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495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1节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中图版

第1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第99页)

[识记—基础梳理]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过渡模式

高增长阶段

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广大发展中国家,如: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增长下降阶段

出生率下降较快,死亡率下降缓慢,自然增长率下降

少数发展中国家,如:

印度、土耳其、阿根廷

“三低”模式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西欧等发达国家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除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影响外,与传统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婚俗等地域文化也密切相关。

[理解—要点突破]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备注

又称原始型

又称传统型

又称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模式;后工业化时期属于“三低”模式。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模式;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三低”模式;发达国家则属于“三低”模式。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模式

高(>2.5%)

高(>2.5%)

低(<1.0%)

过渡模式

高(>2.5%)

低(<1.5%)

高(>1.0%)

“三低”模式

低(<2.0%)

低(<1.5%)

低(<1.0%)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018·成都诊测)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

‰),回答1~2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0年

C.2000年D.1995年

2.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总量呈增长态势

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左侧分别是全国和黑龙江省的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是全国和黑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

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省与全国同期的差异大小。

1990年相差2.7,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第2题,根据图中数据判断,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人口总量呈增长态势。

]

考向2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分析

(2018·长春调研)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时间大约为(  )

A.1870年B.1920年

C.1960年D.1970年

4.依据图中信息,分析生产力水平对该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  )

A.生产力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B.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死亡率呈负相关

C.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出生率影响小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增长变慢

3.C 4.B [第3题,“三低”模式自然增长率一般降到1%以下,图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三低”模式的时间应该在1920到1970年之间,注意是“进入”时间。

故选C。

第4题,由图可知死亡率不断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水平应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因此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死亡率呈负相关。

故选B。

]

考点二|人口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100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

人口不断增长。

(2)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原因

阶段

时期

特点

原因

工业革命前

缓慢增长

生产力水平落后

工业革命后

持续增长

工业革命使欧美等国家生产力水平提高

20世纪后半叶开始

快速增长

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3)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组成。

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

2.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

②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各大洲之间的差异

人口增长最快的是非洲、最慢的是欧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理解—要点突破]

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水平

较低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化趋势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6.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5.A 6.C

考向2 人口问题分析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7~8题。

7.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8.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思维流程】

7.A 8.B [第7题,A对:

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

B错:

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

C错:

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D错:

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

第8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

考点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环境承载力

(1)实质:

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

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

(4)估算依据:

可从单个要素,如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粮食等进行估算,也可从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多要素进行综合考察。

2.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

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

(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

(4)谋求措施:

①世界: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②地区:

尊重人地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理解—要点突破]

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图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及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口容量的确定

(2018·保定模拟)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D.85.4万

10.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B.市政

C.教育D.劳动就业

9.C 10.D [第9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即劳动就业短板的人口容量97.3万。

第10题,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最短板——劳动就业。

]

考向2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2018·唐山模拟)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1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思维流程】

第11题,

第12题,

11.D 12.C [第11题,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相同,但是从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根据理论人口容量公式,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第12题,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则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图中①和④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

地理图表专攻(十一)|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对应学生用书第103页)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

[识记—常考图示]

图1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图2 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领悟—判读技巧]

1.判读此类图表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或比重),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

(2)人口金字塔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3)人口金字塔有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类型。

2.此类图的判读技巧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各年龄段的性别比。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

图甲   图乙   图丙

(3)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②特殊变化。

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运用—母题迁移]

考向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母题示例]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13~14题。

13.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14.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3.D 14.B

[迁移应用]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年一样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1.B 2.B [第1题,由图可知,0~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虽略高于2009年,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

第2题,由上题可知,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25~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2018·西安模拟)下图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A.为发展中国家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4.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

C.生态环境D.移民政策

3.D 4.A [第3题,该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例失调。

第4题,正常婚育年龄为20~24岁。

从图中看出20~24岁(对应0~4岁)人口比25~29岁(对应5~9岁)多,因此年龄结构是导致两年龄段人口差异的主要原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