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9414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 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总结与提升语文版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

1.易错字音

迢(tiáo)迢   皎(jiǎo)皎   纤(xiān)纤

札札(zhá)不胜簪(zān)岑参(cénshēn)

狐裘(qiú)锦衾(qīn)瀚(hàn)海

羌(qiāng)笛擢(zhuó)机杼(zhù)

阑(lán)干风掣(chè)圮(pǐ)于河

棹(zhào)舟曳(yè)啮(niè)沙

臆(yì)断欤(yú)铁钯(pá)

木杮(fèi)湮(yān)于沙上溯(sù)流

郢(yǐng)人垩(è)峨(é)峨

卒(cù)斫(zhuó)霖(lín)雨

辄(zhé)中间(jiàn)许(hǔ)许

哗(huá)呓(yì)语

絮(xù)絮不止

2.易错字形

不胜簪 擢 机杼 搔更短 阑干 琵琶

风掣 圮于河 棹舟 啮沙 臆断 铁钯

木杮 湮于沙上 溯流 垩 斫 辄 呓语

絮絮不止 齁声

郢匠挥斤 运斤成风 高山流水

(一)积累实词

1.风掣红旗冻不翻 拉,拽

2.曳铁钯 拖着

3.设帐寺中 设馆授徒,即教书

4.迎水处啮沙 咬,这里意为冲激

5.转转不已 停止

6.如其言 按照

7.志在登高山 这里指用音乐表现的意境

8.泰山之阴 山的北面

9.听而斫之 任意

10.臣之质死久矣 搭档

(二)积累虚词

1.之:

①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 ②沿河求之(代词,石兽) 使匠石斫之(代词,鼻尖上的白土) ③臣之质死久矣(助词,的) ④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盖:

盖石性坚重(发语词,放在句首,可译为“因为”)

3.是:

是非木杮(代词,这)

4.耳:

渐沉渐深耳(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

5.欤:

可据理臆断欤(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6.其:

①其夫呓语(代词,指妇女)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

7.而: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三)通假字

1.郢人垩慢其鼻端:

“慢”同“墁”,涂抹。

2.卒逢暴雨:

“卒”通“猝”,突然。

3.满坐寂然:

“坐”通“座”,座位。

(四)一词多义

1.别:

①恨别鸟惊心(离别) ②明月别枝惊鹊(另,另外)

2.善:

①伯牙善鼓琴(动词,擅长) ②善哉(形容词,好)

3.乳:

①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②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4.妙:

①众妙毕备(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②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5.绝:

①以为妙绝(副词,极) ②群响毕绝(动词,尽,消失)

(五)古今异义

1.终日不成章 古义:

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今义:

歌曲、诗文的段落

2.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

都,一起;今义:

并且

3.阅十余岁 古义:

经历;今义:

看(文字)

4.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

一种学科

5.匠石运斤成风 古义:

锛子,削平木料的工具;今义:

质量或重量单位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

中间夹杂;今义: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

7.两股战战 古义:

大腿;今义:

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

(六)词类活用

1.散入珠帘湿罗幕 形容词用作动词,打湿

2.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3.伯牙善鼓琴 名词用作动词,弹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于,擅长

5.会宾客大宴 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关于勇气智慧的古诗词名句: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潘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江陵(今湖北荆州)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2.《西江月》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著有《稼轩长短句》,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3.《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4.《郢人》选自《庄子集释·徐无鬼》。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5.《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

著有《铁崖文集》等书。

1.《巨人三传》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被称为世界“三大英雄传”。

《巨人三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困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其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

二、单元检测卷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纤纤擢(zhuó)素手  盈盈一水间(jiàn)

B.浑欲不胜簪(zān)风掣(chè)红旗

C.棹(zhào)数小舟伯牙乃舍(shě)琴而叹

D.夫齁(hān)声起其夫呓(yì)语

2.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1)瀚海阑干百丈冰(      )

(2)遂反溯流逆上矣(      )

(3)阅十余岁(      )

(4)山门圮于河(      )

(5)会宾客大宴(      )

(6)不能名其一处也(      )

(7)尝试为寡人为之(      )

(8)臣之质死久矣(

      )

3.下面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卒逢暴雨       B.满坐寂然

C.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D.伯牙善鼓琴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山门圮于河     当求之于上流

B.闻之笑曰然则天下之事

C.伯牙善鼓琴善哉,善哉

D.求之下流抚尺一下

5.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1分)

