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2155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对与错.docx

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对与错

对与错

思路

立场不同,是非标准也相异

对与错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

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少犯错误

权威也会犯错误

多数人认同并不一定代表正确

维护真理需要牺牲精神

对与错需要时间的检验

对与错是相对的

判断对与错需要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

名言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

——钱学森

一个没有犯任何错误的人,除了他的理解正确以外,不能要求得到任何其他的赞美;而一个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则既表示他的理解,又表示他的胸襟光明磊落。

——休谟

假如我们想证明“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那么生活的纷争就会少许多,生活也会变简单许多。

——斯宾塞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

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

——雨果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歌德

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歌德

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西塞罗

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李斯特

人往往取吉祥的错误而抛弃恼人的真理。

——泰勒

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亚当·斯密

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发现真理。

——培根

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泰戈尔

一时的失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左传》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我们有时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美德中学到的还要多。

——朗费罗

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

——沃尔波斯

做该做的事,而不要一味只想把事情做对。

——佚名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

——俗语

一次小小的失误也许会防止重重的跌落。

——佚名

经典素材

反长的翅膀

(有时错误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失误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让人痛惜,但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让人惊喜。

俄罗斯第五代歼击机S-37金雕,是俄罗斯第一种隐形战斗机,其最大特点是使用前掠翼这种“反装的翅膀”。

由于采用前掠翼,加上先进的矢量技术,其空战机动性能无可匹敌。

然而这独具匠心的设计,却要归功于酒精的作用。

当年设计金雕时,俄罗斯航空技术专家苦无良方,便拿来伏特加酒痛饮,以酒消愁。

第二天交稿时,才发现飞机的机翼画反了。

于是他们将错就错,顺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开发出突破极限技术的S-37。

因此,在金雕亮相的展区中央,有关部门竖起了一个大酒瓶,上面写着:

伏特加是俄罗斯创意的源泉。

类似的事件还有,美国天文学家阿姆布尔基,在使用计算机控制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空时,由于粗心大意,将坐标调错,望远镜焦点没有对准他的预定目标。

但是,这一疏忽却让他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

如果只看到失误的负面效应,失误将永远是失误。

有人因此而怨恨失误,因为失误让他蒙受损失;如果想到失误自有失误的价值,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也许就能发现机会。

有人会因此而感谢失误,因为失误给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他从中受益。

失误是可以利用的,如果用得好,用得妙,它就是反长的翅膀,同样可以飞,或许会飞得更好。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对与错要用实践来检验)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2000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依照这句话,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为此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亚里士多德显然说错了。

25岁的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

只见伽利略右手拿着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

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

用黑豆纠错的徐溥

(严于律己,有错必纠)

明朝人徐溥在求学时,为了检点自己的言行,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方法。

他在桌上准备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说了一句好话,想了一个好念头,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颗黄豆;反之,就在另一瓶子里放一颗黑豆。

开始时,黑豆颇多,黄豆寥寥,他就深刻反思;过了一段时间,黄豆黑豆各半,他再接再厉、律己更严;到最后,黄豆很多,黑豆寥寥。

徐溥就是这样,严于律己,有错必纠,最终成为明朝的一代名臣。

指鹿为马

(权力能颠倒是非)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病死,他的小儿子胡亥在太监赵高的帮助下夺取了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残暴昏庸的国君,他任用心狠手辣的赵高为丞相,杀害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

然而,赵高取得了秦二世的信任后,就想自己当皇帝。

他担心大臣们不服从他,就想在大臣中间测试一下。

这一天,赵高来到皇宫,恰好大臣们都在商议国家大事。

他趾高气扬地对秦二世说:

“皇上,再过几天就是您的寿辰了。

我特意叫人挑了一匹上好的千里马送给您做礼物。

”说完,他叫人拉了一匹马来。

只见那匹马头上长着鹿角,身上有梅花鹿一样的斑点,大臣们看了,都小声地议论:

“这分明是一只梅花鹿,怎么说是马呢?

”秦二世愣了一下,笑着说:

“丞相弄错了吧,这是只梅花鹿,不是千里马。

丞相怎么指着鹿说是马呢?

”赵高说:

“皇上,是您错了,这是马,而不是鹿!

”接着他又转身问大臣们:

“你们看这是鹿还是马呀?

有的大臣不敢得罪赵高,也不敢欺瞒皇帝,一言不发。

有的知道赵高势力强大,想巴结他,就说:

“确实是匹马!

”还有的正直无私的大臣就坚定地说:

“是鹿!

