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3916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 提升全球持续发展.docx

高考时政专题十探讨全球环境治理提升全球持续发展

【时政专题】2017年高考时政专题二十:

探讨全球环境治理提升全球持续发展

【背景材料】

2016年5月23日,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开幕。

来自联合国173个成员国的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妇女署等重要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等近2000名代表出席会议。

此次环境大会是继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后,联合国召开的又一次以全球环境为议题的重大会议。

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代表们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并将通过一系列决议,号召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向大会发来的书面致辞中说,大会为提升全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对话平台,大会应努力推进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成果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的落实。

他呼吁联合国成员国加快采取低碳与包容发展的措施。

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刘宁表示,中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大会,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如何采取行动推动2030议程实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层面如何支持2030议程中环境目标的落实与整合到国家整体发展中。

【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但空谈生态保护而不顾经济发展的单纯环境保护主义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因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相互作用,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摒弃金钱至上的观念,既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要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有待提高。

要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保证。

因此,作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当今,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要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诸如工矿企业的非法排污等等。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资源上要善于分析利弊,将开发与保护统一起来,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为此,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8.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的发展有为自然资源的利用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既要利用自然又不破坏自然。

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

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结构调整。

9.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联合国环境大会要求我们,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发展道路,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2.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从法律上说,环境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要把政府、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和法律的执行建立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参与和监督的基础上。

每一个公民都要积极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3.公民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公众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据此,我国公民可以有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满意、更幸福。

4.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这实际上规定了公民应该享有的环境权。

因此,公民保护环境既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也维护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5.民主决策。

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但在《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中,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的精神。

因此,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方式为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6.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就体现了政府的性质、宗旨。

7.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

调动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共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的全民事业。

挖掘群众中蕴藏着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巨大潜力,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8.我国政府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绿色GDP核算试点,发布了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积极推进环保费改税等。

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文环境和自然遗产遭到破坏。

一些短视的做法在经济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因此,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要建立环境与旅游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逐步建立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监督机制,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不断提升旅游区宣传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入耳入脑,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素质。

4.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

自然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政府又不得不投入巨资来治理环境。

5.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环境保护涉及多方面、多领域,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环境保护部门要联合旅游、建设、林业、文物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争取计划、财政等综合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6.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绿色增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这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7.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8.要抓好主要矛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

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丰富,实现路径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

10.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跟踪试题】

1.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但空谈生态保护而不顾经济发展的单纯环境保护主义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消费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 

C.满足消费需求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D勇于创新是企业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

2.企业要摒弃金钱至上的观念,既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要实现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A.加大高科技研发,创立知识产权  B.科学管理是影响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C.企业的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重要D.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3.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有待提高。

要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保证。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当今,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启示我们要坚持

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②把企业作为环保的主导力量③将国家生态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④消费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诸如工矿企业的非法排污等等。

这启示我们

①经济发展贵在放弃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②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④经济发展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在开发资源上要善于分析利弊,要将开发与保护统一起来,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为此,从长远看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②调整工业布局,把重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加强调控,关停传统的耗能企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的发展有为自然资源的利用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既要利用自然又不破坏自然。

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是 

A.只要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不是市场经济

B.只有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

C.政府的调控应该以遵循市场规律作为前提

D.市场的调节应该以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基础

8.联合国环境大会要求我们,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有利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②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共同主导世界市场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发展道路,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说明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③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④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从法律上说,环境保护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要把政府、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和法律的执行建立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参与和监督的基础上。

每一个公民都要积极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你作为一个公民,应该

①增强权利意识,积极表达意愿②严格遵守法律,正确行使决策权③采取一切手段,争取领导支持④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公众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据此,我国公民可以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满意、更幸福。

下列中学生的活动属于有序参与环境管理的是

①组织环境保护学习讨论会 ②在网上进行人肉搜索 ③利用微博评议政府治污工作

④参加学生会组织的环境保护调研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但在《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中,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的精神。

因此,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方式为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以下符合材料精神的是

①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就生态文明建设提交意见建议②依法行使监督权,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批评、建议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就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提出意见④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向环保部门提出意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近年来,我国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②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的全民事业。

挖掘群众中蕴藏着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巨大潜力,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条件。

这对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①政府要提高自身的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②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政府要完善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政府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绿色GDP核算试点,发布了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积极推进环保费改税等。

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国家的这些举措表明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②国家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③医药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文环境和自然遗产遭到破坏。

一些短视的做法在经济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材料启示我们

A.人与自然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7.要建立环境与旅游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把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逐步建立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监督机制,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这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要把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D.规律是客观的,违反客观规律,必受惩罚

18.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不断提升旅游区宣传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入耳入脑,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素质。

这体现了

A.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9.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

自然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政府又不得不投入巨资来治理环境。

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③任何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有些联系带有主观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环境保护涉及多方面、多领域,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环境保护部门要联合旅游、建设、林业、文物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争取计划、财政等综合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绿色增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这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这说明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理想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理想和现实是相互依存的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这一材料说明

A.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坚持两点论与均衡论相统一的原则

2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

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②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④事物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

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丰富,实现路径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

这启示我们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

2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2016年5月23日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开幕,其主题是: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

来自全球173个国家的部长或高级代表、联合国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将在未来5天共议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并将通过一系列决议,并号召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材料二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绿色增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绿色增长的实质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粗放增长的新的增长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为此,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要尽可能增加有经济效益的环保投资;要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要将环境保护类指标纳入各类产业园区考核范围;要引导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正视矛盾,面向未来,痛下决心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各国共同应环境挑战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D 6.A 7.C 8.A 9.A 10.B 11.C 12.D 13.A 14.D 15.A 16.C 17.C 18.B 19.C 20.A 21.A 22.C 23.D 24.C 25.C 

26.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不仅能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增强各国综合国力。

④建立国际新秩序。

各国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有利于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2)①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避免人类活动过多的影响气候变化。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总结极端天气发生的规律和条件,并以此调整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来抓。

⑤整体统帅部分,要树立整体优化的观点。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