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3290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docx

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文本817

 

xx县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3

第二章战略定位与面临新形势………………………………………4

第三章规划目标………………………………………………………4

第四章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点…………………………………5

第一节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5

第二节县域城镇发展战略与结构规划……………………………6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6

第四节县域环境保护规划…………………………………………7

第五章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调整…………………………………8

第一节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8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与结构规划………………………9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1

第四节县域生态环境、风景旅游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7

第五节县域空间管制与综合防灾规划……………………………19

第六章现状村庄综合分析……………………………………………21

第七章县域新村建设布局规划………………………………………22

第八章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规划………………………………………27

第九章县域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0

第十章县域新村规划设计、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31

第十一章县域新村防灾规划…………………………………………32

第十二章分镇乡新村建设规划………………………………………33

第十三章县域新村建设时序规划……………………………………39

第十四章附则………………………………………………………4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城乡规划法》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聚居点)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10〕22号)文件精神,依据《四川省县域新村(聚居点)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编制《xx县县域新村(聚居点)建设总体规划》,指导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条本规划是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村镇体系规划的延伸,是指导县域范围内的新村(聚居点)规划与建设的专项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经四川省住房与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

若对本规划有重大的修订必须向审批机关提出调整评估报告,经审查同意后,依照相关规定组织调整。

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矛盾的均以本规划为准。

需单独编制的详细规划及市政工程设计均应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本规划所称“村”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村;“新村(聚居点)”指聚居人口在50人以上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点。

第五条文本中带有下划线的规定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六条规划期限

2011—2020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xx县域,2011年8月18日,因区划调整,光华乡被划入xx,现县域面积为1788平方公里。

第八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

3、《镇规划标准》

4、《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川建村镇[2006]421号);

5、《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6、《四川省县域新村(聚居点)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7、中共四川省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聚居点)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10〕22号);

8、《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9、《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0、《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国家和四川省其它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新型村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核心,以设施配套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保障,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根据区域特色,注重保持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合理确定村庄发展目标与战略,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

第十条规划原则

1、坚持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3、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4、坚持新村(聚居点)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

5、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一条规划重点

1、明确规划指导思想,提出规划原则,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县域新村(聚居点)建设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2、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新村(聚居点)建设模式,做出行政区划调整建议。

3、以镇(乡)为单位,深化并明确镇乡村体系结构,明确新村(聚居点)规模与等级;提出新村的建设控制标准;按照“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明确各新村(聚居点)建设方式。

4、统筹布置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确定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

5、注重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势的文化传统,提出新村(聚居点)建设的风貌设计和户型设计指引。

6、按照镇(乡)整片推进的原则,以镇(乡)为单位,分年度提出县域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指标要具体,并分年度提出投资估算。

第二章战略定位与面临新形势

第十二条战略定位

xx县位于川东北城市发展群,是川东北资源综合开发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的腹地和重要城市,是四川省的四级中心城市;作为南充市东部中心城市,是南充市的二级中心城市。

第十三条面临的新形势

1、区域形式发生变化

2、区域交通不断改善

3、四川省城镇统筹及南充市对xx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4、农副产品及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第三章规划目标

第十四条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依托交通条件,发展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能源经济、医药工业、建材工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重镇和经济强县;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着力将xx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北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建设商贸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生态型宜居城市,实现生态xx建设目标。

2、社会发展目标:

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和高效的信息传输、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保障体系,发展保险、信息咨询、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住宅建设、社会服务业等;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规划2020年xx县总人口115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2020年达到50%以上。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3、经济发展目标:

根据xx县“十二五”规划及建设革命老区经济强县规划,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76亿元。

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现在的37:

39:

24调整为2020年大致为25:

48:

27.人均GDP达到24000元以上。

4、新村(聚居点)建设发展目标:

建设布局合理、农民富足、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民完全聚居。

5、新村(聚居点)规划工作目标

①设计目标

2013年年底前,全县基本完成新村(聚居点)规划设计;2015年前,全县全面完成县域内新村(聚居点)规划设计。

②建设目标

2011年起,各镇(乡)陆续启动新村(聚居点)建设工作,2015年年底前,全县完成50%的新村(聚居点)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020年前,全县新村(聚居点)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6、村民聚居度目标

2015年,xx县村民聚居度达到40%左右;2020年,xx县县域农村居民在新村(聚居点)中的聚居度达到60%左右.

