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5155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25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作业指导书

冲击碾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强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

铁三院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文件等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时速350Km/h铁路工程路基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施工。

4、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 施工准备

⑴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⑵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场地边线。

⑶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的遍数,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4.2 施工方法

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振动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与振动碾压的加固范围要超出路基两侧坡脚外宽度为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

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

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米。

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达到适宜的含水量然后冲击碾压。

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当出现地面以下2~3m范围内存在软土夹层、地基为粉土、地层含水量大于60%、附近受既有建筑物影响、地基已进行复合地基加固、已设置路肩挡墙地段的情况,地基处理不采用冲击压实施工。

在岩溶发育区同时采用冲击压实及岩溶注浆处理地基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进行岩溶注浆;当涵洞附近需进行冲击压实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施工涵洞。

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

5、冲击碾压试验施工工艺及方法

 

 

不合格

合格

(2)试验工艺方法

1)施工前准备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原地面将冲击压实边界进行测量放样,并用石灰洒出压实边界线。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清理冲击碾压处理范围表层30cm厚种植土,并查看现场地质情况,做相关地质勘探,与设计图纸上的地质情况进行对比,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监理单位。

场地平整完成后,进行冲击压实前的地面标高测量,检验土体的含水量。

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须采用推土机予以整平,使表面凹凸相差不超过100mm,坡度小于4%,并清除较大石块等硬质突出物。

对于坑穴等应填平夯实,防止基底积水。

冲击碾压前将试验区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便于冲击碾压设备碾压行走。

当土壤中含水量不够时,洒水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3%。

(2)测放冲击压实机行走轨迹

根据路基面宽度,确定循环冲击碾压的轮迹走向,用灰线洒出,之后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以轮迹搭接但不重叠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碾压轨迹及碾压带设置见下图。

(3)设备就位碾压

由牵引车拖动冲击碾,在缓冲区加速行驶,通过测验区时确保行驶速度不小于12Km/h。

碾压采用排压法。

在横向移位时,冲击压路机双轮各宽0.9m,两轮内边距1.17m,行驶两次为一遍,形成4m宽碾压带。

其中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形成理论冲碾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

每遍纵向相错1/6的轮周距进行碾压,在碾压6遍完成后,回复到第一遍位置开始第二轮6遍碾压。

依次从一侧向另一侧推移完成全部碾压遍数。

横向排压及纵向错距祥见下图。

(4)冲击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在继续冲碾。

若冲击碾压过程中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在碾压过程中当土壤中含水量不够时,洒水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3%。

(5)按第(3)条及第(4)条连续冲击碾压,至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cm时,进行设计要求的项目检测。

(6)若未能达到设计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重复(3)~(5)条项目,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四、施工要点

(1)冲击碾压前,先用光轮压路机将原地表压实。

(2)冲击碾压前六遍采用低速冲碾,以避免冲击坑太深,机械行驶困难,冲碾不均匀,影响碾压效果。

(3)每碾压六遍,用推土机平整,光轮压路机静碾,并根据含水量情况洒水,以消除地表松散土层。

(4)碾压六遍后,每遍碾压均以大于12km/h的速度碾压。

五、质量控制与检测

1、质量检测

1)施工质量要求:

冲击碾压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得大于1cm。

碾压面下1m深度范围年内土的压实度不低于90%。

2)检验数量:

冲击碾压达到设计要求后,在试验区每隔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若未能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关键数据采集流程

1)关键数据采集流程祥见下框图。

 

 

关键试验数据采集流程框图

2)试验过程检测记录表祥见附表。

(3)与监理组的工作对接

1)基底处理范围及碾压基底高程测量邀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

原地面高程测量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随机抽检。

2)碾压前基底土检测试验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

3)碾压过程中每遍碾压后沉降量测量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随机抽检。

4)碾压后基底处理面测量邀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

5)碾压后基底面下1m深度范围土的密实度检测试验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

6)在试验数据整理分析,完成试验报告编制后报监理组审批。

2、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原表面以下20cm处的含水量,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需做晾晒或洒水处理;