A.石又再转B.百千犬吠

C.伯牙善古琴D.盖石性坚重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穷其趣B.但知其一

C.志在登高山D.过惠子之墓

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C.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名句填空。

(5分)

(1)《迢迢牵牛星》中表现思妇情思悠悠,心乱神伤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一诗中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中词人以动衬静的神来之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行人报道丰收年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虞初新志》是明代林嗣环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

C.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

D.《古诗十九首》是

东汉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南朝梁萧统将其收入《文选》。

10.学完本单元后,七年级(4)班准备进行一次“诗歌闯关”综合性实践活

动。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6分)

(1)第一关——“送别关”。

古代有很多送别诗,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两句送别诗,并注明作者。

(2分)

 

(2)第二关——“运用关”。

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勉励他。

(2分)

(3)第三关——“演唱关”。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歌曲,有很多都是从我国古代诗词中化用而来的,有的甚至就是“原版”的古诗词,如邓丽君的《相见欢》将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这一首歌之外,请你再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2分)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4分)

闻洮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

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

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

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

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

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⑤此处指边塞。

⑥指宋朝廷。

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⑩帝王的容颜。

1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比,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

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亲见了将士们的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12.阅读全诗,品析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课内选文,回答问题。

(12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13.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

相传古代著名琴曲《________________》系俞伯牙所作。

(2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志在登高山 (        )

(2)乃援琴而鼓之 (        )

(3)钟子期必得之 (        )

(4)钟子期辄穷其趣 (        )

15.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1分)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1分)

 

(3)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2分)

 

16.本文写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以表现二人造诣之高,相知之深。

后人称伯牙与子期为“知音”,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2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物各有短长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②曰:

“河水间③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甘戊曰:

“不然,汝不知也。

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用兵⑤;骐骥

耳⑥,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⑦;干将⑧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⑨,子亦不如吾矣。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甘戊:

秦武王时丞相。

②船人:

船夫。

③间:

间隔。

④谨愿敦厚:

谨慎老实,诚恳厚道。

⑤不施用兵:

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

施,使用。

⑥骐骥

耳:

泛指良马。

⑦小狸:

小野猫。

⑧干将:

古代宝剑名。

⑨千乘之君、万乘之主:

小国、大国的君主。

17.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甘戊使于齐(于:

到)

B.不然,汝不知也(然:

这样)

C.物各有短长(短:

短小)

D.说千乘之君(说:

游说)

18.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19.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但对甘戊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很瞧不起。

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C.甘戊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事物的长处与短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D.甘戊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说君王,而船夫擅长在河里游来游去。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

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

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这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地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

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

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

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

你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有改动)

20.第②段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2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22.请仿照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修辞和格式写一组句子。

(2分)

【原句】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国家倡导全民阅读。

听故事、看视频也是一种广义的读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喜欢看《熊出没》,不少成人喜欢评《甄嬛传》,这些作品能“使人优美”吗?

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3分)

 

24.“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

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作简要表达。

(3分)

鲁迅 海伦·凯勒 邓稼先 托尔斯泰 贝多芬

我从____________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5.从小学到中学,你是不是有很多要好的同学?

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别一下子就说出来,吊吊他们的胃口,慢慢说吧!

请以“我的同学________(胖仔、瘦子、数学王

子……)”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D 点拨:

“齁”应读作“hōu”。

2.

(1)纵横交错的样子 

(2)逆着河水 (3)经历 (4)倒塌

(5)适逢,正赶上 (6)说出 (7)试验 (8)搭档

3.D 点拨:

选项A中“卒”通“猝”,突然;选项B中“坐”通“座”,座位;选项C中“慢”通“墁”,涂抹。

4.A 点拨:

选项A中“于”都为介词,在。

选项B分别为代词,这件事/助词,的;选项C分别为动词,擅长/形容词,好;选项D分别为形容词,下面的/动词,拍。

5.C 点拨:

C项中“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6.D 点拨:

A项中“穷”古今义分别为:

穷尽/生活贫困;B项中“但”古今义分别为:

只/连词,表转折,但是;C项中“志”的古今义分别为:

用音乐表现的意境/志向;D项中“过”古今义都是经过。

7.D 点拨:

本题运用【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法】。

选项D按意义单位划分应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

(1)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9.A 点拨:

本题选项A中《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10.