7、新村(聚居点)建设用地控制

新村(聚居点)按照人均用地规模70平方米左右控制,人居宅基地面积按30平方米左右。

第四章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点

第一节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第十五条第一产业

xx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0%,农业历来是xx的强项。

xx盛产粮、由、棉、花生、小家禽、生猪、蚕茧、水果、甘蔗、油桐等,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规划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渔、副业等多种经营,建设各种现代农业园区,为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提供大量原材料,同时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

第十六条第二产业

1、发展战略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为支柱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2、产业布局

县城规划三个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轻型加工业、农副产品、林业产品、药材、纺织、建材。

在中心镇马鞍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复兴则是以纺织、化工为主的工贸镇,省级试点镇;形成一个以工贸为主的城镇——二道镇。

第十七条第三产业

1、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市场流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2、产业布局

(1)旅游业

朱德故里是xx旅游发展的主体,也是塑造xx旅游形象的主题工程。

规划以金城镇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东部开发建设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名胜区,xx开发建设新政园林旅游小城镇,北部开发建设仙女湖旅游度假地,金城开发建设金城山石刻“书画公园”,总体上构建成为“一个中心、四大品牌、四大片区”的发展格局。

(2)金融服务业

结合县域发展,县域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为“一心、三次中心、多点”。

一心:

城区商业中心;

三次中心:

金城镇商业中心、马鞍镇商业中心、复兴镇商业中心;

多点:

“一心、三次中心”外的城镇、基层村。

(3)房地产业

中心城区及金城、马鞍、复兴等中心镇发展房地产业。

第十八条经济分区

1、南部经济区——以新政为核心

2、北部经济区——以金城为中心

3、东部经济区——以马鞍为中心

第二节县域城镇发展战略与结构规划

第十九条县域城镇发展战略

极化中心、点轴发展、区域带动、网络演进,促进整个区域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二十条结构规划

1、县域城镇体系等级分为五级

第一级:

县域中心城市(xx县县城新政);

第二级:

中心镇(金城镇、马鞍镇、复兴镇);

第三级:

三级镇(永乐镇、日兴镇、土门镇、三蛟镇、三河镇、二道镇);

第四级:

四级建制镇(观紫镇、先锋镇、回春镇、柳垭镇、义路镇、立山镇、瓦子镇、大寅镇、赛金镇、丁字桥镇、大仪镇、张公镇、五福镇、周河镇、杨桥镇、保平镇、文星镇、双胜镇);

第五级:

五级乡镇(老木乡、檬垭乡、铜鼓乡、来苏乡、化马乡、中坝乡、双盘乡、凤仪乡、双庆乡、大风乡、福临乡、马路乡、来仪乡、碧泉乡、乐兴乡、铁山乡、石佛乡、思德乡、秋垭乡、大罗乡、义门乡、合作乡、阳通乡、茶房乡、凉垭乡、龙桥乡、桥板乡、永光乡、炬光乡、九龙乡、芭蕉乡、灯塔乡、武棚乡、安乐乡、磨盘乡、啤垭乡、新城乡、岐山乡、银山乡、果山乡、环山乡)。

2、县域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综合型:

中心城区(新政镇)——以食品、轻纺、建材、商贸为主的城镇,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试点镇;

金城镇——全县商贸文化中心,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商贸旅游型:

马鞍镇——xx东部片区中心,以文化旅游、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旅游镇;

工贸型:

复兴镇——xx南中部片区中心,以纺织、化工为主的工贸镇,省级试点镇;

农贸型:

其余24个建制镇,41个乡镇。

3、县域村镇体系空间布局

根据xx县城镇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分析,规划期内以集约发展阶段为主,逐步向集聚——扩散阶段过渡,城镇空间格局组织以“点——轴——网络”开发模式比较适宜。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二十一条县域基础设施

1、交通设施

规划远期南巴高速公路沿唐巴走向自县域西北部通过,县域对外交通将大力改善。

县域内改建仪北、仪平(平昌)、复马(马鞍)、金城—新华—阆中公路为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改建新政—复兴和新政—楠木为一级公路,并整治嘉陵江航道、建设新政港口码头,形成县域内水、陆结合,以高速路为主动脉的紧密联系周边县市的环三角形加放射式交通网络运输体系。

