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0623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VI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V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

天子可以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直接祭天、向天祈祷。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开始高出神权                                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

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                                D.家天下格局开始动摇

2.《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

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B.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

C.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                        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3.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

这说明战国时期

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5.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粟;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

这说明秦汉

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6.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

“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

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这场革命

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7.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8.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室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

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对史实完全不予尊重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

9.《清会典》记载:

“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10.格罗特《希腊史》指出:

“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

”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实现分权制衡    B.背离民主原则     

C.存在权力集中    D.具有法治保障

11.“公益捐助制度”是古典时代雅典让富人出钱为城邦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起初出于对政治回报的预期,富人自愿踊跃捐助。

公元前5世纪末,由于富人的不满和频繁逃避,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

这种变化反映了

A.捐助制度促进社会平等                        B.法律保障公益活动进行

C.城邦政治影响捐助制度                        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衰弱

12.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

“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

”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

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                    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

13.在古罗马的立法体系中,法律的原则、制度都直接针对社会上新出现的法律问题。

并且罗马国家的立法大多是通过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来进行的。

这说明罗马法

A.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B.包含了成熟的法学理论

C.不划定公法和私法界线                        D.强调司法实践要理性务实

14.据金色财经xx5月3日报道: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

由此可见,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15.1787年宪法规定:

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

这表明“口袋否决”

A.明确了总统立法否决权                        B.导致了总统权力扩张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                        D.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16.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17.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

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

“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

”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18.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第一届议会选举中,真正参加投票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51%,宰相俾斯麦所在的自由保守党获得议会中37个席位,占议会总席位不到10%。

当议会开始运转时,皇帝身边簇拥的亲王和将军们都穿着华丽的制服,与之相比,衣着普通的议员们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听众。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选民的参政权力受到政府限制            B.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C.俾斯麦因竞选失败而解散内阁            D.联邦议会立法权被皇帝掌控

19.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

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

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

这反映出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20.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

“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

“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

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1.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

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

李鸿章说:

“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郭嵩焘也说:

“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这反映出

A.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22.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

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

“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

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

”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

23.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

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

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

“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苏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娠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

这说明

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                B.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

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                D.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

24.(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

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

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一过程表明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                        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                        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

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

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顺治曾诏谕:

“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

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庚申

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

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

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15分)

 

26.(12分)国家观念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并随历史的演进,涵义有所扩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

西方

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

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

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然融入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之中。

全球化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主权的属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3年12月24日,咸丰发“著即发行宝钞”的上谕,称:

“比年以来,银价日昂,民生愈困。

小民输纳税课,每苦于银贵,而转运制钱又多未便。

朕……酌古准夸,定为官票宝钞,以济银钱之不足,务使天下通行,以期便民裕国。

著照部议,凡民间完纳地丁、钱粮、关税、盐课厦一切解部协拨等款,均准以官票钱钞五成为率。

官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宝钞二千抵银一两,与现行大钱制钱相辅而行。

其余仍交纳实银,以资周转。

京外各库应放之项,官票宝钞亦以五成为限……总期官民交益,上下相浮,并准五城殷实铺户具折承领宝钞,俾民间自行通用。

”从咸丰3年2月到11月,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咸丰连续发出3次谕旨,一再强调从速发行官票宝钞,迫使户部迅速转变迟疑态度,从此造成票钞在全国泛滥。

——《晚清政府与咸丰朝通货膨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时期货币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咸丰时期货币改革中户部的态度和改革后的结果。

(6分)

吉林省实验中学xx---xx下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C

A

D

C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C

C

C

C

B

C

A

21

22

23

24

C

B

D

C

二.非选择题

25.

(1)①居于中心领导地位(形成朝贡体制);

②以和平交往为主;

③注重思想与文化影响;

④以周邻国家为主要交往对象;

⑤是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的国外延伸。

(2)挑战:

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

(4分)

评述:

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

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

(5分)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6分)

26.示例1.论题:

时代赋予国家观念不同内涵(2分)

阐述:

古代中国,有天下而无国家,家国同构,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均

为藩属。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主权独立,中国与他国国际地位平等的国家观念才真正形成。

(8分)

结论:

国家观念反映着一定时期人们对当时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认知,随着历史演进

而变化。

(或国家观念是一种政治意识、文化意识,是人们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如国家观念受政治影响;国情决定国家观念等)(2分)

示例2.论题:

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西方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2分)

阐述: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国家观,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

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强调社会契约论、有限政府、主权在民、法制等思想,为国家观念注入理性血液。

(8分)

结论:

西方近代国家观念伴随着思想解放而深入,又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和制

度完善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2分)

示例3.论题: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积极转型(2分)

阐述:

古代中国家国同构,这种传统的国家观念自成体系,近代以来在西方势力的

冲击下出现了变异与转型。

鸦片战争后,在具有高度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面前,中国不

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和观念国家;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已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近代国家观念从天朝国家观念向主权国家观念的转变,从君主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其中民族主义始终处于强势和主体地位。

(8分)

结论: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是影响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重要因素,国家观

念的转型又为近代中国走民族独立之路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2分)

示例4.论题:

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型与近代政治历程之间关联互动(2分)

阐述: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政治

探索,梁启超提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兴民权,说明了国人的国家观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国家观念下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走向深刻。

启蒙运动时期,洛克等人提出了法治和分权思想,卢梭用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启蒙运动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提出了一套建立未来政体的理论框架,此后启蒙运动通过各种方式使现代政治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8分)

结论:

社会变革是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推动因素,近代国家观念转型是政治变革的

重要思想基础和内容。

(2分)

示例5.论题:

西方近代国家观念的积极转型(2分)

阐述:

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

教权

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

从13世纪下半叶起,现代国家观念开始出现,到16世纪末已基本完成。

现代国家观念以理性和经验论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使“国家”摆脱中世纪的神权,反对君权神授观念,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立的,强力才是国家和法律的基础。

主张国家的“主权在民”,从主权在民论证国家的合法性,这也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主导思想。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也就丧失了合法性。

(8分)

结论:

西方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型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必

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国家观念转型的根本动力。

(2分)

示例6.论题:

古代中西关于国家观念有着显著不同(2分)

阐释:

在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下,以小农经济为主题的古代中国家国同

构,有天下而无国家,君主即为国家,强调君主专制;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

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从13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8分)

结论:

中西方的生活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基础的差异,国家观念的差异是必然的。

(2分)

示例.论题:

国家观念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有了新内涵和新诉求(2分)

阐释:

国际法、经济全球化等冲击国家经济主权,甚至跨国公司直接插手主权国家

事务,这种情况下,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及其主权仍然具有核心的价值,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维护民族尊严日益重要。

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纳入全球化轨道时,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战略考虑和政策取向,必须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进入”或者说“创造性进入”问题,所以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当代国家观念,才能在全球化中更好的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

(8分)

结论:

今天的国际社会,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和政治权力主

体,只有不断增强国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主权和赢得尊重。

(2分)

27.

(1)原因: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起银价升高;铜钱作为货币运输极为不便;镇压太平天国需要大量的军费支出。

(6分)

措施:

中央发行纸币在全国流通,政府财政收支中纸币和现银并用。

(3分)

(2)态度:

最初是迟疑,待咸丰帝再三强调催促后才大量发行纸币。

(4分)

结果:

纸币泛滥,造成通货膨胀。

(2分)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