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1885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书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参考书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参考书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参考书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参考书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书目.docx

《参考书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书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书目.docx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杨周翰等主编:

《欧洲文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朱光潜著:

《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柳鸣九等:

《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阿尼克斯特:

《英国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衡巽等:

《美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至等编:

《德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布罗茨基主编:

《俄国文学史》,(上、中、下),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

高尔基:

《俄国文学史》,新文艺出版社。

李赋宁总主编:

《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李云峰主编、罗明洲王文平副主编:

《外国文学专题》,中州古籍出版,1994年。

罗明洲、陈志英著:

《西方现代派文学论要》,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

罗明洲主编: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评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罗明洲主编:

《外国文学史稿》,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明洲著: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

罗明洲周吉国著:

《外国文学的多元阐释》,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6年。

阅读书目

斯威布: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上、下)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傅东华译,《伊里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杨宪益译,《奥德修纪》,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埃斯库罗斯:

《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

见《外国剧作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阿里斯托芬:

《阿卡奈人》,见《阿里斯托芬喜剧选》,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但丁:

《神曲》(《地狱篇》),王维克译,作家出版社,1954年。

拉伯雷:

《巨人传》,成钰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杨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马克白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见《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莫里哀:

《伪君子》、《吝啬鬼》,赵少侯译,作家出版社,1955年。

高乃依:

《熙德》,齐放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

拉辛:

《昂朵马格》,齐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伏尔泰:

《老实人》,傅雷译,(《伏尔泰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卢梭:

《忏悔灵》,黎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菲尔丁: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萧乾、李从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席勒:

《阴谋与爱情》,廖辅叔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卢梭:

《新爱洛依丝》,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歌德:

《浮士德》,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拜伦:

《唐璜》,查良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拜伦: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杨熙龄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邵洵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惠特曼:

《草叶集》,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雨果:

《巴黎圣母院》,陈敬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雨果:

《悲惨世界》,李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吕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斯丹达尔:

《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巴尔扎克: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59年。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狄更斯:

《双城记》,罗稷南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狄更斯:

《艰难时世》,金增嘏、胡文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冯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果戈理:

《钦差大臣》,芳信译,作家出版社,1957年。

果戈理:

《死魂灵》,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屠格涅夫:

《父与子》,丽尼、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契诃夫小说选》(上、下),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托尔斯泰:

《复活》,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高植译,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张万里译,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

左拉:

《萌芽》,黎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郝远、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莫泊桑:

《俊友》,李青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易卜生:

《玩偶之家》,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高尔基:

《母亲》,南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T·S·艾略特:

《荒原》,赵萝蕤译,见《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1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卡夫卡:

《变形记》,见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卡夫卡:

《城堡》,赵蓉恒译,见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徐继曾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

萨特:

《禁闭》,见《萨特戏剧集》,冯汉津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海明威:

《老人与海》,海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年。

奥尼尔:

《毛猿》,荒芜译,见《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1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乔伊斯:

《尤利西斯》,金隄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

贝克特:

《等待戈多》,施咸荣译,见《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3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南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得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参考论文

希腊

从《伊利亚特》和《格萨尔》的比较研究试论史诗的基本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9,12

漫谈《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7

古希腊喜剧是雅典奴隶制危机时期的产物吗?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2

如何阅读古希腊悲剧(罗念生)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3,2

古希腊悲剧作家的命运与报应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11

《菊豆》与《俄狄浦斯王》(吴维)《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2

《俄狄浦斯王》悲剧结构艺术分析(李一波)《河北戏剧》1983,5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情节安排(刘敦宣传)《九江师专学报》1983,1

神法崇拜与乱伦禁忌——对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另一种解读(李加伦)《重庆师院学报》1992,4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感(刘晨锋)《国外文学》1988,1

试论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创造及其流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10

欧洲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形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3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5

中世纪

析西欧中世纪艺术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11

对评价欧洲中古文学的几点异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7,1

但丁

《神曲》的近代性(华宇清)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4

《神曲》旧因素略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9,1

论《神曲》的艺术特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2

从《神曲》看“三”的运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5,9

《神曲》的主导思想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1,2

但丁与《神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

但丁与基督教文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9

并非为了贝亚德——试论但丁创作的动因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5,4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7,4

