈判及对工程合约进行综合管理。
负责进行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控制定额用工、提供人工分析表、核发工资、奖金、外包应付帐单。
器材物资管理:
对施工机械设备、临时用水、用电进行管理协调。
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用材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工作。
负责编制各类材料需用量计划、限额发料、进料验收及材料台帐、提供材料耗用月报、周转材料租赁单及各类材料的验收记录、控制材料采购成本、甲供材料验收、保管和发放;编制各类机械台班使用计划、提供各类机械实际使用台班资料及机械租赁结算单、提高机械完好利用率、指导安装和拆除各类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机械租赁的控制。
综合管理:
负责对外协调、后勤保障和消防保卫工作。
2.3项目责任矩阵
对项目工作进行分解,如下图2-2,并对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进行表述,如表2
表2项目责任分配矩阵
任务名称
技术部
计划部
质量部
材料部
财务部
施工队
项目经理
1100施工准备
○
▲
▲
○
○
★
1220主体工程
○
○
◆
○
○
▲
★
1221地下室
○
○
◆
○
○
▲
★
1222前楼工程
○
○
◆
○
○
▲
★
1223附楼工程
○
○
◆
○
○
▲
★
1230装修工程
○
○
◆
○
○
▲
★
1231内装修
○
○
◆
○
○
▲
★
1232外装修
○
○
◆
○
○
▲
★
1240竣工验收
○
○
◆
○
○
★
符号含义:
▲—负责;○—参与;◆—监督;★—批准
2.4施工项目管理总流程图
图2-3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总流程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3.1指导思想
(1)顺利实现业主对项目使用功能要求
(2)确保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工期:
确保按合同工期完工
品质:
创建优质工程和省级文明工地
安全:
无任何安全事故
成本:
总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的5-10%
3.2主体阶段工程施工段的划分
在划分施工段时,注意以下原则:
1.为了充分发挥流水作业的特点,各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工作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和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3.为了保证拟建工程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划分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一致。
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门窗洞口等部位,以减少留搓,便于修复。
4.对于多层拟建工程项目,既要划分施工段,有要划分施工层,且要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层之间连续施工。
施工段划分:
本办公楼工程成“L”字型布置,两头为砖混结构,中间搭接部分为框架结构,两端五层,中间框架结构六层。
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将主体工程划分为三段,框架结构为“Ⅰ”段,砖混结构的1—14段为“Ⅱ”段,砖混结构的D—L段为“Ⅲ”段。
Ⅱ、Ⅲ段主体完工就可以做屋面,屋面完工后就能尽快做外装修,以免因雨季影响外装修工程而延误工期。
3.3施工流向的确定
施工流向的确定原则:
1.建设单位的生产或使用要求。
2.从建筑结构特征来看,一般情况下,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长的部位先施工;当有高低层或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出开始;多层建筑应从层数多的区段开始施工。
3.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要求,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及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局部安装。
本工程为五层,局部六层,因为竖向施工流水在施工层数上是不同的,所以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应先从层数多的部位开始施工;横向施工流向从施工第Ⅰ段到第Ⅱ段,再到第Ⅲ段。
施工流向(施工起点流向):
主体工程:
第Ⅰ段施工段→第Ⅱ施工段→第Ⅲ施工段
内装修:
下→上
外装修:
上→下
综合考虑工期,在主体第三层结束后就开始内装修,当Ⅱ、Ⅲ段主体结构完工后就开始屋面工程,以保证雨季前完成外装修。
3.4起重机械的选择及校核
垂直运输采用QT60塔吊,并辅以卷扬机井架上料,此塔吊的性能指标:
最大幅度/起重荷载:
20m/30KN;最小幅度/起重荷载:
10m/60KN;最大幅度吊钩高度:
23m;最小幅度吊钩高度:
36m;轨距:
3.8m。
塔吊布置在楼南侧,塔道中心线距楼4.2m,距①-⑥轴间的梁SL48.1的中点为14.04m,该处起重能力为3.1t,能满足SL48.1构件(重1.10t)吊装。
拐角处,塔吊中心距楼5.0m,此点距①-②SLS1.1轴间的中点为13.19m,该处起重能力为2.95t,考虑偏转,足以吊起SL51.1(重1.18t)。
QT1—6的最小回转半径是8.0m,以轨中心距楼4.2m投影到轴上为6.8m,塔轨的最短距离应为5.2×2+6.8×2=23.6m(塔中心距轨端以5m计),按楼南56.68m长度布置,足以满足需要。