(2)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以轮迹搭接但不重叠布满表面为一遍。

在冲击碾压过程中,若表面出现较大起伏,将直接影响冲击碾压速度和压实效果,故需随时用推土机整平。

另外,若表面过干,需及时洒水,以防扬尘;

(3)冲击碾压前确定本段路基下卧地质情况,如地面以下2~3m存在软土夹层,则不宜进行冲击碾压。

(4)碾压过程中牵引机应保持匀速行走,保持正确的形式方向。

六、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每天要对试验作业面配专职安全员对作业点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等;

(2)冲击碾压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

(4)试验区场地周边洒灰线标识,周围设置警戒标志;

(5)机械设备保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6)施工作业前,检查冲击压路机各系统管路及接头部分有无裂纹、松动现象,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7)压路机行驶和工作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并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8)冲击碾压设备山下坡时,应事先选好档位,不得在坡上换档;下坡时不得使用空档滑行。

(9)冲击碾压施工前,保证30m范围内无主要建筑物;施工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等隐蔽物,先行拆除或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0)在冲击碾压施工中根据表土干燥情况采取洒水措施防止飞尘污染。

(11)转移场地时,应将冲击轮支起离开地面,防止损坏运输道路。

(12)试验区地表种植土挖除后,拉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在工程结束后用于临时场地复耕。

弃渣场按规划要求设置防护措施。

 

灰土挤密桩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水泥土(灰土)挤密桩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三标段设计图》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三标段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

4、材质要求

灰土挤密桩:

土料选用黄土;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4~7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

灰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采用厂拌。

经试验确定土料合理含水率,该含水率能使经拌合后的灰土基本达到最佳含水率的要求。

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为合理值,以保证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的灰土(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

下雨期间不进行灰土拌制。

水泥土挤密桩:

土料宜选用黄土,水泥可选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按设计配合比应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并且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其对土料含水率的要求同上,也要事前经试验确定水泥土所用土料的合理含水率。

5、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5.1施工准备

⑴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变更设计。

⑵进行填料的轻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用的相关参数,如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注意实际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低于轻型击实试验做出的最佳含水量)、配合比等。

⑶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那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⑸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⑹施工前进行土方、成孔、夯填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并对试桩进行测试承载力和挤密效果等,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特别关注缩孔的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

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个施工单元。

5.2施工顺序

隔排隔行,间隔1~2孔跳打,成孔后立即回填,以防止邻孔之间互相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振动坍塌。

当整片处理时宜由内向外进行,局部处理宜由外向内进行。

5.3施工工艺

⑴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2%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

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

⑵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扩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用线锤吊线检查桩管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⑶成孔工艺:

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角度锥形活动桩尖,施工前在桩架或钢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施工中进行钢管深度观测。

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时应控制拔管速度,在拔管前宜停顿10秒左右。

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盖板盖住孔口防止杂物落入。

⑷填料的拌制与运输

水泥土(灰土)要求采用厂拌,各种用料计量准确,配合比符合设计值,水泥土(灰土)混合料外观颜色均一。

采用运输车覆盖运输。

水泥土(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水泥土(灰土)不得超过6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水泥土(灰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

下雨期间不进行水泥土(灰土)拌制。

⑸水泥土(灰土)回填夯实:

成孔后及时夯填,在向孔内填料前先夯实孔底。

水泥土(灰土)分层回填夯实,逐层以量斗定量向桩孔内下料,每层回填厚度280~32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分层夯实。

回填夯实,应针对施工机具(锤重、落距),在工艺试验中找出满足密实度要求的夯击次数,作为施工的参数。

夯填前测量成孔深度、孔径,作好记录。

水泥土(灰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⑹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6、质量控制及检验

6.1质量控制

⑴施工前应先进行工艺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同时要严格操作工艺,确保水泥土(灰土)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拌和及回填。

严禁使用过时、过夜水泥土(灰土)。

对已成好的孔要及时回填夯实,不得长时间空孔放置。

⑵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

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况,待设计人员确认及采取有效措施(或变更设计)后,方可继续施工,并详细记录锤击次数和振动沉入时间、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⑶在成桩过程中,随时观察地面升降和桩顶上升,桩顶上升过大就意味着断桩,要调整成桩施工工艺。