(1)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作者王勃。

(2)示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示例:

《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在杨洪基的演唱下,将

英雄人物的豪迈之情以及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气势刻画得入木三分。

点拨:

本题应结合自己的积累,根据题意选择自己熟悉的歌曲,从内容或感情角度来分析。

二、

(一)11.D(2分) 点拨:

“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的说法错误,从“但惊草木回春容”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态是积极乐观的。

12.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

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分)

点拨:

本题运用【诗(词)人情感分析法】。

本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背景可知,此时诗人虽然被贬,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二)13.列子集释 高山流水(每空1分)

14.

(1)用音乐表现的意境 

(2)拿,拿过来 (3)领会

(4)

穷尽(每小题1分)

15.

(1)弹得真好啊!

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

(1分)

(2)开始弹大雨琴曲,紧接着奏出山崩的声响。

(1分)

(3)伯牙于是停止弹琴感叹地说:

“你的听力好啊,好啊!

(你)所描述的想象的(意境)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啊。

我如何能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2分)

点拨:

本题运用【文言语句翻译法】。

(1)句中抓住“善”“峨峨”两个词正确翻译,并补充省略的部分。

(2)句中抓住“霖”“操”“造”等正确翻译。

(3)句中抓住“舍”“志”“逃声”等正确翻译。

16.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分)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1分) 

(三)17.C(2分) 点拨:

本题选项C中“短”意为“短处”。

18.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

(2分)

点拨:

本题运用【文言语句翻译法】。

本题翻译时要抓住关键词,“以”意为“用”,“治”意为“劈削”。

19.B(2分) 点拨:

本题回答时要联系文章内容,文中船夫没有表现出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A项错误;C项甘戊只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事物的长处与短处,并没有讲述相互转化;D项甘戊认为用桨划船,自己不如船夫,说服君王,船夫不如自己。

附译文: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

船夫说:

“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么能说服齐王呢?

”甘戊说:

“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王,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

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比不上我了。

(四)20.观点:

做一个美好的人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1分)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1分)作用:

列举人们使出万千手段追求外表美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证明了观点。

(1分)

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描述了读书能让人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令人心驰神往,用语生动,极富感染力。

(1分)

22.示例:

工作室出现的基本上是天才的蓝宝石 橱窗里展示的大部分是明亮的繁星(2分) 点拨:

本题运用【句子仿写法】。

本题仿写时须运用比喻修辞,句式整齐,格式与原句一致;内容和主题不限。

23.示例:

这些作品能给人优美的享受。

(1分)《熊出没》让我们看到了熊的机智和善良,领悟到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甄嬛传》让我们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或悲或喜,真正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真情的重要。

(2分) 点拨:

开放性试题,可从不同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4.示例一:

托尔斯泰 直面人生,勇斗苦难,为人类奉献不朽杰作。

(3分)

示例二:

贝多芬 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

(3分)

点拨:

本题回答时先选定要填的人物,再结合其具体事例分析其身上的优秀品质,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三、25.思路点拨:

“我的同学________”题目中“我的”限制了本文写作时要采用第一人称,“同学”表明了写作对象的范围,补充的词语“胖仔”“瘦子”“数学王子”等,是要突出的典型特征。

写作时,要特别突出补充的词语部分,所选的事例宜小不宜大,如“我的同学冤家”,可以写“我”与“冤家”之间的小插曲,或先冤后喜,或亦冤亦喜。

语言上要活泼灵动,优美充实,选材要典型,要扣住补充的词语突出人物特征,注意言语中流露出感情。

例文:

我的同学冤家

我的同学,既不是我金兰般的朋友,也不是我荆棘般的敌人,他是我不折不扣的欢喜冤家。

他就是×××,他是一个你不惹则已,一惹你就会倒大霉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开玩笑用粉笔在他的衣服上画了几笔,本以为这没什么大碍,可他马上把衣服脱下来,甩给我,说让我洗。

周围投来道道诧异的目光。

谁让我理亏呢,欲哭无泪呀!

不过,也就因为这样,我和他算是真正结怨了。

一晃儿,中午来临。

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他坐时,我使绊子,把他的凳子拖开,想让他来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

嘿嘿!

我一脸坏笑地望着他。

正准备坐下看好戏

评析:

开篇点题,构思精巧。

突出了与同学的关系。

 

层次分明,巧用过渡。

总结上文,并引出下文内容。

时,他一手拉住了我。

糟糕,被发现了!

我逃!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你干吗?

”他说,“还不快谢谢我,我帮了你一回呢!

”说完,他用手指了指我的凳子,我才发现,我的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