3.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外架采用单排扣件式钢管落地式脚手架,主要用于结构和装修阶段的安全防护和提供操作平台。
1.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搭设顺序为: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临时支撑→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
2.联墙拉杆的设置:
联墙点的位置设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节点处,离节点间距不宜大于30cm。
在结构圈梁上过中线位置预埋Ф48×3.5钢管。
短钢管两端分别用直角扣件与预埋钢管及大横杆相连。
结构边梁上水平方向每4m设置一个,联墙拉杆水平方向间距4m,垂直方向隔层设置。
3.脚手架的防护
脚手架外架立面采用密目式绿色安全网,水平方向作业层按结构进度满铺脚手板。
4.脚手架的验收
脚手架应由架子工严格按规范搭设,搭设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材质应一致,严禁钢木混用。
脚手架应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砌体工程
1.常温下,砖应隔夜浇水,防止过湿或产生不均现象,在干燥酷热及多风的气候下,砖应提前12小时至24小时浇水,湿润程度以砖面含水达到基本饱和状态为宜,砖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当施工间歇完毕重新砌筑时,应对原砌体顶面洒水湿润。
砌块的含水量不宜过大,含水量过大会造成墙体变形。
2.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自投料结束算起,水泥砂浆、混合砂浆不少于120秒,掺用外加剂砂浆不少于180秒,砌筑砂筑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厚度不宜大于2cm,砂浆稠度宜为7-9cm,应做好砂浆配合比及试压块,要求砂浆随拌随砌。
3.砖墙砌筑前,必须清除基层面上的杂物;校核轴线;弹出墙身边线,按施工图标高尺寸分出门窗洞口、附墙垛、构造柱等位置,浇水润湿,方可砌筑。
4.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实砌砖宜采用一丁一顺,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门洞两侧木砖按规放设,窗洞口按要求设置预制砼块。
砌筑墙体应做到“里三度、外三度”。
5.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砖砌体的余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砌成阴阳槎,并按规定设拉结钢筋。
6.按设计要求及抗振要求辅设好拉结筋及预埋铁件。
(3)钢筋工程
钢筋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质保证明书和复试报告,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每捆钢筋有标牌,进场应分批号、规格进行验收、堆放、防止锈蚀和污染,并按规范及有关规定取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采用现场制作,机械和手工加工相结合成型,手工绑扎的方法,直径大于16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小规格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加工前应先熟悉图纸和配料单、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钢筋的各道加工工序,都要建立质量交接制度,钢筋绑扎好后,必须经过检验,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
1.构造柱筋以一般钢筋为主,主筋在扎前应调直,柱主筋设计采用搭接,柱梁结合处搭接和锚固须按设计要求处理,柱边钢筋≤4时,可在同一截面上焊接,否则应分两次错开焊接,且接头距为40d以上,箍筋要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加工,注意弯钩的角度及长度。
绑扎时,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转角处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间应成八字形,扎丝一端,均需弯向构件内部。
在柱主筋焊接长度内,箍筋绑扎不得少于3个,柱筋砼保护厚度用1:
2水泥砂浆控制,用带铁丝垫块绑牢在柱主筋上。
2.梁、板钢筋
钢筋施工时,应先绑扎梁筋,后绑扎板筋。
钢筋绑扎顺序为:
在主梁模上标出箍筋位置→在主筋梁主筋上套箍筋并按所标箍筋位置将箍筋分开→固定主梁的主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上箍筋→放主、次梁加立筋→隔一定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住→绑扎架立筋绑扎其余主筋。
框架梁接头处理:
上部钢筋接头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应在节点处,搭接长度为40d,接头位置应错开,在受力多筋直径40倍区域范围内,绑扎接头受力筋截面积不得大于25%;梁筋须严格按设计要求配制,注意梁端箍筋的加密,端头弯钩处理参照前术方法,弯钩叠合处应交错绑扎。
楼板钢筋绑扎时,应先清扫模板上碎木等杂物,绑扎采用顺扎成八字扎,除外围两根筋交点全部满扎外,其余各交点可间隔交错绑扎,扎负弯矩筋时,每个扣都要绑扎,为保持上层钢筋位置准确,上下层钢筋间须加钢筋蹬。
