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2108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docx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报告

 

(此文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四川万亩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实施单位

企业名称:

四川万亩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

法人代表:

1.1.4项目规划建设地点

绵阳某某区某某乡某某村

1.1.5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有机蔬菜产业园建设,二期为蔬菜加工物流基地建设。

一期建设总投资额4000万元,在某某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6大某某区,包括:

设施蔬菜某某区225亩、有机蔬菜某某区300亩、高效林牧某某区100亩、木本蔬菜某某区50亩、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某某区20亩、科技培训中心50亩。

主要建设内容:

玻璃智能温室2688㎡(1栋)、连栋阳光温室10944㎡(6栋)、单体钢架大棚200亩(配备喷灌、滴灌设施),科技培训管理中心3000㎡、生产管理房1400㎡;新增建设生产作业通道8300m、排灌沟渠4000m及相关附属设施等。

一期蔬菜产业园建成后,年生产绿色、有机化蔬菜2450吨(含木本蔬菜),生态放养鸡10000只,水果150吨,水产品30吨;开展以循环农业技术为特色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年培训人数2000人以上,日学员住宿承载能力50套。

二期建设计划投资额3000万元,在某某区某某村某某区内选择100亩土地,建设蔬菜加工物流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

鲜切菜加工车间1650㎡、冷库780㎡(库容3900m³)、管理用房2000㎡、某某市某某市150个。

鲜切菜加工能力80吨/日(24000吨/年),冷藏库冻储能力1000吨。

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

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3300万元,占总投资的82.50%;流动资金投入700万元,占总投资的17.50%。

资金来源:

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

企业自筹资金4000万元,用于形成固定资产和解决流动资金。

1.1.7项目规划建设期限

项目规划一期建设期限为2年,二期建设期限为2-3年。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每年可达到以下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

内容

一、

投资总额

7000万元

1.1

一期投资额(自筹企业)

4000万元

1.2

二期投资额

3000万元

二、

一期生产规模

2.1

商品蔬菜(575亩)

2450吨

2.2

水果(100亩)

150吨

2.3

林下鸡(100亩)

10000只

2.4

淡水鱼(50亩)

30吨

三、

一期建设期

2年

四、

一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

年销售收入

1222.50万元

4.2

税后利润总额

501.34万元

4.3

纳税额(所得税25%)

125.34万元

4.4

税后内部收益率

12.85%

4.5

税后投资回收期(正常情况)

7.73年(含建设期)

4.6

正常经营年度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679.34万元

4.7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546.58万元

4.8

带动农户

350户

4.9

人均增收

791.50元

1.3项目规划结论

1、该项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符合绵阳和某某区蔬菜产业发展导向,可成为某某区高产农田项目实施的亮点之一,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公司对某某区内农户劳动力的吸收某某区外农户的示范带动,能够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某某村示范片提供样板和示范。

2、项目以绿色蔬菜生产为起点,以有机蔬菜为生产目标,以循环农业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现代农业技术、优质产品、高安全性的特色,有利于打造高端蔬菜产业高端示范和企业品牌建设。

3、项目引入了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集设施蔬菜种植、木本蔬菜种植、有机蔬菜种植为一体,配合有机蔬菜生产所必须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及二期建设的蔬菜冷藏加工物流园,建设一条构建完整高品质蔬菜生产、加工、物流产业链,成为当地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典型,最终促进当地蔬菜产品标准体系的形成,从而积极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4、本项目财务指标可行,内部收益、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适中,符合行业水平。

5、项目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合理,经费预算、计算方法正确,可起到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样板示范项目的先导作用。

6、项目技术单位某某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实力雄厚,技术成熟,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农业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当地打造高标准蔬菜产业基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想项目;项目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环保措施有力、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产品等级高,业主经营能力某某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扶持政策有保障,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第二章某某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某某市某某区是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某某县级某某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与某某县、西与某某区、南与某某县、北与某某市相邻,幅员面积1000平方公里某某区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西部涪江及中部芙蓉溪、魏城河谷一带较低,属平坝浅丘相间地形,海拔高度为500米~600米。

