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214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docx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全市农业产业化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关于

市政府: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以重点突破、整体提高、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主要标志。

为“十五”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的发展和主要工作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实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比20XX年的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产业化率达到35%;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达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全市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收入15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比20XX年的600元增加了9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全市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坚定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正确发展思路和有力领导。

“五大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牵动发展农业的思路,切中铁岭市情,为铁岭农业走产业化之路确立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也为铁岭农业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机遇。

尤为可喜的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

为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市委、市政府加强并调整了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出台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20XX--20XX年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本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目前,全市从上到下有了一支专门机构和专门队伍,初步建立了市本级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确立了发展方向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委和政府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分别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奖罚激励机制。

全市形成了求发展、寻突破的良好氛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也多有改善。

(二)全方位实施项目牵动战略,龙头企业建设有新突破

20XX年,是铁岭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最多、最快的一年。

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5家,比上年增加51家,比20XX年增加102家,固定资产总额亿元,销售收入实现亿元,实现利税亿元,从业人员万人。

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8家,当年新增加2家,北绿集团为国家级,大成、华银、杨氏、郁青种业、美麟集团、嬴德、福润7家为省级,有20家龙头企业进入铁岭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20XX年全市新上固定资产超过20XX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几乎相当于“十五”前四年新上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总和。

开原大豆蛋白有限公司是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大豆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XX年10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5000万元;昌图县新上及改扩建的万顺达、曙光肉禽、盛德肉鸡、安家肉联、九星食品、文成木业等相继竣工投产。

全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新建畜禽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了43家。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

一批大项目正在运作和启动中,开原市大连金信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5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奠基;铁岭县天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已开始启动。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水平有新提高

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取得了可喜进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开发和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3个,累计达到44个;取得无公害认证69个,累计完成12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240万亩,比上年增加9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137万亩,比上年增加57万亩。

“盛仓牌”大米、“方兴牌”大米、“北绿牌”产品等获得国家级绿色产品标志使用权。

一批龙头企业获得国内和国际质量管理认证。

  

(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有新进展

截止20XX年末,全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注册商标275个。

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34个,市级著名商标和名牌55个。

“北绿”牌商标获得了全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我市无全国驰名商标的空白。

“铁岭榛子”获得国家原产地认定。

“大成鲜鸡”、“嬴德”肉禽、“郁青”种子、“豆中宝”调味品、“文选”葡萄、“帽山”鲜奶等一批产品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名牌效应,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五)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农产品加工业有新发展

全市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总量245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3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了20%。

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初加工多、精深二次加工少及有产业无加工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六)农业产业化工作系统工作机制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

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将以项目为核心,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把建立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服务作为建办之本。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系统建立了统计报表制度、大项目调度和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运行监测制度;建立市级农业产业化项目库、企业档案和铁岭农业产业化网;与此同时,加强纵横交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和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指导、支持和合作;积极与金融、税务、发改委、财政、工商、技术监督、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合作,解决龙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贷款、纳税、立项、产品质量、“绿色通道”等方面难题,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XX年,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

二、20XX年工作要点

20XX年乃至“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将以建设铁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实施项目牵动和名牌发展战略。

以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建设铁岭农业的优势产业和主打品牌,做精十大基地,做强十大产业,做大二十强龙头企业,打造二十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铁岭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以项目年为契机,争取龙头企业建设新突破。

着力加强项目源建设,拟在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库,县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分库,辐射企业项目,全市联网。

同时拟聘请专家和有资质的项目设计单位,每年包装几个牵动全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大项目,项目共享,积极争取国家及省资金扶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二)以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规范生产工基地建设。

拟按照国际国内市场准入门坎,全面启动标准化生产程序。

一是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及技术人员着手制定品种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二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据国家及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带动农户和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生产优质农产品,争创名牌产品。

三是发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安全卫生等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

龙头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建立产品追溯制度。

(三)以调整产品结构为切入点,拓宽国际国内市场。

今年,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面对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市场,加大组织生产适销对路、出得去的优质农产品的力度。

逐步打造铁岭农产品品牌,拟做大20个知名品牌,成为全国名牌。

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强产品品牌的深度开发,增强品牌竞争力。

在龙头企业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四)以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为重点,探索铁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形成稳定、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肉禽产业“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经营方式。

  

(五)维护良好的发展氛围,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改变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牢固树立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牵动发展农业的思想,紧紧围绕项目开展工作,围绕为龙头企业服务开展工作。

在新铁岭、大铁岭和铁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逐步建立起新农业、大农业的产业支撑,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新提高而努力工作!

  

  关于

市政府: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以重点突破、整体提高、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主要标志。

为“十五”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的发展和主要工作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实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比20XX年的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产业化率达到35%;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达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全市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收入15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比20XX年的600元增加了9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全市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坚定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正确发展思路和有力领导。

“五大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牵动发展农业的思路,切中铁岭市情,为铁岭农业走产业化之路确立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也为铁岭农业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机遇。

尤为可喜的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

为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市委、市政府加强并调整了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出台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20XX--20XX年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本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目前,全市从上到下有了一支专门机构和专门队伍,初步建立了市本级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确立了发展方向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委和政府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分别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奖罚激励机制。

全市形成了求发展、寻突破的良好氛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也多有改善。

(二)全方位实施项目牵动战略,龙头企业建设有新突破

20XX年,是铁岭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最多、最快的一年。

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5家,比上年增加51家,比20XX年增加102家,固定资产总额亿元,销售收入实现亿元,实现利税亿元,从业人员万人。

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8家,当年新增加2家,北绿集团为国家级,大成、华银、杨氏、郁青种业、美麟集团、嬴德、福润7家为省级,有20家龙头企业进入铁岭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20XX年全市新上固定资产超过20XX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几乎相当于“十五”前四年新上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总和。

开原大豆蛋白有限公司是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大豆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XX年10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5000万元;昌图县新上及改扩建的万顺达、曙光肉禽、盛德肉鸡、安家肉联、九星食品、文成木业等相继竣工投产。

全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新建畜禽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了43家。

20XX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

一批大项目正在运作和启动中,开原市大连金信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5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奠基;铁岭县天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已开始启动。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水平有新提高

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取得了可喜进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开发和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3个,累计达到44个;取得无公害认证69个,累计完成12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240万亩,比上年增加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