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949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 23页.docx

港台文学赏析实用word文档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港台文学赏析

篇一:

港台文学

第一章台湾文学概述

第一节台湾文学的概念及台湾文学特色

一、什么是台湾文学?

?

台属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支脉。

它在大方向上秉承了我

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五四”创新精神发展而成,其间当然也受到日本及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其所表现的民族情感与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学是相一致的。

台湾文学就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二、台湾文学特色

?

1、民族性

?

2、本土性

?

3、融合性

第二节台湾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从“五四”至抗战胜利,称为日据时代的文学

二、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至今称为光复以后的文学。

一、台湾日据时代文学又可分为:

?

(1)20年代摇篮时期

?

(2)30年代成熟时期

?

(3)抗战爆发后的低潮时期

二、光复后的文学大致可分为:

?

1、50年代的反共怀乡文学

?

2、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

?

3、70年代的乡土文学

?

4、80年代以后的多元文学时期

?

成就:

?

1、强大的作家队伍

?

2、一批好的作品

?

3、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方法比较多样。

第二章白先勇创作专题介绍

一、作者简介

?

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回族。

其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

1948年到香港读小

学,1952年入中学,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

毕业后,于1963年进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

1994年退休。

出版有短篇小说《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募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亭》,对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

?

201X年末,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首次在大陆结集出版,浦一出版即一片叫好。

越来越多地被大陆观众所熟知。

他是台湾当代高产的作家,从《寂寞的十七岁》到《台北人》、《纽约客》,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物。

由于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其人其书一时成为媒体追捧的热点。

二、主要作品:

《游圆惊梦》、《永远的尹雪艳》

三、作品赏析:

?

《游园惊梦》是一部以达官贵妇恋旧怀惜情调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弥漫着“流水落花

春去也”的沧桑之感,构思最为精巧,艺术感染力极强。

?

1、以“梦”作为整部小说的框架。

一曲昆腔《游园惊梦》贯穿于主人公的过去与现

在,它是主人公抚今追昔的触发物,又象征了主人公的心境。

?

2、情节采用“回旋往复”的虚构方式。

让《游园惊梦》这段昆曲在小说中反复出现,

展现主人公前后三段不同人生道路。

?

3、昆曲《游园惊梦》不仅是小说情节的道具,而且是整部小说的情调的底衬。

即当

作主人公情感的寄托,并对主人公感伤的情绪起渲染作用。

?

4、意识流手法

?

5、细腻的描绘手法

人物形象:

?

钱夫人:

出身低贱,一曲《游园惊梦》使之一夜身价百倍。

但钱将军一死,就落魄

了。

?

窦夫人:

到台湾后,扶了正,雍容矜贵,风华蹁跹,踌躇满志,取代钱夫人昔日扮

演的角色。

?

赖夫人:

夫荣妻贵,处处以德高望重自居,随意指点旁人,高人一等。

《永远的尹雪艳》通过对红舞女尹雪艳风月生活的描绘,暴露了台湾上层社会豪华糜烂的生活,揭示了上流社会逐渐衰败的发展趋势,抒发了作者对“台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没落命运的哀婉之情。

?

1、尹雪艳是白先勇笔下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这位从上海百乐门舞厅闯荡出来的高

级舞女,虽历尽沧桑,但“总也不老”。

?

2、她是死神的象征,杀人的妖精。

?

3、小说语言绚丽多彩

四、白先勇小说特色及艺术:

?

(一)特色

?

1、浓厚的感伤情绪

?

2、浓郁的思乡之情

?

3、物性格复杂多样

?

4、风格细腻、含蓄、深沉、幽雅

(二)艺术技巧:

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之间形成强烈的性格对比;风格细腻、含蓄、深沉、优雅

?

(三)原因及表现:

?

1、题材选择、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方面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影响。

?

(1)善于描写没落贵族阶级的日常生活

?

(2)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衣饰的精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

(3)对环境的精细描写

?

(4)善于运用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

2、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创造诗的意境

?