⑷雨季或低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淋湿后冻结。

⑸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2检验方法

⑴水泥土挤密桩所用的水泥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当袋装水泥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⑵灰土挤密桩所用石灰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石灰中活性CaO、MgO含量不应低于50%(按干重计),粒径应小于5mm,夹石量不大于5%。

检验数量:

同一厂家、同一产地的石灰,每200t为一批,不足按200t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样检验1次。

检验方法:

检查石灰质量证明文件,按《建筑石灰试验方法》(JC/T47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抽样检验。

⑶挤密桩所用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较纯净的黄土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

检验数量:

同一取土地点、相同土性的土,每1000m3为一批,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样检验1次。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⑷水泥土(灰土)挤密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现场清点。

⑸桩身密度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参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3.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9.7:

①孔内填料应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

②检测数量:

施工单位抽样检测总桩数的3%,且每台班不少于1根。

③检测方法:

在全部孔深内,每1m取土样测定干密度,检测点的位置应在距孔心2/3孔半径处,轻型击实试验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的规定。

⑹桩间土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参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13.10:

在孔之间形心点附近、成孔挤密深度内,每1m取土洋测定干密度、进行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计算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小挤密系数)、湿陷系数和压缩模量。

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m检验3处。

设计要求:

消除湿陷性,桩间土最小挤密系数不小于0.88,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⑺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参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8.1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9.8:

①检测数量:

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

②检测方法:

平板载荷试验。

③设计要求: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不小于设计值。

⑻水泥土(灰土)挤密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桩位(纵横向)

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垂直度

1.5%

成孔夯实孔底后吊垂球测量垂直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路基本体填筑作业指导书

1、现场管理一般标准

1.1施工场地、平面布局和临时道路

1.1.1施工场地应清洁开阔,满足机械及人工施工的要求。

1.1.2有平面总体布置图(取土场、弃土场、机械运行道路)。

1.1.3按总体布置设置临时设施。

1.1.4总体布局合理,既利于施工作业又能确保安全。

1.1.5进入现场的施工便道状况良好,路面平整,纵坡合理,晴雨畅通。

1.2项目负责人与挂牌施工

1.2.1工点必须有明确的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1.2.2施工负责人必须对本工点的质量标准、施工程序、形象进度等问题心中有数。

1.2.3施工现场设置鲜明周正的标牌。

标牌有责任划分牌、形象进度牌和质量标准牌。

1.2.4负责划分牌标写: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点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和安全员。

形象进度牌标写:

本工点工程数量、计划进度、工期安排及实际完成数量。

质量标准牌标写:

路基压实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应达到的最佳密度。

1.3现场材料堆放

1.3.1各种材料进场均有合格证、化验单。

1.3.2钢材、木材等按型号、规格、品种堆放整齐,要求一头齐、一条线。

1.4机械与车辆

1.4.1机械库、棚不漏雨,四周排水通畅,视线及通风良好。

1.4.2机械停放整齐,易于施工。

1.4.3机械及时保养,擦洗干净,保证出勤率和完好率。

1.5施工操作及产品质量

1.5.1要按施工规程作业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路堤段要随时喷水(或凉晒),压实达到规范要求,现场要有测定密实度的仪器,并按标准进行密实度测定,每层都有密实度报告单。

1.5.2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土石方调配方案。

1.5.3对于涵洞及台后填土要按部颁施工规范严格进行。

1.5.4对于半挖半填,要按规定及设计要求作台阶。

1.5.5路堤边坡整齐、平顺、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1.6安全施工及现场环境卫生。

1.6.1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员。

1.6.2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卫生良好。

1.7宣传工作

1.7.1施工现场有宣传板报、专栏。

1.7.2书写醒目的安全、质量标语牌,张贴开展劳动竞赛和QC小组活动的口号。

 2、现场管理技术标准

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是重要的土工结构物,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和施工规范精心施工,一次做到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1开工前的主要工作与标准

2.1.1做好施工调查和设计审核

2.1.1.1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由处或项目部/段组织有关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拟定调查计划,明确着重调查的内容,分工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设计,及时整理调查记录,并写出调查报告。