2、气候资源

某某区地处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某某区年均降水量1230毫米,年均气温17.9℃,日照1192小时,丰富的水、热、光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3、土地及矿产资源

某某区土壤以紫壤土、黄壤土、冲击沙壤土为主,适宜各种农作物生某某区域内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

4、生态环境资源

某某区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度、气温和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植物生态群落种类繁多;境内有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带,拥有植物45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2100多种,主要林木树种30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植物60多种。

2.2社会经济条件

某某市某某区是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层,2009年某某区实现生产总值79.81亿元,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05亿元,同比增长42.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47亿元,同比增长120.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13亿元,同比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5亿元,同比增长24.7%;民营经济增加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20%;建筑业总产值29.54亿元,同比增长35.6%;外贸出口(含代理)4050万美元,同比增长3.8%;实现财政总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8.4%;辖某某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755元达到17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0元达到5665元。

项目建设地某某乡幅员面积24.68平方公里,辖9个某某村,1某某区,7某某村民小组某某乡人口12124人,3681户;某某村总户数484户,1675人,人均收入5483元;本项目涉及某某村3、4、6、7组,现有农户238户,758人。

2.某某区位交通条件

某某市某某区境内交通便利,宝成铁路、绵广高速、绵盐公路、绵梓公路和在建的绵遂高速穿境而过。

2009年底某某区通车里程1214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0公里,某某乡公路49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121公里。

2.4现代农业产业基础

某某市某某区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我国西部唯一确立并授牌的“绿色产业某某区”和“某某省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某某区”某某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农业产业化势态良好。

某某区积极推进“一基五化”建设,巩固发展粮油、蚕桑、畜禽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规划启动的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支撑。

项目建设地某某乡某某区位优势,以承某某区蔬菜生产基地转移某某市芙蓉溪中游十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业主带动、项目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某某乡发展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年总产值达3600万元,成功创造出蔬菜产业发展的“街子模式”某某乡引入业主近30户,常年流转土地50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近40%。

某某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某某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8亩,其中大棚蔬菜700亩。

第三章项目背景

3.1政策背景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某某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某某区。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某某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

”某某省委省政府2011年在《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产量100亿斤,相当于再造一个成都平原。

”规划标准农田拟在川内100个某某某某区)实施,其中包括在成都、德阳川西平某某区的18个某某某某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

某某市某某市政府根据中某某省要求,已将发展现代农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010年,某某市将某某区某某乡、某某镇作为某某村示范片建设和高产农田项目的具体实施地点,在此基础下,某某区提出要建设“十万亩蔬菜基地”项目,作为当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某某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3.2产业背景

蔬菜产业是某某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种植业,由于境内生长的蔬菜光热交换充分,生长周期长,菜味香浓、口感上乘,营养丰富,天然生态、绿色健康,美色美味,被消费者誉为“大地菜”。

2009年,四某某省蔬菜播种面积115万公顷,产量3176万吨,蔬菜产值达500多亿元,某某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达79.37元。

根据《某某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计划到2012年某某省建成蔬菜产业基某某县30个某某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并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种植模式提高单产水平,总产量达3600万吨,实现产业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1、有机蔬菜

根据《创意农业学》研究表明,我国高端农产品稀某某市场亟待开发。

在未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和各级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倡导健康消费,品牌形象深得社会各界的推崇,美誉度不断增强;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推动特色农某某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的载体,已成为各级政府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某某区位优势、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某某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得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青睐。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4.9万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5.1万个;认定的种植业产地面积446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35%左右。

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000家,获证产品1.57万多个,产地监测面积为1666万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1133万公顷。

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企业)1000余家,产品接近5000个,实物总量210万吨,生产面积280万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