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9584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我国的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A.已经会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种植粟D.会制造陶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远古居民生活方式的相关史实。

从题干中关键的信息“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有时间判断出是我国古代北京人生活的时间。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但是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生活条件险恶,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4、右图中的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尧帝   D.舜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5、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6、“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阪泉B.牧野C.涿鹿D.长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

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8、2013年5月20日东北新闻网:

“武大28岁正教授简历令人膜拜,荆楚有才实令网友汗颜”。

新闻中“荆楚”指的是湖北地区,“荆楚”这一称呼的来源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10、下面有关夏商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B.这一时期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C.生产力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飞跃,促使了社会的大变革

D.这是我国古代学说最贫乏的时期

1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2、造就了“天府之国”并沿用至今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①旅游②防洪③发电④灌溉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私田的出现和扩大

C.封建地主的形成  D.各国君主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变法图强,争霸天下。

建立地主阶级政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活跃的时期。

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有

①各国积极变法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重视水利建设 ⑤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只是出现封建制度,到秦始皇统一战国才算确立,因此排除⑤选项,进而只剩AD,而各国变法各有各的不同,有些变法只是单纯的发展军事政治。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5、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他们家里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1)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

(2)他们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3)牛耕和铁农具使用使他家粮食打的可多了(4)都江堰修好他们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      B.只有

(1)

(2)符合当时情况

C.

(2)(3)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已经开始使用,大大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这几个都有可能。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6、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这个是不符合史实的,商鞅变法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7、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

B.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推动秦国封建制度形成的措施。

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有利于封建制度形成的措施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因为,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命脉。

而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根本特点。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8、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的特权D.变“任人唯亲”的世卿制为“任人唯贤”的官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商鞅变法影响的理解,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当中最成功的一个,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富强的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增强,经济得到发展,虽然后来由于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但商鞅变法的成果却存在下来,尤其是商鞅变法期间实行县制对后世的行政制度影响较大,现在仍然实行县制。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9、近年来,“矿难”屡见不鲜,许多私营矿主在不具备生产条件下坚持生产,置矿工生命与不顾,甚至与地方官相勾结。

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中央派谁去治理最有效果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子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社会、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20、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孟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福祸相依体现的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C项体现孟子关于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D项是兵家的主张;B.是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 “非攻”。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21、梁启超:

“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秦朝统一的相关史实。

学生需要理解梁启超的意思“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不被秦国统一,也会被其他国统一”。

所以“统于秦”就是秦国统一。

根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2、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做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

C.丞相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3、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重视对官员的监督,为此秦始皇时设立了什么官职?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御史大夫,是官名。

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4、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

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哪一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5、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福兮,祸之所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于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号召起义时说的,意思是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9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6分,共50分

26、“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充满着诸多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19分)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

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1分)

(2)人与人的和谐:

请列举出这一段时间里的三对和谐的君臣(6分)

与;与;与;

(3)人与自然的和谐:

①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2分)

②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

(2分)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各举两例说明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4)统治的不和谐:

、(2分)

(5)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

、。

(2分)

步骤三:

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

(说出两项即可)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说出两点即可)(4分)

【答案】

(1)禅让制

(2)商汤与伊尹;周文王与姜尚;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

(任三项都可)

(3)①测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②都江堰

(4)夏桀、商纣王(或周厉王)

(5)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6)如违法犯罪不断发生;自然环境不断恶劣;贪污受贿现象十分严重等。

我认为可以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禅让:

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和谐的君臣是:

商汤与伊尹;周文王与姜尚;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

商鞅,又称卫鞅,战国时代著名的改革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初次进入秦国,通过贿赂秦孝公宠臣景监,三次面见秦孝公,从而实施春秋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也是最彻底的一次变法运动,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测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②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统治的不和谐是:

夏桀和商纣王,夏桀是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残暴无度。

不顾人民死活的暴君。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的有;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有:

违法犯罪不断发生;自然环境不断恶劣;贪污受贿现象十分严重等等,很多不完美的现象。

我认为我们可以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加强法制建设,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好。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27、(13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虽遂灭,僭差之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是谁说的?

他进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分)

(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总结出这一事件的结果。

(1分)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这一事件各持什么态度?

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4分)

(4)如果你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你对变法中的哪项措施最欢迎?

(2分)

(5)如果你是奴隶主贵族,你会对变法中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

(2分)

(6)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你对变法中哪一项措施欢迎?

(2分)

【答案】

(1)商鞅法家思想

(2)倾邻国而雄诸侯

(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4)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5)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6)奖励耕战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是商鞅说的,他进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

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

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总结出这一事件的结果就是:

倾邻国而雄诸侯,这句话是商鞅说的,意思是:

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中的一句话,主要说的是商鞅变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对这一事件持否定态度,材料三对这一事件持肯定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指的是:

重视农业生产,只有农业得到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国家才能得到生产力的发展;“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这样可以鼓励人们积极生产。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我对变法中的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措施最欢迎。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

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

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地主阶级获利最大。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是奴隶主贵族,我会对变法中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措施最为不满,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

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