3.楼梯钢筋绑扎
楼梯钢筋绑扎方法类似楼板,但须注意主筋锚固及负筋配制。
4.混凝土保护层
为了使受力钢筋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在梁、板受力筋的下部,梁、柱、墙的模板的侧面,均设置水泥垫块。
(4)模板工程
1.构造柱模板:
本工程柱形式主要有墙体构造柱,标准层层高为2.9m,且柱截面形式基本不变,根据以上基本情况及原材料供应情况,模板均采用木制定型模,配制数量按二个结构层全套配制。
在工程施工中,因构造柱施工较简单,易受轻视,在施工中,常常出现质量通病。
本工程构造柱拟采用多层胶合板侧模,对拉螺栓与钢管双重加固,以保证砼成型质量。
2.梁、板模板
本工程梁主要形式为现浇圈梁,及板底肋梁,梁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肋梁模采用50厚板材,梁侧及板底模均采用多层胶合板块,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外圈梁宽度内缩-5mm,所有跨度≥4mm的梁板,按设计要求起拱1‰~3‰。
模板与砌体及模板间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周转使用次数较多后,应对模板边进行修正,并在拼缝处满贴10mm厚、18mm宽的海棉条,防止拼缝处漏浆。
3.模板验收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每道梁、柱边是否平直,检查扣件、螺栓紧固程度,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柱子、梁截面尺寸网架是否符合要求等。
浇灌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管模板,处理漏浆、跑模、松动等问题。
4.模板拆除
执行拆模申请制度,只有在监理工程师许可下方可作业。
梁板模板,可根据强度发展情况,先拆侧模,后拆顶板模板。
(5)砼工程
砼工程是控制整个主体结构质量的关键,是工程质量优劣的直接体现。
本工程砼采用现场搅拌。
施工前应认真做好配合比设计,使砼满足强度等技术要求。
1.构造柱砼浇筑:
1)柱砼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砼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2)砼浇筑过程中,不可随便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2.楼面砼浇筑
楼面梁板砼同时浇筑,每一流水段从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筑,即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到达板底时再与板砼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梁板砼浇筑连续向前推进,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梁柱结点核心区用小直径振捣棒(Φ35)细致捣实,板使用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往返振捣,振捣完毕后用长抹子抹平,板面标高要严密控制,禁止超高。
对于钢筋砼柱及楼梯施工缝的处理要特别注意,施工缝处在支模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凿掉松动的砼及石子,并浇水湿润。
支设模板时注意不要掉入杂物,砼浇筑前要再次浇水湿润,并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
3.砼试块
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制作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要求实施,每100m3一组。
实体检验试块同一标号一次为3组。
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留置,每层不少于2组。
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到3/4之间采取。
4.混凝土的养护
正常条件(气温高于5摄氏度)下,派专人浇水养护。
夏季气温较高或冬期气温较低时用塑料膜加麻袋片对混凝土表面履盖,使混凝土保持水泥硬化所需要的温湿度条件。
5.砼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a.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满刷混凝土脱模剂,防止模板表面粗糙不干净造成混凝土麻面。
b.浇平板混凝土时,每根柱上设一标高标志控线,控制板台的平整度及平台厚度。
c.混凝土平板浇完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后要用刮尺刮平,并用木抹子收光压实三遍,保证平板不裂。
d.所有施工缝必须接浆。
e.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进行,并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防止漏振。
f.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防止由于施工荷载过于集中,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
g.严格按规范规定控制拆模时间。
h.加强预留洞口的混凝土振捣,对较大预留孔要采取技术措施,保证预留洞口下混凝土的密实。
(6)门窗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及要求
1)在土建施工中根据设计规定将洞口按尺寸留出,如与设计不符应给予纠正。
2)门窗框安装时,室内粉刷和室外粉刷找平、刮糙等湿作业已基本完成,门窗扇安装时室内外粉刷等湿作业全部结束。