标准要求:

2.1.1.2要核对的设计内容和工点,均应行实地核对,无遗漏。

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应与设计人员联系更正,要变更的须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设计审核要有正式记录。

由审核人签字。

2.1.1.3施工调查资料能满足土石方调配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需要。

2.1.1.4施工调查资料满足征地拆迁、修建临时工程、清理施工场地等准备工作的需要。

2.1.2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任务量、工地特点和工期确定施工方案、上场人数及机械设备数量等,按照各工序互相配合的原则,详细全面地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重点工程还应编制个别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1.2.1土石方调配、上场劳力和机械设备等设计合理。

2.1.2.2施工方法先进,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切实可行。

路基施工工期能保证铺轨的要求。

2.1.2.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施工单位的主管技术领导组织审查,按要求进行批准后方可实施。

2.1.3进行交接桩和测量放线

施工单位收到施工设计图纸后,要会同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交接桩。

主要交接该线起点及终点桩;正线与主要岔线(如石渣线)的交点桩及直线上的转点桩;沿线的临时和永久水准基点桩;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始终点桩;区段站或枢纽站的坐标桩;三角网测量的主要控制桩等。

如发现有丢失、移动或超过规定的误差时,应由交接双方协商处理,并将处理办法及结果作书面记录。

交接桩之后进行中线、水平的贯通测量,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再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

2.1.3.1交接桩要有书面记录,协议中责任清楚,处理意见明确。

2.1.3.2中线、水平、边桩等的测量误差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

2.1.3.3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复核制。

2.1.4核对土石的类别及其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

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进行鉴别与试验,着重对高填、深挖、站场及土石方集中工点进行野外鉴别分类,并注意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土、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对重点地段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

2.1.5施工前,设置临时或永久排水系统,预先疏干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并作好施工防水工作。

3、   路堤施工作业标准

3.1路基基床标准

3.1.1基床厚度:

基床厚度为3.0m,基床分为表层及底层两部分,其中表层为0.7m,底层为2.3m。

施工控制:

基床与其以下路堤的分界面和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分界面,应予以压实、整平,并经过检查核对其高程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

3.1.2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

应优先选用A、B组填料和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土源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

改良细粒土压实系数K≥0.90,粉砂,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填筑均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K值可减小0.05.

施工控制:

基床每填高0.3m(基床表层分两层填筑)压实密度及其均匀性应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其上继续填筑。

3.1.3基床填料的要求

3.1.3.1应优先用A组填料,其次B组填料。

3.1.3.2当选用B组填料的砂粘土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

3.1.3.3如不得不使用C组填料的细粒土含量大于30%的漂石土、卵石土、砾石和细粒土中的粉土,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的地区,其塑性指标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

3.1.3.4基床底层的填料可选用A、B组。

如不得不使用C组填料时,必须采取措施。

3.1.3.5施工控制:

依据《铁路路基施工规范》进行填料分类,按规定取土样作试验,应严格控制填料质量。

3.1.4基床填料的粒径级配要求

3.1.4.1基床表层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

3.1.4.2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且条件相同的填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及条件的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两渗水土填层间,粒径较粗填料的D15与较细的d85之比应小于或等于4(D15为颗粒较填料中,颗粒含量占15%的粒径;d85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85%的粒径)。

(2)非渗水土与渗水土填层间,较粗的填料D15粒径应小于0.5mm。

相邻填层填料粒径条件不符合上列要求时,现两层间应加设垫层。

3.1.4.3施工控制:

做填料的颗粒级配试验,从级配曲线图上查取D15、d85的值。

3.2基床以下路堤标准

3.2.1填料要求:

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宜选A、B组,如用C组应采取改良措施。

路堤浸水部分的填料,宜选用渗水土填料。

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要有防止振动液化的措施。

3.2.2压实标准:

用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的压实系数K≥085;对于路堤浸水部分、桥涵缺口,有护坡填土才重型架桥面吊梁行驶地段的压实系数K≥0.90。

采用粗粒土(粘砂、粉砂除外)的相对密度Dr≥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