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414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docx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计算机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

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2年7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学员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学员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12年8月-12年11月)

本阶段,学员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2年12月-13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二、参考资料

1、数据结构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守孔,胡潇琨,李玲编著: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编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唐朔飞编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白中英主编:

《计算机组成原理》,科学出版社

徐爱萍编著: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3、操作系统

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梁红兵、汤小丹编著: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曾平编著:

《操作系统考研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4、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

《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慧强、孙大洋、徐东编著: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

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

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除了读书笔记,在平时做题训练时,也应该整理题型笔记,将常错,易错,重点、难点,解法独特的题型记录下来,并做好总结,在后期的复习中温故而知新,在临考前用来查漏补缺,可以事半而功倍。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学员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学员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

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2年7月)

阶段目标

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

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

要是不方便的话,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

6.在这一轮的复习中,将心态放平和,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也不要在这一阶段要求过高,做太多的难题偏题,更忌讳和其他学员攀比复习进度,乱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牢牢的把握住基础和良好平和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关键。

时间阶段

复习

资料

周次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

开始复习

—4月1日

共8周

 

《数据结构》

第1周

12-16小时

1-2小时

第一章引论

了解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算法的五个特性,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时间复杂度等。

4-6小时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表是一种最简单的数据结构,主要考查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线性表的实现。

2、在线性表实现方面,要掌握的是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表方便查找,而链表易于插入和删除。

3、链式存储结构,是考查的重点。

链表的基本形态有:

单向、双向链表,有表头、无表头链表,循环、非循环链表。

4、掌握线性表的基本应用(如,多项式的算术运算)。

7-8小时

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

1、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要求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2、深入理解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

3、栈和队列的应用,例如,排队问题、子程序调用问题、表达式问题等。

4、一维数组属于线性表范畴,但多维数组不属于线性表。

需要掌握数组的存储结构,例如按行优先、按列优先等,以及元素的存储地址。

5、特殊矩阵(如,稀疏矩阵、上三角矩阵,带状矩阵等)的压缩存储原理(如,三元组表示法)也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之一。

第2周

10-16小时

2-4小时

附一程序语言复习

1、在数据结构的考查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具备采用C或C++或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因此必须对自己把握最好的一门语言进行进一步复习,特别是语法、结构等细节性问题。

2、建议学员准备一本关于程序设计语言的书籍(不用太复杂),不需要通读,备用作为查询即可。

2-4小时

附二数据结构描述语言

数据结构描述的考查并不要求写出完全可运行的程序,其目的主要在于表述算法思想,因此应该学习好数据结构描述语言的形式,特别是其中的返回值,函数参数,数据定义等。

6-8小时

附三用程序语言表述数据结构

试着描述各种数据结构,在此后的学习中,也常用程序语言来描述新的数据结构。

第3-4周

26-36小时

2-4小时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基本概念

1、了解树、森林以及二叉树的定义。

2、掌握有序树,无序树,子树,树的度,结点的度,双亲、兄弟、孩子等基本概念。

3,重点理解“树是递归的数据结构”的含义。

4-6小时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二叉树的主要特征和存储结构

1、树和二叉树历来都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章节,需要学员引起高度的重视。

2、掌握二叉树的概念,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扩充二叉树。

3、重点掌握二叉树的6个基本性质,如高度为h的二叉树至多有2h-1个结点,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度为2的结点个数加1等。

4、掌握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及其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10-12小时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二叉树

1,掌握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前序,后续和中序遍历。

能通过给出的遍历次序画出二叉树的结构图。

2、掌握用递归的方法进行二叉树的前序,后续和中序遍历。

了解遍历的非递归方法。

3、能够利用递归的思想解决二叉树的应用问题,如计算二叉树的层数,二叉树的结点个数等。

4、掌握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了解线索二叉树构造方法,掌握线索二叉树遍历方法。

4-6小时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树和森林

1,掌握树的存储结构:

双亲表示法、孩子链表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等。

2、掌握树和二叉树,森林和二叉树之间的相互转换。

3、掌握树和森林的遍历方法。

6-8小时

第四章树和二叉树——树与二叉树的应用

1、重点掌握二叉搜索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二叉搜索树的搜索、插入和删除过程。

2、掌握平衡二叉树的定义、概念和性质,以及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删除过程,平衡二叉树的平衡旋转方法。

3、掌握哈弗曼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哈弗曼树的构造算法和哈弗曼编码。

第5周

16-26小时

 

2-4小时

第五章图——图的基本概念与存储结构

1、掌握图的定义与术语,边,顶点,有向图,无向图,完全图,子图,连通图,生成树等。

2、掌握图的两种基本存储结构:

邻接矩阵表示法和邻接表表示法,

3、掌握在两种表示方法上进行搜索,插入和删除操作,了解两种表示方法之间的互相转换。

2-4小时

第五章图——图的遍历

1、掌握图的两种遍历方式:

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能够针对给出的图写出两种遍历方式的序列。

2、掌握递归的方法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和使用队列对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3、掌握两种遍历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2-14小时

第五章图——图的基本应用

1、掌握最小代价生成树的基本概念,掌握构造最小代价生成树的两种算法:

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了解两种算法的适用场合和各自的时间复杂度。

2、掌握求最短路径的两种算法:

Dijkstral算法和Floyd算法,理解算法的原理,并能根据算法写出求解过程,掌握两种算法各自适用的场合和时间复杂度。

3、掌握拓扑排序的基本概念,拓扑排序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

了解深度优先算法求解拓扑排序问题。

4、掌握关键路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会求AOE网络的最短路径。

第6周

12-20小时

2-4小时

第六章查找——基本概念

掌握查找的基本概念,内搜索,外搜索,静态查找,动态查找等。

8-10小时

第六章查找——查找方法

1、掌握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时间复杂度。

掌握二叉判定树的基本概念。

2、掌握B-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B-树的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和删除。

结点的分裂和合并。

3、掌握B+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B+树的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和删除。

结点的分裂和合并。

4、比较和掌握B-树和B+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B+树的顺序检索和B+树的双索引。

5、掌握散列(Hash)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散列表的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掌握散列表的装填因子的定义和概念。

2-6小时

第六章查找——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对各种查找方法进行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进行比较分析,能根据具体的应用先用不同的查找方法解决问题。

第7-8周

24-32小时

2-4小时

第七章内部排序——基本概念

了解排序的基本概念。

包括稳定性,时间复杂度等。

16-18小时

第七章内部排序——基本方法

1、掌握插入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直接插入排序和折半插入排序,掌握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2、掌握起泡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3、掌握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4、掌握希尔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5、掌握快速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6、掌握堆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7、掌握二路归并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8、掌握基数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以及稳定性。

了解其适用场合。

6-10小时

第七章内部排序——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1、掌握8种排序方法各自的稳定性能和时间复杂度。

2、掌握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场合。

3、掌握简单选择排序、起泡排序和插入排序的各自适用场合和特点。

4、能够在实际应用场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4月2日

—5月20日

共7周

《组成原理》

第1周

4-8小时

4-8小时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集成电路发展历程。

2、掌握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掌握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特点。

4、掌握计算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包括: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FLOPS。

第2周

8-14小时

8-14小时

第二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1、掌握数制与编码规则,包括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真值和机器数的概念以及相互转换,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与表示。

2、了解校验码规范,包括检错码和纠错码,如海明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等。

3、重点掌握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包括无符号和有符号数的表示、定点数的移位运算、原码和补码的加减乘除运算,溢出的判别方法。

4、掌握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重点掌握IEEE754标准的浮点数表示方法,掌握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5、了解算术逻辑单元ALU,了解ALU的功能和结构,串行加法器以及快速进位链。

第3周

10-14小时

10-14小时

第三章存储器层次机构

1、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包括按存储介质分类,按存储方式分类,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等。

2、掌握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其主要体现在缓存—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3、了解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包括静态RAM和动态RAM。

了解只读存储器、Flash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重点掌握存储容量的扩展,包括位扩展与字扩展。

5、了解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6、重点掌握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工作原理,包括局部性原理,主存块替换算法等。

重点掌握和比较Cache的几种“写”策略(写回法和写直达法)。

7、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页式、段式以及段页式虚拟存储器,掌握TLB快表的工作原理。

第4-5周

26-32小时

6-8小时

第四章指令系统

1、掌握指令的一般格式,包括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和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

2、重点掌握寻址方式,包括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

掌握8种常见的数据寻址方式,如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隐含寻址,间址寻址等。

3、掌握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了解二者的产生和发展,能够比较两者的特点。

4、掌握指令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指令格式。

10-12小时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CPU)

1、掌握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2、掌握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3、掌握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4、掌握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包括结构相关,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

5、掌握常见的多发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超标量技术,超流水线技术和超长指令字技术。

10-12小时

第五章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

1、掌握CU的时序控制方法,包括同步控制、异步控制、联合控制和人工控制。

2、掌握硬布线控制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组合逻辑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操作写出节拍安排。

3、重点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微指令的格式(水平型、垂直型)和编码方式(直接编码、字段直接编码、字段间接编码、混合编码),微地址的形成方式。

4、重点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方法,能够根据机器指令写出对应的全部微操作及节拍安排。

第6周

6-8小时

6-8小时

第六章总线

1、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总线的组成以及总线的性能指标(带宽,同步/异步,控制方式等)。

2、掌握总线的仲裁方式,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

3、掌握总线的操作和定时方式,包括同步定时方式和异步定时方式。

4、了解总线标准,如:

ISA,EISA,USB等。

第6周

8-10小时

8-10小时

第七章输入输出(I/O)系统

1、掌握I/O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I/O系统的发展概况,掌握I/O系统的组成。