3、吸取西方文学的表现技巧,运用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

钟理和(1915-1960)

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原籍广东梅州,世居台湾高雄市屏东。

只读过小学,18岁起在父亲办的农场当助手。

不久与农场女工钟台妹恋爱。

因当地风俗不准同姓结婚,钟理和即于

1934年离家出走,到沈阳学驾驶,两年后将钟台妹接到沈阳结婚。

1941年,迁居北平,并开始学习创作。

1945年在北平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夹竹桃》。

1946年举家迁回台湾。

当过教员,患肺病疗养3年,家庭经济日趋恶化,长子营养不良跌成残废,次子在贫病中夭折。

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1955年《笠山农场》获文艺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1960年修改中篇《雨》咯血逝世。

六十年代“钟理和遗著出版委员会”出版了他的最主要创作《笠山农场》和《雨》。

1976年,台湾张良泽教授经十多年收集整理,出版了《钟理和全集》八卷。

1980年把其中的《原乡人》改编拍摄成传记影片

第三章回忆文学与思乡文学

?

第一节历史背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

一、历史背景

?

二、回忆文学的共同特点:

作品具有浓郁的乡愁和爱国家爱民族爱故乡的感情。

族色彩和地方特色浓厚,文字朴实感人。

林海音《城南旧事》。

?

1、这类作品有的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和儿时生活的描述,抒写自己的怀

乡思亲之情,风格一般朴实淳厚极其感人。

?

2、有的与思乡文学与批判台湾社会现实相结合。

这类作品除了有上述特点外,还往

往在朴实淳厚中透露出锐利的批判锋芒。

聂华玲《台湾轶事》

第二节林海音

一、作者介绍

二、林海音的作品类型

(1)用朴实的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旧中国北京各阶层的生活和北京的风俗习惯与风景名胜,作品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城南旧事》。

(2)以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与西方文学的技巧相结合,描写旧中国妇女的婚姻悲剧故事。

《婚姻的故事》。

(3)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乡土题材。

《要喝冰吗》。

三、作品赏析:

《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白裥裙》

第四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历史背景及社团

一、产生原因

二、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与现代主义小说浪潮

1、现代诗歌:

“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

2、现代主义小说: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的作家为代表

第二节余光中

?

?

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

一、作者简介

中国台湾诗人,散文家。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

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

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不久转香港,次年迁居台湾。

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入军界任翻译官。

1954年与诗友共创蓝星诗社。

1956年退役,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范大学讲师,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诗的部分。

1972年

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

1985年返台定居。

1948年起发表新诗。

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

30多年来,他的诗、散文、评论、翻译作品等著作达20多种,其中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天狼星》等10多部,散文集《左手的缪思》、《青青边愁》等7部。

其诗题材广泛,构思奇巧,字句凝练,主题隐伏,受西方现代诗影响很深。

在台湾和海内外都有影响

二、创作历程

1、迷途西方的浪子

52年毕业留校,58年赴美研读英美现代诗,受西风影响。

2、回归

主张兼收并蓄,在表现上注重中国化,力求在民族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连的联想》是余回归的第支凯旋曲。

3、民族感情的艺术结晶《白玉苦瓜》

标志着诗人艺术创作的成熟,是余全部诗作中的代表篇章。

4、乡愁诗

第五章台湾乡土文学

第一节乡土文学论战

一、乡土文学思潮重新兴起的原因

1、1970年11月钓鱼岛事件

2、1971年10月25日台湾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

3、1972、2、2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72、9日日、台断交。

4、70年代中日、中美建交

以上是重大国际事件冲击,还有内部原因:

1、台湾当局在国际上空前孤立,于是在经济上放宽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台湾殖民经济空前“繁荣”,使农村破产,农民和城市下层老动者的生活陷于困境。

2、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叛

二、什么是乡土文学

?

1、就是“乡村文学”,它是以乡村社会和乡村人物为题材,并大量运用闽南方言的文

学。

?

2、著名乡土作家钟肇政认为乡土文学就是“风土”文学,它不仅包括乡村题材的文学,

也包括城市题材的文学。

?

3、乡土作家王拓认为乡土文学就是描写台湾农村和都市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

?

4、乡土文学:

当指用富于乡土韵味的语言描写乡镇的人物风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

民族风格与地方风味的作品。

?

5、大陆:

描写乡镇人情风习,富于地方色彩,包括地方语言特色的文学。

大体上与

描写都市生活而又用普通话写的文学相区别。

三、乡土文学的特征

1、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2、创作上,继承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比较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现实性较强。

3、鲜明的倾向性,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对压迫者的憎恨。

4、具有比较鲜明的台湾乡土色彩。

(纯朴的民情风俗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生动朴实的人物性格)。

第二节陈映真小说评讲

?

