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知识深化先秦通史复习提纲.docx
《届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知识深化先秦通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知识深化先秦通史复习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知识深化先秦通史复习提纲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深化——先秦【通史复习】
【阶段特征】
夏商周:
政治: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依靠神权和血缘关系强化王权维护统治秩序;具有贵族政治、血缘政治的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等级森严,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
经济:
生产力水平落后,处于铜石并用阶段;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文化:
文字出现并发展;夏商形成“天命”观念,周初意识到“天命靡常”,提出“明德”“慎罚”“保民”思想,为以后儒家思想形成奠定基础;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
王室衰微分裂割据诸侯混战;分封宗法崩溃,改革变法成为潮流;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专制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官僚体制开始取代贵族体制,任亲转向任贤;士阶层地位上升,富贵分离;民族融合
经济:
生产力突破性发展,冶铁技术进步,中国进入铁器时代;铁犁牛耕出现,农业开始精耕细作,推动社会大变革;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租佃经营,小农经济产生发展;工商食官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家庭手工业出现;
文化:
社会环境宽松,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基础;学在官府(政府,贵族)转向学在民间(私学,平民)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基础梳理】
一、远古时期1.政治实行禅让制: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
(1)土地制度: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
①神农传说:
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②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3)手工业:
①纺织业:
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②青铜制造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
③陶瓷: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
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
(4)商业:
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以物易物)。
3.文化文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
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夏商周(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BC1600-BC1046;西周BC1046-BC771)1.政治
(1)王位继承:
夏朝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启),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政治特色:
神秘色彩(天意、占卜决定国事)。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占卜进行决策、理解天命、主宰国政)。
(3)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①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周王授土授民)②分封的目的:
巩固西周的统治。
(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③诸侯的权力: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④诸侯的义务: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⑤特点:
a.层层受封,等级森严;b.重亲缘,轻法度;c.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⑥评价:
积极:
a.扩大了周王朝的疆域,带动了地区发展;b.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加强了其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
消极:
后来,由于诸侯国与周王室联系减少,地方上有较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周王室统治。
⑦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
a.主要原因:
分封制下,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b.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问鼎”是其表现。
)
(4)宗法制(宗族生活政治化)①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最大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④等级:
根据血缘亲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密等级制度。
⑤特点: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大宗与小宗的关系;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c.西周的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d.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
⑥评价:
a.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纠纷,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礼乐制度(等级观念生活化)①目的:
为更好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
②含义:
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③作用:
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2.经济
(1)土地制度。
井田制:
①土地国家所有:
名义为国家公有,实际为国王所有。
②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③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④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⑤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土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耕地形同汉字的“井”字,被称为“井田”。
)
(2)农业。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末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主要生产工具。
(3)手工业。
①工商食官:
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纺织:
商朝:
甲骨文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
有了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
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列入“国有六职”之中。
这时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青铜铸造:
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展示了青铜文明。
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④冶铁:
春秋晚期已有铁器。
⑤陶瓷: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4)商业: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可以看到流通骨币和铜币的情形。
3.文化至今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5000个左右。
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三、春秋战国(BC771-BC221)1.政治
(1)东周建立: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3)战国:
改革、战争、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背景:
(1)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2)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4)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5)秦孝公求贤若渴,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
(3)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加强思想控制。
(4)改革旧俗。
3.作用:
(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为奏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并促使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4)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经济
(1)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铁犁牛耕——井田制破坏——初税亩(税制改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2)小农经济:
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重农抑商”政策:
①含义:
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②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
③最早提出: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4)农业:
①铁犁牛耕: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秦国“以牛田”。
②耕作技术:
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③水利: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5)手工业:
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铁)。
战国——铁器大量出土,河北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6)商业: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③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作为货币。
④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都会。
⑤“市”出现。
3.文化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士”的崛起,私学兴盛,学术下移。
②诸子百家: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知道其代表人物)。
③影响:
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
①思想:
“仁”、“礼”的学说;主张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敬而远之的态度。
②教育:
“私学”、“有教无类”。
礼法并用。
(3)孟子:
①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③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4)荀子:
①在天人关系上,他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②主张“性恶论”。
③他对儒家“礼”的思想进行深人研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④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⑤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观点。
(5)科技文化成就:
①科技:
人们已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
②文学:
《诗经》(内容、精华、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影响)、楚辞(屈原)。
【考点补遗】
一、商周治国思想从“神本”向“民本”转移的表现1.殷商尊神敬祖重巫,有着强烈的神本文化特征。
(1)殷人迷信上帝的权威具有绝对性,“帝命”即天意、天命是最高的命令,下民必须按天命行事。
在政治生活中,神权专制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2)殷人相信君权神授,对天命只能顺从。
相信“天命永恒”。
(3)殷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算卜,一切唯神,一切在卜。
一切都乞灵于祖先神,请“帝”降旨。
2.西周对人事的重视,标志古文化人文主义精神的开端。