2、变电站

根据xx县域电能资源拥有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其供电电源主要取自国家大电网。

依据四川省大区域及南充市域电力建设规划,考虑县域及周边实际供电需要,采用220KV与110KV结合,环枝结合的输电系统。

在220KV、110KV输电网络基础上,各城镇、乡村根据供电实际需要,采用110KV与35KV结合的输电系统。

3、通信规划

县域通信网以西城光缆为依托。

形成金城—复兴—马鞍—金城及新政—复兴—金城—土门—新政两个通信光缆环路,并建设xx至巴中、阆中、xx、营山、平昌的直达线路。

4、邮政规划

在新政和金城镇、马鞍、复兴镇设邮政局和必需的邮政支局,建制镇设邮政支局,乡设置邮政所。

近期内解决邮政网点偏少的矛盾。

5、给水规划

新政有嘉陵江流经,用水条件好,2020年内可在城市上游扩建7万吨规模水厂解决城市发展用水;金城镇在新政充分发展的前提下适当限制其发展规模,加强金戈堰取水工程来尽可能地保证其用水;复兴主要从xx河与刘家沟水库取水。

马鞍发展主要靠思德水库引水。

其他城镇均考虑在近期内全部用上自来水,有水源条件的城镇近期建自来水厂(或自来水站),远期逐步扩大规模;水源贫乏地区,近期内人口规模较小,可以井水、泉水、塘堰水解决,远期由小区域供水设施解决。

有条件的乡村考虑集中供水,以村为单位建自来水站,或依靠小区域供水设施供给自来水。

深丘、山区等分散村民供水,一般由自备水源解决,以溪流、塘堰、山泉为主要水源。

6、排水规划

城镇污水厂布置要结合城镇布局结构,布置在城镇下游;相对成规模运行、减少管理环节、降低运行成本;根据xx的地形地貌,搞区域性污水处理难度较大,单个城市(镇)要相对集中处理,污水厂个数不宜太多。

污水处理方式因地制宜,较大的城镇应建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小城镇可采用氧化塘、沼气池等简易处理设施、农村应重点发展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沼气化处理。

较大型企业应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中小企业及医院等特殊废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7、燃气工程规划

为防止、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城镇环境质量,方便城镇居民生活、节约能源,应鼓励使用天然气,发展煤气、液化气、沼气,逐步减少用煤。

第四节县域环境保护规划

第二十二条县域生态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市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

2、水环境质量目标:

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嘉陵江为一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执行饮用水源水质Ⅱ类标准。

3、噪声环境质量目标:

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昼间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或商业、居住、工业混杂区,昼间50-60分贝,夜间45-50分贝;规划确定的工业区,昼间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交通噪声控制带,昼夜间控制在55-70分贝以内;交通噪声随机5测点的超标率应低于50%。

4、固体废弃物环境质量目标:

近期以垃圾无害化为主,实行垃圾全封闭密闭式运输;远期逐步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

5、环境分区:

县域划分为建成区、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二次自然保护区五种类型。

城、镇、村庄建设用地为建成区;目前正在耕种的农用田和国家基本保护农田划定范围的农田为农田保护区;嘉陵江、县域内各大中型水库及水源涵养范围为水源保护区;县域范围内其它自然的山地、河流等为二次自然保护区,在二次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普遍种植树种草,减轻水土流失。

第五章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调整

第二十三条上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评价与调整

xx县新政城市总体规划是2003年由xx县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随着外部坏境和内部环境的改变,上版总体规划已不适应xx县未来的发展态势。

本次县域新村(聚居点)总体规划对xx县村镇体系规划进行了新的规划:

第一节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

第二十四条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xx县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工业化将与城市化共同推动城市发展。

二、产业发展趋势

1、全球产业发展趋势

2、国内产业发展趋势

3、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趋势

4、南充产业发展趋势

5、xx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产业发展策略

1、区域合作策略

2、错位发展策略

3、差异发展策略

(1)理念差异化

(2)城乡差异化

(3)门类差异化

四、产业发展规划

主导产业选择

1、国内产业转移分析

(1)长三角经济圈转移产业

(2)珠三角经济圈转移产业

(3)京津冀经济圈转移产业

2、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分析

3、南充市产业发展分析

4、xx县产业选择

五、产业发展思路

1、第一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2、第二产业

突出天然气能源(硫化工)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两大重点,做优旅游产品加工业。

3、第三产业

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构建四大旅游板块;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现代服务业领域,形成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二十五条产业布局

产业空间结构为“一带三线三角四区”。

“一带”:

嘉陵江特色经济带,融入南充市核心经济带——嘉陵江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带。

“三线”:

构建新政——马鞍、新政——金城和金城——马鞍——立山一横两纵三条经济发展带动轴。

“三角”:

由新政县城、马鞍镇和金城镇构建的金三角经济区。

“四区”:

以县城为中心构建西南部核心经济区;以马鞍镇为中心构建东部旅游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区;以金城镇为中心构建西北部特色农产品经济区;以复兴镇和五福镇为复合中心构建中南部绿色农产品经济区。