3)门窗在室内竖直排放,并用枕木垫平,严禁与酸碱等物一起存放,室内清洁、干燥、通风。
2.材料要求
1)门窗必须经过严格的性能试验,主要性能指标如风压强度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隔声性能、保温性能、启闭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2)门窗成品的装饰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损伤。
每樘门窗的局部擦伤、划伤不得超过优等品的有关控制规定。
3)门窗上相邻构件的着色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色差,表面不得有塑屑、毛刺、油斑或其它污迹存在,装配件连接处不应有外溢的胶粘剂。
4)安装门窗时选用的五金必须要配套,使门窗安装后启闭灵活自如。
3.施工程序工艺流程
门窗检查→弹线找规矩→检查安装位置、留洞→安装就位→安装五金配件→与墙体固定→处理墙与窗框缝→门窗安装→清理保护成品
4.操作工艺及施工要点
1)检查安装位置,要规矩、方正和牢靠,不得有翘曲,窜角及松动现象,洞口尺寸大小应保证门窗框与洞口饰面层垂直相交,饰面层可盖住门窗框5mm。
2)放线时根据设计图纸和土建施工所提供的洞口中心线及水平标高,在门窗洞口结构面弹出门窗框位置线,同一立面的窗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必须做到整齐一致。
门的安装注意地面标高,其底面标高与楼地面装饰层的表面标高相适应,且应留出10mm左右的缝隙。
3)按弹线位置将门窗框立于洞内,调整下、侧面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及对角线,合格后用对拔木楔作临时固定。
木楔垫在边框与横框的受力部位,以防止门窗框料由于被紧压而产生变形。
4)门窗框固定:
门窗框的连接应用锚固板和M6塑料膨胀螺管固定,其紧固点的位置离墙(柱、梁)边缘不得小于50mm,且错开墙体缝隙,以防紧固失效。
5)根据规范要求,门窗框必须与洞口墙体采用弹性连接,框周缝隙宜在10~20mm以上,分层填入发泡剂。
框边留5-8mm深槽口,待洞口饰面完成并干燥后,清除槽口内的浮灰、渣土,嵌填防水密封胶。
5.成品保护
1)门窗应封闭好保护膜;
2)堵缝前对水泥砂浆接触面涂刷防腐剂进行处理;
3)架子搭拆、室外抹灰时注意保护门窗,不得从窗洞进出,窗洞口不准担设脚手板。
门扇玻璃安装完毕后应做醒目标准以防人误撞。
(7)墙面及天棚抹灰
抹灰是内墙装修的关键环节,抹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天棚、墙面饰面的垂直度、平整度等,因此一定要严抓抹灰质量,本工程抹灰工程按中级抹灰控制。
1.作业条件:
1)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均己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己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抹灰用的脚手架应先搭好,架子要离开墙面200-250mm。
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
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砂浆块等附着物,要撒水浸湿。
2)套方、吊直、做灰饼。
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线板。
可先用托板检查墙面平整。
垂直程度,并在控制阳角方正(可用方尺规方)的情况下大致确定。
抹灰厚度(最薄处一般不小于7mm),进行挂线“贴饼”(贴饼的厚度应不包括面层)。
3)墙面冲筋:
待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墩之间做宽约30-50mm的砂浆带,并以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冲筋完成后应待其凝固后才能进行墙面底层抹灰作业。
4)抹底层灰和中层灰:
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
待底层灰稍干后,再抹中层灰。
然后以冲筋(打栏)为准,用压尺刮平找平,用木抹板磨平。
中层灰抹完磨平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应及时清理干净。
5)做护角:
根据砂浆灰饼和门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规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阳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度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挣。
3.抹罩面层
面层抹灰:
待中层灰达到七成干后(用手按不软但有指印时),即可抹灰罩面层(如间隔时间过长,中层灰过干时,应撒水湿润)。
罩面层厚度不得大于2mm,抹灰时要压实抹平。
待灰浆稍于“收水”时(即经过抹子磨压而灰浆层不会变形),要及时压实压光,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抹子蘸水抹压。
溜光,使面层更为细腻光滑。
窗洞口阳角墙面阴角等部位要分别用阴阳角抹于推顺溜光。
罩面层要粘结牢固,不得有抹痕、气泡和接缝不平等现象,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道直线。
(8)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1.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详见混凝土工程。
2.屋面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