2、了解I/O设备的分类,了解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3、掌握I/O接口功能(选址、传送命令、传送数据、反应状态)和组成,掌握接口的类型。

4、重点掌握4种I/O方式,包括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

掌握这4种方式的工作原理,能够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5、重点理解和掌握中断的过程和原理。

5月21日

—7月1日

共5周

《操作系统》

第1-2周

20-24小时

2-4小时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

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共享、异步、虚拟),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接口),并了解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程序接口和用户接口)。

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重点理解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了解它们适用的场合,以及各自的特点。

3、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重点掌握几个概念:

核心态(管态)、用户态(目态)。

4、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18-20小时

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样,也是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一科目的重点,也是必考点,学员应当多看书,多理解,将进程管理这一知识点弄明白,不留任何死角。

2、掌握进程的概念,进程的组成(数据、代码、PCB等),需要重点掌握并且理解进程的状态和转换过程,掌握进程间的3种通信机制:

共享存储方式,消息传递方式和管道通信。

3、掌握线程的概念和运用的目的,理解多线程模型,重点掌握线程和进程之间的关系。

4、掌握调度的基本概念、调度的时机与切换过程、调度的基本准则。

重点掌握调度的方式(作业调度、内外存调度和进程调度)和典型的调度算法(FCFS、SJF等)。

5、掌握进程之间同步的概念,临界区的概念,了解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包括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

重点掌握使用信号量PV操作实现临界区的互斥(这是统考中非常有可能出大题的地方)。

理解什么是管程。

6、重点理解并掌握经典的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读者-写者、哲学家进餐问题等),能够使用信号量PV操作描述解决方案,以这些经典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蓝本,举一反三,去解决其他的同步问题。

7、关于死锁,也是统考中经常会考到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死锁的概念,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掌握死锁的处理策略(死锁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和解除)。

8、重点掌握死锁避免中的银行家算法,会使用该算法解题,判断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找出安全序列,这也是统考中非常有可能出大题的知识点。

第3周

10-12小时

10-12小时

第三章内存管理

1、掌握内存管理的概念,理解程序的装入和链接过程,以及重定位技术。

理解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

了解内存保护(读写控制、键控制)方法。

2、掌握并理解交换与覆盖技术。

3、重点掌握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段式、页式,段页式)。

分辨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4、重点掌握虚拟内存管理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请求分页管理方式,请求分段管理方式和请求段页管理方式。

分辨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何为抖动,抖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页面的分配策略。

重点掌握页面的置换算法(如:

OPT,FIFO等)。

第4周

8-10小时

8-10小时

第四章文件管理

1、了解文件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文件的分类。

2、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和目录结构(单级目录、多级目录、树形目录、图形目录)。

3、了解文件的保护和共享机制,理解文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4、掌握文件系统的索引结构、空间利用率等。

5、掌握磁盘的特性、结构、调度算法(如FCFS、SSTF、SCAN、CSCAN等),寻址时间以及时延等计算分析。

第5周

8-10小时

8-10小时

第五章输入输出(I/O)管理

1、了解何为I/O设备,I/O设备的分类,I/O管理的目标,I/O管理的功能以及I/O管理的接口。

2、掌握I/O控制的4种方式:

程序访问、中断、DMA和通道技术。

3、掌握I/O调度的概念。

4、掌握高速缓存与缓冲区的概念,理解设立缓冲区的目的,了解缓冲区的分类(单缓冲,双缓冲,缓冲池)。

5、重点掌握假脱机技术(SPOOLing)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了解假脱机技术的目的及优点。

7月2日

—7月31日

共4周

《计算机网络》

第1周

10-14小时

2-4小时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以及分层结构。

理解网络分层的原因及意义。

3、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掌握协议的三要素。

4、掌握ISO/OSI参考模型以及TCP/IP模型,各层功能以及传输的数据单元的名称。

8-10小时

第二章物理层

1、理解信道、信号、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信宿等基本概念以及波特与比特/秒的关系。

2、掌握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的含义以及应用。

3、了解调制解调技术、常见的数字数据编码的编码方式以及特点。

4、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原理。

掌握数据报交换与虚电路交换各自的原理与特点。

5、了解网络传输的介质以及物理层得接口特性。

6、了解物理层的中转设备:

中继器、集线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2周

14-16小时

14-16小时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掌握帧的概念,组帧的方法以及差错检验的概念,校验编码和纠错编码,熟练掌握循环冗余编码。

2、掌握流量控制原理和可靠性传输机制,掌握滑动窗口机制。

3、重点掌握并理解停止-等待、后退N帧(GBN)、选择重传(SR)三个协议的工作原理,把握使用这三种协议时对帧编号的要求。

能够计算出这三个协议的传送工作效率。

4、了解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了解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5、掌握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了解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A协议,重点掌握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重要考点),过程,碰撞检测以及处理方式。

了解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了解令牌传送协议。

掌握以太网工作原理。

6、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理解HDLC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