作者:

原名陈永善,1937年生于台北莺歌镇,为了纪念孪生哥哥陈永真,便以陈永

真的名字发表文艺作品,以许南村的笔名发表文艺评论。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创作道路从现代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对台湾乡土文学作出巨大的推动和贡献,在台湾当代文学占有重要的位置。

总的看来,其作品可分为三个时期:

?

一、1959—1965早期作品受现代主义影响,显得忧郁、感伤、苍白且苦闷

?

二、1978—1982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主要描写工业社会和跨国公司的各种

矛盾《夜行货车》、《华盛顿大楼》。

?

三、1983—1987现实主义,主要写政治题材小说《玲铛花》、《山路》。

《夜行货车》

以外资入侵下的台湾整个工商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跨国公司中几个中国职员的不同生活态度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台湾社会商业化、经济国际化所酿成的病态。

国际资本的豢养和物质利益的腐蚀,是怎样使林荣平这样的人丧失了民族气节和为人的尊严。

第三节黄春明小说评讲

出生于台湾宜兰的黄春明,于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

陈水扁政府曾许以高官,拉他进入政权核心,都被他回绝了。

一、为下层百姓代言

二、小说领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

三、鲜明的民族风格:

故事的生动性、强烈的喜剧性,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乡土色彩。

这些特点几乎贯穿在他的前后期作品中,从而形成黄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

四、艺术上也有所创新,就是高度夸张的嘲讽、近乎漫画手法,构成痛快淋漓、犀利鲜明的风格特色。

“关于人的尊严”是他小说深入开掘的一个主题,也是贯穿他的创作的鲜明线索。

像《儿子的大玩偶》。

第六章台湾通俗小说

第一节言情小说

一、言情小说概述

二、言情小说市场原因

三、琼瑶的言情小说

?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生,湖南省衡阳人,台湾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琼瑶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育,热爱文学和写作。

9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文《可怜的小青》。

1949年随家庭迁居台湾,入台北师范大学附小六年级读书。

后入台北第二女子中学。

16岁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云影》,高中阶段在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

1963年在平鑫涛主持的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窗外》,一举闻名文坛

?

她以文学创作为业。

从1964年开始,先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近50部小说,

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因扮演其剧作中的人物角色而脱颖而出的影视明星,从而拥有了犬量的读者和观众群,深受青少年和市民的喜爱,产生了长久的社会影响。

在华语文坛形成了一种历时30多年而不衰的“琼瑶现象”。

她的

篇二:

港台文学影评

影评:

1.中国传统思想束缚:

前:

同姓不能结婚——今:

社会不反对同姓结婚。

影片中开始介绍了钟理和认识了与钟台妹两人倾心相爱但因为是同姓,为当时封建家庭和社会习俗所不容。

与此今天相比,这早已不被人们所反对了。

同姓结婚已经是社会当中很普遍的婚姻。

远在周公之时就开始意识到兄妹结婚的弊端,就禁止了兄妹之间的联姻,可后来就发展成同姓之间也不许联姻,那意思是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果联姻,就像是跟兄妹结婚一样不道德。

这个传统的封建思想一直束缚在了钟理和跟钟平妹身上,但现在的我们都知道,虽然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可五百年后血缘早远得十万八千里了。

在现今这个思想开放的社会中还有这种禁止同性结婚的行为也少之极少了。

2.中国的生育思想:

前:

人多力量大,生育越多越好——今:

晚婚晚育,计划生育。

影片播放中途,同学们为钟平妹怀多胎而笑声不断,其实我自己也有此举,看着影片不断讲述钟平妹陆续怀孕,这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相差甚大,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只有一两个兄弟姐妹,是政策上的改变而导致的社会现象不同,然而在当时一家有几个孩子是十分正常的。

3.爱情观念今非昔比:

前:

纯真的爱情,不离不弃——今:

利益性的婚姻,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

影片中讲到钟平妹贤惠能干,从台湾到北平再回到台湾,无论日子怎么难过,他们依然相爱,不离不弃。

其中印象尤深的一段是讲钟平妹为生计去盗木掮木,掮木工人逃躲林警的一场尤其惊心动魄,钟理和看到这一幕也极为紧张担忧。

然而她却瞒着丈夫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倒时受的伤。

这小小的生活碎片中,就体现了钟台妹全心的为了爱情付出自己的一切,在她心目中爱情是那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让我们现在很多人去羡慕了。

然而现在,曾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

“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就已充分地反映了今非之别了。

4.钟平妹:

台湾农村耐劳、勤俭善良的女性典型。

剧情中“钟台妹”为了给丈夫付医药费,卖掉了赖以维持生计的土地。

尽管别人都劝她把土地留给自己过日子,但是她是深爱着她的丈夫,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丈夫不会死。

并且她相信,受过苦难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同情。

她与丈夫之间相互理解、惦记和关心,让她没有被生活的压力屈服,而是充满信心的、积极地与环境和贫穷抗争。

然而在影片中隐藏着的是当时社会环境中所造就的人的一生的苦与悲,钟理和在特殊的环境中长大,身处台湾与大陆分割的社会中然而钟理和小说里的自己和其它人物,都是在默默的承担着苦难,这种隐忍精神却是刚毅的,坚强的。

几十年来台湾文坛尽管经历各种论战与意识形态变迁,从六十年代中西文化争执到七十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又从中国民族主义到本土文学论战,钟理和握笔在文学园地里认真﹑严肃耕耘的身影,经历几场文艺论争的风雨吹打,影像反而更为清晰。

篇三:

港台文学选讲

第一章台湾文学概述

第一节台湾文学的概念及台湾文学特色

一、什么是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支脉。

它在大方向上秉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五四”创新精神发展而成,其间当然也受到日本及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其所表现的民族情感与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学是相一致的。

台湾文学就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二、台湾文学特色1、民族性2、本土性3、融合性

第二节台湾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从“五四”至抗战胜利,称为日据时代的文学

二、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至今称为光复以后的文学。

一、台湾日据时代文学又可分为:

(1)20年代摇篮时期

(2)30年代成熟时期(3)抗战爆发后的低潮时期

二、光复后的文学大致可分为:

1、50年代的反共怀乡文学2、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3、70年代的乡土文学4、80年代以后的多元文学时期

成就:

1、强大的作家队伍

2、一批好的作品

3、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方法比较多样。

第二章白先勇创作专题介绍

一、作者简介

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回族。

其父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

1948年到香港读小学,1952年入中学,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

毕业后,于1963年进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

1994年退休。

出版有短篇小说《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募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亭》,对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

201X年末,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首次在大陆结集出版,浦一出版即一片叫好。

白越来越多地被大陆观众所熟知。

他是台湾当代高产的作家,从《寂寞的十七岁》到《台北人》、《纽约客》,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物。

由于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其人其书一时成为媒体追捧的热点。

二、主要作品:

《游圆惊梦》、《永远的尹雪艳》

三、作品赏析:

《游园惊梦》是一部以达官贵妇恋旧怀惜情调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弥漫着“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沧桑之感,构思最为精巧,艺术感染力极强。

1、以“梦”作为整部小说的框架。

一曲昆腔《游园惊梦》贯穿于主人公的过去与现在,它是主人公抚今追昔的触发物,又象征了主人公的心境。

2、情节采用“回旋往复”的虚构方式。

让《游园惊梦》这段昆曲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展现主人公前后三段不同人生道路。

3、昆曲《游园惊梦》不仅是小说情节的道具,而且是整部小说的情调的底衬。

即当作主人公情感的寄托,并对主人公感伤的情绪起渲染作用。

4、意识流手法

5、细腻的描绘手法

人物形象:

钱夫人:

出身低贱,一曲《游园惊梦》使之一夜身价百倍。

但钱将军一死,就落魄了。

窦夫人:

到台湾后,扶了正,雍容矜贵,风华蹁跹,踌躇满志,取代钱夫人昔日扮演的角色。

赖夫人:

夫荣妻贵,处处以德高望重自居,随意指点旁人,高人一等。

《永远的尹雪艳》通过对红舞女尹雪艳风月生活的描绘,暴露了台湾上层社会豪华糜烂的生活,揭示了上流社会逐渐衰败的发展趋势,抒发了作者对“台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没落命运的哀婉之情。

