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1554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docx

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7

2018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1-6)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部感觉

  5.()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B模式理论C特异化理论D行波理论

  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

  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典型事例B定义C言语讲解和概括D概念名称的组合

  1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

  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特殊能力测验D成绩、技能测验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抽样误差D评分误差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应采用()

  A积差相关B斯皮儿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二列相关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

  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

  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A目标熟悉性B任务难度C前瞻性记忆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

  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

  二、多项选择题

  21.F检验可以用于()

  A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判断连个方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总体

  C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2.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C.掩蔽音强度提高

  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

  三、简答题

  23.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四、综合题

24.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2018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于1879年创建于()

  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

  2.下列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

  A情绪B能力C兴趣D思维

  3.()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细胞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导神经

  4.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

  A缪勒B冯特C考夫卡D费希纳

  5.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这反映了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6.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做()

  A自上而下的加工B平行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简单加工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

  9.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们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转移

  10.受()的影响,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得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A倒摄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13.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维

  14.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有关

  A强度B兴奋性C灵活性D平衡性

  15.()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A机械重复B精细复述C联想D回忆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

  17.“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激情D焦虑

  18.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是()

  A自我意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

  19.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20.动机唤醒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尔B麦独孤C赫布和柏林D德西

  21.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选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2.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是()

  A情境B生理变化C认知D身体变化

  23.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

  24.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

  25.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共同缺陷是()

  A费时B易丢失样本C存在世代效应D成本大费用高

  26.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就是()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偏爱法D优先注视范式

  27.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这一对幼儿游戏的解释属于()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动力说

  C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28.在学习障碍产生原因方面,奥顿提出了()

  A遗传说B感觉综合失调说C大脑皮质控制理论D生物学假设

  29.关于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明显的平衡性B思维创造性比批判性明显增加

  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D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

  30.认为认知功能的年减退与额叶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有密切关系的是()的观点

  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31.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

  A初级感觉区B初级运动区C言语区D联合区

  32.目前,解释错觉的理论主要有()

  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C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D共鸣理论

  33.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

  A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B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C移情训练D创设较少冲突的情景

  34.对“毕生心理发展”观念作为直接的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古德奈夫C霍尔D艾里克森

  35.下列属于被试间设计的是()

  A区组设计B拉丁方设计CABBA设计D随机化设计

  三、{C}简答题

  36.简述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7.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8.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四、综合题

  39.在认知失调理论的经典实验中,Festinger(1959)和他的同事让4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实验。

完成实验后指示这些被试对其他人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劝其参加。

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一组的20人每人给1美元的报酬(低报酬组),另一组每人给20美元的报酬(高报酬组)。

之后,让每个学生评定实验的有趣程度(高分表示认为实验比较有趣)。

下面是一组虚构的数据:

低报酬组高报酬组3346125255573545854823442644123367555113认知失调理论预测低报酬组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

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让他们认知协调。

那些得到足够报酬的被试则不需要改变态度,因此其观点更容易反映真实的情况。

以上数据有没有支持这个预测?

(用α=.01的显著性水平)

 

2018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罗杰斯C布鲁纳D班杜拉

  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再造)过程D动机过程

  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B强化理论C自我实现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

  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

  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

  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轮组设计

  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

  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

  41.()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评价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迫选法

  12.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的直接方法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

  13.目标重复启动时,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

  A编码协调B分心物抑制C激活扩散D目标激活

  14.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

  A人工语法B序列反应时C复杂系统D信号检测论

  15.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

  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

  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

  16.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

  A刺激的客观性B反应量化的客观性

  C结果推论的客观性D测验的标准化

  17.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

  A重测信度B肯德尔和谐系数

  Cα系数D复本信度

  18.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

  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

  C效标测量D因素效度

  19.项目的鉴别指数D的取值范围是()

  A0~1B1~10C-1~1D不确定

  2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

  A原始分数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

  21.标准参照测验中,检验题目内容与测验内容范围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用()

  A专家的评定法B回归法C计算鉴别指数D相关法

  22.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AEPQBTATCSDSDMMPI

  23.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自称量表B评定量表C投射测验D评价中心

  24.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算术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四分差

  25.已知一组数据6,5,7,4,6,8的标准差是1.29,把这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5,然后再乘以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组的标准差是()

  A1.29B6.29C2.58D12.58

  26.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

  A1B0C根据具体数据而定D无法确定

  27.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

  A因果关系B共变关系C函数关系D相关关系

  28.有四个评委对八位歌手进行等级评价,要表示这些评价的相关程度,应该选用()