第二十六条经济分区

1、东部旅游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区

2、西北部特色农产品开发区

3、中南部绿色农产品开发区

4、西南部核心开发区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与结构规划

第二十七条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1、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1)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析

(3)发展战略

(4)发展目标

第二十八条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现状

1现状

xx县现管辖29镇、28乡,共计57个乡镇。

据《xx县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末县域人口11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4.36万人,非农业人口17.62万人。

2县域城镇体系现状特点

A、城镇密集,空间分布不均匀

B、弱核双中心带领下的小规模城镇群

C、城镇各具特色,但尚未转化为发展动力

2、城镇体系发展策略

1推动中心城区集合发展

2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均衡发展

3、城镇发展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①评价因子选择

城镇发展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自然状况等多方面。

在评价因子的选择中坚持避免重漏现象的原则下,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确定xx县发展潜力的评价因子如下: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施、自然因素。

②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因子中有的是定性因子,有的是定量因子。

对定性因子采用调查、推理等方法进行评定打分使之量化处理。

由于每个因素和每个因子对城镇的影响程度和发展支持力度都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确定评价因素和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③城镇发展建设条件评价

4、城镇空间结构

以县城为核心,以马鞍镇和金城镇为副核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城镇发展带动轴,以二级重点镇为支撑点,构建“一核两极三轴多节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5、城镇体系结构

以xx县城为中心,以金城、马鞍两个一级重点镇为副中心,以复兴和立山等十个二级重点镇为支撑,构建“县城——一级重点镇——二级重点镇——一般乡镇”四级城镇体系结构。

表5-1城镇等级结构及人口规模表

等级

数量

城镇名称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县城

1

中心城区

30.0

一级重点镇

2

马鞍镇

10.0

金城镇

8.0

二级重点镇

10

复兴镇

2.5

立山镇

1.3

永乐镇

2.0

日兴镇

2.0

柳垭镇

1.2

三蛟镇

0.5

土门镇

1.4

大寅镇

0.8

观紫镇

0.8

五福镇

0.5

一般乡镇

42

0.15-0.7

6、城镇职能结构

全县城镇职能类型分为四类,即综合性、工贸型、商贸型和农贸型。

综合型:

包括县域经济中心县城、县域经济副中心马鞍镇和金城镇,城市功能全面发展,形成带动与辐射县域的核心体系。

工贸型:

包括复兴镇、立山镇、日兴镇、五福镇,主要承担工业产品生产与贸易、商业服务业和物资集散职能。

商贸型:

主要指交通条件便利的大寅镇,主要承担商业服务业和物资集散职能。

农贸型:

除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以外的乡镇,主要承担农贸物资集散职能,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与纽带,服务广大农村。

7、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1)县城和一级重点镇: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2)二级重点镇和一般乡镇: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二十九条县域基础设施

1、县域交通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发挥公路、铁路和水路联运优势,打通xx县与周边区县的运输通道,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客货有机分离、高效、安全、集约、可持续和低碳的交通运输系统。

以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进一步突出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功能,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2)县域交通发展策略

①抓住区域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完善县域道路交通体系,改善偏远山区的道路交通条件,构建适宜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

②着手建设完善县域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客货运站场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近期基本建成县域公共交通系统。

③着手建设县域旅游交通系统,为融入区域旅游系统做好准备。

④规划全县交通网络化程度、等级标准、服务水平达到南充市平均水平,公共交通、旅游交通和物流系统完善,站场布局合理。

(3)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①铁路规划

汉巴南铁路是陕西西安通往成都、重庆的重要通道之一,连接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

规划预留汉巴南铁路走廊和发展用地、站场设施用地。

3水路规划

港口——规划在县城嘉陵江畔设1个港区,包含钟家坝和汤家坝2个作业区,是嘉陵江上重要的化工产品集散港区,打造川东北地区产业集聚中心的重要节点,主要为xx天然气化工园区等工业区产品、城市建设所需的矿建材料和其他散杂货的运输服务。

渡口——规划结合实际需求,在嘉陵江畔建设公益性渡口;保留河面宽度在200米以上的渡口;其他渡口视情况进行渡改人行桥或渡改公路桥。

③公路规划

高等级公路呈“两纵两横”结构,其中纵向为巴南高速公路和巴渝高速公路,横向为绵达高速公路和仪营高速公路。

其余各级公路呈放射状和环状分布于县域,通达于各个乡镇。

规划xx县主要公路构成“四高四干线六通道”的骨架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