(1)先王配上帝的二元宗教,祖先神的地位大大提高,即先祖受命于天的天人合一思想。
(2)人王的地位大大提高,宣扬“天子”显示人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确立理性思维的宗法制,利用血缘观念来加强政治统治,巩固周天子的“至上”位置。
(3)民的地位大大提高。
具民本思想统治者将“天命”和“民情”联系在一起,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大禹)、“敬天保民”(周公“德政”)思想。
儒家形成了初步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安民利民”“民贵君轻”“平政爱民”“顺从民意”,认为统治者赢得民心才得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
(4)宗教与礼教(政治、道德、法律)逐渐分离。
系统全面推行分封制,形成严密的等级结构,并通过“德”“刑”“政”“礼”等手段进行积极统治。
(5)周末“天命可咒”。
西周末年“天”不能保佑民最基本的生存,“天命不可信”思想萌芽。
二、商周时期君权思想的变化
项目
商
周
君权来源
商王的权力来自于“帝”或“上帝”;“帝”或“天”是为民而设的,商王是承天之命,管理民事
天命是可以改变的;君权不仅来自于上天,同时也受民众意志的制约;统治者的“德”也是树立君权的必要条件
君权传承
殷商前中期主要继承方式为兄终弟及;后期已存在血缘亲疏之分的嫡庶观念
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君权实现
人的主体性让位于神的主体性,主要通过占卜、祭祀等宗教手段实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主要是通过“礼”来限制不同政治权力、规定其秩序来实现的
三、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①形成条件: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②特点:
a.自给自足。
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男耕女织。
d.以家庭为主。
e.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的特点。
③影响:
有利影响:
a.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不同程度的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b.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不利影响: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但是,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精耕细作。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商周)
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四、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中的“争鸣”:
(1)天人之辩:
孟子认为人性与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义、礼、智的特质。
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强调天作为自然的客观性,同时“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2)性善性恶之辩:
孟子性善论,品质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性本恶,不需要礼法并用。
(3)德治、法治之辩:
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乎自然,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
(4)用兵寝兵之辩:
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而是注意到了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儒家强调政治因素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
(5)义利之辩: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荀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礼制约束欲望。
(6)“富民”与“富国”关系:
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国富,富民与富国有机结合。
道家反对统治者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
法家以富国立论,虽重视富民,但是以充实国库、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为目的。
(7)国家体制:
孔子心中理想模式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与国家结构,通过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道家主张松散的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法家主张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百家争鸣中的“共鸣”:
(1)中心议题:
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
(2)主张思想统一:
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为社会秩序稳定是前提。
(3)托古心态强:
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
(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
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
3.百家合流:
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
(1)理论上的合流。
如荀子的礼法并施思想。
(2)实践上的合流。
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秦朝法家治国治民、也有儒家治民,汉代的外儒内法。
4.儒、墨、道、法思想的本质
(1)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
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起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
西周初年的“礼治”是他们心目中的德治样板。
(2)墨子的以爱治国方案的本质也是道德救世,不过他的道德不是孔孟的忠孝仁义,而是全社会成员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之心。
其途径是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和宗教信念以保证爱心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3)老庄的“以道治国”方案的本质是理念救世。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的予以破坏,这是他们的基本理念;为了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必须遵守,这是他们的另一基本理念。
遵守自然规律,实现“风调雨顺”;遵守社会规律,实现“国泰民安”;遵守心理变化规律,实现“心态平衡”,是他们社会和谐方案的基本内容。
(4)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世。
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纵横对比】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
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
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关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井田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井田制
分封制
基本情况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因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而得名。
内容是: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并要向周正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正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保卫王室。
周初分封制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城
二者关系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二者相互影响,是西周奴隶制兴盛的支柱。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破坏,奴隶制度逐步为封建制度所取代
3.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比较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不同点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身份
商为古老的部落
周为商朝的属国
相同点
原因
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暴虐
性质
奴隶主贵族反抗奴隶制国家暴政的正义斗争
意义
符合人民愿望,客观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春秋诸侯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的比较
春秋 诸侯争霸战争
战国七雄 兼并战争
原因
相同点
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势力强大。
各国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不同点
周边少数民族的兴起
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形成七雄争霸格局
时间
前770—前476年
前475—前221年
参加者
春秋五霸
齐、楚、秦、燕、赵、魏、韩
基本进程
①齐桓公首霸;②晋楚争霸中原: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③楚庄王问鼎中原;④春秋晚期,吴越争霸
①齐魏交战中原(围魏救赵、马陵之战);②东方各国衰落,秦国无敌于天下;③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性质
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
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带有封建统一战争的性质
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同点
①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
人民厌恶战乱,渴望统一;②战争使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③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④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增强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不同点
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各国变法起了推动作用;战争更残酷、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各国修建长城,加强防御
5.公田
与私田比较
井田制(公田)
春秋战国私田大量出现
分配方式
奴隶集体劳动,产品完全归奴隶主所有。
诸侯向国王交纳一定贡赋
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
剥削方式
奴隶交出全部产品
私田主人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保留一部分产品
阶级关系
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耕种的人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
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公田):
周王把土地分封给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一些贵族把公田转化为私田
表明
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
这就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6.比较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的不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目的不同
为了建立霸业
为了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实现统一
内容不同
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
主要是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奖励耕织、军功,建立县制,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
性质不同
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是奴隶制改革
废除了旧的奴隶制,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一场封建制改革
不同的根本原因
奴隶制经济基础比较稳固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各种的产生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为建立封建制度,推动各国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7.比较百家争鸣和欧洲文艺复兴
百家争鸣
文艺复兴
不同点
东亚
西欧
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