但丁《神曲》写作年代(罗志野)《社会科学战线》1982,2

但丁和《神曲》对中世纪教会的批判(蔡咏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6

《神曲》的不朽意义(关肃雨)《大庆师专学报》1987,2

塞万提斯

吉诃德与桑丘的对比效应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1

堂吉诃德性格形成的再探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12

莎士比亚

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周启付)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2,1

英国文学中最大的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屠岸)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9,2

析莎士比亚之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5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研究:

述评和质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4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新探(孟宪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5,2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述评和质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4

不为人知的莎士比亚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2

关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几个问题(孙大雨)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3,3

再论“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7,3

谈谈莎士比亚喜剧的思想内容(夏定冠)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79,2

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1

莎士比亚悲剧精神新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2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艺术特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9

论莎士比亚传奇剧的道德理想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1

关于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顾绶昌)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2,3

论哈姆雷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1

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吗?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9

哈姆雷特不是延宕的王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3

对《哈姆雷特》的另一种解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1

哈姆雷特面面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4

论莎士比亚及其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3

论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3

莎士比亚的遗嘱和丧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7

略论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特征及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3

论莎士比亚社会秩序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1

莎氏的戏剧是诗剧还是话剧?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6

谁是《奥塞罗》的主人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5

19世纪倒莎述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6

西方19世纪前倒莎论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3

“莎士比亚化“之精髓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4,2

什么叫“莎士比亚化”?

——谈剧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关系(方平)《外国文学研究》1982,3

“更加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辨析(石宗山)《河北大学学报》1984,2

马恩关于近代艺术思维的思想——对“莎士比亚化”的再认识(柳和勇)《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3

《浮士德》

《浮士德》研究评述(李先兰等)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3,3

从《浮士德》翻译到《浮士德》研究(马庆发)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3,2

《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余匡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9,2

《浮士德》中的真、善、美和劳动美人大1986,4

《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余匡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9,2

《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5

《浮士德》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批判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5,8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欧洲文学中的法国大革命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0,11

科学进步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彭启华)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4

关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评价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6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3

浪漫主义及其美学理论的认知意义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6,2

关于欧洲浪漫主义的几点思考(马家骏)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0,4

读《阿达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1

东西欧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比较(马家骏)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9,1

寻找神话精神的两种心态——对欧洲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种文化阐释(杨杨)《社会科学》1992,2

欧洲小说中人物的圆扁问题(马家骏)《小说评论》1989,1

拜伦

拜伦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吗?

(张良村)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2,3

论《唐璜》(孙席珍)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79,2

论拜伦的个性对其创作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2

拜伦与普希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9

论拜伦式英雄(邓启龙)《广州师院学报》1985,4

论拜伦和他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张耀之)《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78,3

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武汉大学学报》1981,4

拜伦和他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文科月刊》1983,9

《卡门》

卡门——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女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7

“卡门”新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6,1

卡门简论(陈伯通)《上海师大学报》1992,3

读《卡门》杂感(林斤澜)《读书》1991,1

人的确证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谈卡门形象的审美价值(张志明)《名作欣赏》1989,3

《卡门》新议(毕成德、潘采田)《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8,1

论《卡门》(邓双琴)《四川师院学报》1984,3

嘉尔曼的魅力(孙恒)《外国文学欣赏》1984,4

勃朗特姐妹

简爱的爱情观与反抗性格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1,6

试论希刺克厉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9,6

对《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的原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7,6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丁慧中)《辽宁师大学报》1993,2

光环下的阴影——简爱叛逆性格质疑(方位津)《国外文学》1993,1

绝对时空中的永恒沉思——《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意识(金琼)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3,2

《呼啸山庄》的主旋律——人性的扭曲与复归(袁若娟)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2,4

试论简爱的反抗性(谢来顺)《河北师大学报》1991,1

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范文彬)《上海师大学报》1991,1

也谈《简爱》中疯女人的艺术形象(范文彬)《外国文学评论》1990,4

也谈坐在窗台上的简爱(韩敏中)《外国文学评论》1991,1

对《简爱》中罗切斯特形象的再审视(范文彬)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1,3

永恒的激情——《呼啸山庄》的现代心理学阐释(何朝阳)《上海师大学报》1991,3

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

(方平)《读书》1989,9

论《呼啸山庄》的现代主义因素(葛志宏)《外国文学欣赏》1989,1——2

夏娃和她的亚当——从《呼啸山庄》看妇女在爱情和家庭中的地位(刘沛)《深圳大学学报》1989,1

《简爱》的妇女意识(朱虹)《河南大学学报》1987,5

谈《呼啸山庄》的独特性(王阳)《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

女权主义文评:

《疯女人》与《简爱》(韩敏中)《外国文学研究》1988,1

狄更斯

狄更斯创作的艺术特色(潘耀泉)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2

狄更斯作品中的“怪人”形象(任明耀)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1,4

狄更斯小说的夸张(郭珊宝)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7,4

狄更斯的创作方法特点浅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5

论人物在狄更斯小说中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5,10

哈代

苔丝的纯洁性表现在哪里?

人大《外国文学研究1991,6

《苔丝》的魅力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5

苔丝悲剧的美学品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10

哈代的悲剧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5

雨果

谈雨果(程抱一)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2

促进人性的复归鞭笞人性的异化——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李广博)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2,1

从《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冯汉津)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4

雨果奇观,雨果其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7,4

重读《克伦威尔·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2

论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3

克洛德,这个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1

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爱丝梅哈尔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2

《巴黎圣母院》人物的圆心结构和描写的多层次对照(张世君)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1,4

浅谈《巴黎圣母院》的思想与艺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4

克洛德:

一个应该得到公正评价的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8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性格二重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4

雨果是浪漫主义主义运动的开拓者吗?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9,1

雨果和法国浪漫派戏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4

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陈立富)《海南大学学报》1987,2

克洛德——本体及象征(何云波)《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

宗教的悲剧——简析《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赵玫)《天津师专学报》1983,3

雨果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地位(杨正润)《电大语文》1983,9

暗影和光辉的混合——读雨果的《九三年》(郭宏安)《读书》1984,5

司汤达

司汤达小说人物性格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6

试论《红与黑》中所描写的阶级关系(金嗣峰)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79,3

论《红与黑》的心理描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9

《红与黑》象征艺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4

《红与黑》创作得失管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1

《红与黑》一个隐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7

《红与黑》批评角度再批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1

也论于连——他不是个人主义野心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2

对于于连形象复杂性再认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11

于连与高加林比较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11

于连性格系统的审美透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8

于连与高加林悲剧的文化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9

论于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1

巴尔扎克

访巴尔扎克故居(王德华)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1

“巴尔扎克学”的几个问题(李忠玉译)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1,4

经济细节的现实主义力量——读《欧也妮·葛朗台》(李一中)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79,3

为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一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2,1

关于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6,7

盘缠在金钱网络下的魂灵——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主人公人格模式浅谈(金琼)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5,1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王振铎)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0,4

巴尔扎克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忠实代表(兼议对贵族的两面态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8,1

对巴尔扎克理论的几点再认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6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4,8

试论高老头的两个女儿——《高老头》人物谈之二(郑敬畴)《河北师院学报》1992,4

《高老头》结构赏析(刘建军)《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7,1

高老头的毁灭(刘理)《求是学刊》1980,3

被美化了的“伟大的感情”——也谈高老头的父爱(尹岳斌)《益阳师专学报》1982,1

试论高里奥的父爱及其悲剧(阎凤海)《辽宁师院学报》1982,6

也谈高老头父爱的实质(储月桃)《艺谭》1983,3

论高老头父爱的性质及其形象的真实性(胡文森)《安徽大学学报》1984,2

也谈高老头的“父爱”(许明炎)《安庆师院学报》1984,4

俄国文学

“多余人”问题之我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9

论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5

多余人的爱情悲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87,12

俄国多余人与文化冲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3,3

论《怎么办》的爱情故事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6

浅谈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陈恭怀)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91,2

论俄罗斯文学“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邓云)《广东社会科学》1989,2

贵族阶级的自我批判——简析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形象(周群)《临沂师专学报》1988,2

俄国需要罗亭(吴嘉佑)《俄苏文学》1988,6

论陀思妥也夫笔下的偶合家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3

契诃夫

漫话契诃夫情节淡化小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8

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特征新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1,12

契诃夫与医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9,8

《套中人》的主人公是谁?

武昌《外国文学研究》1982,4

契诃夫作品中病态人物形象新探(赵秋长)《河北师大学报》1983,3

论契诃夫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刘劲予)《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83,4

试论契诃夫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