  A肯德尔W系数B肯德尔U系数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

  29.初学电脑打字是,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错误就越少,这属于()

  A负相关B正相关C完全相关D零相关

  30.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点垂线

  A平均数B众数C中数D无法确定

  31.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

  A概率论B样本分布理论C小概率事件D假设检验

  32.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

  A秩和检验法B中数检验法C符号检验法D符号等级检验法

  33.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

  34.以下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Bt分布C卡方分布DF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

  3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分组法B单一刺激法C极限法D最小可觉差法

  36.所谓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

  A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难以维持做答的兴趣D难度则逐渐提高

  37.以下各项中不是采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的是()

  A爱德华个性量表B16PFCMMPID艾克森人格问卷

  38.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Aα+β=1Bα+β不一定等于1Cα+β可能同时减小Dα+β不可能同时增大

  3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A69B70C71D72

  三、简答题

  4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4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四、综合题

  42.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4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8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特性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

  2.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3.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人格特征D心理活动特性或心理状态

  4.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常量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阙限

  7.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8.一般地说,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反应的知觉是()

  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知觉

  9.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A多样化复习B及时复习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过渡学习

  10.各种感觉的后像就是()的不同表现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1.“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具有()

  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具体性

  12.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水平有()的趋势

  A下降B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

  13.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4.()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B应激C激情D心境

  15.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的提者是()

  A詹姆斯、兰格B坎农、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辛格

  16.()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

  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一般智商D绝对智商

  17.()是人的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A幼儿期B青年期C童年期D成年期

  18.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

  A自我观察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

  19.()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A霍尔B达尔文C荣格D普莱尔

  20.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获得创生感(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21.“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学派所倡导的

  A精神分析论B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

  22.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A演绎推理能力B守恒法C直观形象性D自我中心

  23.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的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以上答案都不对

  24.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

  A手的动作B脚的动作C头部动作D躯干动作

  25.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是()

  A乔姆斯基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

  26.下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中,哪一种是积极依恋()

  A安全性依恋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合作型依恋

  27.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典型事例B定义C言语讲解和概括D概念名称的组合

  28.罗森塔尔关于教师期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

  A教师期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B教师总是有偏见

  C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D学生的智力情况会影响教师的偏见

  29.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榜样是()

  A活的榜样B符号性榜样C诫例性榜样D活生生的人

  3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威特洛克

  32.在1948年首先用投射法对成就动机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德B阿特金森C默里D布鲁纳

  33.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做()

  A推论B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

  34.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可以()

  A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B使用配对法分配被试

  C区组内的单位使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D以上都对

  35.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试内部历程发生变化,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A历史B选择C成熟D亡失

  二、多项选择题

  36.坚持脑功能整体说的主要有()

  A潘非尔德B拉什利C波伊劳德D弗罗伦斯

  37.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界产生了许多有关学习方面的理论,它们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D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38.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A开始形成同伴团体B同伴交往的形式复杂多样

  C开始建立友谊D朋友关系变得相对稳定

  39.关于负启动的起因有()

  A情景恢复B观察时间C编码协调D认知去活化

  40.ROC曲线能够反映出()

  A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B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

  C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变化

  D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41.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A共同组设计B运用严格平行测验C“锚测验”设计D运用问题行为测验

  42.情绪的测量方法有()

  A形容词核对表B维量等级量表C面部表情D生理指标

  43.下列关于配合度检验方法中的自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与实验或调查中分类的项数有关

  B通常情况下,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一般为分类的项数减1

  C配合度检验的自由度一般为理论次数减1

  D在正态拟合检验时,自由度为分组项目减3

  44.样本容量是由()等因素决定的

  A统计抽样的基本原理B研究的内容C采用的统计方法D课题本身的客观条件

  三、简答题

  45.请你谈谈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46.简述聚合交叉设计的特点,并进行评价

  四、综合题

  47.试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设计一个记忆或思维的实验方案。

2018考研心理学冲刺自测题及答案(5)

一、单选题

  1.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是()

  A.反射弧

  B.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依次出现的现象是()

  A.强化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望梅生畏

  4.有生命物质(即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

  A.反应性

  B.反映形式

  C.感应性

  D.信号性反应

  5.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6.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

  A.思维活动

  B.语言活动

  C.认识活动

  D.意识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