赵高把那些说实话的人都记在了心里,后来就利用职权诬陷那些不与他同流合污的大臣,将他们一一杀害。

剩下的大臣都十分害怕赵高,不敢不听他的话了。

朱元璋为一字斩知州

(不要因为面子而知错不改)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

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

卢熊走马上任,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

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

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

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也就没事了。

可是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就是认真,他认为兖州就是兖州,怎么能改成衮州呢?

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

朱元璋一见奏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的确是写错了,他是亲自打天下的人,对全国地理州名县名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应知道兖州不是衮州,这衮字的读音是“滚”,而不是“演”。

但是,要皇帝认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贱,自尊心忒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

“卢熊这厮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衮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就是因为文人多事写法不同,这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

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旨,即将卢熊斩首。

”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竟然送了一条命。

爱老师但不盲从

(面对师长也要坚持真理)

l738年,27岁的罗蒙诺索夫正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

有一天,该校校刊《德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点名批评了当时欧洲大名鼎鼎的沃尔夫教授。

而更为令人惊异的是那篇论文的作者竟是沃尔夫的得意门生——罗蒙诺索夫。

因此,这件事立刻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罗蒙诺索夫成了众矢之的。

有人咬牙切齿地骂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有人毫无顾忌地指责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还有人冷嘲热讽地说他是踩着老师的肩膀往上爬……在这些唇枪舌剑面前,罗蒙诺索夫既没有畏缩,也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非常耐心诚恳的态度向大家解释。

他认为在科学的大道上,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勇于走自己的路,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学生。

作为学生,毫无疑问,应当认真、虚心地向老师学习,但对于老师那些不正确的东西,绝不能盲从。

他由衷地说:

“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2微米的误差

(小错成大谬)

1990年4月2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把耗资巨大、世人瞩目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送入太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

它以当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从1979年蓝图设计到1990年投入观测,历时10余年,耗资15亿美元。

若按重量计算,平均每克造价接近130美元,远比纯金更贵。

天文学家期望着凭借哈勃望远镜那锐利无比的“神眼”,去洞察宇宙深层的奥秘,开辟天文观测的黄金时代。

但是上天之后,人们却发现其成像质量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距。

按设计能力,在可见光波段,被观测的点源60%以上星光应能聚落在0.1角秒的小圆域内,而实际结果只有15%的光线落入其中。

研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边缘处比设计尺寸多磨去了2微米(约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细),这个人为差错降低了观测图像的分辨率,观测距离降低了近100亿光年,捕捉遥远天体信息的能力降低了将近20倍。

受其影响,许多原定的重要观测也将无法进行。

为了修正这个误差,1993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带领专业人员,对哈勃进行了第一次“会诊”,增加了一个校正镜,矫正偏差,相当于戴眼镜,同时加装了一些新的设备,总共花费了7亿美元。

维修后,哈勃的性能大大加强,照片也更加清晰,但是由于主镜无法更换,哈勃的眼病始终无法根除。

邓小平一丝不苟

(小错也要改正)

1983年6月,全国正在学习、宣传朱伯儒的事迹。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特地为学习朱伯儒题了词:

“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当时,邓小平同志嘱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发表,应先请语言学家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

办公室的同志找到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王老接过写在宣纸上的题词,戴上眼镜,看过后说:

“写得好。

不过‘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这样使用显得不大规范,最好改成‘副’字。

”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兴,马上提笔说:

“再重写一张,用字不规范,这样不好。

”邓小平同志又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了起来,字迹苍劲有力:

“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不了了之的“川气出川”工程

(信息错误将造成巨大损失)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个鼓舞全国人民的“川气出川”工程计划,按此计划经过5年努力,在1980年四川将实现年产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将实现大步前进。

国家确定的预算是40多亿元,铺设一条长2940公里、直径一米的天然气管道,沿长江而下,穿巴蜀,过鄂中,经江苏直抵上海。

为此将耗钢材150万吨、水泥12万吨及数千个大型机电设备。

1975年工程全面展开,为了修建从重庆到上海的专用公路,动用全国150多个单位,900多个工厂,在沙市和资阳工地投资1.2亿元建设专门生产大口径的钢管厂。

但是到了1980年,这项显赫一时的工程却无声无息不了了之了。

管道铺设还没有出川,化工厂还正在建设之中,就发现这个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工厂停产,4亿多元的物资压在库里,而此项工程已耗资3.7亿元。

由于改变经济格局而造成的损失则更大,四川工业也由此遭受严重损失。

四川天然气储量本来不多,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对川气的勘探也较为困难,1973年时掌握的可采储量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