1、尹雪艳是白先勇笔下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这位从上海百乐门舞厅闯荡出来的高级舞女,虽历尽沧桑,但“总也不老”。

2、她是死神的象征,杀人的妖精。

3、小说语言绚丽多彩

四、白先勇小说特色及艺术:

(一)特色

1、浓厚的感伤情绪

2、浓郁的思乡之情

3、物性格复杂多样

4、风格细腻、含蓄、深沉、幽雅

(二)艺术技巧:

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之间形成强烈的性格对比;风格细腻、含蓄、深沉、优雅。

(三)原因及表现:

1、题材选择、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方面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影响。

(1)善于描写没落贵族阶级的日常生活

(2)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衣饰的精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3)对环境的精细描写

(4)善于运用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

2、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创造诗的意境

3、吸取西方文学的表现技巧,运用意识流、象征、暗示等手法。

钟理和(1915-1960)

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原籍广东梅州,世居台湾高雄市屏东。

只读过小学,18岁起在父亲办的农场当助手。

不久与农场女工钟台妹恋爱。

因当地风俗不准同姓结婚,钟理和即于1934年离家出走,到沈阳学驾驶,两年后将钟台妹接到沈阳结婚。

1941年,迁居北平,并开始学习创作。

1945年在北平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夹竹桃》。

1946年举家迁回台湾。

当过教员,患肺病疗养3年,家庭经济日趋恶化,长子营养不良跌成残废,次子在贫病中夭折。

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1955年《笠山农场》获文艺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1960年修改中篇《雨》咯血逝世。

六十年代“钟理和遗著出版委员会”出版了他的最主要创作《笠山农场》和《雨》。

1976年,台湾张良泽教授经十多年收集整理,出版了《钟理和全集》八卷。

1980年把其中的《原乡人》改编拍摄成传记影片。

第三章回忆文学与思乡文学

第一节历史背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历史背景

二、回忆文学的共同特点:

作品具有浓郁的乡愁和爱国家爱民族爱故乡的感情。

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浓厚,文字朴实感人。

林海音《城南旧事》。

1、这类作品有的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和儿时生活的描述,抒写自己的怀乡思亲之情,风格一般朴实淳厚极其感人。

2、有的与思乡文学与批判台湾社会现实相结合。

这类作品除了有上述特点外,还往往在朴实淳厚中透露出锐利的批判锋芒。

聂华玲《台湾轶事》。

第二节林海音

一、作者介绍

二、林海音的作品类型

(1)用朴实的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旧中国北京各阶层的生活和北京的风俗习惯与风景名胜,作品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城南旧事》。

(2)以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与西方文学的技巧相结合,描写旧中国妇女的婚姻悲剧故事。

《婚姻的故事》。

(3)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乡土题材。

《要喝冰吗》。

三、作品赏析:

《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白裥裙》

第四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历史背景及社团

一、产生原因

二、现代主义诗歌浪潮与现代主义小说浪潮

1、现代诗歌:

“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

2、现代主义小说: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的作家为代表

第二节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中国台湾诗人,散文家。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

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

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不久转香港,次年迁居台湾。

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入军界任翻译官。

1954年与诗友共创蓝星诗社。

1956年退役,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范大学讲师,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诗的部分。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

1985年返台定居。

1948年起发表新诗。

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

30多年来,他的诗、散文、评论、翻译作品等著作达20多种,其中诗集《莲的联想》、《敲打乐》、《天狼星》等10多部,散文集《左手的缪思》、《青青边愁》等7部。

其诗题材广泛,构思奇巧,字句凝练,主题隐伏,受西方现代诗影响很深。

在台湾和海内外都有影响。

二、创作历程

1、迷途西方的浪子

52年毕业留校,58年赴美研读英美现代诗,受西风影响。

2、回归

主张兼收并蓄,在表现上注重中国化,力求在民族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连的联想》是余回归的第支凯旋曲。

3、民族感情的艺术结晶《白玉苦瓜》

标志着诗人艺术创作的成熟,是余全部诗作中的代表篇章。

4、乡愁诗

白玉苦瓜

——故宫博物院所藏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目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苦涩

日磨月磋琢出深厚的清莹

看苔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进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